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会计专业“延伸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2013-01-31邵一鸣

职教通讯 2013年2期
关键词:会计专业校企院校

邵一鸣

一、概念的界定

延伸是指在宽度、大小、范围上向外延长、伸展。这一变化既可用在客观事物上,也可以用于抽象的诸如话题上。笔者借助数学模型中从一维到n维的延长和伸展方式,运用延伸的理论和方法,把传统意义上的、狭义的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拓展到现代意义上的、广义的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在深度及广度上注入新的内容,提出“延伸式“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新模式。

二、同类高职院校同类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我国国内、省内大部分高职院校是从普通中专学校演变而来,其中,会计专业在教育教学模式上始终未能彻底摆脱普通高校学科型教学模式的束缚,课程体系依旧是“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老三段”,教学内容基本上以理论教学为主,没有突出职业性和实践性教育,有些内容与会计岗位的实际需求脱节。一些学校尽管在这几年进行了项目化教学的设计,教学计划中实践学时可能达到一定比例,但除去军训、社会实践和毕业论文等环节,与会计岗位相关的实践学时远远低于理论学时,教学重心错位,导致学生的会计岗位技能和会计职业能力不高。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课程安排下,学生用了很多时间去“打基础”,学习了一些用不上的理论,而会计工作能力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训练,脱离会计岗位和学生就业需要,造成就业率偏低。目前,国内高职会计专业培养还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一)学生会计岗位技能、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不突出

高职院校毕业生理论水平肯定不如本科院校,但会计岗位技能、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应该是强项,但往往一些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毕业生在会计岗位技能、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方面却差强人意,处理会计业务的能力比较差,甚至一些毕业生连会计最基本的工作——审核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都不会,填写支票也不熟练。

(二)会计专业教师注重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

一些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教授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等业务性很强的课程时,注重讲解会计基本理论与会计分录,却很少分析如何根据原始凭证确定业务处理方法,也很少让学生亲自操作,以致于学生产生不会审核原始凭证,不会填制记账凭证,更不会根据账簿记录编制复杂报表的情况。更为严重的是,大部分会计专业教师本身也是普通大学毕业生,从来没有从事过会计工作,本身就缺乏会计工作能力。

(三)学校教育教学定位不准确

很多高职院校是普通专科学校改制而成,也有一些学校是普通高校办高职。存在着对高职院校培养目标认识不够、教学过程缺乏职业特色、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与普通高校相比差别不大等情况。如一些院校的教学计划中,课程开设不少,但专业课课时比较小,会计实践教学比例很少;有的院校实践教学虽然达到一定比例,但也仅是为了应付检查与验收,执行起来却大打折扣;一些院校会计实践往往在最后一个学期安排10周集中实习,表面上实践学时高达400(5天/周×10周×8学时/天),但院校不能提供真实的实习场所,让学生自己找单位,很多学生找不到,最后只能托人找单位、盖公章了事;有的学生虽然联系到实习单位,但通常由于会计工作特殊性而无法在任何会计岗位实践,只能是走马观花,帮帮闲杂;有的学生临近毕业,面临招聘与专升本等状况已经不能踏踏实实的实习了。上述情况的出现,最终使高比例的实践教学落只得“徒有其名”,根本达不到培养会计工作能力的目的。

三、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延伸式”人才培养新模式

根据《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等政府文件精神中指出,会计专业培养要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主体功能区定位的要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与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创新体制机制,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培养;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以集人才培养、社会培训、科研服务和创业创新为一体的校企政三方联动的开放式平台为依托,以高水平的“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建设为重点,提高中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与教育教学质量,在服务地方经济等方面提升能力和优势。

(一)会计人才培养方案由单一延伸到多个,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分类培养

充分考虑普高生源和职高生源的知识基础不同,职高生源的学生在中职阶段,已经学过一些会计知识,在高职阶段就不需要再重复学习会计基础知识。相反,普高生源的学生没有一点会计专业的入门知识,在第一学期要开设会计基础知识的课程,帮助他们尽快入门。因此,要分别设两个不同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计与模块选择都有所不同。[1]另外,根据学生毕业后个性化的职业规划,分别开设专升本、创新创业和职业拓展三个不同的方向,充分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分类培养。

(二)办学形式从国内延伸到国际,实现国际化办学

目前,世界经济紧紧联系在一起,会计专业高职教育在满足国内培养的同时,更应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会计高端技能型人才。办学形式从国内延伸到国际,实现国际化办学。如中澳合作创办会计专业,可以引进澳洲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包括先进的教学理念、教材、评估体系和管理体系等,为学生提供在国内享受澳洲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还能提高国内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教学和管理水、提高会计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能力、提高学校整体的办学水平,从而为当地经济发展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的、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的会计应用型人才。

(三)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由传统学科型延伸到基于工作过程引领的项目化课程建设

会计专业核心课程,按照工作任务的相关性设置课程,使得课程结构能够更好地与就业面向相对接,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高职会计专业可以把课程体系分为三个类别。

1.会计职业素质平台课程。突出会计相关法律与法规等的教育,加强诚信教育,培养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构建科学合理的会计职业道德教学体系。强化专业基础技能培养主要包括:会计核算技术、计算机操作、写作能力等的培养。强化技能、突出熟练,是会计工作的基本条件。课程主要由计算机应用、会计电算化、会计基本技能(珠算、点钞、会计书法、数字录入、凭证填制和装订整理、报表编制等)、财经应用文等组成。

2.会计实务技术平台课程。按照工作任务的相关性设置课程,使得课程结构能够更好地与就业面向相对接,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了做到科学、准确,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务分析在初始分析的基础上,聘请行业专家进行研讨、修订和确认。课程体系以项目课程为主体,但不排斥必要的系统知识学习及单项训练,从而体现“以人为本”的多元化设计思路。

3.会计考证考级平台课程。此课程平台明确学生必须获得的职业资格证书种类及其考核要求,将学历证书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教育有机的融合起来,实现“双证融通”、“以证代考”,为提高学生就业水平和就业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教研和教材由教师个体完成延伸到教学团队和校企合研、合编

高职会计专业应校企共同开发会计核心课程,校企双方组成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根据会计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参照会计的职业资格标准,以任务驱动和项目导向共同设计项目课程教学体系内容,开发核心课程标准。每一门核心课程教学划分为若干个工作项目,每个工作项目对应不同的工作任务,将实践教学内容同会计工作业务实践联系起来,避免课堂教学与实践操作相脱节,实现理论与实践衔接的“零距离”。同时,课堂内强调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对部分核心课程实行小班化教学和聘企业专家上2~4节的综合实践课。

(五)会计校内实训从模拟延伸到真实

高职学院可以成立工商注册的“自办实体公司”,该公司对外可以开展咨询、培训、实践教学以及会计代理等业务工作,服务地方经济和校内外学生。实体公司实行“校企”双方合作,教师与学生既是学院的师生,也是公司的员工,公司的业务由教师任会计和出纳等人员,带领学生一起做工作,实现会计校内实训从模拟走向真实,提升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档次。[2]在实践教学中,应注重校内生产性实践教学与校外顶岗实习的有机衔接与融通;确保学生有半年以上到企业顶岗实习,重视顶岗实习组织实施的过程管理;实践教学环节落实到位,制度措施得力,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有效的训练。

(六)管理学生时间从“3+0”年延伸到“3+1”年

高职学生原来学制是3年,建议延伸到“3+1”年,教师班主任在学生毕业后的第一年继续承担班主任工作,了解和掌握他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情况,并给予就业和岗位工作方面的继续指导与帮助,奠定他们的事业基础。会计专业也根据学生一年来用人单位的反馈,不断改进实验条件、课程设计、实验方式和实验内容。在教师全面关心学生的氛围下,毕业生就业签约率肯定会大幅度的提高。

(七)学生获得证书由“双证”延伸到双“双证”

高职会计专业从“双证制”培养延伸转变到双“双证制”培养,在课程设置上,专门开设职业考试课程,鼓励学生们在校期间报考职业资格证书,使学生毕业时在职业证书上,除了从业资格证书外,再考一个初级职称证书。[3]学院可以创造一些条件,与成教学院合作开办会计本科专业,鼓励学生通过专升本统考、本科自考、函授、远程教育和出国留学等途径,再取得一个本科文凭,构建“立交式”升学途径。

(八)校企合作由一对一、分散的模式延伸到产学研联盟合作

高职会计专业建议成立区域会计产学研联盟,与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高校、中职和相关企业全方位合作,在师资培养、实践教学以及服务地方经济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人才共用,继而实现多赢。区域会计产学研联盟为校企合作共同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专业人才提供了新的平台,将大大加强政府、高校、企业之间的联系。建立区域会计产学研联盟,不仅仅是产学研模式的一种创新,更重要是它为高职会计专业的发展与合作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为企业更好地吸纳会计人才,加强自主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吴慧萍.“十二·五”期间高职会计特色专业建设探索[J].职教通讯.2012(2):77-78.

[2]马元兴.会计专业工学结合的内容与实现途径[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1-3.

[3]邵一鸣.财会专业学生双“双证”制的研究与实践[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56-57.

猜你喜欢

会计专业校企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全国一流本科会计专业建设研讨会成功召开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关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的思考
高职会计专业英语教学中ESP理论的应用研究
会计专业税法课程教学中角色扮演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