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体育流行和参与体育的关系——一个经验研究的视野
2013-01-31方金娴肖畅明
方金娴,肖畅明
(1.广州大学体育学院,广东广州 510006;2.广州体育学院研究生部,广东 广州 510500)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现代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文化全球传播速度的加快,极大地改变了国人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促使体育这一社会文化现象跨越时空加速流行。保龄球流行已过,高尔夫、网球又添新彩;三人篮球赛、五人足球赛异军突起,太极拳、木兰扇、乒乓球、羽毛球长盛不衰;健美操、瑜伽、街舞新潮不断,攀岩、蹦极、飘流、冲浪方兴未艾……这些运动项目的产生与流行,消亡与积淀,不仅仅只是反映了人们追求新鲜、时髦,体验体育运动的快乐,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变迁。
伴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女性白领阶层迅速崛起,她们受教育程度高,对新事物敏感,敬业务实,有相对较高的经济收入,她们追求生活品味,常常引领消费潮流。近年来,人们关注女性白领阶层的视角逐渐开始“由外而内”,朝向她们特立独行的品格、往往与众不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由此,她们参与体育的情况也为体育界所关注。白领始于企业,改革开放初期最先获得高收入的外企雇员,是我国最早的白领阶层。广州地处改革开放的前沿,经济发达,中外企业云集,是出现白领最早且企业女性白领最集中的城市。广州各类企业中的白领女性已成为现代化都市生活的代言人,她们对各类社会流行最具敏感度。为此,本文以广州市企业女性白领阶层为研究对象,通过经验研究探讨体育流行和参与体育的关系颇具现实意义,它将会为进一步促进女性参与体育提供参考,为体育流行对参与体育的推动作用提供理论支持。
1 流行与体育流行
1.1 流行
流行和时尚在英语中是同一个词(fashion),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沙莲香教授指出:“所谓时尚(流行),就是一个时期广为流传的生活方式,具体地说,是指一个时期里相当多的人对特定的趣味、语言、思想和行为等各种模型或标本的随从和追求”[1]。《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将时尚和流行做了相同的解释,即“流行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指社会上新近出现的或某权威人物倡导的事物、观念、行为方式等被人们接受、采用,进而迅速推广以至消失的过程,又称时尚”。百度百科中对“流行”作为社会学名词的解释是:一个有形象的比喻的动名词,它表现的是文化与习惯的传播。顾名思义这就是所谓的“流行”都是有源头的。比如一些尚未被主流社会和大众普遍接受的新兴事物,经过了某些特殊的途径引起了某些阶层、团体、族群或者有影响力的个人的注意,后来绝大多数的人开始关注它使用它了解它,所以流行是一个很广义的词它可以改变我们现在的生活习惯。人类的文明与文化就是(出现——流行——发展——普及)的过程。沙莲香教授认为流行有三个基本内涵:一、是对某种生活模式或标本的随从和追求,范围宽广;二、追求和随从的人数众多;三、是一个时期内的社会现象。具有标新性、时效性、个性化、消费性和周期性五个特点。并且表现在观念、行为和器物三个层面上[1]。川本胜认为,流行具有新异性、一时性、现实性、琐细性和规模性五个特点[2]。德国社会学家西梅尔(Simmel·G)认为,人们采纳流行是模仿他人的行为,流行是在人与人的相互作用中逐渐体现的[3]。
1.2 体育流行
“体育流行”是本文尝试性提出的命题。截止2012年5月15日上午10:00,我们以“体育流行”为篇名核心概念查阅中国知网,得到如下5篇文章:①高文颖,潘四萍.对休闲体育流行因素的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2010(6);②霍建新,李 芾.体育流行语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9(12);③龙 军,吴文峰.论传统文化包裹下体育流行文化的内质[J].体育文化导刊,2006(4);④彭建华.社会传播对群众体育流行的促进[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⑤伯滕伯格(禾子译).欧洲大陆体育流行的差异[J].国外社会学,1992(10)。第一篇文章的核心概念是“休闲体育”和“流行因素”,而不是“体育流行”。第二篇文章的主旨是“体育流行语”。第三篇文章的核心概念是“体育流行文化”,但文中并未给出定义。第四篇文章的主题是“群众体育的流行”。第五篇文章是国外学者之作,其核心概念虽然是“体育流行”,然而遗憾的是文中不但没有给出定义,且“体育流行”一词都未再出现过。不过,候乐荣在其《论体育行为的流行与选择》一文中提出,“所谓体育行为的流行,是新的体育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在社会成员中逐渐普及的社会现象”[4]。综上不难看出,体育和流行的关系并没有引起体育界的重视,涉猎此方面的研究不多,“体育流行”在我国还是一个尚待开发的概念。
受“体育休闲”和“休闲体育”两个概念并存的启示,截止2012年5月18日下午18:30,我们又以“流行体育”为篇名核心概念查阅中国知网,得到如下2篇文章:①常平.流行体育文化建设的思考[J].才智,2011(12);②马 忠.流行体育发展规律初探[J].体育学刊,2006(2)。两篇文章都未对“流行体育”做出诠释。考虑到《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将时尚和流行做了相同的解释,我们紧接着以“时尚体育”为篇名核心概念查阅中国知网,得到36篇文章。关于“时尚体育”概念的界定,基本上有两种观点:第一,是以孙强、苏晨、李艳翎等为代表的观点,即“所谓时尚体育(P0p Sports),是指经过一段时间的凝固,被人们普遍采用、最为流行的,以健身、健心、健智、娱乐、休闲、社交为目的的社会体育项目”(2003年8月,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在海口举办的“时尚体育与全民健身研讨会”上对时尚体育所做的界定)[5][6]。第二,是朱景履的观点,即时尚体育“是以时间和流行趋势来划分的一种体育形态,是在相对的时间和相对的人群(阶层)中流行的,以健身、健心、娱乐、休闲和社交为主要目的,具有强烈的时代特色和文化背景的、新颖的大众体育活动”[7]。毫无疑问,以上这些文献无论对“体育流行”概念的界定,还是对流行与体育关系的深入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3 本文对体育流行的尝试性界定
为了便于研究的展开,就必须对本文的命题——“体育流行”加以尝试性地界定。本文认为:①流行事物很多,体育只是其中之一,体育和流行是种属关系。②从现象上看,体育流行是一些体育运动项目在特定的时空范围内为人们普遍采纳的过程,但其背后是体育观念和行为方式渗透的结果,“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渗透过程,使流行规模不断扩大,同时还不断地改变着人们对体育的价值判断过程”[4]。此外还要看到,体育流行受到一个时代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制约。因此,不能仅仅将“体育流行”定义为一些流行的体育运动项目。③“体育流行”同样具备流行的五个特点,即标新性、时效性、个性化、消费性、和周期性。
基于此,本文对体育流行做如下尝试性界定:所谓体育流行,是指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新的体育观念和体育行为方式,为社会成员所接受并逐渐普及或自行消亡的社会现象,它具有标新性、时效性、个性化、消费性和周期性的特点。本文的研究也是在这个意义上展开的。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象为广州市企业女性白领阶层。考虑到企业女性白领阶层取样的困难,本研究根据立意抽样的原则,选择白领阶层较为密集的广州市萝岗新技术开发区作为样本单位,为使样本特征明显,分布均匀,综合考虑经济类型和行业结构等因素,在罗岗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统计中心工作的人员介绍下选取了8家工厂企业和在天河区中信大厦选取了6家公司,然后在所选企业和公司内对其管理或技术人员、秘书及高级工程师按分层随机抽样原则抽取200个样本。此外,又以随机抽样的方法,在越秀区、海珠区、荔湾区、白云区、南沙区各抽取一家企业的40名员工作为样本,样本总量为N=400人。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法
查阅了有关流行、体育流行、女性白领阶层等方面的研究文献,以及社会心理学、社会学、传播学等方面的理论论著,为本研究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2.2.2 问卷调查法
(1)问卷设计: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任务的需要,依据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对问卷设计的要求,设计了封闭式调查问卷。
(2)问卷的效度检验:为了确保问卷内容能够有效地涵盖研究主题,本研究聘请了9名专家(其中教授5名,副教授4名)对调查问卷内容效度进行了有效性认定,7名专家认为有效,2名专家认为基本有效。
(3)问卷的信度检验:本研究对国信证券(广州)有限公司及广州时尚商业广场有限公司等30名女性企业白领进行了两轮问卷调查,两次测量的时间间隔为1个月,运用皮尔逊(Pearson)相关系数进行计算,结果为R=0.807,表明问卷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4)问卷的发放与回收:本研究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51份,有效回收率为87.75%。
2.2.3 社会统计法
对调查所得到的数据,运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15.0、ISREL8.70和AMOS7.0版本进行了统计分析,全部数据处理在联想家悦H1509台式计算机上完成。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
被调查者的年龄主要集中在25岁以下(21.65%)和26~35岁年龄段(59.26%),呈现出明显的年轻化趋势;其中,本科学历的占66.67%,硕士学历的为16.52%;月收入在5001~8000元的比例最大,有193人(54.99%);月收入在3001~5000元的有67人(19.08%);职业分布最多的是企业文秘人员(35.61%),以下依次为专业技术人员(24.79%),业务员(16.24%),高中层管理人员(15.95%),其他(7.41%)。
3.2 被调查者接受体育流行的年龄、学历、职业分布和收入情况
研究结果显示,被调查者经常接受体育流行的占30.49%,偶尔接受体育流行的占54.13%,不接受体育流行的占15.38%。经常接受体育流行的集中在25岁以下和26~35岁这两个年龄段,分别占47.66%和41.12%,表明年轻人更喜欢流行事物。在硕士研究生学历的被调查者中,不接受体育流行的比例高于经常接受体育流行的比例。随着经济收入的增加,经常接受体育流行的人数也随之上升,月收入3001~5000元的,占25.23%;5001~8000元的,占26.17%;8001~10000元的,占27.10%,可见,经济收入水平制约着接受体育流行的程度。
从职业分布来看,在经常接受体育流行的被调查对象中,企业文秘人员占56.07%,高居榜首。在不接受体育流行的被调查者中,57.41%的人是因为对体育缺乏兴趣,20.37%的人认为体育流行对自己没什么用处。
3.3 被调查者接受体育流行的类型及其途径
日本学者德永干雄等在其所著《现代体育(sport)的社会心理》一书中,将体育流行划分为三种类型,第一、是一般型,即在普及的初期急速上升,然后被作为一种标准的社会活动方式固定下来(例如乒乓球、羽毛球、高尔夫、网球等);第二、是衰退型,即在迅速的普及后,又迅速地衰退(例如保龄球);第三、是循环型,即几乎是以同样的方式反复进行周期性的兴衰(例如体育运动服装)[8]。研究结果显示,被调查者接受体育流行的类型主要集中在一般型上,占经常和偶尔接受体育流行总数的58.24%,其次是接受新兴运动项目(如舍宾、纤柔球操、飘流、冲浪等)的占27.94。
从接受体育流行的途径来看,通过人际传播途径的(家人、朋友、同事、老同学),占经常和偶尔接受体育流行总数的63.30%,通过大众传播途径的(电视、报刊、网络),占37.70%。由此可以看出,在传播体育流行方面,大众传播是一个重要途径,但人际传播具有绝对的优势。
3.4 被调查者接受体育流行和参与体育的关系
很多“体育流行”都是通过“参与体育”实现的,但“参与体育”并不简单的等于“体育流行”。假若每天快走1小时,是“参与体育”,但不是接受“体育流行”;如果每个月飘流、冲浪二、三次,既是接受“体育流行”,又是“参与体育”,但却不是“体育人口”。再如,经常追赶体育服装的潮流,是接受“体育流行”,但却既不是“参与体育”,也不是“体育人口”。可见,“体育流行”、“参与体育”、“体育人口”是内涵不同、外延有交叉、互为联系的几个概念。本文所指的“参与体育”是直接参加体育运动的行为;体育人口的界定和测量,采用了目前国内通用的标准,即每周参加三次或三次以上体育运动、每次运动时间持续30min以上、每次运动的强度为中等强度。
3.4.1 被调查者接受体育流行和参与体育的频数分布 从表1可以看出,偶尔接受体育流行且偶尔参加体育运动的人(非体育人口)最多,有116人(占33.05%),以下依次为偶尔接受体育流行且为体育人口的人,有70人(占19.94%),经常接受体育流行且偶尔参加运动的人(非体育人口),有 56人(占15.95%),经常接受体育流行且为体育人口的人,有50人(占14.26%)。
3.4.2 被调查者对体育流行给予参与体育影响的认识
表1 被调查对象接受体育流行和与参与体育的频数分布
表2 被调查对体育流行给予与参与体育影响的认识
从表2可以看出,认为体育流行给予参与体育的影响强和很强的,没有不参加运动的非体育人口。
表3 统计检验结果
表3统计检验的结果显示,在peason卡方、似然比卡方和线性相关的卡方值的分析结果中,相伴概率都为0.00,小于通常给定值0.05和0.01,所以否定不相关假设,可以认定体育流行与参与体育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综合表1、2、3我们可以看出,“体育流行”、“参与体育”、“体育人口”之间是互为影响的。
3.5 影响被调查者参与体育的因素分析
3.5.1 主成分分析
体育流行是影响人们参与体育的重要因素,但却不是唯一的因素。因此,我们在调查问卷中设置了32个影响因素(变量)。通过对样本做KMO-Bartlett’s检验,KMO值为0.801,显著性水平为0.000<0.01,比较适合做因子分析。经方差最大旋转后(直角转轴法旋转后)(见表4因子载荷矩阵),我们得出了影响被调查者参与体育的8个主因子,原有的32个变量有28个被归入8个主因子中,累计贡献率达59.542%(见表5)。
表4 因子载荷矩阵
(1)大众传播因子,特征值2.926,有效解释方差9.144,由变量 X11、X12、X27、X28、X29、X30、X31、X32构成。(2)人际传播因子,特征值2.805,有效解释方差8.181,由变量X6、X7、X8、X13 构成。(3)体育竞技因子,特征值 2.618,有效解释方差 8.766,由变量X10、X20、X21构成。(4)体育流行因子,特征值2.352,有效解释方差 7.350,由变量 X14、X15、X16 构成。(5)自身素质因子,特征值2.299,有效解释方差7.185,由变量X4、X5、X19构成。(6)社会环境因子,特征值2.267,有效解释方差7.083,由变量X9、X17、X18构成。(7)物质水平因子,特征值1.938,有效解释方差6.058,由变量X2、X3构成。(8)自我增值因子,特征值1.848,有效解释方差5.775,由变量 X24、X26构成。
表5 方差分析情况(主成分分析法)
3.5.2 结构方程模型
在上述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将因子(5)自身素质因子和因子(8)自我增值因子作为影响参与体育的内在结构变量,将其它6个主因子作为影响参与体育的外在结构变量,将归入主因子中的28个变量作为可测量的潜在变量,对影响被调查者参与体育的因素做结构方程路径模型分析,探讨体育流行和其它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首先对因子分析构建测量模型,然后再建立潜变量之间的饱和结构模型,并采用ML法估计参数,通过评价修正来确定最佳模型(见图1)。
一般系数在0.80以上,说明两个变量之间具有较强的影响关系。如图1所示,体育流行因子、人际传播因子、大众传播因子、物质水平因子和体育竞技因子是直接影响被调查者参与体育的重要因素。其中,体育竞技因子不仅直接影响着参与体育,还直接影响到体育流行和大众传播。物质水平因子不仅直接影响着参与体育,还直接影响着体育流行、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尽管社会环境因子没有直接影响到参与体育的行为,但它通过对体育竞技、体育流行、人际传播以及大众传播的影响间接作用于参与体育,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4 结论与思考
4.1 结论
4.1.1 一般认为女性比男性、年轻人比老年人更喜欢流行事物,现代体育流行是一种文化上的生产消费关系。本文的研究佐证了年轻人更喜欢流行事物,经济收入水平制约着接受体育流行的程度。
4.1.2 被调查者接受体育流行的类型主要集中在一般型上,不接受体育流行的主要原因是对体育缺乏兴趣。
4.1.3 在传播体育流行方面,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是其重要途径,特别是人际传播具有绝对的优势。
4.1.4 “体育流行”、“参与体育”、“体育人口”是内涵不同、外延有交叉、互为联系的几个概念,“体育流行”与“参与体育”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
图1 影响被调查者参与体育各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
4.1.5 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出影响被调查者参与体育的有8个主因子:大众传播因子、人际传播因子、体育竞技因子、体育流行因子、自身素质因子、社会环境因子、物质水平因子、自我增值因子。进一步通过结构方程路径模型分析,体育流行因子、人际传播因子、大众传播因子、物质水平因子和体育竞技因子是直接影响被调查者参与体育的重要因素。
4.2 思考
4.2.1 因势利导,利用体育流行推动女性体育的发展在大众体育领域,几乎所有的经验调查都表明女性参与体育明显不如男性。为此,如何促进女性参与体育便成为体育学术界研究的一个重要议题。对女性与流行之间关系的研究首先是由T·摩德丝吉(T·Modleski)做出的。她认为,流行文化常被界定为女性气质的。妇女应当对大众文化(Mass Culture)和流行文化的出现负责[9]。一般女性较为敏感,喜欢追赶新潮,具有一种不甘落于人后的“划一性”,她们常常会因跟不上潮流而感到羞耻,她们中的多数人愿意接受体育流行,白领阶层将首当其冲。我们应该因势利导,利用体育流行推动女性体育的发展。
4.2.2 重视大众传播特别是人际传播对体育流行的推动作用
在当代社会,任何事业的成功都离不开大众传播的推波助澜。本文的研究也表明,大众传播对参与体育和体育流行均有较大的影响。在本研究中,人际传播之所以比大众传播占有更多的优势,是因为对于现代女性来说,流行的变化,是一个比购买日用品和欣赏电影还重要得多的事情,而掌握流行变化的规律,却常常使她们头疼,难以定夺。因此,为了尽可能多地占有流行的信息,就要从身边的家人、同学、朋友、同事的亲身体验中去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一旦某种体育流行得到了身边人的肯定,则自己也会亲自尝试。为此,应重视大众传播特别是人际传播对体育流行的推动作用。
4.2.3 进一步深入开展体育流行的研究
本文只是在体育流行领域的初步经验探索,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例如,在外部需要研究体育流行产生与发展的社会基础;人们认同和接受体育流行的条件及社会阶层差异;体育流行和流行文化的关系,和生活方式的关系;体育流行和体育大众化的关系等。在内部需要研究体育流行的概念、分类、形成机制、周期变化、趋势预测和影响因素等。
[1]沙莲香.社会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6:326
[2]川本胜.流行的社会心理[M].郭玉锦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
[3]G·Simmel,“Fashion”in D.N.Levine ed.,Georg Simmel on Individuality and Social Forms,1971
[4]候乐荣.论体育行为的流行与选择[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8(4)
[5]孙强.论时尚体育[J].体育文化导刊,2008(4)
[6]苏晨,李艳翎,郝玉娇,等.时尚体育的成因及文化心理机制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
[7]朱景履.时尚体育及其发展趋势[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8(2)
[8](日)德永干雄,等.现代体育(sport)的社会心理[M].日本游戏社出版,1985:251-252.
[9]夏建中.当代流行文化研究:概念、历史与理论[J].中国社会科学,20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