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地推进改革
2013-01-30姚作汀
文/姚作汀
(作者为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
改革必须要有新举措、新思路,要有信心和决心,努力用改革的办法破解发展难题,用创新的举措赢得发展先机,再创浙江体制机制新优势
201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省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浙江省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推进“两富”现代化浙江建设的起步之年,改革必须要有新举措、新思路,要有信心和决心,努力用改革的办法破解发展难题,用创新的举措赢得发展先机,再创浙江体制机制新优势。
坚定深化改革的信心和决心
党的十八大吹响了改革新号角。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向全党全国发出了深化改革开放新的宣言书、新的动员令。报告首次提出了“两个全面”、“两个加快”,把发展与改革一起谋划、一起部署,把改革作为加快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体制机制保障,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要求。新一届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履新后调研第一站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广东,并提出了“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新要求;李克强总理在2012年11月21日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座谈会上强调“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这都彰显了新一届党和国家领导人深化改革开放的决心,这也是对全面深化改革所作的动员。认真学习贯彻十八大报告和新一届中央领导讲话精神,就是要凝聚改革共识,矢志不渝地打好改革攻坚战,形成推动改革发展的良好氛围和强大合力。
建设“两富”现代化浙江提出了改革新要求。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了“两富”总目标: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物质富裕的关键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迫切需要通过改革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精神富有的基础是营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亟需建立健全社会公平的体制机制。因此,全面深化改革是加快建设“两富”现代化浙江的活力源泉和体制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正是依靠改革赢得了体制机制先发优势,今后加快建设“两富”现代化浙江仍然要靠改革赢得制度红利、发展红利。当前改革已进入“攻坚区”和“深水区”,深化改革的难度加大,浙江要保持体制机制先发优势,必须在深化改革上继续走在前列,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地推进重要领域改革实现新突破。
寻找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突破口
当前,省发改委正在研究全省年度重大改革任务,重点围绕六个方面不失时机地深化重要领域的改革,概括地说,就是“三个着力推进、两个不断深化、一个加快建立”。
——着力推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体制改革。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推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依靠的就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重点要推进两方面改革:第一,扩大民间投资领域的体制改革。一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企业投资审批、设立审批,争取开展商事登记制度试点,为众多市场主体提供便利审批服务。二是拓展民营经济发展领域。积极推进民间资本向基础设施建设、金融领域、社会领域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创新领域等拓展。三是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推行BT、BOT等投融资方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政府项目建设。第二,加快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推进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和配置机制改革,完善高耗能差别电价、高耗水企业的超计划加价机制改革,建立以排污、节能指标科学安排项目的投入机制等。
——着力推进调结构、转方式的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提升改造传统产业,兼并重组过剩产业,淘汰调整高耗能高污染产业。重点要推进四方面改革:一是健全导向机制,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目录,把好准入关;推进土地供给分阶段出让、权证分阶段办理、出让金分阶段缴纳的改革。二是健全价格机制,以土地使用费、高耗能行业差别电价、高耗水行业的差别水价、重污染企业的排污交易权制度等价格杠杆机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三是健全政策扶持机制,通过政府政策扶持加大要素保障,推进兼并重组,加快削减过剩产能,推进集聚集约发展,加快新兴产业发展。四是完善创新驱动机制,大力引进人才,改造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强技术创新,建立以企业为主体、政府为主导、联合大专院校的技术创新机制;引进关键技术和设备改造传统产业,用信息化引导和支持工业化,提升改造传统产业。五是完善政绩评价机制,通过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促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
——着力推进加快城镇化的体制改革。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是今后一个时期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目前全国城镇化率为52%,按照国际惯例,30%—70%是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发达国家城镇化率基本在70%以上。要通过政策创新、体制改革、制度安排和机制建设稳步推进城镇化,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重点要推进三方面改革:一是推进“三位一体”规划体制改革。按照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五位一体”战略总体布局,推进“城镇体系+产业和生产力+生态环境保护”的“三位一体”规划。二是推进进城农业人口市民化改革。要提高老百姓参与城镇建设和推进城镇化的积极性,让进城农民安居乐业、享受城市的文明和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保留农村应有权益,积极推进集体资产股份化,消除农民进城后顾之忧。同时,要注重通过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启动农村大市场。三是建立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机制。按照“控大、强中、大力发展小城市”的思路,高标准、适当控制大城市,发展组团式的卫星城市与之相配套;推进中等城市做大做强,推进城市功能完善、设施配套,解决大城市已经出现的城市病问题;大力发展小城市,小城市容量较大,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可以吸引农民就近转移、较快融入小城市。
——不断深化社会领域的体制改革。重点有三方面:第一,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以公平教育为核心,重点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继续推进国家13项教育体制改革在浙江的试点。第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一是完善解决“看病贵”的体制机制,重点抓好城乡居民大病统筹制度建设和各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改革,适度提高医保标准,确保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一致;理顺医保管理体制,实施医保一卡通。二是着力突破“看病难”的体制机制,推进医务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包括打破行医区域限制的规定,建立以服务质量、服务数量和群众满意度为核心的收入分配制度,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建立差别化的医保报销制度,在解决好门诊报销和住院报销的基础上,重点建立小病就医在基层多报销、到县级医院次报销、到大级医院少报销的机制,引导病人合理分流;深化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的投资体制改革,出台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基层医疗机构建设的支持政策,引导医疗团队投向基层,联办、兴办医疗机构;创新基层医疗队伍建设的体制机制,完善培训、培养机制;推进便民就医和医疗资源共享机制,建立省市县信息共享机制。第三,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若干意见,逐步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不断深化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凡是不使用省级资金和省级用地指标的,省里不审批;凡是没有列入政府管理目录的投资项目,省里不审批;凡是可以委托和放权的项目,全部下放。通过简政放权,激发基层的活力和创造力,提高管理能力,增强发展实力。
——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靠深化改革和建设制度来保证。重点要建立生态文明保护机制、补偿机制、环境损害赔偿机制和有偿使用机制等四大机制,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探索推进改革的科学方法
一要积极推动重要领域改革实现突破。改革是一件难事,要寻找牵一发动全身的改革突破口,切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因此,必须做好“贴近”两字文章,紧密贴近中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重大战略决策要求,贴近经济社会发展中急待破解的问题,贴近人民群众呼声强烈的问题,以此为突破口,推动改革工作。改革部门应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精于研判、找准改革突破口,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做到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相结合,充分调动各方改革积极性,形成全社会支持改革的良好氛围。
二要不断完善改革项目推进机制。要以项目化管理为要求,推进改革方式的创新。要强化改革项目前期工作,做好四个配套动作:一是深入调查研究;二是学习借鉴外地经验做法;三是与本地实际结合,时机是否成熟;四是提出完整的、有操作性的改革方案。同时,要加强改革前期投入,推进改革前期研究和改革制度、方案设计。要健全改革考核激励机制,将重大改革项目列入政府目标责任制考核,有条件的地方可设立改革创新奖,建立年初有计划、年终有考核、创新有奖励的改革推进机制,确保改革任务顺利实施。
三要积极推广基层的创新创造。改革要注重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同时也要注重基层的创新创造和总结推广。特别是对于现在还看不明白,甚至整体还无法全面推开的改革,就要依靠基层的首创精神和大胆试验,不断积累经验,待试点成功再全面推广。要加强自主创新,鼓励基层结合自身实际推进改革试点;要善于学习借鉴,积极吸收已有的成功经验;要注重合成创新、消化吸收再创新,博采众长、探求规律。同时,要允许“试错”,不能让支持改革或承受改革损失的老实人吃亏,让基层的创造活力充分迸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