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与转型发展
2013-01-30万钢
万钢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北京市 100862)
创新驱动与转型发展
万钢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北京市 100862)
全球产业变革成为影响世界发展的重大因素,我国确定了节能环保、新兴信息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等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制定了发展规划,启动了产业技术创新工程。第一,创新赶超需要战略决策、超前部署、坚韧意志和持续努力;第二,要特别关注核心技术变化,以关键技术的群体突破带动相关产业变革;第三,要有创新自信,在不断应用中发展新产品;第四,要在开放、竞争中实现追赶和完善;第五,要重视商业模式创新,以新技术、新产品催生新的市场和社会生态;第六,要重视经济理论创新,重新审视现有的市场规则。
创新驱动;转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在过去十多年里,我国的科学技术得到快速发展。2012年,全社会研发(R&D)支出突破1万亿元(10240亿元),占GDP比重达1.97%,其中企业研发支出占74%左右;研发人员总量为320万人,居世界首位;国际科技论文发表量居世界第二,引用率上升到第6位;发明专利授权量达21.7万件,较上年增长26.2%;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金额达6437亿元,较上年增长35%;全国高技术产业总产值突破10万亿元,居世界第二,出口居世界第一。
五年来,我国科技事业快速发展,科技进步贡献率从2008年的48.8%上升到2011年的51.7%,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竞争力跨上一个新台阶。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迅速发展,从2008年的54家增至2012年的105家,营业总收入从2008年的6.6万亿元增至2012年的16.1万亿元,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13.6%。国家高新区将进一步着力于产业聚集、公共平台、人才培养、政策环境,形成符合资源禀赋、各具特色的产业群体。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在2009年建设的第一个国家示范区,经过多年的发展建设,如今已经拥有41所高等院校、206个科研院所,聚集高新技术企业近2万家,2012年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值超过3600亿元,占北京市GDP比重达到20%。更值得注意的是,中关村技术交易额达到全国的1/3以上,说明其高新技术企业研发的技术正在向全国各地辐射。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一批如汉字激光照排、超级计算机、非典型肺炎和人用禽流感疫苗等一大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涌现出如联想、百度等一批国际知名的创新型企业。
一、产业变革成为影响世界发展的重大因素
产业变革成为影响世界发展的重大因素。一是强大的需求拉动。未来数十年,全球将有30亿左右的人口进入现代化行列,对资源、能源、粮食、环境、健康等的巨大需求,是牵引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巨大动力。二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倒逼。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本质上是对现有发展模式的挑战,各国都面临前所未有的结构调整,涉及经济体社会各领域的改革,但首先在科技创新领域有所突破,这已成为各国的共识。三是科技自身发展的推动。经过多年的持续发展,各领域的研究已经有了深厚的积淀。特别是在交叉学科领域,已经产生出许多革命性的成果,催生新的产业迅速成长。
对于我国来说,经过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在全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我国同样面临着资源能源紧缺、环境污染严重、健康和安全要求不断提高的挑战。当前我国经济已由较长时期的两位数增长进入个位数增长阶段。在这一阶段,要突破自身发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就在于创新,关键要靠科技力量。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立足全局、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的根本措施。
从全球产业变革的科技特征来看,一是科技领域的交叉融合、多点突破的态势日趋明朗,如基础理论的重大飞跃,关键技术的群体性突破,各学科交叉融合,技术创新加速,产品周期缩短。二是科技成果产业化加速。信息技术超常快速发展带动产品、应用和商业模式创新,生物技术的发展催生医药、农业、能源、环保产业变革,新能源、新材料广泛应用。三是政府作用强化,企业快速推进。金融危机倒逼经济变革,政府主动作为,企业加大创新力度,多方作用使产业变革呈现倍增和放大效应。
二、我国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的战略部署
2006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了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和优先主题,确定了信息技术、能源环保、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和战略高科技领域的16个重大科技专项;2010年,国务院确定了节能环保、新兴信息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等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制定了发展规划,启动了产业技术创新工程。
当前,科技界、产业界对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有一个基本的共识,即以信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为代表的一系列重大技术突破和相互融合渗透,正在推动全球产业变革加速进行。
1.信息产业
近30年来,全球信息产业年均增速是同期GDP增速的两倍以上,已成为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之一。信息技术还推动了其他新型服务业态迅猛增长,并已形成巨大的产业规模,吸纳了大量就业人口。美国先后推出国家宽带计划,10年内至少让1亿家庭使用平价宽带,未来6年内,将为美国带来500亿美元的经济增长,创造约50万个就业机会;欧盟在第七研发框架计划(FP7)中,对信息领域的支持达到91.1亿欧元,是10个重点支持领域中投入最多的;日本在近两年内,先后发布了《信息和通信技术战略路线图》等近10个政策文件,把发展信息产业作为推动复兴的重要抓手。
三年之前,当时的信息产业还处于制造业信息化阶段,我们上网还基本上要靠台式计算机,这几年在信息技术关键领域(如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大数据、云计算和高端芯片等)实现了突破。三年之前,大多数人用的还是功能性手机,现在的手机,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进入互联网,浏览、发布信息等。这些变革反映在制造业信息化中,是智能制造的快速发展。农村的信息化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智慧城市生活就在我们身边。现在年轻人采购基本是在网上进行,医疗服务正在实行衍生信息化医疗,文化创新事业和数据媒体紧密结合在一起。
这些技术告诉我们,国家要高度关注一些核心技术的群体突破,用它来带动各个产业发展。2010年我们曾经在超级计算机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而这来自于三十多年的努力,早在1986年就开始巨型计算机研究,当时每秒速度25亿次,连续几个5年规划过后,终于在2010年研制出了速度为千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作为核心技术的攻关必须要有技术竞争,必须要有稳定的支持,必须动态性地调整。我们研究的所有超级计算机都已经分布在各个层次,正在为大数据计算和云计算提供服务,超级计算机已经成为我国基础建设的内容之一。同时我们还启动第四代移动通信、信息装备,以及新一代互联网技术进入高校。
2.生物产业
生物技术快速突破,引领生物产业高速增长。在生物医药领域,开启了个性化治疗、组织工程、再生医学等崭新领域。近年全球上市的创新药物中,有20%属于生物技术药物,超过80%的新药开发利用了生物技术开发手段。在生物育种领域,随着基因组学的发展,分子育种、转基因育种与细胞工程相结合,推动高效、优质农业新品种产业迅猛发展。生物质能源有效缓解能源短缺压力,促进能源转型,环境生物技术在治理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发挥巨大作用,成为生态恢复的重要支撑。在生物制造领域,生物催化等工艺以其特有的效率高、能耗低、环境友好等优点,已经应用于化工、材料、制药、食品及饲料、能源以及造纸等多个产业,化妆品更多地从化学原料向生物原料方面转变。
从各国的应对措施来看,许多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已经将发展生物技术产业作为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我国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进行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研究,生物种业、生物医药、生物能源、生物环保、生命科学、生物技术都取得长足发展,生命科学、生物技术领域基础研究名列前茅,生物技术促进产业发展。
3.新能源产业
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世界能源转型已成定局。未来30年内,世界能源格局将发生根本性变化,世界能源转型已成必然。美国预计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技术代替石油成为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不使用核能或化石燃料,照样能够实现能源可靠性与二氧化碳零排放的目标。欧盟委员会联合研究中心(JRC)预测,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在总能源结构中占到30%以上,2040年占50%以上。北欧国家提出到2050年告别传统能源。此外,受控核聚变技术水平正在迅速提高,科学家估计,到2025年,核聚变发电可投入商业运营,2050年前后人类将从“石油文明”走向“核能文明”。
我国的新能源发展战略,包括核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也包括煤化工等传统能源体系的变革,为此已经作了充分的准备。截至2011年,我国风电装机容量达62GW(亿瓦特),已完成并网47GW,产能和应用规模居世界第一位,并网发电100GW(其中海上风电50GW);太阳能电池生产能力达到8GW,装机量达3GW,2012年增加1.7GW,并网太阳能发电15GW;生物质能源农村沼气用户达到3200万,生物质发电13GW;我国水电装机230GW,在建55GW,核电装机运行容量仅占全国电力总装机的1.3%,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国很早开展了受控核聚变的基础研究,建设了核聚变试验装置,参与了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风能应用和太阳能应用取得进展,如上海世界博览会就建了屋顶发电厂,最近张北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完成了综合性储电;电动汽车研发经过2008年北京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和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的展示后,已经选择25个城市作为试点,全国各地有39700多辆各类电动汽车在运行,北京启动了“电动北京·伙伴计划”,一台电动汽车一天只花99元,开一公里只要0.16元,得到了用户的支持,这可以看出电动汽车未来的发展前景。
4.智能制造产业
智能制造技术发展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支撑工业体系发展的能源、材料、信息等三大支柱和工业制造本身都在发生革命性变化。智能制造呈现出精益化、服务化、绿色化、全球化的特点。信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推动了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为特征的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三、创新驱动与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
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逐步明确,但在具体技术路线和商业模式方面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也应该看到,我们对全球产业变革有超前谋划和部署,具备了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基础。
第一,创新赶超需要战略决策、超前部署、坚韧意志和持续努力;第二,要特别关注核心技术变化,以关键技术的群体突破带动相关产业变革;第三,要有创新自信,在不断应用中发展新产品,如苹果从iphon4到iphon4S再到iphon5,既是一个创新产品,也有一个成熟的过程;第四,要在开放、竞争中实现追赶和完善;第五,要重视商业模式创新,以新技术、新产品催生新的市场和社会生态;第六,要重视经济理论创新,重新审视现有的市场规则。有一些朋友说,太阳能采购价格比较贵,但是一个太阳能电厂从装机到拆掉不会对环境产生任何影响,中间也不产生任何排放,就传统能源采集以后的生态修复与排放所造成的健康和环境影响的成本来说,新能源并不贵。
我们应该认识到,未来发展道路上还有很多挑战,特别是企业创新能力。我们的原创能力还不够强,还有很多体制机制上的问题需要改革。2012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确定了创新改革的一些重要内容,就是要通过科技体制的改革来突破制约科技创新的一切体制机制障碍,充分释放改革红利,保障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顺利实施。
当前,在科技体制改革方面,首先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加强高等学校协同创新,提高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改革科技管理体制,促进科技资源高效利用;完善人才发展机制,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活力;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为科技创新提供有力保障。
要特别关注并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小微企业提供了全国约65%的发明专利、75%以上的企业技术创新和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已成为一支重要的创新力量。因此,要落实好支持中小微企业的各项政策,扶助中小微企业发展;推进科技与金融结合,引导社会资本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健全服务体系,完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孵化体系,支持各类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服务;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在市场准入、资源配置等方面给予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公平竞争的机会。
要更加努力地推进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一是进一步加强创新政策对话,促进各国在创新原则上取得共识,在具体创新政策、支持措施和项目组织上沟通互动,推动合作尽快取得实效。二是推动科研活动国际化,支持国际学术机构、跨国公司等来华设立研发机构,加大国家科技计划开放合作力度,支持全球优秀科技人才来华创新、创业。
要积极履行国际义务,与各国共同应对挑战,在解决气候变化、重大疾病、粮食安全、能源资源安全等全球性问题中,发挥好科技的重要作用。
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影响当前和未来经济发展的重大机遇,科技创新是关键因素,但成功与否还取决于经济体制、商业模式等众多领域的改革与创新,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今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技界委员联组会上讲话时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立足全局、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的根本措施。”让我们抓住机遇,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Motivate with the Help of Innovation and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al Development
WANGang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Beijing100862,China)
The global industrial reform has become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having influences on the world development.China has identified such seven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as 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 protection, emerging information industry,bio-tech industry,new energy,new energy automobile,high-end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new material,formulated the development plan and launched the industrial technology innovational project.First, innovatively catching up with and surpassing other advanced countries needs the help of strategic decision,advancing arrangement,firm willpower and continued efforts;second,we should pay special attention to changes in the core technology and lead reform in other related industries with group breakthrough in the core technology;third,we should be self-confident in innovation and develop more new products in application;fourth,we should keep up with other advanced countries and perfect our own products in opening up and competition;fifth,we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innovation in business pattern and speed up the emergence of new market and social ecology with the help of new technology and new products;and sixth,we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innovation in economic theory and re-examine the existing market rules.
motivate with the help of innovation;transform;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y;development
F120.4
A
1007-8266(2013)06-0004-04
万钢(1952-),上海市人,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主席,国家科学技术部部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常务委员,曾任上海同济大学校长。
林英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