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推进国有地勘单位分类改革
2013-01-31■方群
■ 方 群
(广西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南宁 530023)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推进国有地勘单位分类改革
■ 方 群
(广西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南宁 530023)
近几年,地勘单位有了很大发展,但从政府、地勘单位和地勘单位职工三个方面都存在一定问题,改革进程基本上是原地踏步。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推进地勘单位分类改革的建议:明确国有地勘单位改革方向;明确地质勘查工作内容;明确各类地勘单位职责分工;预测各类地质勘查工作总体需求;合理设置地质勘查单位;明确改革配套政策;整合队伍,就笼装鸟。
国有地勘单位;分类改革;政府;主导作用
1 国有地勘单位分类改革面临的几个问题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要求对事业单位进行分类改革,国有地勘单位也不例外。实际上,早在1999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办发[1999]37号)就明确了国有地勘单位改革的方向:“中央和省一级保留一部分承担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勘查任务的骨干力量,将其余地质勘查单位逐步改组成按市场规律运行和管理的经济实体”,“逐步实行企业化经营”。十几年过去了,地质勘查单位有了很大发展,但改革进程基本上是原地踏步。原因何在?笔者认为可从政府、地勘单位和地勘单位职工三个方面查找。
1.1 需要政府解决的问题
就政府方面而言,主要有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逐步实行企业化经营”的改革方向过于笼统,不够清晰明确,既可理解为将地勘单位改革成企业,又可理解为在事业性质下内部实行企业化经营管理。第二,没有完善的政策措施为改革保驾护航。地勘单位属地化后,省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基本上没有出台推进地勘单位改革的政策文件。第三,各级政府加强了对地勘单位主要工作对象——矿业权及其成果的控制,造成地勘单位越来越依赖于政府。
1.2 地勘单位自身存在的体制机制问题
地勘单位还不完全具备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我生存的条件,具体表现在:第一,普遍缺乏在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工作(经营)领域、资质、市场重复,装备水平雷同,专业化、市场化水平不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不足。第二,队伍结构不合理。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过度扩张产生的畸形队伍结构仍未完全消化,非专业人员和辅助人员偏多,年龄层次也不合理。第三,经济基础薄弱,历史欠账多。资产规模仅能维持地质勘查工作简单再生产,普遍不具备扩大再生产或“探采一体化”的运营能力。第四,由于长期实行事业体制,内部尚未建立有效的激励和淘汰机制,长期发展的动力不足。
1.3 地勘单位职工意识问题
地勘单位职工对改革有顾虑,主要可归结为“三怕”:一怕丢事业身份;二怕退休后不能享受事业单位职工同等待遇;三怕充当改革排头兵,不仅享受不到改革的优惠政策,反而沦为改革的牺牲品。
现在,中央和各级政府正在统一推进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在消除地勘单位改革单兵突进不利因素的同时,也决定了地勘单位与其他事业单位同步改革的命运。
2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推进地勘单位改革的建议
地勘单位改革势在必行,如何根据地勘工作的规律、特点,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和地勘单位的现状做好地勘单位分类改革工作呢?笔者认为仍然还得依靠政府、地勘单位和地勘单位职工三者协调配合,考虑到政府是属地化国有地勘单位改革的主角,起主导和关键作用。政府不仅有责任为改革指明方向,同时也只有政府有能力为地勘单位及其职工排忧解难,为改革开山筑路、保驾护航。因此,本文仅就政府主导作用的发挥,提出如下建议。
2.1 明确国有地勘单位改革方向
地质勘查工作行业特点是基础性、公益性,因此在国家战略中具有“一马当先”的地位,是长期存续的行业,这也决定地勘单位改革的基本方向不是企业化,而是建立职责明确、体制优良、机制灵活、功能高效的地质勘查队伍。作为政府,应充分认识地质勘查工作的行业特点和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明确定位好地勘单位改革的基本方向。
2.2 明确地质勘查工作内容
根据地勘工作的战略地位,结合地勘工作的范围,明确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商业性各类地勘工作的具体内容。
基础性地质勘查工作,是指为国家宏观规划和决策提供第一手的、基本的调查评价资料,为其他层次的各项工作提供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的地质调查基础信息,是地质调查的基础性工作。包括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海洋地质和其他专业国土资源调查,以及开展若干重大地学基础理论和地勘技术经济综合评价研究。基础性地质工作由政府公共财政出资,是公益性地质工作,但为论述方便,本文将其从公益性地质工作中单列出来。
公益性地质勘查工作不以营利为目的,是为全社会提供公共产品的工作,由政府公共财政出资。其成果一部分服务于政府宏观调控,为加强行政管理职责服务,一部分为社会提供地质资料的公共服务。除基础性地质工作内容外,主要包括为区域生产力布局、城乡建设规划及重大工程规划开展的前期地质调查以及工程示范、技术示范和为政府管理服务的其他地质调查工作;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基本建设项目前期的地质勘查工作和其他非营利性工作。
战略性地质勘查工作是指为提高国家资源基础保障能力,保证国家资源安全、经济安全,由政府出资开展的矿业权权益归国家所有的矿产资源勘查工作。
商业性地质勘查工作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经济评价为基础,由业主投资,实行有偿服务和成果有偿转让的地质工作。包括矿产资源勘查、水文地质勘查、工程地质勘查等。
2.3 明确各类地勘单位职责分工
根据《指导意见》的要求:“按照社会功能将现有事业单位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从事公益服务三个类别”,即公益一类、公益二类和生产经营类。具体到地勘单位,其职责划分应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基础性地质勘查工作由公益一类地勘单位承担,其需求总量决定公益一类地勘队伍的规模;第二,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勘查工作主要由公益二类地勘单位承担,其需求总量决定公益二类地勘队伍的规模;第三,商业性地质勘查工作主要由经营类地勘单位承担,其市场发展水平决定经营类地勘单位生存空间。
三类地勘单位工作领域可以适当交叉,允许逆交叉,即公益一、二类地勘单位可在基础性地质勘查工作和公益性地质勘查工作领域交叉,公益二类地勘单位和经营类地勘单位可在商业性地质勘查工作交叉,经营类地勘单位可以开展所有领域的地质勘查工作,但禁止公益一类地勘单位开展商业性地质勘查工作。
2.4 预测各类地质勘查工作总体需求
根据国家中长期计划和远景规划分析预测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商业性各类地质勘查工作的总体需求。根据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各类地质勘查工作的总体需求和各类地勘队伍的职责分工,分析预设公益一类地勘队伍、公益二类地勘队伍、经营类地勘队伍的规模。公益一类和公益二类地勘队伍的规模由政府调控,经营类地勘队伍的规模由市场决定、政府引导。
2.5 合理设置地质勘查单位
根据各类地勘队伍的预设规模合理设置地质勘查单位。按行政效能的原则,根据公益一类地勘队伍的预设规模,分专业确定公益一类地勘单位。公益一类地质勘查单位一般应设置规划研究院、区域地调院、物化探院、地质环境院、矿产调查院、水文地质院,沿海省份可增设海洋地调院。专业院队伍规模过大不利管理的,可设若干分院。按效能和效益兼顾的原则,根据公益二类地勘队伍的预测规模,设置公益二类地勘单位。公益二类地勘单位一般应设有以矿产勘查为主业的综合勘查院和以地质环境治理为主业的综合性勘查院两类,若干个地质勘查单位。按照经济效益的原则,根据经营类地勘队伍的预设规模,引导经营类地勘单位存、关、并、转。
2.6 明确改革配套政策
明确改革配套政策和改革后各类单位的分配政策导向。改革的配套政策除事业单位改革通用政策外,根据地质勘查单位的现状和发展的需要,还应扶上马送一程。尤其对经营类地勘单位更应给予一些特殊政策,特殊政策的制定原则应该是向财政保障程度低、市场风险大的单位倾斜。比如矿业权配备和存量土地处置,应该按照如下原则处理:公益一类单位不配矿业权,土地处置不予优惠;公益二类单位适当配备矿业权,土地处置适当给予优惠:经营类单位重点配备矿业权,土地处置重点给予优惠。
改革后各类单位的分配政策导向主要明确两点:一是单位管理自主权与财政保障程度成反比。财政保障程度越高,单位用人、财产处置、分配、发展等自主权就越低,反之,就越高。二是职工收入控制程度与财政保障程度成正比,财政保障程度高,政府对单位职工收入的控制就越严,反之就越松,同等条件和同等效益情况下,财政保障程度低、市场风险大的单位职工收入比财政保障程度高、市场风险小的单位职工收入要高。明确这些政策是为了引导那些类型不够清晰的地质勘查单位及其职工在单位类型和个人前途选择上做出既有利于国家又有利于单位和个人发展的决定,也鼓励基础条件较好、市场竞争力较强、发展后劲较足的地质勘查单位勇敢选择经营类地质勘查单位。
2.7 整和队伍,就笼装鸟
全面分析梳理现有地质勘查单位的现状,按照单位同类、专业相近、公益优先原则,通过合并、分拆、调整等方式将现有地质勘查单位改造成改革预计的地质勘查单位。
[1]王圆圆.中国公益性地质调查事业发展史[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7-9.
[2]刘国营.关于地质找矿工作绩效考评的几点思考[J].企业导报,2009(7):140.
[3]毕孔彰.关于“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的思考[J].中国地质教育,2009(3):28-31.
[4]荣树新.地勘单位会计制度的回顾与改革设想[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9(1):102-103.
[5]王希凯.回顾与思考——我所经历和理解的地质工作改革[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9(2):4-7.
[6]尤孝才,张润丽,成金华.我国公共财政体制下地勘费投入与运行机制探讨[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7(7):22-24.
[7]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经贸委管理的国家局所属地质勘查单位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J].河南政报,2001(3):17-19.
[8]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经贸委管理的国家局所属地质勘查单位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J].四川政报,2001(5):6-8.
[9]张洪梅.体制改革是地质找矿改革发展之根本[J].国土资源,2009(10):38-39.
[10]何迎春.浅析矿业权二级市场转让制度——以企业化的地勘单位为切入点[J].知识经济,2008(2):169-170.
[11]曹正军.地质勘查行业产权制度改革模式探讨[J].中国煤炭地质,2008(S1):131-132.
[12]苏鹏飞,黄启.浅析我国商业性地勘企业上市融资的必要性[J].中国矿业,2011(6):25-28.
[13]王天善.煤炭地质勘查单位薪酬管理改革初探[J].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刊),2008(2):8-10.
[14]蒋承菘.试论公益性与商业性地质勘查工作[J].今日国土, 2003(7):4-7.
Exercising the Government Dominant Role and Promoting the Classification Reform of State-owned Geological Exploration Units
FANG Qun
(Guangxi Bureau of Geology and Mineral Prospecting & Exploitation, Nanning 530023, China)
In recent years, the geological exploration units have made significant headway, bu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with regard to the government, geological exploration units and the staff. This paper offers some proposals for promoting the classification reform of geological exploration units with the government's leading role. These are: The direction of the reform, the work for geological exploration, and assignment of responsibility of all kinds of geological exploration units must be given a clear direction; overall demand of all kinds of geological prospecting work will be forecasted; geological prospecting units will be reasonably set up; and supporting policies for reform should be made definite. And finally, we should integrate the geological team according to a certain system and mechanism.
state-owned geological exploration units; classification reform; government; leading role
F407.1
C
1672-6995(2013)12-0038-03
2013-05-30
方群(1974-),女,湖南省益阳市人,经济师,经济学学士,主要从事对外矿业合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