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经》藏象教学探讨※

2013-01-31钱会南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11期
关键词:中医理论太阴内经

钱会南

(北京中医药大学内经教研室,北京100029)

《内经》藏象教学探讨※

钱会南

(北京中医药大学内经教研室,北京100029)

《内经》是中医药院校的理论提高课程,藏象是《内经》理论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内经》课堂讲解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内经》各篇章论述切入的不同角度展开讲解;联系《内经》相关篇章,对藏象内容的梳理比较;关注《内经》对后世医家的影响和中医理论形成的意义;关注《内经》藏象理论的临床指导,结合实践运用进行讲解等,对《内经》藏象的教学进行了探讨。

《黄帝内经》;藏象;教学

《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是中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医学著作,其论述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构建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框架,是中医理论的学术导源,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内经》是中医药院校的理论提高课程,作为中医、中西医结合、骨伤和针推专业的必修课,其中的藏象,既是《内经》理论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内经》课堂讲解的重要内容。然而,此时的学生刚学完《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等中医的基础课程,尤其是在《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中,已经详细讲授了中医藏象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如何在此基础上展开《内经》藏象的讲解,避免其不必要的重复,使之不要成为《中医基础理论》的文言文版,从而体现《内经》藏象理论特色,进一步指引学生掌握《内经》藏象理论形成,以及与后世理论发展的源流关系,特别是《内经》藏象对中医理论的深远影响和临床指导意义,此乃《内经》教学亟需解读的重要命题,因此,结合课堂教学体会探讨如下。

1 从《内经》各篇章论述切入的不同角度展开讲解

《内经》非一人、一时、一个方域的医学成就,而是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众多医家们经验的总结汇编。因而,讲授藏象篇章的内容,首先必须理顺相关篇章的脉络,立足于各篇章的主题思想,从文章论述切入的不同角度,依据原文进行课堂授课,注意各篇内容的纵深讲解,阐述脏腑功能、脏腑之间的联系、脏腑与形体官窍和外界的关系等。例如《素问·灵兰秘典论》采用官职制度之十二官,类比脏腑生理活动中的相互关系,蕴含了取象类比的思维方法,说明十二脏腑的主要功能、相互关系,及其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提示各脏腑均有其职其用,如肺为相傅之官主治节,肝为将军之官出谋虑,脾胃为仓廪之官主运化等,以官职之职能解释脏腑功能及特性。其中“主明则下安”,则强调心的主导作用;十二脏之相使,则指明了脏腑功能分工协作,而且突出了“使道”的作用,这也是“藏象”与脏腑在概念上的区别。再如,《素问·五脏别论》以脏腑功能特点为依据,对五脏与六腑、奇恒之腑,以及传化之腑进行区别,明确了脏腑之概念,指出五脏的功能是“藏精气而不泻”,即五脏主藏精气,故其功能特点为“满而不能实”,六腑的功能是“传化物而不藏”,故其功能特点为“实而不能满”。不仅对脏腑的功能区别,而且对脏腑的界定,以及疾病诊治有指导意义。又如,《素问·六节藏象论》从五脏功能及其与精神活动、体表组织、阴阳四时的联系等,阐发藏象学说的基本内涵,体现人以五脏为中心的思想,从五脏与精神活动、五体、五华等的联系,反映人体脏腑组织的协调统一;并阐述了五脏与四时阴阳相通应的整体观,构建了“四时五脏阴阳”理论系统。此外,凸显内在的藏决定外象的理念,即每一脏腑有其特定相应的象,形成了藏象理论的整体观特征,即以脏定象,若脏变也就决定了象变。“五脏之象可以类推”,临床可以“从象测脏”,通过对内脏活动而表现于外的征象来探知内脏之病变。

2 联系《内经》相关篇章,对藏象内容梳理比较

在突出各篇章主题思想的基础上,注意各篇章内容的关系,串联讲解相关理论和篇章,使学生了解相关理论的形成、区别与联系,使其概念和理论得以巩固加深。例如,脏腑的相互关系,《素问·太阴阳明论》阐释足太阴脾与足阳明胃的密切联系与区别,如太阴脾、阳明胃生病而异的原理在于,太阴脾、阳明胃虽属表里,但两者阴阳属性不同,经脉循行分布、经气运行有别,与四时通应互有逆从、虚实,因而决定了两者发病途径、感邪倾向、病证表现,以及病理机转各有不同特点。而《灵枢·本输》的论述着眼于脏腑表里相合,重点阐释脏

与腑的配属模式。再如,关于五脏开窍的论述,《灵枢·脉度》提出“五脏常内阅于上七窍”,阐发了五脏精气通过所属经脉上通于颜面七窍,强调头面官窍与五脏的内在联系,是五脏开窍理论的导源。《灵枢·大惑论》则从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入手,说明了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突出了目与脏腑的关系,为后世眼科“五轮说”提供了理论依据,成为眼科疾病诊治的理论基础。又如,关于神的理论论述,《灵枢·本神》既阐发了神的基本概念,同时陈述了从“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一系列的认知过程,反映了人的认知规律。而《灵枢·天年》则指出,禀受于父母的先天之精发育构成的新生命,也是神产生的物质基础,且强调“失神者死,得神者生”,阐明了神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意义。

3 关注《内经》对后世医家的影响和中医理论的形成意义

根据《内经》课程的讲授对象和课时情况,酌情介绍不同学术观点,尤其是藏象理论对中医理论的形成与后世医家的深远影响,意在拓展学生视野,从不同层次分析和认识相关理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研究医学问题。例如,关于脾与时令的关系,《内经》有两说,一是脾主长夏,二是脾不主时。从不同角度论述了时脏关系。脾主长夏,以五脏对应五行,分主五时五化立论,土主化,长夏湿热互蒸,主万物之化,突出了脾属土,土主化的特点。脾不主时,实为强调四时皆有脾气,脾不独主一时,是五脏应时的重要内容,源于“万物无土不生,五行无土不成”,而脾属土的理念。可见,脾与时令关系的两种观点均含有脾属土,土主中心的思想,但均体现了脾胃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独特重要地位。《内经》重视脾胃的思想,成为后世脾胃学说理论产生的渊源。再如,《灵枢·本神》指出脾虚“五脏不安”,对后世医家重视脾胃在治疗中的作用具有指导意义,如《慎斋遗书·辨证施治》云:“诸病不愈,必寻到脾胃之中,方无一失,何以言之?脾胃一伤,四脏皆无生气,故疾病日多矣。万物从土而生,亦从土而归。”从疾病治疗的角度,阐述了脏腑病变调理脾胃之意义。其他,如李东垣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治脾以安五脏”,李中梓提出“脾为后天之本”等,皆是《内经》脾胃理论的实际运用和发挥,对于中医理论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可见,对于有关观点的阐述介绍,将有助于学生了解脏腑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认识《内经》原创理论的博大精深。

4 关注《内经》藏象理论的临床指导,结合临床运用进行讲解

《内经》理论源于实践,具有极高的理论价值,又对临床具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一直受到历代医家的推崇。在藏象理论的授课中,将理论运用于实际问题的分析解决,此乃理论拓展的关键环节。如结合学生前期已学的基础知识,从藏象理论联系临床理法方药的运用,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藏象理论的深刻内涵和潜力。例如,《素问·太阴阳明论》提出:“阳道实,阴道虚”,从脏腑功能特点而言,五脏属阴,主化生、贮藏精气,藏而不泻,静而“主内”,易于耗伤,故为病多见虚证;六腑属阳,主传化水谷,泻而不藏,动而“主外”,易于积滞,故为病多见实证。从感邪发病特点来看,虚邪贼风为外邪,性质属阳,易伤阳经,致病多为邪实证;饮食不节,起居不时为内因所伤,性质属阴,易伤阴经,致病多为正虚证。从脾胃病证与论治的特点分析,阳明之病,易伤津液,多从燥化、热化,以热证、实证多见;太阴病多虚,寒湿不化,以虚证、寒证多见。故后世引申曰“实则阳明,虚则太阴”。治疗脾胃之病,实证多从阳明而泻,虚证多从太阴而补。胃病亦有虚症,但治疗则多从脾补,如理中汤治疗胃中虚寒,方中之人参、白术、甘草,均为补脾之剂;脾病亦有实证,但治疗往往从泻胃着手,如泻黄散为泻脾热而设,方中清热之石膏、栀子实为泻胃热之品。再如,《素问·刺禁论》指出:“脾为之使,胃为之市。”“使”与“市”可引申为通畅之意,该段经文说明脏腑之气的升降出入,依赖脾升胃降之作用。后世发挥,认为脾胃具有转枢、斡旋之功,脾胃之病可以表现为五脏气机的升降失常,如黄元御《四圣心源》云:“中气衰则升降窒,肾水下寒而精病,心火上炎而神病,肝木左郁而血病,肺金右滞而气病。神病则惊怯而不宁,精病则遗泄而不秘,血病则凝瘀而不流,气病则痞塞而不宣。四维之病,悉因于中气。中气者,和济水火之机,升降金木之轴。”认为中气一病,则气血精神无所不病。另一方面,五脏气机升降失常的病证,可以通过治疗脾胃而获效。此外,结合《内经》藏象相关的病案进行讲解,或者组织学生课堂讨论等,也是《内经》藏象理论教学值得尝试的方法。当然,案例的选择必须注意针对性,立足于《内经》理论的实践应用,通过案例的学习,使学生充分认识和感受经典的魅力,体会《内经》理论对临床的指导意义,以开阔视野。亦使学生懂得《内经》理论的深刻内涵尚需挖掘、有待弘扬光大。另外,案例运用中医理论的辨证思维过程,记载了遣方用药经验的实际体会,既能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内经》的兴趣,还能培养学生临床思维,提高其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0.3969/j.issn.1672-2779.2013.11.002

1672-2779(2013)-11-0004-02

��苏 玲

2013-05-1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30171188];北京中医药大学内经学教学团队建设项目

猜你喜欢

中医理论太阴内经
《内经》“脾(胃)-脑”神识系统的理论滥觞及内涵延伸
基于子宫内膜异位症与恶性肿瘤的相关性探析补肾化瘀法作用机制及中医理论依据
宇宙间的四种基础物质
Thirty-Six Stratagems (1)
解读太阴病本证辨证论治体系※
补火生土法的主要理论研究
浅谈《难经》之命门理论
朝医规范化治疗太阴人中风后失语的临床研究
《内经》之“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新解
系统论在中医理论与临床辨证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