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建民间精神家园:民间信仰问题的调查与分析*

2013-01-30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精神家园信仰民间

彭 鹏 何 花

(西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陕西 西安 710127)

民间信仰作为传统文化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至今依然根深蒂固地存在于广大民众的思想观念与日常生活之中,并对其生产和生活方式产生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在当前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多元文化思潮碰撞交融的情况下,丰富多彩的传统民间信仰也正在经历着从形式到内容的蜕变。为了更客观全面地了解中国民间信仰的性质、作用、现状及变化趋势,本课题组设计了“中国民间信仰调查问卷”并就此展开了广泛深入的研究。问卷共有26 个调查项目,内容主要涉及民众对民间信仰的理解、民间信仰的种类及地域分布特点、信众的数量和结构、民间信仰的时代变迁及其影响因素、民间信仰的功能与意义、民间信仰政策、民间信仰的未来走势等。经过随机抽样,我们共选择了100 人作为调查样本,其中包括农民、一般市民、企业员工、大学生和大学教师等群体。

一、民间信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朴素表达

民间信仰是指“民间流行的对某种精神观念、某种有形物体信奉的心理和行为。”[1]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在革新文化、破除迷信的口号下,民间信仰及其研究曾一度被打入冷宫,成为无人问津的禁区。但自上个世纪80 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的开放和文化自觉,民间信仰问题开始吸引学者们关注的目光。但在当前的学术界,关于民间信仰的性质与定位,尚存在很多争议。如关于民间信仰是否属于宗教,民间信仰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以及民间信仰的价值与作用等问题,学者们都提出了很多不同的看法。

就我们的调查结果来看,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民间信仰与中国传统的儒释道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或者说民间信仰就是中国文化精神在民间的一种朴素表达。比如,在对“您认为影响民间信仰发展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的回答中,有89%的受调查者选择了“传统文化”,依次才是“文化价值观的多元化”(67%)和“现代生活方式”(55%)、“大众传媒”(51%)。在问及“您的信仰是什么(或偏向于哪种信仰)”的时候,多数人也将佛教、道教、儒教(家)与民间信仰共同作为自己的信仰。显然,在他们看来,民间信仰与儒释道这些传统文化根本就不存在什么本质区别。再如,对“您觉得民间信仰是什么”的回答,有76%的受访者选择了“民间习俗”,另有11%、6%的人分别选择了“宗教信仰”和“封建迷信”,其余则表示“说不清楚”。由此可见,在一般人的心目中,民间信仰与传统文化是紧密相关的。事实上,从内容和来源来看,大部分民间信仰都是作为主流的儒释道思想在民间的渗透和变体。

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经历了多次民族与文化的大融合,从而形成了多民族、多元文化和谐共存的局面,但以儒释道为代表的精英文化一直在上层社会居于主流地位。而在广大民间,由于教育资源的相对匮乏,那些深奥的精英文化和正统宗教很难找到生存的土壤,正因如此,民间信仰为下层民众提供了广阔的信仰空间,或者说,“民间信仰就是他们日常生活的精神慰籍和寄托”。[2]从几千年的历史传承来看,民间信仰一直与上层社会和主流文化保持着某种张力,却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去充实、滋养着民众的心灵世界,扎根于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与心灵结构之中,维系着他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民间信仰所承载的精神世界与中国乡土社会有着天然的偶合,围绕民间信仰而展开的一系列仪式与活动,业已成为联结传统与现代的一条精神纽带,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延续的重要桥梁。民间信仰所崇拜的各种神灵,如伏羲、周文王、老子、孔子、关羽等,有很多都属于文化精英或民族英雄,在他们身上,不但表达了人们对命运、生死、神圣等人生问题的关切与诉求,也寄托了他们对公平、正义、智慧、善良等传统价值和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凝聚着普通民众对精英文化的一种直观理解。从某种意义上讲,民间信仰中的这些神灵就是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代言人,而他们身上所承载的许多人生哲理与社会价值观,又会反过来对普通信众产生明显的引导与感化作用,其本身就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大众教育,其对维护正常的生活秩序、塑造良风美俗、促进民族融合等都起着重要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民间信仰承载着本民族独特的文化精神与价值理念,彰显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对本国文化的传承、民族文化特性的保持与塑造都有着重要意义。

首先,中国民间信仰体现出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核心理念。在中国文化的视野中,人与宇宙万物从根本上讲是一体的,人源于自然也应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这种“天人合一”的文化理念对现代社会生态与环境等问题的解决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民间信仰在很多方面都体现出“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其中的很多神祇,如土地神、水神、火神、山神、雷神、树神、苗嫁神等,都是与自然界有着密切联系的“自然神”。广大信众对这些神灵的崇拜,就是希望将自然中的“异己”力量转化为“顺己”的力量,同时也按照神灵的期望去约束自己的行为,以此获得神的护佑,从而实现风调雨顺、“天人合一”。而对山神、河神、树神等的信仰崇拜在客观上也确实起到了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

其次,民间信仰包涵着中国文化以德配天、自求多福的自觉意识和内省精神,体现出传统文化浓厚的道德氛围。中国传统文化,不管是儒家,还是道家、佛教,都有一个共同的倾向,那就是注重反身内求,以自身的人格修养与精神境界的提升作为根本目标,所谓超凡入圣、明心见性或得道证真。无论遭遇怎样的外在变故,他们都不会去苛求环境乃至怨天尤人,而是内求于心、反求诸己,把逆境、顺境都看成是自我修炼的机会。所以,传统文化要求人在任何时候都要有自觉意识、自律精神,并坚信只要人坚持弃恶向善,就一定会转祸为福、趋吉避凶。这种观念广泛渗透到了民间信仰之中,如民间信仰中广泛流传的“头顶三尺有神灵”、“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等观念,就使得信众自觉地约束自己的思想行为,即使是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也不会随便地作恶为非。我们的调查也证实了这一点。比如,当问及“您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之类的说法吗”时,有高达92%的受调查者选择了“相信”,有6%的人选择的是“说不清楚”,而只有2%的人选择了“不相信”。民间信仰中还有很多类似的伦理观念,蕴含着极为丰富的道德资源,在今天它依然具有防非止恶、导人向善的社会教化功能。

再次,民间信仰体现出中国文化的和谐理念与包容精神。和谐共存、兼容并包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特征,在民间信仰当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中国的民间信仰属于多神信仰,其信奉的神灵多种多样,来历复杂,有的来自道教,有的出自佛门,有的源自儒家,还有的是出自神话故事、自然崇拜等。近代以来,还有一些国外的神祇与宗教信仰走入民间信仰。面对如此丰富多样的神灵与信仰,广大信众要么各路神圣同尊共奉,要么根据自己的生活境遇在它们之间自由地变换,显得游刃有余、有条不紊,多种文化信仰也在中国文化大观园中呈现出百花齐放、“众神和谐”的景象。民间信仰以其民众性、分散性、多元性,在无形中协调着各个宗教的发展空间和平衡,防止“一教独大”尤其是外来宗教的过度膨胀,从而给民众的自由选择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由此可见,民间信仰不仅反映并满足了一般民众的精神需求,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起着传承优秀中华文化的作用。以其质朴性、直观性、民间性,民间信仰可以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朴素表达,也是民族精神家园的民间载体。

二、神圣性与功利化:民间信仰的现状与嬗变

民间信仰是一种最具有中国乡土特色的信仰,它既体现了广大基层民众的精神诉求,也承载着他们对现实利益和世俗幸福的渴望,显现出神圣性与世俗功利性的双重功能。

民间信仰在中国广大民众中的信众为数最多、分布最广,祭祖、求神、拜佛、庙会等相关的活动渗透于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与他们的日常行为水乳交融,因此有人干脆把民间信仰称为“普化宗教”或“民间宗教”,其影响和作用超过了任何一种思想学说和宗教。长期以来,民间信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乃至决定着中国民众尤其是农民的精神生活,在道德教化、提供精神慰藉与心理安慰、丰富民众文化生活、形成共同价值观念、实现社会整合等方面都起到了巨大作用。可以说,民间信仰虽不是一种正式宗教,但其在广大民众中实际上却起到了正式宗教或者说精神家园的作用。

在当前,中国依然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乡土社会,以农民为主的基层民众仍占人口的绝大多数。他们的受教育程度不高或根本没有受过什么教育,对于社会主流文化价值的理解与接受很有限,其精神生活一直处于萎缩或抑制状态。尤其是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期,伴随着社会的急剧变化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增加,以及文化价值观从一元到多元的过渡,人们的精神心理世界也经历着从传统向现代、从安定到躁动的剧变。而在利益格局调整中出现的贫富分化和某些社会不公平现象,又使人们产生了一种相对剥夺感和不安全感,这些社会因素的因缘际会,业已引发了某种程度上的信仰危机。在此背景下,许多民众走进民间信仰以寻求心理的安慰和平衡,民间信仰活动于是呈现出复苏并日趋活跃的趋势。从调查来看,在对问题“您觉得当前的民间信仰与过去相比有什么变化”的回答中,有65%的受调查者选择了“更加兴盛了”的选项,另有21%和14%的人分别选择了“没有明显变化”和“淡化了”的选项。这说明民间信仰从总体上来看处于一种复兴的态势。这种复兴表现在多个方面,如寺庙的大量兴建,烧香拜佛、庙会、寻根祭祖、求神问卦之类的活动日益盛行等。

应当看到,民间信仰在当前的复兴,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满足广大民众的精神需求则是其主要原因。我们的调查也说明了这一点。在“关于民间信仰的作用”一项的问卷中,我们共设置了13 个选项(可多选):A.具有道德教化功能;B.利于社会稳定;C.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播;D. 丰富基层文化生活;E.提供精神支柱与心理安慰;F. 利于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G. 利于新农村建设;H. 利于环境保护;I.妨碍科学发展;J.浪费人力物力;K. 冲击主流文化价值;L.威胁社会安定;M.其它。结果表明,选择“D.丰富基层文化生活”、“E.提供精神支柱与心理安慰”和“A. 具有道德教化功能”的比例最高,分别为87%、79%和75%。在另一个相关题目“您觉得人们参与民间信仰活动的主要动机是什么”的问题中,也出现了类似的回答,在总共七个备选项目中,选择“消灾免难,寻求神灵的庇护”、“寻找精神寄托与心灵安慰”和“对死亡和未知世界感到恐惧”的人数分别占到了前三位。这充分说明,民间信仰依然是我国民间最重要的信仰形态,也是民间社会精神生活非常重要的一环。在正式宗教长期缺位的情况下,民间信仰的存在与复兴,满足了绝大部分中国民众的信仰需要。近来,有一些学者把民间信仰与儒释道三家相提并论,认为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和民间精神生活的“四极”。从调查结果来看,这种看法并非空穴来风。

人是一种矛盾的存在,其生命中永远交织着世俗与神圣、此岸与彼岸、暂时与永恒、精神与物质的冲突与张力,这种张力就决定了,人不能只靠物质、技术等有形的东西生活,同时还需要宗教、哲学、艺术等形而上的精神家园与自我超越。对于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时代来讲,这样的精神寄托或者终极关怀,都是不可或缺的,否则,要么人们的生活会显得苍白粗糙,缺乏崇高与神圣,要么道德堕落、秩序紊乱、行为没有底线。而且无论经济怎样发展、科学怎样昌明,人类都无法单纯地依赖物质与科学并从中解脱出来。在物质主义、享乐主义、消费主义甚嚣尘上的今天,人不但没有摆脱对精神家园的追求,而且这种追求显得比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对于没有受过什么正式教育的大多数中国民众而言,民间信仰就起到了精神家园与终极关怀的作用。对他们来讲,信仰并不是什么高深的学问和玄妙的思想,它就是一种朴素的情感表达和直截了当的精神寄托,藉此,他们可以袒露对天地宇宙、祖先神灵的敬畏与感恩,直陈对社会不公、人间邪恶的愤懑,也可以表达对一切美好生活与事物的向往。

当然,与此同时,也要看到民间信仰在当代社会所受到的威胁及其世俗性、功利性的变化趋势。近代以来,随着西方文化的涌入,传统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都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加之社会转轨、体制变革、城镇化加剧、流动性增强等因素的影响,包括民间信仰在内的许多民俗文化,都在经历着剧烈的冲击、动荡与变迁,有些民间信仰和民俗文化则正在以极快的速度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另外,民间信仰在当前还呈现出另一种苗头:神圣性让位给世俗性,精神性让位给功利性,这也是最值得关注与研究的一种变化趋势。从调查来看,在对“您认为影响民间信仰发展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可多选)”的回答中,有67%的受调查者选择了“文化价值观的多元化”,有55%的受调查者选择了“现代生活方式”,另有51%的人选择的是“大众传媒”。

由市场经济及其主导的生活方式、消费观念、商品金钱意识,是导致民间信仰神圣性向功利性嬗变的首要因素。在传统社会里,民间信仰活动中也有商品买卖等经济行为,但其数量和规模非常有限。而在当前许多大型的庙会、祭拜、神灵庆典现场,商贩、游人、艺人充斥其间,大有本末倒置、市场经济的洪流淹没信仰活动的趋势,正所谓“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有些庙会的商品交易额可达到数千万元,有些位置好的摊位,需要通过竞拍的手段来决定其经营权。身处这样的民间信仰活动现场,让人感受最深的不是“神”而是“钱”的味道。正是因为看到了这样的商机,很多地方政府纷纷把富于文化内涵与地方特色的民间信仰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来开发,招商引资,拉赞助打广告,并按照游客与商家的口味对民间信仰进行随意“包装”,按照商业规则对民间信仰的内容与仪式进行任意的增减,或者在一些寺庙道观附近大兴土木,把原来的民间信仰变得不伦不类甚至面目全非。这些做法打着开发文化资源、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幌子,而事实上做的却是破坏民间信仰、糟蹋文化遗产的事情,虽然可能会获得一点眼前利益,但对民间信仰和文化生态的破坏却是深远的。

随着现代科学观念的广泛传播,人们的鬼神观念日趋淡薄,信仰的神秘色彩也逐步淡化,代之而来的则是民间信仰的娱乐化倾向。以往的神圣宗教场所、严肃的集会和神秘仪式等,正逐步被观光旅游、各种文艺演出等所取代。不少地方虽还保留着过去的庙宇,甚至新建了更多的庙宇,但到来的人并不是为了神圣的朝拜或其它宗教目的,而是纯粹为了旅游、休闲、购物。各地举办的庙会,休闲和娱乐成分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有些地方的庙会几乎成为纯粹的玩乐会、商品交易会,甚至为吸引观众,还要穿插一些庸俗色情的内容。在节日举行的各种祭祀、拜祖活动,现在也多为自我娱乐,成为忙碌生活的点缀与调剂。

三、重建民间精神家园:民间信仰的传承与保护及其对策

作为一种极具民族特色的本土信仰资源,民间信仰在传统文化的弘扬与民族精神家园重建、新农村建设以及道德建设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其生存环境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民间信仰正在经历着从形式到内容、从量到质的嬗变。在当前推进和谐社会与文化建设的进程中,应立足于这一客观背景,从多个方面入手做好民间信仰的传承、保护与发展工作。

首先,应从重建民间精神家园的角度去认识和推进民间信仰的工作,将民间信仰当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这说明,民族精神家园的重建与传统文化的传承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与文化建设的一项基本内容。

精神家园主要是指人们精神心理的归宿、支柱与依托,是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信念信仰、终极关怀的总和。民族精神家园主要是由该民族的历史传统和文化价值观所构成的。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就是蕴含于中华传统文化之中、并为整个民族所共同认同、共同传承的文化价值观念与心灵依托。因此,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关键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精神家园可以分为不同的层面。就丰富多样的中国文化而言,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以儒释道为主体的被称为“精英文化”的上层文化;二是源远流长、影响面极广的民间文化。民间信仰作为广大民众的一种精神信仰,较多地吸纳了传统主流文化的精髓,是民间文化的核心与典型形态。民间信仰根植于民众的精神深处,与他们的日常生活水乳交融,可谓“百姓日用而不知”。加之民间信仰在其传承过程中延续了传统的“祖有功,崇有德”的伦理道德精神,对普通信众有着深刻的道德引导与教化功能。所以,民间信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主宰了基层民众的精神生活,完全可以看成是民间层面的精神家园。另外,由于民间信仰本身所具有的强大传承惯性,使其成为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的重要环节,中国历史上“礼失求诸野”的古训,即说明了民间信仰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意义。因此,以民间信仰为代表的民间文化,是中国文化中最为质朴、最具原生态、影响范围最广、最富民族个性色彩的文化层面,其在民族精神家园尤其是在民间精神家园的建设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次,加强对民间信仰问题的研究与保护力度,避免对民间信仰急功近利式的开发利用,维护民间信仰的神圣性与多样性,有选择地将民间信仰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范围。

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民间信仰曾经历了长期的压制与不公平待遇,作为其活动场所的大部分庙宇、雕刻和器具等被大量摧毁,许多信仰活动被视为非法和迷信而遭长期取缔;更严峻的是,民众的相关知识与信念系统被割裂和根除,或者被其它外来宗教、外来文化价值观念所取代。伴随着这种现实的做法,理论界对民间信仰也缺乏客观理性的研究与认识,往往将其简单的政治化、意识形态化。与此同时,各地纷纷打着发展地方经济、开发旅游资源、保护文化遗产的幌子,对民间信仰开展了各种急功近利的“开发”活动,进一步侵蚀了民间信仰的神圣性与多样性。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市场与功利思想的渗透对于民间信仰的破坏,甚至比政府公权力来得更持久更彻底。

所以,当前的一个紧迫课题是,加强对民间信仰问题的理论研究,就民间信仰的性质、地位、历史与现实意义、发展现状与趋势、与其它宗教文化的关系等问题,开展系统的调查分析,尤其是要从理论与政策层面清晰地界定政府、市场与民间信仰之间的界限,在保证民间信仰合理合法、健康有序发展的同时,避免政府的有形之手和市场的无形之手对民间信仰的干扰,为民间信仰营造一种宽松的社会氛围。而在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今天,作为应急之策,应当有选择地将一批民间信仰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以避免其遭受更进一步的损毁。

现实中存在的民间信仰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其传承价值也大相径庭,这就需要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对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民间信仰有所选择。依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保护民间信仰的初衷,民间信仰的传统性、伦理性与濒危性是应该考虑的文化标准。[3]其中传统性是一个时间标准,只有传承了一定时间的民间信仰才具有遗产价值。按照这个标准,任何当代新生的民间信仰都不能纳入非遗的范围,这也有利于防止过度商业化对民间信仰体系及其存在状态的危害。伦理性标准考虑的是民间信仰的社会价值与意义,按照这个标准,凡是具有增进社会安定团结、丰富民众精神生活、塑造良风美俗、增进大众身心健康等积极作用的民间信仰,都可以纳入非遗保护的范围。濒危性标准主要是针对那些已经或正在面临着消失危险的民间信仰而言,在实际工作中理应对这类民间信仰实行优先保护。

第三,因势利导,拓展民间信仰传承与发展的空间,找到民间信仰与现代社会、现实生活的契合点和共生面,将民间信仰与目前的新农村建设、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传统节日、风俗礼仪、对外文化交流、慈善公益事业、传统文化教育等结合起来。

在我们的调查中,其中有一项是“您认为今后民间信仰将会——”(可多选),有88%的受访者选择了“长期存在”,71%的人认为会“越来越兴盛”,62%的人选择了“其发展趋势取决于国家政策”,另有11%和1%的人分别选择了“被宗教信仰所取代”和“很快消亡”。而在问及“您觉得应如何对待中国民间信仰(可多选)”时,有78%的受访者选择的是“只要合法,任其自然”,64%的受访者选择了“自律管理为主,政府管理为辅”,均多于其它选项的比例:开发其中的文化资源和经济价值(63%)、提倡并鼓励发展(57%)、批判其中的迷信思想和行为(48%)、宣传科学,让信众自愿放弃(22%)、用正式宗教取代民间信仰(21%)、应予取缔或抵制(4%)。

这说明,民间信仰在当前还有其存在的客观基础与依据,一般民众对于民间信仰所持有的态度总体来讲是积极的、宽容的。这值得我们在做相关决策时参考。其总体原则应该是,依照国家有关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与法规,在不违法、不危害社会的条件下,保护信众从事民间信仰活动的权利,在全社会营造尊重民间信仰的氛围;遵循民间信仰自身的发展规律,因势利导,不加干预。而鉴于民间信仰的民间性、传统性、分散性、地域性等特征,在现实操作中,应将民间信仰与目前的新农村建设、传统节日活动、文化建设、文化交流、慈善公益事业等结合起来,找到民间信仰与现实生活更多的契合点并以灵活多样的形式为现代社会服务。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新农村建设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之一就是要认真对待亿万农民的精神需要和信仰问题。这一方面要靠主流文化的宣传,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吸收包括民间信仰在内的一切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将其纳入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体系。民间信仰就扎根于无数农民的生活之中,在广大农村仍具有很强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向心力。应当看到,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民间信仰所宣扬的许多道德观念、价值取向,确实为广大的农民群众提供了最重要的精神支柱与心灵慰藉,对社会道德的提升、民风的改善也起到了很大作用。如祭祖、缅怀祖恩,增强了家庭团结和社会凝聚力,宣传了家庭美德;在土地祭祀、自然崇拜之类的活动中,也唤醒了人们爱护环境、亲近自然、珍惜土地等生态伦理意识;民间信仰崇拜的许多英雄神灵,也都是由那些匡扶正义、与人为善的世人楷模升华而来。对这些优秀文化精神,都可以加以创造性地继承与发展,使之融入新农村的文化建设之中。

民间信仰与许多传统节日紧密联系,因此可以利用这些节日拓展民间信仰的活动舞台。几千年来,新年团圆、元宵观灯、清明扫墓、端午赛舟、中元祭灵、中秋赏月、重阳登高等传统节日活动,无不渗透着浓浓的民间信仰情怀与传统文化气息,并已深深地融入到了广大民众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之中。近年来,随着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被确立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传统节日所蕴含的民族精神与文化理念,再次走入人们关注的视野,也为中国民间信仰的复兴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此外,还应当促进民间信仰与慈善公益、传统文化宣传教育、对外文化交流等活动的联结,在传承与发展民间信仰的同时使其尽可能地服务于社会现实。

[1]编委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5120.

[2]王献忠.中国民俗文化与现代文明[M].北京:中国书店,1991.136.

[3]萧放.当民间信仰成为一种文化遗产[N].中国文化报,2012-01-23.

猜你喜欢

精神家园信仰民间
马克思主义信仰与当代中国人精神家园的构筑
守望不朽的精神家园
——评《湘鄂渝黔边区少数民族艺术研究》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论信仰
铁的信仰
和谐文化是澳门诗人的精神家园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