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巴斯汀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老年瘙痒症的疗效及对血浆组胺水平的影响

2013-01-26吕心可毕连红北华大学附属医院吉林吉林3203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年23期
关键词:卡介菌斯汀组胺

吕心可 白 洋 毕连红 李 季 (北华大学附属医院,吉林 吉林 3203)

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患者可感觉全身或局部瘙痒,严重的影响生活质量〔1,2〕。因其发病原因复杂,故老年瘙痒症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但疗效大多不够理想。本文观察依巴斯汀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老年瘙痒症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对血浆组胺水平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1年8月至2012年2月于北华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诊断为瘙痒症的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男46例,女44例,平均年龄66.47岁。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依巴斯汀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45例,其中男23例,女22例,平均年龄66.69岁;观察组(依巴斯汀)45例,其中男23例,女22例,平均年龄66.24岁。入选标准:(1)病程>2个月;(2)60~80岁;(3)能够完全理解问卷内容,并同意签订知情同意书。(4)未曾系统或局部应用药物治疗者。排除标准:(1)有原发内脏疾病及系统性疾病者;(2)对已知需要应用的药物有过敏史者;(3)不能按时服用药物及不能按期复诊者;(4)其他不适合纳入实验者。两组性别、年龄、民族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应用依巴斯汀片(商品名:苏迪,江苏联环药业)10 mg 1次/d口服,卡介菌多糖核酸(商品名:斯奇康,湖南九芝堂斯奇生物)肌肉注射,2 ml/次,隔日1次。观察组单独应用依巴斯汀片10 mg 1次/d口服。疗程均为4 w。

1.2.2 评分标准 瘙痒程度分级的评定〔3~5〕:根据国内外瘙痒程度评分标准按皮肤瘙痒程度、范围、持续时间和是否影响睡眠四项在治疗前、后分别打分。采用双盲设计,对皮肤瘙痒程度评分:无瘙痒0分;皮肤轻微瘙痒,无需搔抓1分;瘙痒需搔抓,但无皮肤破损2分;搔抓后有皮肤破损3分;瘙痒导致烦躁不安者4分。对分布范围评分:1~2个部位1分;3个或3个以上部位但小于体表面积50%为2分;瘙痒大于体表面积50%为3分;累及全身为4分。对持续时间评分:无瘙痒为0分;偶有瘙痒,持续时间≤30 min 1分;经常感到瘙痒,持续时间>30 min而<2 h为2分;持续感到瘙痒,持续时间>2 h为3分。对是否影响睡眠评分:不影响睡眠为0分;因皮肤瘙痒觉醒1次为2分;觉醒2次为3分;觉醒3次及以上为4分。级别总分为瘙痒程度、范围、持续时间和是否影响夜间睡眠四项分值相加所得。评分分数从0~15分,≤5分为轻度瘙痒,6~10分为中度,11~15分为重度,其中15分为最严重的瘙痒。

1.2.3 疗效判定标准 疗效指数=(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症状完全消失为治愈;疗效指数≥70%为显效;≥30%疗效指数<70%为有效;疗效指数<30%为无效。总有效率为治愈、显效和有效的总和。

1.2.4 标本收集 采集治疗前、后空腹瘙痒症患者及健康体检者肘部静脉血2 ml,在15 min内进行离心(3 000 r/min),15 min后,取上清液中的血浆,-70℃冷冻保存待测。标本收集完成后采用同一批次试剂,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测定血浆组胺水平。组胺EL1SA试剂盒为德国IBL公司生产(型号RE59221)。为避免进餐及运动对血浆组胺水平的影响,受试者在采集血液前24 h内禁止饮酒、茶及咖啡等刺激性物质,1 h内应避免剧烈运动及情绪激动。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数值以s表示,两组间比较用非配对t检验;计量资料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89%,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治疗愈3例(28.89%)vs 8例(17.78%),显效18例(40%)vs 14例(31.12%);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2例(4.44%)vs 3例(6.67%)〕。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浆组胺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前相比无差异〔观察组vs对照组:(1.97±0.65)vs(2.08±0.18)ng/ml,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组胺水平明显下降〔观察组vs对照组:(0.72±0.36)vs(1.31±0.46)ng/ml,P <0.05〕。

2.3 两组治疗前后组胺水平变化情况比较 治疗前后两组组胺水平变化程度观察组疗效显著(0.77±0.25)ng/ml,对照组为(1.25 ±0.39)ng/ml。

3 讨论

老年性皮肤瘙痒症〔6〕大多是因老年人皮脂腺功能减退,末梢循环差,皮肤保水功能减弱,致使皮肤干燥,易受周围环境冷热变化的刺激而引起瘙痒。另外,一些系统性疾病如肿瘤、糖尿病、肾病、甲状腺功能异常、贫血、胆道疾病等均可引起瘙痒症〔7〕。近年研究表明,老年性瘙痒症病程中,存在着许多介导瘙痒的化学物质,如组胺、5-羟色胺、前列腺素、白三烯、乙酰胆碱、白介素-2 等,对组胺的研究仍是目前热点问题之一〔5,7,8〕。

依巴斯汀为组胺H1受体拮抗剂,对组胺H1受体具有选择性拮抗作用,从而抑制组胺的释放,因其本身及代谢产物均不透过血脑屏障,故口服后无明显中枢神经系统副作用。卡介菌多糖核酸是一种新型的免疫调节剂〔9〕,通过细胞免疫平衡体液免疫,刺激网状内皮系统,可激活单核-巨噬细胞,从而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并能稳定肥大细胞,减少其脱颗粒所释放的活性物质,能够降低组胺水平、提高抗过敏能力。

本研究结果提示依巴斯汀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及单用依巴斯汀均可有效降低血浆组胺水平,但联合两种药物治疗老年瘙痒症,疗效明显优于单用抗组胺药,不良反应与单独应用抗组胺药物无明显差异。但由于卡介菌多糖核酸需隔日1次肌肉注射,疗程较长,病人依从性较差,通过本实验可以说明依巴斯汀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应鼓励患者坚持治疗,并在临床大力推广。由于本次实验观察时间仅有4 w,故停药后还应长时间坚持随访,以期观察远期疗效。

1 赵 辨.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707.

2 Cohen KR,Frank J,Salbu RL,et al.Pruritus in the elderly:clinical approaches to the improvement of quality of life〔J〕.2013;37(4):227-39.

3 杨 洁,贺 晶,漆 军,等.男性老年瘙痒症患者瘙痒症状与生活质量关系的评价研究〔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09;8(2):152-5.

4 黎 刚,易索兰,陈 浩.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患者皮肤瘙痒的临床观察〔J〕.西南军医,2008;10(6):64-5.

5 Wahlgreen CF.Measurement of itch〔J〕.Semin Dermatol,1995;14(4):277-84.

6 Ward JR,Bernhard JD.Willan's itch and other causes of pruritus in the elderly〔J〕.Int J Dermatol,2005;44(4):267-73.

7 Lonsdale-Eccles A,Carmichael AJ.Treatment of pruritus associated with systemic disorders in the elderly:a review of the role of new therapies〔J〕.Drugs Aging,2003;20(3):197-208.

8 Guillet G,Zampetti A,Czarlewski W,et al.Increased histamine release and skin hypersensitivity to histamine in senile pruritus:study of 60 patients〔J〕.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2000;14(1):65.

9 高向伟.卡介菌多糖核酸在皮肤病中的治疗进展〔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7):238-9.

猜你喜欢

卡介菌斯汀组胺
枪口
Chapter 8 An absurd case 第8章 冤假错案
ALA-PDT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肌注治疗尖锐湿疣的效果观察
儿童医院门诊口服抗组胺药应用情况分析
基于测序技术探究卡介菌生物制剂核酸物质基础
泛昔洛韦联合卡介菌治疗复发性生殖器疱疹疗效观察
依巴斯汀联合胱氨酸、卤米松治疗斑秃疗效观察
咪喹莫特乳膏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治疗面部扁平疣的疗效评价
培养液组胺的检测及鲣鱼产组胺菌的生物活性评价
贾斯洒的导盲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