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计划”与高职院校的协同创新
2013-01-31赵鑫,肖玉平,黄荣林
赵 鑫,肖 玉 平,黄 荣 林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简称“2011计划”)是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的,实施“2011计划”,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鼓励校所、校企开展深度合作,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的攻关。实施“2011计划”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头等大事,对于高等教育来说,也应充分运用全面创新理论的协同思想,实现战略、文化、组织和制度等方面创新与全员创新的协同配合。[1]协同创新是一个全新课题,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机遇。
“2011计划”明确提出,要探索建立适应于不同需求、形式多样的协同创新新模式,其实施主体是高校。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我国的高等教育也已形成了多层次。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的教学科学研究,重点关注企业一线技术人才的培养,更关注于工艺的优化与创新、设备的改进改造、节能生产以及清洁生产。高职院校参与协同创新平台的建设,其取得的成果与企业的生产实际更贴近,实用性强,能够给企业直接带来效益,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更为紧密。高职院校应该,而且是必须发挥自身优势条件,加强协同创新,提升社会科学技术服务能力,增强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服务力度,推进区域经济的社会发展。高职院校的协同创新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系统的工程。目前,随着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和验收工作的完成,国内涌现出一批国家或省级重点建设的高职院校,他们已经在开展校企合作,参与区域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他们也将在协同创新平台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协同创新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为核心
协同创新是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为核心。现行的高等教育,无论是普通高校,还是高职院校,普遍存在体制机制的障碍。一方面,高职院校教师往往重教学轻科研,创新能力较差,教学科研又与人才培养脱节,高职院校的办学质量得不到保证;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的高新技术科研成果成功转化并应用于生产的成果少。高职院校建设的协同创新平台,以现有的产学研平台为基础,以解决地方企业技术难题、共性技术为重点,促进高职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联合,推动科技成果向企业转化,实现科研力量与企业的对接。
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由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牵头,并联合若干个具有优势互补的单位,面向我国轻工业经济发展的核心共性问题,共同构建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协同、多技术集成的重大研发与应用平台——“轻工行业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一方面,结合协同创新的技术项目,共同实施寓教于研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从事轻工行业的领军人才和行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学院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专业、全体教职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动力、学科建设水平,提高教育质量。
二、协同创新重在制度创新
安娜尼·萨克森安在其著作《地区优势:硅谷和128公路地区的文化竞争》中提到[2],硅谷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硅谷相互结网、相互依存的网络体系。这种网络体系就是不同主体之间的协同创新,对高职院校的协同创新建设具有借鉴和指导作用。
协同创新平台建设不仅局限于科技创新,更是组织制度创新。“2011计划”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道路,这就需要我们在平台建设的时候不能只是拿来主义,完全照搬国外的经验做法;而是需要通过大协同、大联合,深化现存的产学研合作,集中优势资源形成多种协同创新模式,形成协同创新平台和机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培育重大创新成果,在实践中找到符合中国国情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
作为协同创新的各方参与者,其行为要受到协同创新目标的引导和制约,要形成基于协同创新网络的各个网络结点,取得合作的优势而增强各自的实力,构建“开放、集聚、适变、持续”协同创新的有效途径,进而取得其他同行所无法取得的创新优势。协同创新平台的参与者在信息公开、资源整合、科研力量组织、科学技术转化、人员流动、收入分配、科研成果考核鉴定都要有一套创新的系统化安排,以保障整个工作的持续发展。如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师绩效考核改变了原来以项目、论文数量评价为主的现象,结合协同创新平台建设,绩效考核以教学成果的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创新和国家需求的科研成果的创新为导向。
三、协同创新重在资源共享
传统的创新往往封闭于高职院校、科研院所或者企业等小范围内,局限于体制、地区、行政管理等条件,无法集成各领域的信息、资源、技术和成果,造成创新效率低下、创新成果少、生产力促进水平低的现象。采用共生经济模式,使得创新组织之间以同类资源或异类资源互补为目的而结成协同创新共生体,创新组织内部或外部的直接或间接资源配置效率改进,推进提升创新资源效率的最大化,满足社会的需求。
协同创新平台旨在促进创新要素的整合与流动,共享创新科技成果和技术资源,减少资源的分割、重复和浪费,能够有效地提高社会的创新效率。高职院校的协同创新平台以推进现有的校企产学研合作为基础,在产学联盟、校企协同方面实现资源优势进一步整合创新。
2012年,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被评为全国校企合作先进单位,一方面,坚持实训室、实训基地与研究项目共建,学院充分利用现有大型仪器设备资源,构建开放式的共享平台,学院教师和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就企业关键技术革新、开发新产品等方面共同参与技术研发、开展联合攻关;另一方面,学校和企业共建人才培养。企业利用产业优势为学校提供实习岗位、场所、设备、资金资助,广东轻工职业学院通过邀请企业、科研院所的多层次人才参与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特色教材的编写、实践课程的教授等多个教学模块中,采取课程设置紧围具体生产过程、能力培养紧跟岗位能力、教材设计紧贴任务项目的“三紧”校企合作教学模式,为企业培养了一批直接上岗的技术工人。
协同创新平台通过高职院校牵头搭建的权威,全面的科技资源、人才信息服务平台,实现高等院校、科技院所科技人才和大型科研设备全社会共享,通过科技企业孵化平台、重点发展一批轻工应用技术孵化器,降低创新创业成本,推动社会经济增长。
高职院校的协同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需要政府、学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多方的共同努力。有条件有能力的高职院校应主动牵头,参与“2011计划”,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资源整合为主线,构建协同创新大平台、组建大团队、催生关键技术的创新。高职院校参与“2011计划”对加快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转变创新方式,充分发挥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具有独特重要意义。高职院校建立的适合自己特色的协同创新平台,对其他高职院校也会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
[1]许庆瑞,贾福辉,谢章澍,等.基于全面创新管理的全员创新[J].科学学研究,2003(12·增):252-256.
[2][美]安娜尼·萨克森.地区优势:硅谷和128公路地区的文化竞争[M].曹蓬,杨宇光,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