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创新理论研究*
2013-01-31冯骏杰刘江南黄德敏许静
冯骏杰,刘江南,黄德敏,许静
(1.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650;2.广州市体育局,广东广州 510620;3.广州市体育科学研究所,广东广州 510650)
1 综述
改革与探索适应新形势下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特别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国竞技体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绩形势下,如何能够更好地为国家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是直接关系到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决定我国今后竞技体育能否再创辉煌的关键。
1.1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创新理论的提出
尤其是改革开放30余年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体制,使我国的经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无论是经济发展规模还是经济发展实力都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大好形势下,我国的竞技体育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中国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到北京奥运会,仅用了20多年的时间,中国在奥运会上的金牌总数就超越了美国、俄罗斯、德国等世界体育强国。虽然我国的竞技体育总体上与世界体育强国相比,尤其在一些影响力大以及基础项目上,如“三大球”、田径、游泳、自行车等运动项目方面,我们的差距还很大。但是,能够在短短的20多年时间里,撼动美国世界第一体育强国的位置,中国已经创造了世界体育新的历史。
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和竞技体育所取得的辉煌成绩是伴随着中国解放思想,改革开放30多年的进程而获得的,回顾这一进程,人们深刻地认识到,在现行中国政治体制的框架下,“举国体制”是竞技体育获得优异成绩的可靠保证。只有发挥了“举国体制”的最大优势,集中资源,统一分配,科学训练,科技保障,最终才能保证奥运战略的实现。毋容置疑,坚持“举国体制”的实施和不断完善“举国体制”,是今后一个历史阶段我国发展竞技体育所遵循的具体作法和必须坚持的管理体制。
坚持举国体制,不断完善举国体制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应该在实际工作中逐步落实,在训练管理实践中不断完善。特别是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需要培养出一大批优秀运动员做基础,才能实施举国体制。没有竞技体育后备力量的培养,举国体制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何才能源源不断地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优秀运动员后备力量呢?如何才能够让举国体制落实在实处,让我国的竞技体育事业百花常开呢?这成为我们贯彻落实举国体制时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
实施举国体制,就必须重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这是落实举国体制,保证举国体制实施的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但是,在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方面是继续坚持具有我国社会主义自身特点的人才培养体制,还是学习国外体育俱乐部培养体制,完全让市场经济说话;是走高校与中学结合的形式培养后备人才,把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任务放到教育系统,还是主要依靠体育系统自身的能力解决;这些体育界有争议的话题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论证和辨析。
改革创新,理论先行。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的构建,首先需要具有科学性、实效性、可操作性的创新理论为依据。然而,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关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研究,大多是对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及问题调查分析和对策研究。应该说,这些研究较全面地论述了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所面临的发展“瓶颈”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发展“瓶颈”的措施和办法,这对于完善和改革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机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对于在“举国体制”的框架下,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机制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适应后备人才可持续发展等关键问题缺乏理论上的明确论述,特别是尚未形成具有科学性、实效性、可操作性、符合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需要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创新理论。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如何更好地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世界各国都在积极研究和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模式。
相关研究表明,欧美等国家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本形成了四种不同的模式:(1)以教育体系为依托模式。如美国,即从初级到高水平竞技后备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都在学校完成[1],最终形成高水平的职业竞技人才培养体制。(2)学校、体协、俱乐部相互衔接模式。如德国、日本,即以中小学、体育专项协会、体育俱乐部三方共同组成其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基地[2][3]。(3)以体育俱乐部为依托模式。如芬兰、瑞典等北欧国家,即健全的体育俱乐部体制是这些国家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4)以体育运动学校为依托模式。如俄罗斯,即以体育运动学校为主的培养后备力量模式[2]。有研究指出[4],除俄罗斯模式外,其它三种模式主要是依托教育和社会组织体系来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因此,其模式本身的定位就彰显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与全面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协调关系,模式的选择更能凸显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过程中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理念。
然而,国外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过程中也面临诸多问题。首先,竞技体育是一把双刃剑,在为运动员创造了机会的同时也会给他们带来伤害,这一点学者们的看法似乎是一致的[7][8]。为此,很多学者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角度针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指出,在青春期后期,职业生涯发展的主要任务是了解个体的兴趣与能力、价值与不足,并为其将来可能从事的职业做准备[9][10]。然而,对于青少年运动员来说,投身竞技体育可能会附带着与世隔绝的生活方式。他们可能对除体育以外的职业发展问题一头雾水[11]。Voulle等人指出,要想在不同级别的比赛中取得进步,就必须在参与的体育运动中集中精力。不幸的是,精力集中于体育运动,就可能会抑制其它重要生活技能的发展和多种生活经历的获得,而这些正是生活经历对其职业生涯和自身的发展都是有帮助的[12]。Petitpas等人研究后发现,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许多运动员除了与体育直接有关的技能外,别无所长。尽管他们是世界上的优秀运动员,但对体育以外的角色,他们常常信心不足甚至缺乏信心,原因在于忽视了文化学习和职业技能的获得。各级政府的体育职能部门应该重视青少年运动员的全面教育和职业培训,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退役后的职业生涯[13]。另外,Pearson等人指出,如何将培养运动员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统一起来,使运动员在获得运动成绩的同时,成为合格的社会一员[14]。值得一提的是,Str hlman在谈到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问题的时候指出,由于运动训练和比赛的客观原因,接受教育的时间肯定要少于非运动员,如何解决好这一矛盾,是政府的体育职能部门应该认真考虑的问题[15]。
综上所述,虽然国外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较为合理,但同样也面临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存在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全面教育和可持续发展问题。
自上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建立和完善新时期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尤其是如何解决好竞技体育发展的核心问题,即:可持续发展问题一直是体育界所关注的焦点。
相关研究表明,80年代末以来,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大致有四种不同的模式:(1)成教模式。如运动技术学院(校)与普通高校函授站等形式;(2)成教与普教衔接模式。如运动技术学院(校)与普通高校分院、函授点衔接或普通高校直接招生等形式;(3)体育院校普教模式。即充分利用体育院校的办学条件,建立普教性质的运动员文化教育体系。如北京体育大学、南京体育学院的“教学、训练、科研三位一体”的办学模式;(4)综合大学普教模式。如山西大学、内蒙师大和江西师大等将所在省优秀运动队文化教育纳入学校教育序列的尝试。前两种为“分工协作型模式”。运动技术学院(校)主要进行高中教育和成人大专教育,本科以上层次的高等教育则主要依靠普通院校进行。这一类模式只是从表面解决了运动员的学历问题,事实上他们并没有真正地掌握一技之长,最终还是难以解决就业问题。后两种为“统一管理型模式”。在院校内建立从小学到大学各层次的运动员文化教育平台,但现实中,能进入本科层次的运动员只是少部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绝大多数运动员的后顾之忧。
总之,这些模式的提出与探讨都未能解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青少年运动员的全面教育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对此,有学者明确指出,青少年运动员的全面教育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是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16]。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是一种体现竞技体育本质的发展模式,即“以运动员为本”是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特征[17]。可持续发展的中心是人,高水平竞技发展的中心也是人。可持续发展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和发展观。竞技体育人才的全面发展,就是“以人为本”的最好体现。然而,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应该既要注重人的智力和体力、又要注重人的身体的全面发展[18]。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鉴于目前国内在竞技体育青少年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研究和探索中均未能很好地解决青少年运动员的全面教育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本研究主要目的是:针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全面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所存在的问题,以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论证和提出了适合新时期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本研究遵循竞技运动训练和职业教育规律,提出了一个适合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全新理念,即:充分发挥体育和职业教育两个体系的优势,训教合一,运动员在运动训练的同时,进行综合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在获得完整,全面文化素质教育的同时,还获得进入就业市场的通行证——职业资格证书,既达到了全面教育的目的,又满足了运动员退役后就业的需要,又考虑了其整个职业生涯的需要。这一理念的提出对保障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2 研究的理论框架
早在2002年,针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广州市体育局提出了“科学选材、系统学训、及时输送、求实竞赛、紧密跟踪、妥善安排”六个环节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理论。有关研究显示,“六个环节”是目前中国首次专门针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所做出的较为完整的系统阐述。经过多年来的实践,广州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运作,不仅有效地解决了“入口与出口、学习与训练、培养与成长”等长期困扰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关键问题,同时,也充分证明了“六个环节”理论架构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见图1)
另外,“六个环节”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理论侧重解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方式和途径,即: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运动员成材参加各种比赛,是以他们的身体条件,突出的身体素质,精湛的运动技能,创造的优异成绩为国家及省、市奉献他们应尽的力量,做出了他们卓越的贡献,这是他们的人生为国家做的第一次贡献。退役后,国家应该努力培养提高他们的体育职业技能,让他们顺利地进入社会就业,以他们新的体育职业技能为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发挥作用,这是他们反哺社会的第二次贡献。两次贡献虽然内容不同,但是,对整个社会发展来说,他们已经成长为真正的社会人,能够用他们的技能服务于社会,成为自食其力、创造社会财富的劳动者。
图1 “六个环节”实施路线
3 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研究主要通过对广州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案例分析,探讨在新形势下如何不断改革和创新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制、机制以及培养模式。与此同时,本研究还将探讨如何完善和健全“六个环节”实施的基本要求和科学标准,其目的是论证在新形势下构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的、全面统筹的、适宜高水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成长的培养模式,使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纳入系统化、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4 研究方法
本研究旨在针对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新模式进行分析研究。依据体育管理学研究方法论原则,首先,从宏观上既从整个社会和国家的角度对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问题进行总体分析;其次,从微观上既对广州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个案分析。从实践方面总结出这一模式的可操作性,发现其存在的问题,找到不断完善和改进的对策,以便使这一模式的实践运作更为科学,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管理和更好地实施举国体制起到更大的作用。
本研究主要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既依据研究目的,通过对中外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横向比较,分析彼此间的异同,从而认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本质特征,明确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特殊性,揭示竞技体育发展的共同规律,有利于把握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整体发展动态,为我国优秀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提供理论依据。另外,本研究拟采用文献资料法,即根据研究需要,查阅中外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等有关方面书刊杂志和电子期刊网中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与背景。
5 分析与讨论
5.1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主要来源,曾经是由中小学和省、市、县三级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训练网提供人才来源。但由于目前普通中小学受到高考应试体制,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使得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受到极大的挑战,学生体质每况愈下,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此同时,原来比较有影响力,也比较成功的在全国基层中小学之间开展的“贝贝杯”、“萌芽杯”、“希望杯”等以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为主要目的的各类中小学赛事活动早已停办多年。另外,虽然多年来推行建立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活动,使基层学校的体育传统项目后备人才的训练有所发展,但随着“高考”、“经济效益”、“安全运转”等的不断干扰,我国中小学的各种重点体育项目传统学校间竞赛活动的逐渐减少,甚至停滞,使这些体育项目传统学校的正常训练受到一定的影响,训练水平有所下降;加之受到一些体育运动项目自身条件的限制,对开展训练要求条件较高的制约,使目前我国的中小学校直接为竞技体育提供可靠的人才来源难以保障。有关调查显示,近10年来,我国青少年业余体校锐减近千所,目前我国青少年业余体校的学员人数与高峰期相比也呈现出大幅度下滑的趋势。此外,由于体制改革等原因,体育局与如文化、旅游等局的合并使原来一些县级体校也受到相应的缩减。
鉴于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这种形势,迫使我国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不得不形成主要是以各级体育运动学校为单一支撑的后备人才来源。目前,从竞技体育运动学校培养的优秀运动员比例占我国高水平运动员人数的90%以上,这一数据与俄罗斯基本接近,培养方式也基本相仿。所以如何抓好竞技体校的训练工作,成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关键。
近些年来,我国也试图向国外学习,尝试着走“体教结合”的道路,采用美国大中小学“一条龙”连接的培养模式,提出了高等学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的主张。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开办的“马约翰”体育特长班,就是尝试着从中学培养优秀苗子,开通到大学高水平运动队的“直通车”,走出一条中国“体教结合”的路。北京市实验中学试办“高水平游泳后备人才基地”也创出了自己的一条道路。但是,教育部关于部分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的主张自1985年提出之后,已经走过了20多年的路程,试办高水平运动队的学校已经从最初的50多所,扩大到500余所,时之今日,能够真正称得上是高水平运动队的高校队伍寥寥无几,直接能够为国家队输送人才的高校更是凤毛鳞爪。虽然这条路的尝试继续进行着,也可以说尖冰已经打开,远景依稀可见,但是,他们真正能够为我国的竞技体育事业培养出大批优秀人才,直接承担起国家队参加奥运会和世界比赛重要任务的日子还遥不可测。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训练水平与发达的美国高校相比,差距十分明显,还远远不能达到承担大赛任务的要求。
受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影响,我国竞技体育的训练选拔培养体系的改革变化也比较大。随着体育运动项目职业俱乐部的成立,职业联赛的举办,各地体育管理部门忙于应付竞赛管理,疏于对后备人才的培养。由于每年的竞赛任务压力,追求象征着政绩工程的竞赛成绩使得各省市各级竞技体育训练管理部门自觉不自觉地将主要精力放在了一线队伍的训练比赛上,拼命向一线队伍要成绩、要金牌。这种急功近利、急于求成、金牌至上的单纯追求政绩观的做法导致了对后备力量培养的忽视,使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以至于一线队伍越来越面临后备人才枯竭的尴尬境地,使竞技体育快要进入“无米之炊”的地步,难以做到可持续发展。我国足球职业化发展的历程便是典型的案例之一。我国足球运动是第一个尝试职业化竞赛体制的运动项目,在其职业化发展的过程中,没有真正做到“从娃娃抓起”,许多俱乐部并没有按照规章制度的要求建立二线、三线队伍,征战十多年之后,他们尝尽了苦头,回过头来才发现和意识到后备人才怎么这样稀缺?这充分说明,后备人才的培养是竞技体育发展永不枯竭的“活水源头”,关系到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
5.2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系统理论的构建
怎样合理科学地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既是对体育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探索,也是我国竞技体育要想持续发展所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从我国目前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现状中可以看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仍然是以各级竞技体育运动学校为培养后备力量的主渠道,也是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因此,如何办好各级各类竞技体育运动学校,为我国竞技体育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后备人才,保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足够来源,依然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走过了改革开放30年历程的广州市体育事业在广州市政府、广州市体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其中以竞技体育取得优异成绩和竞技体育人才的成功培养为其一个主要特色。广州市竞技体育优秀人才的培养和竞技体育的卓越成绩已经成了广州市体育的名牌,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前身是伟伦体校)成为广东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并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国家优秀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另外,国家田径、击剑、体操、摔跤、跳水、武术等多各运动队也都把这里当做训练基地。
早在2002年,广州市体育局就对多年来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过程进行了总结,从理论上进行了梳理。在认真总结和分析中充分认识到,过去抓竞技体育管理工作中存在着“重训练,轻教育”“重成绩,轻安置”“重环节,轻整体”的作法,没有把后备人才的培养看做是一项系统工程,对训练和比赛成绩的重视高于一切,这种偏颇的作法大大阻碍了广州市竞技体育的健康发展。经过反复多次的研讨,广州市体育局认识到,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事关整个竞技体育事业是否能可持续发展的大局,是一项系统工程,而不是某个简单的工作环节。培养后备人才需要各个环节的相互配合,也需要各个环节环环相扣,不能有所偏废。例如,只重视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忽视了运动员的文化学习和思想教育,最终导致运动员不能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只重视运动员的竞赛成绩,忽视了运动员的退役安置,不仅会影响运动员为国家争光的爱国热情,更会带来运动员为退役后的再就业而担忧的心理压力;同时也容易造成人们对竞技体育的误解,继而严重影响竞技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改革传统的后备人才培养的体系,推出一套解决问题的办法,才能够保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系统工程的真正落实。
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探索,广州市体育局提出了“科学选材、系统学训、及时输送、求实竞赛、紧密跟踪、妥善安置”(简称为:选材、学训、输送、竞赛、跟踪、安置)六个重要环节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理论体系(见图2),并以广州市体育职业技术学院为平台积极应用和实施这一理论体系,目的是使广州市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进入系统化的轨道。
这六个环节涵盖了后备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以科学发展观的视角对后备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全方位的要求。每个环节中又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具体做法,如科学选材要做到“选得准、选得早、选的来”,系统学训要做到“训练、教育、科研、医务监督一体化”,及时输送要做到“送的及时、送的出,能选得上”,求实竞赛要做到“不搞虚假、不用药物、不改年龄、公平公正”,紧密跟踪要做到“关心、爱护送出去的队员”,妥善安置是体现“人文关怀,二次反哺社会”等理念。这些从理论的高度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认识、作法和具体要求使广州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工作得以有章可循,有据可查。
“选材、学训、输送、竟赛、跟踪、安置”六个环节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理论既有各个培养环节的名称解释,工作方向,又有各环节的具体内涵要求,从而建立了目前我国在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理论方面较为系统的理论架构。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广州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不仅继承了在选材、训练等环节上的传统优势,而且突出了对青少年运动员的全方位培养,使培养体系更加完善。实践证明,“六个环节”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途径是一条成功之路;“六个环节”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理论是迄今为止我国竞技体育领域里有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理论方面最为完整和系统的理论架构。
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后,我国国家领导人对我国优秀运动员的培养给予了高度关注,并多次做出指示“要关心运动员,抓好运动员的全面教育”。广州市体育局提出的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六个环节就是对国家领导人指示精神的具体落实,体现了在体育事业(特别是在竞技体育)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方面的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广州市的竞技体育不仅仅重视培养运动员的运动技能,同时注重运动员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教育水平的提高,以及退役运动员的安置问题。这就确保了竞技体育培养优秀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和谐环境的建立,使广州市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呈现出经久不衰、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从而进一步推动了广州市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多年来,在广州市体育局的直接领导下,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在积极贯彻落实“六个环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理论的同时,大力探索与完善广州市竞技体育青少年运动员成长的培养体系,积累了大量成功的实践经验。另外,学院还拥有一批在培养人才等方面的优秀管理者、教授、教练员、以及科研人员等,他们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有着独到的见解、成功的实例、丰富的经验,对实施和执行“六个环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方案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关系到我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实施,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没有后备人才的培养,就没有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因此,我国竞技体育事业要想贯彻落实举国体制,就必须重视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工作。
图2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六个环节”理论模式框架
目前,世界各国都十分关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问题,各国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模式虽然各有不同,但是,对后备人才的培养,科学训练的具体基本要求却都是大同小异的。系统训练,全面教育,打好基础,多年培养是世界各国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共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各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模式会在互相学习和借鉴中趋向多元化培养模式:利用社会力量培养、小、中、大学一条龙培养、俱乐部和体育专项协会的人才梯队培养、体育运动学校培养等,这种多渠道、多方式地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扩大竞技体育人才的基础来源,是将来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但是,不论是采用哪条渠道、哪种模式培养后备人才,在培养过程中都少不了“选、训、送、赛、跟、安”六个环节,这是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必经之路,任何想要缺少某个环节的想法、做法,都会使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链条有所中断,有所偏颇,这对全面培养教育后备人才,促其成才都是不利的。
广州市体育局、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提出的“科学选材、系统学训、及时输送、求实竞赛、紧密跟踪、妥善安排”六个环节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理论是目前我国首次专门针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做出的较为完整的系统阐述,这一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理论经过广州市体育局、广州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多年的实践,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理论架构的科学性,实效性、可操作性。这一理论架构对今后我国相当长的一个历史阶段实施举国体制,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全国同类学校借鉴和参考。
广州市体育局、广州市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在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方面提出的“六个环节”理论使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理论与实践结合更加紧密,所提出的“紧密跟踪,妥善安置”的环节,延伸了体育运动学校对后备人才的培养过程,体现了人才培养的全方位的特征,是我国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理论创新。这一理论创新使得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理论得以发展,对人们重新审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理论,提高认识有一定帮助。这一理论将人才培养环节延伸,突出了竞技体育人才二次反哺社会的科学理念,使后备人才的培养体系更加全面,更加完善,从而更好地保证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成材率。
6.2 建议
首先,在今后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六个环节”实施过程中还应进一步不断完善和补充,目的是使其理论内涵更加充实,理论阐述更加完整,文字表述更加准确,以便能够为我国竞技体育事业的发展和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在理论上做出更大的建树。其次,今后应将对传统意义上的人才培养体系的延伸环节,即:“紧密跟踪”和“妥善安置”作为人才培养体系重点考核范围,以保证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有始有终,体现出对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人文关怀,使竞技体育能够可持续发展。
[1]郑久华,张淑华.中美竞技运动员培养的比较研究[J].邢台学院学报,2007(2)
[2]侯海波,等.国外竞技体育强国后备人才培养体制及启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4)
[3]刘波.德国体育俱乐部建制探索[J].体育与科学,2007(3)
[4]冯骏杰.中国与芬兰高水平运动员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M].芬兰于韦斯屈莱大学出版社,2005
[5]卢元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竞技体育体制特征的反思[J].体育与科学,1989,10(1)
[6]钟秉枢.我国高水平运动员培养之路的探索[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
[7]Brown,C. & Hartley,D.L.(1998).Athletic identity and career maturity of male colleg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 29,17-26
[8] Ginzberg,E.(2002).Toward a theory of occupational choice:A restatement.Vocational Guidance Quarterly 20,169-176
[9]Super,D.E.(1990).A life-span,life-space approach to career development.In D.Brown & L.Brooks(Eds.),Career choice and development,pp.197 -261.San Francisco,CA:Jossey-Bass
[10]Frank,M.P.Rebecca,L.A. & Leonard,Z.(1999).The Influence of Career Planning,Race,and Athletic Injury on Life Satisfaction Among Recently Retired Collegiate Male Athletes.The Sport Psychologist 13,144-156
[11]Lanning,W.(1982).The privileged few:Special counseling needs of athletes.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 4,19-23
[12]Vuolle,P. & Feng,J.J.(2008).Sport as life content of successful Finnish amateur athletes.Research Institute of Physical Culture and Health,Jyv skyl:University of Jyv skyl
[13]Petitpas,A.,Danish,S.,McKelvain,R. & Murphy,S.(1992). A Career Assistance Program for Elite Athletes.Journal of Counseling& Development 70,383-386
[14]Pearson,R.E. & Petitpas,A.J.(1990).Transitions of athletes:Developmental and preventative perspectives.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 69,7-10
[15]Str hlman,O.(1997).Elitidrott,karri?r och avslutning(Elite - sport,career and retirement).Gterborg Studies in Educational Sciences 117. ACTA UNIVERSITATIS GTHOBURGENSIS
[16]卢志成,等.“体教结合”与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J].辽宁体育科技,2004(6)
[17]肖林鹏,等.试论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以人为本”[J].体育文化导刊,2004(7)
[18]倪洽亚.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释微[J].体音教学,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