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中国北京流通现代化论坛在京召开
2013-01-31林英泽
本刊讯由中国市场学会、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北京物流协会、北京物资学院共同主办,中国流通经济杂志社、北京物资学院科研处承办的第七届中国北京流通现代化论坛于2013年11月23日在北京物资学院国际交流中心召开。
本届论坛的主题是:推动流通模式创新、加快流通产业发展。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中国市场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副院长荆林波,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副巡视员王选庆,北京物流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林有来,北京电子商务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林亚,日本流通经济大学原校长野尻俊明教授、研究生院物流信息研究科科长矢野 裕儿教授;丹麦VIA大学学院价值链管理专业负责人阿格涅斯卡教授,韩国中央大学大学院(研究生院)特聘教授、韩国东北亚物流流通研究所研究员、北京瑞博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申仁光,北京物资学院党委书记李石柱,校长王旭东,副书记沈小静,副校长翁心刚、许晓革、刘丙午,校长助理邬跃等中外流通、物流流域相关部门负责人及理论界、实业界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出席。
北京物资学院党委书记李石柱在致辞中说,物资学院是我国唯一、国际为数不多的以物流与流通为特色的普通高等院校,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建高水平特色型大学。2012年以来,实施“立地”、“顶天”两步走战略,对外开放合作,对内凝聚人心,全面启动了与中关村、通州区、商务系统、证券期货系统、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五大合作,成立了现代物流产业研究院,积极面向地方政府、流通企业、流通学术界、流通教育界,进行了一系列服务流通业的模式创新和有益探索,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物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获批北京市大学科技园。今后将紧紧抓住首都以及全国在流通模式创新、物流服务体系、物流信息化等方面的迫切需求,发挥主体学科领域具有的突出优势,引领学科发展方向,在流通理论研究、物流技术应用研究等方面有新的突破,为中国流通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持。
与会者认为,流通模式创新是推动我国流通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和战略取向。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统一配送等正在成为重要的商品流通方式,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加快流通模式创新。而新的流通模式必须加强流通领域信息化、自动化、标准化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加快发展物流配送,积极发展绿色低碳流通。
与会者提出,城市物流既是发展最快、技术含量最高的物流,也是物流运营和管理最为复杂、问题最多的物流,降低城市物流费用是降低整个物流成本的关键所在。一要通过兼并重组、组建物流联盟、发展商贸功能区等措施,增强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市场控制力和影响力,加快培育专业化、规模化的物流龙头企业;二要大力支持物流信息平台发展,搭建政府信息共享平台,做好物流信息分析应用,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三要努力改善和提升城市物流管理能力,创新物流组织方式,构建高效的,由分拨中心、配送中心、末端网点等构成的城市配送服务体系,提高城市配送服务能力,解决城市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四要抓紧制定一批物流装备、技术和建设标准,加快推进信息系统和平台标准化、技术装备标准化和物流编码标准化。
与会者提出,随着 O2O(Online To Offline)商业模式的应用和全渠道时代的到来,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一种全新的生产力,电子商务服务业也应该成为中国经济转型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迅速,2013年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网上交易市场。但电子商务在中国发展也面临着认识误区、网络安全、内部信息化、一把手工程、电子支付、物流配送、复合型人才、法律、基础设施和信誉体系方面的障碍。政府应做好顶层设计和顶层构架,与企业、行业协会共同建立健全电子商务诚信体系、诚信环境、诚信评价及其服务机制,积极营造诚信为本、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的社会信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