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方法与护理干预体会
2013-01-25郑少清
郑少清
(珠海市第二人民医院防保科,广东 珠海 519020)
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方法与护理干预体会
郑少清
(珠海市第二人民医院防保科,广东 珠海 519020)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院前急救方法及护理对策,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5月至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诊治及护理资料,分析其急救方法及护理对策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前壁梗死17例,下壁梗死15例,后下壁梗死9例,侧后壁梗死6例,前壁合并侧壁梗死4例,前壁合并后壁梗死4例,其他部位梗死1例,合并急性左心衰9例,合并心律失常6例,心源性的休克2例,死亡5例。结论院前急救及正确的护理干预是提高心肌梗死塞存率,减少病死率的重要措施。
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又称为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因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所致的部分心肌急性坏死。临床表现常有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急性循环功能障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发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损伤标记酶的升高以及心肌急性损伤与坏死的心电图进行性演变[1-3]。由于其病情急、进展快,一旦发现实施正确的急救处理及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救治成功率。笔者在临床工作期间对近年来收治的68例AMI患者急救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68例,均为我院2010年5月至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AMI患者。其中男46例,女22例。年龄41~73岁,平均年龄56.8岁。发病至就诊时间0.5~14h,诊断标准符合WHO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前壁梗死17例,下壁梗死15例,后下壁梗死9例,侧后壁梗死6例,前壁合并侧壁梗死4例,前壁合并后壁梗死4例,其他部位梗死1例,合并急性左心衰9例,合并心律失常6例,心源性的休克2例,死亡5例。
2 急救措施
2.1 电话急救措施
电话接通后指导患者及家属根据病情用药,嘱患者平卧,保持安静状态,避免引起慌张加重病情。告知患者家属勿随意搬动患者,尽量安抚患者情绪,等待急救到来。
2.2 现场急救
到达现场后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立刻检查患者生命体征,嘱患者平卧、吸氧,给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氧,氧流量3~5L/min。即刻描记18导联心电图1份,同时询问患者临床表现、发病时间及发病原因。正确用药,急性期患者大多情绪慌张、焦虑恐惧,加之心前区疼痛剧烈,要长时应用止痛剂,给予吗啡5~10mg或杜冷丁50~100mg肌内注射。开放静脉通道,常规选用静脉留置针在上肢近心端或锁骨上静脉进行穿刺,必要时建立两条静脉通路,以便保持静脉通路顺畅,同时可调节用药及输液速度。血管扩张剂应用,硝酸甘油具有解除动脉痉挛,增加侧支循环血量,降低血压及减轻心脏前后负荷作用,是防治急性心肌梗死扩展的有效药物,在建立静脉通道之前可给予硝酸甘油0.5mg舌下含服,建立静脉通道之后可以给予硝酸甘油10~20mg加入5%葡萄糖溶液中静滴,每分钟8~10滴,同时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如吗啡可以抑制呼吸,硝酸甘油可导致血压下降,应根据血压、心率的变化调节速度和浓度。抗凝治疗,在确诊急性心肌梗死后,应用肠溶阿司匹林0.3嚼服或肝素钠0.625~1.25WU皮下注射,可减少冠状动脉闭塞缺血,发挥快速抗凝和抗血栓作用。急救后心电图持续监护,由于患者心肌梗死后情绪异常紧张、过度疲劳等造成神经兴奋,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增高心肌耗氧量增加,可发生严重的心律失常和心率衰竭,护理人员在治疗过程中应保持高度敏感性及警觉性,发现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有效抢救措施,对持续室性心动过速伴心功能不全者给予同步直流电复律,后给予利多卡因1~3mg/min维持。出现室颤或室速给予非同步直流电复律。
3 护理措施
3.1 心理护理
建立一个良好舒适的休养环境,病室安静、整洁;医护人员语言要和蔼可亲,举止大方,使患者心情舒畅。进入监护室的患者有紧张、恐惧的心理,应将监护室内的环境、各种机器使用中出现的情况(如机器噪音、电板使用后皮肤搔痒等)详细介绍给患者,使其尽快适应环境,稳定情绪,配合治疗。对盲目自信、过分乐观的患者,应反复讲明本病的有关常识,劝其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合理安排生活;对有焦虑心理的患者,可采取放松治疗法,如学习气功,使患者自如地应用放松疗法应付内心的焦虑情绪和外界环境的刺激。向患者客观的讲解病情的演变,讲清病情稳定后要适量活动,让患者了解不活动不仅不利于心功能恢复,甚至会引起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鼓励患者活动并在活动方式和活动量上给予指导;在患者活动时医护人员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使患者有安全感,逐步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2 转运处理
①向家属说明病情,并签字。②将患者平稳的放置在救护车担架上,避免过多的搬运患者,避免患者用力。③保持静脉输液管路的通畅,根据病情及时调整用药。④心电监护,密切观察神志、心律、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及尿量变化,并做好记录。⑤要求车速平稳,救护车报警器应尽量调小音量。⑥直接将患者转送至重症监护病房继续救治。
4 讨 论
AMI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急性机械性堵塞,引起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细胞坏死,起病急,进展快,并发症多,尤其以心律失常和心源性休克的后果最为严重。据资料统计,国外AMI从发病到医院的时间平均超过6h[4],静脉溶栓时间越早越好,4h内溶栓再通率明显超过6h及12h。
AMI的院前救治是关系到患者生命的重要环节,大部分患者的死亡发生在起病后的第1小时,而预防AMI发生猝死的关键是改善心肌缺血状态,预防缺血的发作和再次梗死的发生,院前给予吸氧、平卧、镇静、止痛、扩张冠脉等救治措施对预防AMI引起的猝死具有重要作用,也为转运医院和尽快溶栓创造了条件。增强防病意识,教会患者自救的方法,防止过度的兴奋和劳累,有心绞痛、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者,要随身携带必要的相关急救药品,一旦发病立即服用。
认识和掌握AMI的早期征兆,对及时抢救患者的生命和预后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发病前1周内如果出现:①无明显原因的体力下降,疲劳感、气短、胸背部或上腹部不适或夜间突然憋醒,感到室内空气不足。②原有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心绞痛的发作失去了原有的规律性,发作次数逐渐频繁,疼痛程度较原来加重且持续时间延长。③既往无心绞痛,突然出现心前区疼痛、上腹痛、心慌、胸闷、恶心、烦躁、气短,一旦发现上诉异常表现,预示AMI的发生,一定要呼叫急救电话。
急性心肌梗死的特点是起病急、进展快、并发症多、病死率高,早期识别、积极救治、明确诊断是做好院前急救积极正确的处理前提,不仅对患者躯体组织器官损害严重,而且造成心理上的重大负担。院前急救护理包括常规护理,吸氧,镇静、止痛,扩血管药物的应用,建立有效的静脉输液通道、院前溶栓等等,就是为院内的规范化治疗赢取时间、创造便利,本组资料也充分证明了院前急救、护理的重要性。
[1] 刘桂芳.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急救和护理体会[J].哈尔滨医药,2006,26(4):67-69.
[2] 林懿,王燕波.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急救与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2):43-44.
[3] 程永梅,丛霞.急性心肌梗死125例院前急救和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7,13(5):31-32.
[4] 常宁,莫延滨.院前成功抢救急性心肌梗死至心脏骤停55例[J].中国全科医学,2001,4(9):739-740.
R473
B
1671-8194(2013)12-033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