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低碳经济理念探索中国经济转型路径
2013-01-30王娟娟
王 娟 娟
(兰州商学院经济学院, 甘肃 兰州730020)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在设立经济特区、梯度发展战略、建立经济新区等一系列政策的影响下,我国经济发展不断创造奇迹。就经济总量而言,我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剖析我国经济总量激增所依赖的“质”——经济内生环境,诸多发展问题日益凸显。就发展结果而言,非平衡发展战略促使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愈来愈大,欠发达地区资源配置能力弱、发达地区“两头在外”发展模式辐射强度小、市场经济原则下反梯度推移战略效果差等因素的合力,致使现行宏观经济发展方式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预期拉大。就经济效率而言,我国存在极为严重的产业结构演进无效率现象,即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低于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大量“劣质劳动力”就业于低产出增长的服务业,加之劳动报酬在产出中的占比不断提升,继续维持现行发展方式,全社会投资低效必将进一步强化。就生态环境而言,在以化石燃料为基础的工业社会中,对经济总量积累的追逐,使我国已经塑就了一个高碳产业体系,面对生态系统吞吐存量的制约,碳源与碳汇严重不协调,雪线上升、生物多样性降低、植被盖度缩小、流行性病毒增加、灾害气候频繁等问题日益加剧。很显然,经济转型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在解读低碳经济内涵的基础上,从区域差距、要素效率、政府干预等多方面深层剖析我国经济发展现状,并以此明晰低碳经济维度下我国经济转型的方向。
二、低碳经济的内涵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提出的低碳经济,表面上是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而努力的结果,而实质上,低碳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理念、经济发展方式及能源消费模式,是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一次新变革,是将建立在化石能源基础上的工业文明全方位推进到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
1. 推行低碳经济的必要性
在工业文明中,以碳氢化合物为基础的化石能源始终居于社会生产的主导地位。以消耗化石能源为代价的产业和行业高速发展,甚至以有机肥为基础的传统低碳农业也演化成了以农药和化肥等化石能源为基础的高碳农业,工业文明已经悄然将人类推入高碳经济体系,大量温室气体加速了大气变暖的进程。据测算,燃烧一吨煤炭产生的CO2是0.7 吨,石油是0.54 吨,天然气是0.39吨,而可再生能源为0。假设天然气单位热量燃烧产生的CO2为1,则煤炭为1.61,石油为1.19,可再生能源为0。目前,煤炭、石油、天然气等是我国能源结构的重要构件,其中煤炭消费比重较大,在一次性能源需要中,煤炭占70%。一方面,人类通过认识、开发、利用化石能源,从根本上改变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式,提升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水平,化石能源储量及其转化的经济总量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物质财富的评价标识;另一方面,化石能源利用规模、消耗速度与温室气体排放量线性正相关,正在严重威胁着地球生态系统的内在平衡,很多区域经济发展已经打破了地区生态平衡。如果布伦特兰夫人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对工业文明的初步剖析,那么遏制全球变暖、削减温室气体排放量已经成为21 世纪各国的共识,从《京都议定书》到《巴厘岛路线图》,各国都在积极主动寻找有效落实碳减排责任的途径和方法。
2. 低碳经济的内涵
发展低碳经济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在至少保证现有产出水平的前提下,碳减排就不再仅仅是一个涉及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问题,而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各方面变革的问题。首先,生产低碳化。这包括物质资料生产低碳化和人口生产低碳化,前者要求注重生产过程的科学统筹、可再生资源利用的研发、产品品质的提升、化石能源耗费的缩减、废旧产品和资源的再利用等,后者要求在环境涵容能力范围内注重质量地进行人口再生产。其次,流通低碳化。要实现要素与产品的自由流通,按照市场经济原则配置稀缺资源,如建设节能高效的立体交通体系,以服务为原则发展现代物流。再次,分配低碳化。通过政府宏观调控,将要素收入、优惠政策等更多地向节能环保的产业倾斜,鼓励产业向低碳化方向发展。最后,消费低碳化。在消费过程中引导人们适度消费、绿色消费、抵制浪费,形成文明消费的理念,在消费结构上引导人们倾向于精神消费、文化消费,重视人力资本投资,为后人口红利时代作准备。
三、我国经济转型的必要性分析
1. 干预型经济效果衰减
与发达国家不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既要面临发达国家及其他发展中国家传导需求的冲击,又要面对国内需求的波动,经济脆弱性明显。因此,为稳定发展,当我国经济遭遇外部经济冲击时,政府会出台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进行积极干预。改革开放以来,这些干预使我国经济避免了大起大落,以高投资推动了年均10%左右的高速增长,但投资是政府而非市场主导分配,不可避免地会伴生低效率。例如,2008 年底,我国政府为减轻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采取了4 万亿元扩大内需的投资刺激计划,2009 年第一季度,产出缺口由负转正,成功对冲次贷危机的冲击,之后两个季度延续了这一态势,但2009 年第四季度至2010年第三季度,产出缺口连续四个季度为负值。[1]这说明,此次政府干预仅发挥了三个季度的刺激作用,远未达到政府预期的促进效果。
2. 资本重心与经济重心不一致
把稀缺的经济资源配置到最有效率的发展环节,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宗旨。作为稀缺资源,资本所在的部门和地区应该是高效率的,因此资本重心大概率状态下就是经济重心。然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资本重心经常与经济重心不一致。1978~1991 年,我国的资本重心偏向于东北方向,经济重心则偏向于西南方向。这是因为,作为工业基地,东北地区吸引了大量的国家投资,出现了资本积累,但由于科技和人力资本匮乏,使已投入的资本边际效益低下。同时,国家对东部沿海地区的倾斜优惠政策,使东部地区资本快速积累,实现了地区经济增长。可见,这一时期的政府投资并不完全符合市场经济原则,投资于东北地区的资本几乎没有发挥作用。1991~2003 年,我国的资本重心和经济重心均向东南方向移动。这一时期,我国市场经济进程加速,虽然国家将大量资本用于西部大开发、国有企业改革等,但由于生产要素匹配度低,很多已经输入到西部和东北地区的资本又流向东部,甚至出现了流入资本存量小于流出量的现象。东部地区敏锐的经济洞察力、强势的生产经营能力等吸引大量资本涌入,推动了这一区域的经济腾飞,也使这一时期资本重心与经济重心实现了重合。2003~2009 年,我国的资本重心移向北方,经济重心移向东北方。这一时期,国内外形势风云变幻,我国各区域的比较优势发生了变化。在东部地区,用工成本的提高、东盟国家的竞争等使传统经济优势逐步丧失,“两头在外”发展模式使东部地区无法有效运用其他地区除廉价劳动力之外的经济要素,资本积累能力趋弱。同时,为缩小贫富差距,国家继续加大对落后地区的资本投入,由于西部地区资本积累能力依然较弱,而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作用下,技术和人力资本存量的提升使其经济增长良好,从而使经济重心向东北方向移动。可见,政府干预并管理宏观经济的模式并不能充分有效地保障稀缺资源的经济效率。
3. 要素弹性参数逆转
长期以来,相对于有限的资本,劳动力显著过剩,导致在我国的生产函数中,劳动力报酬在产出中的占比明显偏低,甚至让用工企业产生了“廉价劳动力无限供给”的幻觉。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逐渐减少,劳动力供给逐步逼近刘易斯拐点,人口结构转型态势完全显性化,尤以2003 年爆发的“民工荒”为代表,这推动了劳动力市场调整定价机制的进程,促使要素分配格局向劳动力倾斜。劳动产出弹性由以前的0.3~0.4 上升到了现在的0.4 以上,而资本产出弹性已经降到了0.6 以下。长远看,劳动产出弹性还会继续提高,这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发达国家劳动力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占比普遍经历了显著上升的发展过程,如英国的劳动力收入占比由19 世纪60 年代的不到50%提高到了20 世纪60 年代的70%。[2]可见,要素弹性参数逆转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面对劳动力报酬占比的持续拉升,继续维持现行发展方式,劳动力的产出贡献可能不足以支付劳动力报酬,使劳动力收入所占份额难以通过国民收入的提高而提升,同时也不利于低素质劳动力主动提升自身素质,这对于尚未进入发达国家行列的我国而言,绝对不是一个好消息。在要素弹性参数逆转已经发生的情况下,借助廉价劳动力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以获得经济利润的空间越来越小,为保障可持续发展,我国应即刻寻找后人口红利时代的比较优势,而这必然以经济转型为前提。
4. 产业结构演进低效
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显示,第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一般高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规模的扩大会引起就业和产出比重的相应上升。而在我国,第三产业是在低于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路径上扩展的,在违背比较效率原则的条件下演化,必将导致在第二、三产业规模扩大的同时,两产业部门的效率缺口不断拉大。这一缺口促使工业部门吸收了素质相对较高的劳动力,大量低素质劳动力被驱赶至服务业,甚至导致大量非正规就业出现于第三产业。此时,第三产业被动扩张,弱质性凸显,部门内效率长期低下。另外,随着第三产业规模的扩大,宏观经济效率提升的空间预期缩小。可见,这种低效甚至无效的产业结构演进,不仅抑制了第三产业的良性持续发展,而且扰动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良性互动,因为服务部门的扩张并没有成为工业部门的自然延伸,而仅仅是工业部门驱出的“劣质劳动力”的储藏部门。显然,低效的产业结构演进是政府高投资驱动不能解决的,只有寄望于新的发展方式。
5. 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拉大
地区发展不平衡是经济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的伴生现象,是一种常态,只是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规律和演进趋势。改革开放前,在中央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实施了区域平衡发展战略,地区差距缩小,但政治目标、国防目标高于经济目标的发展原则,使经济效率低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了区域非平衡发展战略,东部沿海地区迅速“隆起”,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显著。很多发展初始条件与结构特征等相似的地区存在相同或相近的经济增长收敛稳态,形成趋同俱乐部。[3]由于空间毗邻性、外溢效应距离衰减性等,各趋同俱乐部的经济增长既空间相关,又空间异质,形成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等区域经济腾飞,西部地区发展普遍滞后,区域差距不断拉大等发展事实。从地区生产总值看,2008 年广东省(35696.46 亿元)是湖南省的3.1 倍,是青海省的37 倍,是西藏自治区的90 倍,这是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首先,区域资源配置能力差异大。资源配置能力指区域能将经济资源朝有利于自己发展的方向配置,以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水平提升的能力。东部地区的资源配置能力强于其他地区,既能够聚集其他区域的资源,又能较为合理地配置资源。其次,市场化水平差别大。经过长期的发展,东部地区的市场化进程明显快于中西部地区,所以尽管中西部地区要素成本相对较低,但在地区零和博弈中,受良好投资环境的吸引,经济资源依然流向了要素成本和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东部地区。再次,区域主导产业选择不科学。长期以来,我国各地区将区域主导产业等同于国家主导产业的区域化,造成了大量的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实质上,国民经济主导产业主要考虑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产业体系的完备性,而区域主导产业则应注重优势产业与特色经济发展,后者的壮大是前者形成的基础,前者是后者选择的参考。东部地区忽略产业联系和产业链增值,以“两头在外”的低端加工制造业为主导,在遭遇他国经济竞争和限制的背景下,发展前景不容乐观;中西部地区依托自然禀赋,以低附加值的资源依赖型产业为主导,加剧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失衡,部分地区更是陷入了“资源诅咒”。为缩小区域差距,各地区必须找准比较优势,在区域内部积极合作,在区域之间合理分工,在经济转型中真正形成中国特色经济。
四、我国经济转型方向:低碳化的实体经济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导向将我国经济发展带入了快车道,尤其是20 世纪90 年代之后,工业化、城市化的迅速推进使我国经济进入了结构性加速阶段。然而,这一发展成就的引擎品质是欠佳的,如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低产出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低附加值的出口导向战略,过度的政府干预等,这些直接导致我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后劲不足。例如,2000 年以来,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在多个省市出现了下降,甚至停滞,工业化步伐明显放缓。我国潜在GDP 增长率递减趋势十分显著,高投资驱动下的经济加速增长阶段即将结束,结构性减速增长路径是必然趋势,即我国会遇到越来越多的实际GDP 低于潜在GDP 的情形。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经济增长速度必然降低,只是表明我国经济的关注点正在由“量”向“质”、由“效益”向“效率”转移,旨在实现效率与财富的并进。笔者认为,只有低碳化的实体经济道路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很显然,这是我国经济转型的结果。
1. 低碳化的实体经济
实体经济是经济运行以有形物质为载体,进入市场的要素以实物形态为主体的活动,涉及农业、工业及服务业等领域。较之虚拟经济,实体经济直接创造物质财富,集中体现生产效率,是社会财富与国家综合实力的物质基础。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在新形势新要求下,必须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以更大的力量发展好实体经济,从而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这从国家层面明晰了实体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核心地位,也明确了新时期我国经济的导向。然而,因急于改变落后面貌,长期以来,我国的实体经济选择了低效高碳的发展路径。首先,能源利用效率低。从产值能耗看,我国单位产值能耗是美国的3倍,是日本的7 倍,是德国的5 倍,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 倍。其次,温室气体排放量大。2007 年,我国碳基燃料共排放CO254.3 亿吨,居世界第二位。为缓解减排压力,2006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首次提出了节能减排的约束性指标,2007 年政府颁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和《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但这与实现十八大报告实体经济的发展目标距离尚远。本文认为,只有低碳化的实体经济道路,才能实现我国实体经济的低碳高效化、特色化,而这是以创新为引擎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区域分工协作两翼齐飞的结果。
2. 产业结构升级
经过长期发展,我国基本完成了产业之间的结构调整,各产业比重日益优化。下一阶段,在低碳化的实体经济道路上,应着力于产业内部的升级优化,提升产业竞争力。首先,推进农业的低碳化进程。一是大幅度减少化肥和农药用量,如用粪肥和堆肥替代化肥、秸秆还田、轮作深耕作物与中耕作物等;二是充分利用剩余能量,如在高温、高压、厌氧条件下将秸秆气化成清洁的可燃性气体;三是加大新能源及其技术的推广力度,如推广太阳能集热器,发展低碳农业。其次,将工业建立在低碳或无碳能源基础上。一是调整能源结构。以降低和消除温室气体排放量为目标调整能源结构是产业内部升级的第一步。二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我国单位产值能耗高,但单位GDP 能耗下降快,能源利用率提升空间比较大。同时,以不降低产出为基本标准,改良生产工艺,优化生产流程,节省能源或以清洁能源替代。三是提升产品性能。对于一些目前还不能降低能耗的产品,要做好产品的深入研发,提高产品品质,以性能更优的产品占领市场。最后,形成第三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良性互动。扭转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低下的局面,离开违背比较效率原则的经济服务化发展路径,将第三产业发展为其他产业的自然延伸,既依托其他产业的成果而发展,又服务于其他产业的发展需求,并为其他产业的升级提供参考,因此第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应该更高。在这一思路指引下发展壮大的第三产业,有利于畅通产业内部升级的渠道,既有助于产业良性互动,也有利于提升宏观经济效率。
3. 区域分工合作
近三十年来,区域经济发展不再是古典经济学区位论中厂商最小化交通成本或经典经济发展理论中经济政策外生的空间结果,而是当代在全球化及以垂直解体为代表的后福特制生产方式的共同作用下,社会经济生活所内生的一个基本过程,其本质特征是主体间形成的相互依赖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创新活动。[4]相互依赖有利于主体规避潜在变数可能诱发的风险,有助于集聚在此空间范围内的经济主体创造更高更优的创新轨迹,从而使之以高端竞争优势而非低端竞争优势立足市场。长期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对区域分工合作、价值链延伸等关注较少,抗风险能力较差。改革开放后,大量的加工业外资涌入东部地区,在出口和创新战略之间,东部地区选择了前者,以代工方式参与跨国公司的国际分工,与国内其他区域之间的关系是竞争强于合作,难以形成国内产业链,对其他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有限。而在生产要素成本价格上升、国际竞争激烈、外需不足的背景下,参与偏向低附加值的分工使东部地区可持续发展动力减弱。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资源优势显著,在资源与创新战略之间,这些地区均选择了前者。在资源红利的诱引下,潜在创业者和企业倾向于初级产品生产,挤出了企业家行为和创新活动,区域产业结构单一,人力资本积累速度缓慢。目前,我国区域差距已经超出了区域协调的临界点,在区域差距与区域协调之间建立空间互动平台成为必然,实体经济无疑就是这一平台上的关键构件。为推动低碳化实体经济发展进程,应当组装由人力资源、自然资源、资本、技术等四个轮子驱动的发动机,建立低碳高效、特色化的产业链。首先,各区域应客观审视比较优势。对东部地区而言,应立足于已有的加工制造业基础,发挥自身对国际市场发展趋势把握比较准确的优势,从仅仅依靠外资求生存,转向重点整合自身资源,逐渐向全球价值链的高附加值环节靠拢,形成产品或零部件的自主创新品牌;对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而言,必须扭转被动适应外资需求、粗放开发的格局,推动资源型产业快速升级。其次,打造区域产业链。一个完整的制造业体系由设计、制造、品牌等环节组成,设计和品牌是高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环节,而我国参与的大多是低附加值的制造环节,极易受到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因此,国家应从宏观角度出发,科学寻找比较优势,客观分析各区域的优势劣势,在国内建立设计—制造—品牌体系及其延伸产业,形成合理、动态的区域分工体系,将区域差距最终缩小到一定范围内,从而实现区域经济的全面均衡发展。
五、顺畅我国低碳化实体经济道路的对策思考
1. 提高市场化水平
市场化水平越高,越有利于培育区域居民的资本精神,提高其参与市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越有助于提高区域资源配置能力,强化知识共享,营造创新环境,降低交易成本,[5]而这恰恰是我国大多数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地区极为欠缺的,这主要源于制度环境的不完善。一个地区的经济制度环境以间接和直接两种方式对市场化进程产生影响。就直接方式而言,完善的制度环境有助于经济主体在成本不增加的前提下,改善要素供给条件,刺激厂商积极性,引导企业家行为沿着生产性路径提高区域经济效率;就间接方式而言,完善的制度环境改善了区域市场环境,大幅度降低了企业的市场交易成本和非市场交易成本,对区域外的经济要素形成了很强的吸引力,夯实了区域资本运行的物质基础,也对区域资本配置能力、市场规模、劳动分工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推动了区域市场化的进程。这符合斯密—杨格定理关于市场规模与专业化分工之间互为因果关系的定律。
2. 理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政府与市场之间应该是一个宏观与微观、服务与实体的关系,保持各级政府对市场合理的行为边界应当是市场化进程的主题。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提供宏观经济发展政策引导和国家经济制度保障;地方政府通过产权保护、具体干预等方式作用于市场,在限制政府规模和反腐败等方面设定自我规制模式,内在反映地区经济制度环境的优劣。各级政府应减少对微观经济事项的具体管理,改革工商登记制度,在投资审批、生产经营资格认定等方面简政放权。防止过度干预经济的政府行为诱发寻租、抑制创新等非经济结果,加强并完善宏观经济管理,用制度保障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将企业家行为完全推向生产性发展路径,使我国经济转型成为市场经济发展内在力的演化结果,使低碳化实体经济道路成为市场化进程选择的经济转型方向。当然,这需要同步加快市场改革,使之由政策的被动接受者与执行者转化为经济发展的政策诉求者。
3. 构建创新体系
节能减排、降低能耗、提高能效、优化能源结构、提升产业品质、打造跨区域产业链条等,共同构筑了我国低碳化实体经济的重要内涵,这些均要立足于区域实际的创新。当今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正在由依靠基础设施投资拉动转向取决于经济活动主体的集体协同创新行为。换言之,相互依赖的创新是区域经济能否成功崛起的关键。可见,构建创新体系是我国各区域适应经济转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坚实基础,只有如此低碳化的实体经济道路才具有可行性。然而,创新能否发生,除需要市场刺激外,还需要以更好的社会环境作保障,如关于人才流动、金融支持、研发等方面的制度安排,构成政企之间、企业之间合理关系的区域治理结构和地方文化氛围,各经济主体之间建立的有利于创新的网络关系等。此外,强化一定区域空间范围内各地区的相互依赖性,推动一定时空范围内的创新批量涌现于整条实体经济价值链,促进特色区域经济的出现。
4. 增加人力资本存量
人力资本存量是推动低碳化实体经济发展创新产生及程度高低的关键。然而,以低碳理念审视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落实实体经济发展主线的定位,人力资本匮乏成为我国各区域普遍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在资源丰裕区,以资源型产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决定了其对熟练或高素质劳动力需求的严重不足,导致这类区域缺乏积累人力资本的内生动力,长期发展后劲不足。为扭转这一局面,提高经济效率,应积极增加人力资本存量,鼓励以高人力资本存量为重要生产要素的实体经济部门的发展,扩大经济发展中的技术扩散效应。培养工艺流程改良方面的相关人才,加速节能减排与能效提升进程,推动发达地区的加工贸易向高端演进,促进欠发达地区的资源型产业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培养新能源研发与推广方面的人才,降低对现有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培养清洁可再生资源运用方面的相关人才,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降低能源成本,增强竞争力;培养宏观经济分析方面的人才,在充分了解国内外市场信息及走势的前提下,以区域视角准确把握区域比较优势,以国家视角设计我国产业制造体系。
5. 准确把握区域比较优势
现行金字塔式的行政晋级考核体制促使行政区均以短视角发展战略为占优策略选择,以要素数量扩大驱动经济增长,致使高碳排放、重复建设、效率低下成为各地区普遍的经济现状。此外,非平衡战略下形成的诸多差距,已经严重威胁到了我国区域的协调发展,各区域探索经济转型路径成为当务之急。明晰自身比较经济优势是成功转型的关键,基于地理位置的毗邻性,各行政区应当积极与周边地区加强联系,立足所在区位,在观念上突破行政发展范畴限制,以大局理念与其他行政区共同探索区域比较经济优势,选择有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导产业。对区域范围内的各地区而言,应当立足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以提高经济效率为基本原则,科学合理地参与区域主导产业分工,这既能规避重复建设,打破行政区的狭隘发展观,又能推动同一自然禀赋内各行政区的联动发展,在趋同俱乐部发展正效应的作用下,形成区域产业价值链,提升区域抗风险能力,最终实现与其他区域的协同发展,形成国家产业价值链。
6. 加大政策倾斜力度
政策法规是技术创新的驱动器,我国经济要实现向低碳化实体经济的成功转型,必须以配套的制度和政策作为保障。在国家层面,要合理制定能够引导各地区、各产业向低碳化实体经济发展转变的政策法规。例如,推行能源价格改革,取消能源成本补贴,以能源价格上涨倒逼企业改造技术、降低能耗、拉升产业效率;再如,开征环境税,并将环境税收入用于支撑低碳化实体经济发展。同时,要制定限制高碳产业发展的强力措施,如提高环境污染评定标准、降低三废允许排放量等。在地方层面,政府应以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为根本目标,在摸清地区产业发展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细化国家政策,辅以可操作性较强的地方性政策法规,有目标、有侧重地落实国家政策,使低碳化实体经济真正成为各地区经济转型的导向,从而推动我国经济的低碳化进程。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青藏高原区生态补偿成本计量及分摊研究”(项目编号:12XJY006)、“陇原青年创新人才扶持计划”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1]丁守海.中国产出缺口价格效应的转变趋势[J].经济研究,2012(11):61-75.
[2]中国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中国经济长期增长路径、效率与潜在增长水平[J].经济研究,2012(11):4-17.
[3]覃成林,刘迎霞,李超.空间外溢与区域经济增长趋同——基于长江三角洲的案例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12(5):76-94.
[4]邵帅,杨莉莉.自然资源丰裕、资源产业依赖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J].管理世界,2010(9):26-44.
[5]林民书,杨志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与资源配置能力问题研究[J].综合竞争力,2010(4):4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