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国外发展形势跟踪研究

2013-01-29丁克永吴小平许百泉颜世强王黔驹

中国矿业 2013年7期
关键词:资料数据库信息

连 健,丁克永,吴小平,许百泉,颜世强,王黔驹

(1.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37;2.全国地质资料馆,北京100037)

1 国外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现状

目前国外市场经济国家的地质资料集群化产业化程度相对较高,大多数国家均建立起了一套成熟的管理与服务体系,为满足社会多方需求,正处于由简单的借阅服务向知识服务方向转变过程中。我们对美国、日本、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国外发达国家开展地质资料信息服务形势进行了详细跟踪分析,取得系列成果:一是收集了大量具有参考价值的中外文原始资料,为对比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是对资料按照法律法规、信息集群技术、系统管理与运行、信息服务等进行了分类和整理;三是选取了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对比研究,跟踪了英、法等国在地质资料汇交方面的法令法规及执行方式,对欧、美、日等国家的钻孔信息数据、地下水数据、地基信息数据和地震预警信息服务系统的技术特点、信息发布方式、信息服务模式等进行了对比分析;四是从多层次多个角度对我国地质资料信息的集群和服务现状进行了分析,考察了我国目前地质信息技术及服务的特点及薄弱环节,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性建议。

1.1 地质资料资源汇聚现状

地质资料信息,是影响地质资料管理体制的重要因素。地质资料信息的主要生产者是政府部门或政府主管的公共机构。这些机构的资金来自于市民所缴纳的税金,所以英、美、加、澳、日等西方主要国家认为地质资料信息数据,特别是利用来自纳税人的公共资金实施的国家项目、公共机关获得的地质资料信息应归属于社会,是属于全社会的公共财富。公众有了解使用除涉密外的地质资料信息的权利,政府机构也承担着保管公开地质资料信息的责任和义务。这就为地质资料信息的集群和服务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和法律基础。随着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多元化,有民间资本也参与地质调查中。为了更有效地管理地质资料,除了国家实施的地质调查项目之外,对于民间地质调查活动中所获取的地质资料成果也予以汇交管理,并在相应的法律框架和使用规则下向社会公开。

大多数的国外市场经济国家已经建成了一大批的地质资料信息数据库,并开发了基于网络技术、面向地质资料管理的信息系统和社会服务系统[1-2],从而显著提高了地质资料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增强了公众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地质资料的意识,促进地质资料的全方位积聚。

1.2 地质资料服务产品开发现状

大体各国地质资料服务机构主要提供各类基础地图、地质图;各类基础地学数据;各类航空图片;地学出版物和科普产品。在基础地质图和地学数据方面,各国虽有所差别,但多以中小比例尺为主。产品介质包括纸质、网络、电磁介质(DVD/CD为主)。各地质调查机构在提供资料信息方面包括免费和付费两种形式,对主动提供网络等服务的实行免费提供,对形成服务成本的实行付费服务,但只收取很低的成本费用,一般都需政府批准收费标准,并明码标价[3]。随着信息网络技术发展,各国都十分重视通过网络开发提供资料信息服务。

英国地调局建立了先进的OneGeology服务平台[4],使用最新的网络地图服务技术,采用分布型、动态的和可持续的模型,从参与国家的数据源中提供数码地质地图数据,而其数据则留在各个提供数据的国家,让各国及其公众能够分享数据资料。它已是一个国际性服务平台,参与OneGeology的国家有110多个,并得到联合国科教文组织(UNESCO)等支持,我国由中国地质调查局通过CCOP组织与OneGeology进行联络[5]。

美国地质调查局管理的国家数字目录是一个具有初级网络入口的全分布式系统服务平台,可以查找美国任何地方公开有用的联邦和州地球科学数据。许多资料能够经由因特网通过数字形式传输。国家数字目录设计要求能有效地处理专业地球科学家的任何专业查询。其最基本的功能是为查询地球科学数据和样品提供一站式网络门户(one-stop Webportal)[6]。

日本花费数年时间对现有的多种地下构造信息进行了整合加工,构筑起集群化地下构造数据库和相应的系统平台,在2011年开始投入运行并以此展开了信息服务[2]。相关的地基数据库有防灾科学技术研究所(NIED)、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AIST)、土木研究所(PWRI)、地盘学会(JGS)、国土地理院(GSI)、各地方整备局构筑的地质图数据库、地质钻孔数据库、岩心物性数据库、地盘力学信息数据库、地基信息的钻孔柱状图数据库、土质数据库、道路地质图、危险地带数据库、表层地基信息数据库、建筑费用信息数据库、地质图和地基图,数据库建设已经初具规模。由防灾科学技术研究所开发可靠的应用系统平台用来管理从表层到地球内部构造的地下构造信息,通过融合汇交各个部门的基础数据库,可以把集群化的地质信息和地盘信息提供给用户。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则在数据库基础上建立3维地质模型和物性等评估模型。这些数据库和信息系统平台为开展地基信息服务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和信息资源的基础。

1.3 地质资料服务产业化现状

国外从事地质资料信息处理服务的机构形式多样,数量众多,大小不一,专业分工很细,大体上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资料信息采集机构,这类机构专门以采集生产信息产品为主要目的,绝大部分与矿业、工程等相关的勘查开发活动相关,这一活动基本上属于矿业或勘查服务业,产生的资料信息有其专门目的,但又可为他人利用。第二类是信息处理服务机构,这类机构利用专有技术对客户资料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收取劳务费,实际上是技术服务。在石油领域这类公司众多,特别是物探资料处理,往往几家背靠背处理解译,市场需求很大。第三类是收集利用已有资料信息(少数自己专门采集),进行分类加工集成形成新产品或集约产品,有偿提供社会利用,或开展咨询资讯服务。这类是以资料信息为主要服务内容和载体。第一类和第二类与信息服务相关,已形成产业。第三类是真正的资料信息服务业,在国外已形成一定规模,有一些世界闻名的咨询资讯公司,例如英国石油公司(BP)、C&C Reservoirs(碳酸盐碎屑盐油藏国际有限公司公司)、IHS(Information Handling Service)能源集团等。

在美国,除国家地质调查局外,众多的商务伙伴(Business Partner)也加入到了地质资料产品的供应行列。各个州都存在较多的商业合作伙伴,它们对地形图、数字制图、地理数据、航片和图像等产品进行销售[2,6]。实际上,美国在科学数据共享方面采用了截然不同的两种机制,政府拥有、产生和政府投资产生的数据纳入到“完全与开放”共享管理机制;私营公司投资产生的数据纳入到“平等竞争”市场化共享管理机制。

加拿大政府只提供公益性资料,因此部分地质调查资料产品是由商业投资者提供或使用的。企业和个体利用公益性资料,鉴别探查靶区及找矿勘探等,其生产的地学产品由企业或个体按市场规则出售或提供服务,它们不仅将公益性投资形成的地质调查产品整理后尽可能及时发布,而且积极研究和解决用户在地质调查产品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障碍和问题,积极回应用户提出的各种问题,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技术帮助等。

英国石油公司(BP)主要业务是石油勘探开发炼化与产品流通,但自1951年以来,每年BP公司跟世界各国政府和公司合作得到能源统计数据,经过整理和分析汇编成册,即《BP世界能源统计》,收录截至上年底世界范围内能源生产和消费的一系列最新数据,并揭示能源消费市场的最新发展趋势,目前已成为世界上最权威的能源统计信息发布机构。

美国C&C Reservoirs(碳酸盐碎屑盐油藏国际有限公司公司)总部设在休斯顿,在英国伦敦、中国香港和北京分别设有欧洲及亚太子公司。公司主要通过先进的数字对比知识系统——DAKSTM为上游石油公司提供油藏和油田对比。已集成提供超过一千多个世界最重要的油田和油藏的详细油田评价、油藏产能分析报告、综合地质及油藏工程数据库。通过严格分析和标准化过程提供已有资料的重新解释、核查和综合,全世界几乎每个盆地、区带和油藏类型的开发经验教训。客户通过使用DAKSTM可以在勘探、开发和生产方面获得知识、信息和资料,产生新的勘探思想、评价勘探远景区带的储量、减少勘探风险、进行油田开发方案的优化、油田产能的标定等。

美国IHS(Information Handling Service)能源集团是一家全球能源咨询公司,成立于1959年,总部位于科罗拉多州的道格拉斯(Douglas)郡。主要业务包括世界范围内石油咨询、经济评价和石油信息。主要的服务特色包括综合全面的信息服务,提供信息资讯、项目评估、投资决策等咨询服务;利用专业软件和专家的专业知识对信息进行处理,提供有创造价值的信息服务;利用在世界各地设立45个办事机构,遍布全球180多个国家的2000多专家,收集信息、协调关系,及时解决合作中的问题,提供动态及时的信息服务。IHS拥有多种专业数据库,包括勘探开发数据库、世界盆地数据库、全球勘探生产服务数据库、石油经济政策方案数据库、国际项目和投资经济数据库和PROBE数据库等,涉及444个盆地、23070个油田、52.5万个油井;同时还涉及全球43880个石油合同、79300个(公司)参与者以及管道设施等方面信息。IHS所监测的油田产量占全球年产量的85%,号称是“没有油田的油公司”。世界主要的油公司都依赖于IHS提供的数据库来确定投资方向、投资决策、确定并位以及跟踪油气田状况、钻井和生产活动等。

1.4 地质资料服务的政策保障

国外政府机构地质资料服务规定主要根据各机构的职责,同时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也对资料信息生产、提供、保护进行规范[8]。在此方面美国走在各国前列,制定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为了促进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颁布了《信息自由法》,此后又制定了《隐私权法》、《阳光法案》及《联邦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条例》。80年代以后,信息政策的重点主要是保护和支持出版、通讯、广播、信息、流通等行业产业的发展,先后通过了《版权法规》、《计算机软件保护法》、《消费者因特网隐私保护法案》等。同时,美国各州也制定了有关信息公开的法律法规。另一方面,美国较为完善的风险投资机制也促进了信息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保障公众获取政府信息的权利是各国政府的一致立场。加拿大出台《信息获取法》,规定联邦政府档案记录中所载的信息,除该法明确免予公开者外,都应向公众提供。为保护商业产业发展,加拿大还颁布了《隐私权法》、《版权法》、《专利法》等有关信息服务的法律。澳大利亚联邦1967年PSLA法案的规定,所有的公司和组织都可以获得澳大利亚海洋范围内的地震调查数据,但这些公司都要向澳大利亚地球科学局提供原始和加工后的数据格式。印度自2005年10月也实施了《信息权利法》,并积极响应《布达佩斯开放获取计划》,于2006年提出了“国家开放获取最优政策”,鼓励政府资助科研成果的开放共享。

2 国外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总体发展趋势

从全球视角看,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的主要趋势是由主动借阅服务向知识服务转变。从服务对象看,服务社会大众,其宗旨是服务每一个有需要的人;从服务方式看,灵活多样,以协同共享服务机制为基础开展多层次、分布式和一站式服务,包括传统借阅,通过信函、传真、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定购,通过网络在线浏览、查询、下载服务等;从服务内容看,提供地学领域各学科、多种介质的多种产品,主要有地图产品、地学数据产品、出版物、科普产品等;从服务政策看,其核心是按照用户需求实施差别化的分类分级服务。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国外的地质资料集群化产业化的覆盖面范围在逐渐扩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地质资料的集群化产业化由最初的专业性服务向社会化的方向发展。地质资料集群化产业化工作由最初的基础地质资料的数字化到如今的航空遥感、磁法异常、地球化学调查、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和灾害地质等这些方面全面的集群化产业化转变。各种信息化的技术也为这一转变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

2.2 国外的地质资料集群化产业化的大众化程度逐渐增强

地质资料如果要体现其长久的生命力和服务功能,面向大众化则是其必然的经历路程。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大众对与其息息相关的地质信息如:旅游地质知识、地质灾害知识等越来越急需,这就迫切需要政府服务机构提供这种必要的地质资料信息。

2.3 国外的从事地质资料集群化产业化的中介机构逐渐增多

国外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机构大部分只对基础元数据进行信息的收集和组织发布,而更深层次的信息挖掘和数据加工功能大多数由专业的技术公司来进行,它们针对不同信息需求单位的特定要求,在国家提供的基础数据上进行再加工,然后以此来收取一定的费用,这样既节省了政府的运行成本,又为信息需求单位提供了有针对性的专业服务,形成了政府、信息需求者和中介机构共赢的局面,为地质资料信息化产业化的良性发展奠定了基础。

2.4 政府角色由单纯的管理者逐渐向服务提供者转变

国外市场经济国家政府的职能大多数都设立有专业性的地质资料信息服务机构,其管理角色主要以提供服务为主。政府的职能主要是设计规划,针对基础性的地质资料进行元数据的采集和规划编制。

2.5 注重客户信息反馈

国外市场经济国家的地质调查机构都十分重视客户的反馈信息,例如:美国地调局(USGS)在2005年度的客户服务计划中加强了地质信息网络服务和客户满意度调查。通过客户服务计划开展客户服务活动和客户满意度调查,同时利用听证会这种形式,美国地调局(USGS)可以充分了解客户的需求,并根据客户的反馈信息调整了未来的科学发展方向和新的重点领域。

2.6 注重多领域的合作

大多数的市场经济国家都十分重视政府机构、科研院所及企业的合作。许多项目都由研究机构作为主体来进行运作,高等院校则往往会承担起创新研究的角色。

2.7 注重成果宣传与科普教育

大多数的市场经济国家都十分注重对科技成果的宣传和教育,例如为广大的学生和相关爱好者提供大量的地质资料信息,从而达到知识的传播和教育得目的。

2.8 采用最先进的信息化技术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地质资料信息服务同样需要应用最先进的信息技术,例如:美国地质调查局已经采用了WebGIS技术,用户可以直接通过浏览器浏览地图,也可以在地图上进行搜索。这种图文并茂的查询方式,不仅可以通过关键词查询,还可以在地图上直接查找。但是,美国地质调查局在他们的战略计划中明确提到,用先进的、超前的信息技术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支持。信息化服务技术的不断更新依旧是美国公益性地质工作的发展重点。

3 可借鉴的经验与建议

3.1 可借鉴的经验

1)高度重视市场需求调研。市场经济是其工作动力源泉。地质资料部门均有公共关系部,开展需求调研,了解政府、企业、社会大众需求,指导服务产品开发。由传统的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

2)针对不同需求的地质资料服务产品日益丰富。按照用户需求和研究情况,进行原始数据、报告、期刊、地图以及数据库等地质资料信息资源的分类服务,积极发展新型的地质资料信息服务组织,不断扩展电子资源服务和开发服务产品,尤其是数据库形式产品更加呈现多样化,近期向三维交互操作发展趋势明显。

3)地质资料服务产品发布方式多样,获取程序公开透明。传统的借阅式服务效率较低,服务主动性不高,已远远不能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要求。国外发达国家的地质资料服务机构积极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要求,利用数字化和网络化等新技术,不断探索新的服务方式为公众提供服务。在传统借阅服务的基础上,依托先进的网络平台,搭建地质资料数据库等,将最新的资料传播给社会,并与用户开展互动,方便用户随时随地地获得所需地质资料,并根据自己的需要制定各自的发展政策和规划,基于数字化和网络化的地质资料信息集群服务成为重要发展方向。

4)保障及基础设施到位。国外地质资料服务产品开发机构的人才队伍结构更加合理,地质、信息、档案人才齐备;服务所需的软硬件设施先进,能够提供人性化的方便服务;地质资料资源丰富,能够保证服务的准确与全面。

3.2 相关建议

要解决以上问题,提升服务能力,需要以推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为抓手,构建覆盖全国联系全球的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体系,建设国家及区域地质资料数据中心,推进“资源数字化、管理现代化、服务网络化、建设标准化”,加强地质资料服务产品开发,提升服务能力、拓展服务领域,满足多方需求。

1)开发丰富的服务产品。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以需求为主导开发产品,在充分了解掌握需求的基础上,形成产品生产指导目录,包括名称、形式、基本内容、发布方式等。

2)发布相关的服务内容。主动发布掌握的各类地质资料信息,及时发布服务产品目录,包括名称、形式、基本内容、获取方式等,公布服务机构、服务指南等信息。

3)建立激励与约束政策。要引导需求调研,开发产品,作好服务。尤其是引导商业组织机构开发商业性服务产品,扩大产业规模。

4)构建集群服务体系。推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建立覆盖全国联系全球的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体系。

5)修订地质资料条例。在权益保护、涉密问题、服务、机构与从业资质、三类资料一体化方面取得突破。

[1]姚华军,贺冰清,曹献珍.推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和产业化的研究[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9(9):4-7.

[2]朱卫红,丁辉,石小亚,等.国外地质资料信息服务的经验及其启示[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8):122-124.

[3]周进生,吴强.国外公益性地质调查资料社会化服务综述[J].世界有色金属,2007(3):60-62.

[4]地质一体化——欧洲计划网站[EB/OL].[2013-5-15].http:∥onegeology-europe.brgm.fr/.

[5]One Geology计划网站[EB/OL].[2013-5-15].http:∥www.onegeology.org/.

[6]朱卫红.地质资料信息集群化产业化的技术和应用课题[J].情报杂志,2011(4):172-177.

[7]高兵,王永生.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政策问题探讨[J].资源与产业,2010,12(S1):67-70.

猜你喜欢

资料数据库信息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订阅信息
数据库
数据库
数据库
数据库
展会信息
资料哪去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