浅论教师在引导学生发挥主体性过程中的作用
2013-01-31胡丽
胡 丽
“何谓学生的主体性,就是指学生作为学习、认识和发展的主体所具有的属性。”学生的主体性发展过程大体包括两个阶段:一是不成熟阶段。他的主体性正处在自我发展过程中,这属于教育与发展过程的问题,在教育过程中需要调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和自主性;二是较成熟阶段。这是在社会,包括教育作用影响下学生达到的一定发展水平,能独立自主地发挥能动作用的主体性的阶段。作为教师,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有效发挥他们的主体性使之由不成熟到成熟发展。但是从目前的教育现状来看,广大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尊重、引导学生发挥主体性的重要性。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注意到此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教育新理念。
一、新理念实施的现状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在实施的过程中,由于当前师资力量的不足,学术领域也仅有较少的理论可供参考。教育人士根据自身条件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前进,他们在前进途中可喜又可忧。
如以魏书生为代表的教师楷模。他在教学活动中取得可喜的成绩是教育界的一大骄傲,他的思想和作为,给当代的师生上了生动的一堂课。“魏书生管理思想是科学与民主,在他的班里,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都是被管理者;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干”。他认为用一颗平常心看待学生是非常重要的。一句不惊人的话道出了中国现在教育的症状之一,对学生不切实际的要求,使得一部分学生在高负荷下生活,对自己不能充满信心。魏书生的做法符合学生自身发展规律,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引导学生积极发挥他们的主体性,找到属于他们自己成长的空间。而一部分教师误解了新课标中学生观的理论,以为把课堂交给学生就使学生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体性,闹出了“小鬼走上台”“教师走下台”“满堂讲”变成了“满堂练”的笑话。“对于学生的观点除了‘你讲得不错’,就是‘非常棒’”的评价。这样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只能导致学生迷失自己的方向,教师也动摇了自己所处的立场。另外还有一部分教师固守己见,不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一味地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向学生灌输。这样的教学方式久而久之难免也会使学生对教学活动产生枯燥乏味的心态。
由此观之,在当今以应试教育为主的教育环境下,教师注重引导学生有效发挥他们的主体性,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如何做才能有效地体现他在引导学生发挥主体性过程中的积极作用,这也是教育界在探讨的问题之一。
二、引导学生发挥主体性的有效途径
要想引导学生真正意识到他们的自主性,发挥他们的主体性,教师需要狠下一番功夫,一定要注重学生自身发展规律,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不断研究,改进教学思维,教学方式,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健康成长,找到属于他们自己的发展空间。教师可以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追求广泛的学识
教师不仅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拥有广泛的学识。自古以来,教师的道德形象被视为教师职业的基本形象。“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强调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学习扩充自己的知识面,才能达到目的。“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马卡连说:“学生对于教师的许多缺点都可以原谅,他们不能原谅的缺点之一,就是教师不学无术。”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学习扩充自己的知识面,为自己能更好地研究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为引导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积极性创造良好的平台。
(二)品德教育不容忽视
我们的教育是培养学生成材而且要成人的教育。不少教师认为学生通过学习可以塑造学生的自身品德修养,而忽视了教育的重要性。诚然,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自身素养,但学生现在身心还没有发育健全,不能够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情感。中小学生的继续深造,现在主要取决于分数。这就导致家长无形中会看重学生的分数而忽视了学生的品德教育。家长的这种心态使学生无意识中误以为学业成绩好就可以为所欲为。而在不少发达国家中家长认为只要学生不胡作非为扰乱社会秩序就是好孩子。而在中国,不少家长的理想就是孩子的理想,这使得这些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处于被动地位,不容易找准自己的方向,即使上了大学也极容易产生厌学的心理,这样的现状要求教师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教师在日常教学生活中应注重中国博大文化的熏陶,提高学生的文学分析能力。另外,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多元化方式评价学生,调动学生的自主能动意识,使他们的想法及其行为不与社会公德背道而驰。
(三)赏识教育应进一步提高
不少教育报道反映,学校和家庭在学生的优缺点问题上处理得不太妥当,不少教师和家长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往往放大他们的缺点,无视他们的优点。教育的本质重在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促进他们个性化的发展。新课标也提倡教师鼓励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教师很有必要在教学活动中恰当地运用赏识的教育方式,鼓励、培养学生个性化发展。调动他们的自主性,创造性。这里的个性化当然是狭义的,是学生身上具有的有利于他以后成长的潜在性。搞好赏识教育工作,首先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地去观察、发现,从而在学习生活中培养这种个性化的发展,使这种个性化能带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和生活,从而找准自己发展的方向,那么教师引导学生发挥主体性的目的就达到了。做好这一步,要求教师必须把每个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把每个学生都当作人才来培养,这种教育行为改变了传统的精英教育而向大众教育转变,这样有利于学生做学习生活的主人。其次要求教师要欣赏学生的能力,相信他们能管好自己,抛弃传统那种“保姆”式的教学管理方式。教师一定要放开手,做好组织引导工作。教育进步人士魏书生认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恰当地使用赏识教育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找回自信心,有利于他们的长远发展。
(四)为学生创造人身自由的条件
教师在品德教育,赏识教育的平台上一定要注重为学生创造人身自由的条件,否则前面的理论只是泛泛而谈,这样才算是科学教育研究。大教育家陶行知的“六大解放”很值得借鉴:“解放他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他的双手,使他能干;解放他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他的嘴,使他能谈;解放他的空间,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去取得更丰富的学问;解放他的时间,不把他的功课填满,不逼迫他赶考,不和家长联合起来在功课上夹攻,要给他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他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干一点他自己高兴干的事情”。这样的理念改变了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使学生的学习充满活力,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五)正确处理教与导的关系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那么在具体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应科学看待“教”与“导”,教与导是相辅相成的,离开“教”谈“导”犹如缘木求鱼,只能临渊徒生羡慕之情。离开“导”谈“教”,教学也难以升华。在教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发挥主体性很重要。如在高二年级的语文课堂上,有位教师在讲诗人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词时向同学们分析这几句话:它介绍了时间,地点,场景,并且向同学们分析作者选择秋雨,寒蝉这些特殊意象是为了营造分别时凄凉的气氛。因为秋天这个季节历来是伤感的季节,在诗人眼里意味着万物接近尾声,而寒蝉在秋天意味着生命已近尾声,所以声音特别凄惨,雨后的秋天寒意增加,恋人离别时的凄凉伤感的气氛便营造出来了。此时如果有位同学站出来反问老师:“我们分别时未必会选择凉意的秋天,有寒蝉的凄切,比方说在鸟语花香的春天也会有分别。”此时这位教师应向同学们解释:这位同学善于从生活中提取信息,本来秋天没有“悲”的含义,是诗人们沿用的习惯了,就赋予了秋的特定意义,刘禹锡不是有“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一反传统,表现出了对飒爽的秋天的喜悦之情。所以即使是在鸟语花香的春天,在诗人看来也特别感伤,因为离别使他听到鸟的叫声是烦人的,嗅到花的香气是刺鼻的,这就是中国创作的一大特色,用大学者王国维的话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所以我们解析诗词时一定要结合语境。这样的解释对于提问的学生给予肯定,使自己的想法得到一种合理的解释,从而积极参与课堂,突显他的主人翁地位,给其他学生也留下思考的余地——文学和生活的联系与区别。教师研究的科学教育理论多数情况下是在课堂上得以实践。所以,教师不仅要灵活运用并认真研究教与导的关系,而且要把前面的几点策略恰当地用在课堂当中,因为他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只有这样才能丰富课堂,才能更好地处理教与导的关系,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能动的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发挥他们的主体性,使他们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拼搏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