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一语文教学的尴尬与出路

2013-01-31邢照允

中学语文 2013年9期
关键词:新生语法教材

邢照允

高一语文教学最突出的问题是不遵循教学规律,拔苗助长,急功近利,上上下下过分强调考试分数。从高一新生刚进校摸底考试起就盲目与高考接轨,照搬高考试卷的模式,把近几年的高考旧题拼起来考学生。师生在题海中挣扎,在应试中煎熬。

劣质教辅资料满天飞,且“一教多辅”,这些资料内容上大都无梯度、无新意,粗制滥造。大部分教师使用资料时不筛选,不分轻重缓急,盲目按高考考点搞强化训练。语文教学似乎就是灌输解题技巧,应付各种考试。滥用资料把高一新生搞得晕头转向,因为从初中到高中存在很多知识的盲点和断层,有很多不衔接的地方。高一两个学期要完成前四册语文教材的教学任务。由于搞强化训练费时费力,对教材的学习往往囫囵吞枣。只重视“阅读”和“写作”训练而轻视“口语交际”、“梳理探究”;只重点讲解教材中与高考联系紧密的内容,不考的内容绝不涉及,根本谈不上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和研究性学习。

这些做法,严重违反了语文学习的规律,无视语文课程标准的精髓,没把学生的语文素养、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当回事,更谈不上人文精神的培养。师生共陷题海,厌教厌学,效率低下,事倍功半。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不到实质性提升,语文考试分数不可能持续提高。

要正视高一新生语文知识结构中的“短板”,即其语文素养存在着下列缺陷:

语法断层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中有一整套语法知识的介绍。包括词类、短语、单句、复句等。但由于中考一般不直接考语法知识,初中语文教学便很少涉及这部分内容。高一新生如果对语法知识了解甚少,将不利于正确把握词句的结构和意思,不利于辨析和修改病句,更不利于掌握文言词法和句法等。

阅读盲点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七至九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但由于条件限制,再加上中考考纲对文学名著考试内容规定较少,初中生对名著的阅读并没有达到基本要求。由于各科目课业繁重,大部分初中生没有时间阅读报刊,很难接触到“时文”。

生活缺位 离开生活,语文学习便无“源头活水”,注定波澜不兴,死水一潭。事实上,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中学生没有春游等校外活动的机会,无法感受自然;没有机会关注社区,更谈不上到民间采风。

活动缺失 语文活动时间大都被课堂学习或考试挤占。学校或班级很少组织书法、演讲、朗诵、征文等比赛,很少搭建语文活动的平台。

书法欠缺 鉴赏书法作品,弘扬书法文化,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是中学书法课的重要任务。但在应试的大背景下,中学书法课形同虚设,大部分高一新生的书写水平不达标。

高分低能 近年来,各地中考语文题难度有所降低,中考语文分数不断提高。但高一新生并没有获得应该具备的语文素养。他们的阅读和表达能力亟待提高。

要勇于担当,突破应试的瓶颈,不能完全围绕高考的指挥棒转!不能急于求成,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方面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这才是高一语文教学的必由之路。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科学规划,潜心研究 对高一语文教学拟定一个精准的“时间表”。既要与初中教学内容紧密衔接,又要安排好一年的教学进度;既要重视对教材的学习,又要适度点拨考点;既要重视知识的传授,又要注重能力的培养。教师必须苦练内功,不断“充电”,与时俱进,在课堂教学、语文活动等方面周密筹划,兢兢业业。“尽吾志”才能无悔。用自己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高超的教学艺术感染学生,学生会“亲其师,信其道”。

用好教材,授之以渔 学好课本,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在生活中善于运用,就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实施单元教学,用好每一篇课文,上好每一节课。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 四者并重,最大限度地挖掘利用教材资源。

补好语法,重在运用 既要把概念解释清楚,又不能讲得过于繁琐,要在语文学习的实践中掌握语法规律。语法的学习有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有耐心。可尽早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系统学习语法、修辞等相关知识,为高中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注重阅读,提升境界 要求学生坚持阅读富有时代气息且文质兼美的报刊,把握时代精神,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学习语文、运用语文、享受语文。坚持阅读名著,保质保量,坚信“腹有诗书气自华”。在阅读过程中不断积累素材,锤炼思想。

对接生活,激励创新 树立“大语文”观念,将语文教学与多姿多彩的现实生活“对接”。发掘优秀的语文课程资源,并有效地利用。成立语文学习兴趣小组,搜集信息,并实现资源的相互利用。收集或创作公益广告词、春联、开场白、串词;然后汇报展示,学习借鉴,共同提高。弘扬节日文化,采撷家乡话中富有表现力的词句,包括歇后语、谚语等。让学生编写自己的“时文选粹”;相互借鉴,博采众长,增强信心,享受创新的喜悦。

语文活动,激活兴趣 点燃热情,拓展空间,提高素养,以适应未来。开展演讲、朗诵、辩论、征文等活动。抓住其中的语文元素,以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学生在这方面会迸发出空前的热情。应因势利导,指导他们查资料,实地考察,记录拍摄,亲和自然,接触社会,深入社区,讨论切磋,并按格式写成结题报告。

培养习惯,永续发展 多听一些精美散文、诗歌的朗读。名家朗诵名作,发音纯正甜美,经常听之,愉悦身心,可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每节课前五分钟,要求学生到台前做说话训练。可播报校园新闻,也可讲故事,不拘一格。要求学生必须用普通话,做好充分的准备。每月评出一名“演说之星”。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在大庭广众之下讲话的勇气,又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字如其人,应要求学生写好每一个字,给人留下一个认真、干练的好印象。坚持写日记和随笔,充实精神,丰富感情。收集写作素材,捕捉有用信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直面盲点,弥合断层,循序渐进,培养能力,提高素养,才是高一语文教学的坦途。

猜你喜欢

新生语法教材
重获新生 庇佑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跟踪导练(二)4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
参考答案
新生娃萌萌哒
新生改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