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危型HPV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研究进展

2013-01-30秦淑霞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3年9期
关键词:危型细胞学鳞状

秦淑霞

高危型HPV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研究进展

秦淑霞

据近年来国内外最新的医学研究表明,HR-HPV(高危险型人乳头状瘤病毒)与宫颈癌之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宫颈癌的主要病因是HPV感染。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就高危型HPV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高危型;HPV检测;宫颈癌;临床研究

宫颈癌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常见于女性生殖道,其发生、发展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导致。据近年来国内外最新的医学研究表明,HR-HPV(高危险型人乳头状瘤病毒)与宫颈癌之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宫颈癌的主要病因是HPV感染。与此同时,HPV检测在CIN2、CIN3的筛查中的敏感度要远远超过宫颈细胞学检查[1]。

1 HR-HPV检测用于宫颈癌筛查的证据基础

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因素是HR-HPV感染,有可能还会进一步导致出现宫颈癌。基于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在很多国家,宫颈癌细胞学筛查的覆盖率和质量控制率都较高,已取得了较好的应用,但不可否认的是,HR-HPV检测也存在着问题。第一,阅片可重复;第二,阅片存在主观性;第三,标本取材的质量直接决定了检查结果。与此同时,宫颈癌细胞学检查敏感性较低易出现一系列法律学、医学的问题。较高的覆盖率对于成功的筛查方案而言极为重要[2]。

国内外大量研究结果表明[3],HR-HPV检测较为稳定,敏感性也较高。HR-HPV检测CIN2的敏感性为94.2%~97.4%,HR-HPV检测CIN3的敏感性为93.6%~97.6%,总敏感度为96.1%。HR-HPV检测与细胞学检查不同的是,各种研究试验之间不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别[4]。

Cox JT等[5]研究在检测非典型鳞状细胞(ASC-H)时,不采用阴道镜检查,而采用HR-HPV检测。利用杂交捕获II技术(HCII技术)来HPV DNA测定88例ASC-H 妇女。经测定,患者总体阳性率为67%,阴性率为33%。≥30岁的阳性率降低为52.2%(24/46),≤30岁的阳性率增加为83.3%(35/42)。活检发现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有 12例,出现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有15例(43%)。

Tawfik El-Manisi等[6]对16例非正常腺上皮病变患者,20例原位腺癌和119例宫颈浸润性腺癌进行研究,同时还检测了 HPV-18、HPV-16。87例(62.6%)HPV DNA(+)的阳性率为 90%,阴道镜检查特异性为35.6%,检出率为98.5%;巴氏涂片检查特异性为30.0%,检出率为94.5%。

2 临床应用研究

2.1 HR-HPV检测与细胞学联合进行筛查HPV检测能够为患者和医生提供较为公正、客观的检测结果,与细胞学检测比较而言,更容易实现自动化操作,更易于监测,可重复性更高。由于绝大多数年轻妇女都能接受HPV检测方式,因此,HPV检测的特异性变得更低。笔者认为,由于特定的年龄分层,HPV检测、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会得以较大的改善[7]。为了获得最佳的检测结果,应要满足两点。第一,阳性人群要用那些更具特异性的检测方法进行检测;第二,要选用最具敏感性的检测方法。据国际癌症研究协会的最新研究资料表明,HR-HPV检测可以使得宫颈癌的死亡率和发病率变得大幅度降低。HR-HPV检测的有效性要大于或等于细胞学检查[8]。

2.2 HR-HPV检测在细胞学异常患者中的分流作用

2.2.1 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的处理LSIL细胞学诊断对于年轻女性(年龄<30岁)而言,诊断结果往往较为明确,而对于年龄在35岁以上的妇女,分流方法最好还是选用HR-HPV检测。

2.2.2 不典型腺细胞的处理目前国内外医学界在临床上很难遇到不典型腺细胞,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不典型腺细胞代表的病变包括子宫内膜病变、宫颈管腺上皮病变、宫颈鳞状上皮病变,这些病变都会严重阻碍临床处理。若仅以HR-HPV检测作为分流方法,可能会漏诊内膜病变。AGC与ASC比较,其与浸润性腺癌、原位腺癌、宫颈浸润性鳞癌、CIN3的相关性更加密切。

2.2.3 HR-HPV检测在CIN治疗后随访中的意义CIN2+病变在临床上的治疗措施通常采用环形电切术(LEEP),该方法治疗效果较佳,但是仍有15%的患者存在持续性CIN或复发性CIN的风险。联合应用宫颈细胞学检查与HR-HPV检测能大幅度降低患者随诊次数和不必要的顾虑,还能使残留的CIN病变检出率得到大幅度提高。若HRHPV检测为阴性,则复发的风险很低,可将随诊的时间延长至1年。

3 结语

虽然宫颈细胞学筛查可使宫颈癌的死亡率和发生率大幅度降低,但是由于筛查主观人为性较强,不可避免会出现假阴性结果和错误分类。自从高危型HPV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应用以来,筛查的间隔时间已经得到了大幅度延长,目前可以达到3年,且假阴性率也基本降至零。同时,HR-HPV检测为LSIL、ASC-US、ASC-H的随诊治疗、分流处理都很重要,为诊治和筛查宫颈癌开辟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1] Arbyn M, Buntinx F, Van Ranst M,et al. Virologic versus cytologic triage of women with equivocal Pap smears: a meta-analysis of the accuracy to detect high-grad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J]. J Natl Cancer Inst,2004,96:280-293.

[2] Cuzick J, Clavel C, Petry KU, et al. Overview of the European and North American studies on HPV testing in primary cervical cancer screening[J].Int J Cancer 2006,119:1095-1101.

[3] Cuzick J, Szarewski A, Cubie H, et al. Management of women who test positive for high-risk types of human papillomavirus: the HART study[J]. Lancet,2003,362:1871-1876.

[4] Bulkmans NWJ, Rozendaal L, Voorhorst FJ, et al. POBASCAM, a population-based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for implementation of high-risk HPV testing in cervical screening[J]. Int J Cancer, 2004, 110:94-110.

[5] Cox JT.The clinician’s view: role of human papillomavirus testing in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Colposcopy and Cervical Pathology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bnormal cervical cytology and cervicalcancer precursors[J].Arch Pathol Lab Med, 2003,127(8):950-958.

[6] Tawfik El-Mansi M, Cuschieri KS, Morris RG, et al. Prevalence of human papillomavirus types 16 and 18 in cervical adenocarcinoma and its precursors in Scottish patients.Int J Gynecol Cancer[J]. 2006,16(3):1025-1031.

[7] Monsonego J, Pintos J, Semaille C, et al. Human papillomavirus testing improves the accuracy of colposcopy in detection of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J].Int J Gynecol Cancer,2006,16(2):591-598.

[8] Khan MJ, Castle PE, Lorincz AT, et al. The elevated 10-year risk of cervical precancer and cancer in women with human papillomavirus (HPV) type 16 or 18 and the possible utility of type-specific HPV testing in clinical practice[J]. J Natl Cancer Inst 2005, 97:1072-1079.

R446.6

A

1673-5846(2013)09-0505-02

青冈县人民医院妇产科,黑龙江绥化 151600

猜你喜欢

危型细胞学鳞状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采用实时PCR检验诊断的临床研究
口腔鳞状细胞癌中PD-L1的表达与P16、HPV感染以及淋巴结转移关系分析
我院2017年度HPV数据统计分析
食管鳞状细胞癌中FOXC2、E-cadherin和vimentin的免疫组织化学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拟态的关系
巨大角化棘皮瘤误诊为鳞状细胞癌1例
200例妇女高危型HPV感染检测结果分析
质核互作型红麻雄性不育系细胞学形态观察
常规脑脊液细胞学检查诊断病毒性脑炎36例
肺小细胞癌乳腺转移细胞学诊断1例
乳腺肿块针吸细胞学180例诊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