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黔东南苗族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苗族古歌

2013-01-30武广玉

地方文化研究 2013年6期
关键词:聚居区古歌文化史

黔东南清水江流域一带是全国苗族最大的聚居区,在这一广大苗族聚居区内,至今流传着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苗族古歌。苗族古歌以五言为基本句式,穿插有歌花的问答对唱(盘歌),叙述内容包罗万象,从宇宙的诞生、人类万物的产生、初民时期的洪水滔天,到苗族祖先的民族迁徙、苗族古代社会制度和日常生活等等,无不囊括其中,构成苗族古代神话的总汇和苗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苗族古歌作为地方性集体叙事和历史叙事,反映了苗族先民对人类自身、自然、社会及其相互关系问题的探究和基本认识,是苗族宝贵的精神财富。2006年,苗族古歌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图片来源:周和平主编:《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第3 页。

图片来源:同上。

但是,受到现代文化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冲击,苗族古歌已濒临失传:歌师的老龄化、后续力量的断层、年轻人的观念淡薄等因素导致了苗族古歌的传承面临尴尬境地。对苗族古歌的传承研究,是研究苗族古歌的基础。以前一些学者只注重文本文学性、资料性的收集、整理,造成古歌背后更为详细的流传区域、所属支系、演唱仪式以及演唱者身份等研究的缺失。因而,从文化史的视角注重通过苗族古歌窥探苗族人民的心理特征、生活习俗、审美意识以及反思苗族古歌在苗族人民日常生活及文化史中的地位等问题都是目前需要深化的课题。

猜你喜欢

聚居区古歌文化史
四川冷门绝学系列之八 羌族妮莎古歌
《瑶族婚俗古歌都才都寅译注》
云南省“直过民族”聚居区教育扶贫问题对策研究
论大花苗古歌的族群音乐记忆属性
炽盛与深化——中国社会文化史研究的五年历程(2010—2014)
苗族古歌《仰阿莎》
新文化史视野下的高中历史教学
农民工家长投入子女学前教育问题研究——以北京市某农民工聚居区的样本为例
凸显价值:文化史教学的应然追求
路径与旨趣:近代浙江文化史研究嬗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