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达拉奉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2013-01-26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吉林白城137000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年23期
关键词:酚酸达拉丹参

高 芳 (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吉林 白城 137000)

脑梗死即缺血性脑卒中,其发病率和致残率水平均较高,在再灌注时间窗内溶栓治疗是目前最重要的治疗措施,但因其时间短(发病后6 h以内),大部分患者错过治疗时机。此外抗血小板聚集、抗凝、降纤等个体化治疗,在神经细胞保护时间窗内应用神经保护药,可防止或减轻脑损伤的程度,改善患者预后。中医中药治疗有其独特的疗效,根据患者病情,在疾病早期采取针对性以及与中医联合治疗的措施,可以达到显著提高疗效的目的。近年来笔者采用依达拉奉与丹参多酚酸盐联合治疗50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取得满意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近年来住院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符合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的诊断标准〔1〕,由头颅CT检查确定诊断。将患者按随机化原则分为两组:治疗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46~85岁,平均(60.0±9.5)岁;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45~86岁,平均(60.5±10.5)岁。两组性别、年龄、病程、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平均值和基础或伴发疾病构成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200 mg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250 ml生理盐水,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30 mg依达拉奉注射液+100 ml生理盐水,2次/d。基础用药为拜阿司匹林,治疗期间酌情行降血压、降血糖和其他相应对症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4 d。

1.3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1995年)判定疗效〔2〕。疗程结束后,将疗效分为5个等级:①神经功能损缺评分减少91% ~100%,病残程度为0级,判定为基本痊愈;②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 ~90%,病残程度为1~3级,判定为显著进步;③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 ~45%,病残程度与上一等级相同,判定为进步;④评分减少17%左右,判定为无变化;⑤不符合上述条件者判定为恶化。有效=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

2 结果

2.1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平均值的比较 治疗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22.3±4.6)分,对照组为(22.5±4.5)分,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2,P>0.05);疗程结束后,治疗组评分为(13.5±4.8)分,对照组为(17.2±4.1)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且疗程结束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4.14,P <0.01)。

2.2 疗效比较 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有效率为88.0%(44/50),对照组为70.0%(35/50),两者差异显著(χ2=4.88,P <0.05)。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是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一种神经系统疾病,缺血中心区及其周围半暗带组成梗死病灶,中心区神经细胞死亡,缺血半暗带出现瀑布级联反应且程度各不相同,不可避免出现再灌注损伤,引起水肿形成和神经细胞凋亡的主要原因是自由基损伤〔3〕。因此,治疗脑梗死的关键在于如何减轻自由基损伤。

毒理学试验表明,大鼠在缺血/缺血再灌注后静脉给予依达拉奉,脑水肿和脑梗死的程度逐渐减轻,同时伴随的神经症状得以缓解,抑制迟发性神经元死亡。因此,依达拉奉是一种自由基清除剂和神经保护剂,血脑屏障通透率可以达到60%,所以静脉给药后进入脑部达到有效治疗浓度的时间较短〔4〕;并能够清除自由基,抗细胞凋亡等机制,减少神经功能损害,抑制脂质过氧化,使梗死面积逐渐缩小,炎症介质白三烯的形成受到抑制,减轻脑水肿,从而抑制脑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神经细胞的氧化损伤。目前国内将其广泛应用于脑梗死的治疗。

毒理学试验证明,丹参多酚酸可以显著改善实验性脑缺血,达到梗死面积得以缩小、脑组织水肿程度得以降低、脑缺血动物神经症状逐渐改善等目的,其安全性和可控性较好〔5〕。药理研究证明,丹参多酚酸盐能透过血脑屏障,通过以下途径发挥药理作用:①缺血区脑血流量增多,不影响正常血液供应区的血流量;②能抑制血小板聚集,但不影响凝血系统,不用担心出血的可能;③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作用较强;④能保护缺氧造成的线粒体损伤,仅为银杏叶提取物EGB761的1/100;(5)对细胞内Ca2+浓度具有调节作用,发挥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6~8〕。

综上,依达拉奉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急性脑梗死比单用丹参多酚酸盐对照组疗效显著,可能与两者的协同作用有关。可见,两者联合应用能够发挥保护缺血区脑细胞功能,恢复神经功能缺损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80.

2 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2.

3 梁新春,张金荣,朱建国,等.三联抗栓疗法并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及对相关血液指标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1):42-5.

4 王德周,毛彦明.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3):67-8.

5 蒋玉凤,王秋华,刘智勤,等.丹酚酸B对缺血小鼠脑能量代谢和脑水肿的影响〔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7;23(12):2300-3.

6 颜 平,罗心平,施海明,等.丹参多酚酸盐对血小板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16):2092-4.

7 张殿福,王明伟,王连生,等.丹参多酚酸盐对猪急性心肌梗死后氧化应激指标和脑钠肽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6(11):1304-6.

8 张均田.丹酚酸B防治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研究进展〔J〕.医药导报,2007;26(2):107-10.

猜你喜欢

酚酸达拉丹参
丹参“收获神器”效率高
双咖酚酸在小鼠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与组织分布
丹参叶干燥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
丹参叶片在快速生长期对短期UV-B辐射的敏感性
丹参中丹酚酸A转化方法
川芎总酚酸提取工艺的优化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与12种常用注射剂的配伍稳定性
十天记录达拉维佳能EOS 5DS印度行摄
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40例
沉潜迷醉达拉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