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共生思想在大学校园规划中的体现
——以重庆市大学园区规划为例

2013-01-25

中国城市林业 2013年1期
关键词:绿带绿地园区

张 舒

湖南大学建筑学院 长沙 410000

1 现状概况

1.1 区位与规划范围

重庆市大学园区位于沙坪坝西部虎溪镇、缙云山和中梁山之间的广阔地带,属沙坪坝区西部新城总体规划范围,是西部新城的中部组团中最重要的功能区,是未来重庆地区最大的高等教育和科研集聚地区,与城市联系紧密,但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用地呈南北向的梭形,总面积为35 km2。西面是缙云山国家级风景区,西北面是规划兴建的高尔夫球场与白鹭保护区,东侧为沿砚台山、玉屏山、寨山坪流淌的梁滩河。

1.2 自然环境条件

该地区景观、生态条件良好,但也有一些限制。大学园区三面环山,但规划范围内地势较平坦。用地内主要有虎溪河和梁滩河2条河渠穿过,并有一些生态湿地。这些河渠和数量众多的鱼塘、荷塘是本区重要的景观资源,但数条高压走廊自西南向东北斜穿,给城市景观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因素。

1.3 地域特色

山地、河流、农田为大学园区的建设提供了创造特色的可能。大学园区的建设应结合山地、河流和植被,尊重乡土景观和乡土建设传统,从交通、设施、建筑风格等方面营造浓郁的重庆特色,保留基地中的重要山丘、河流、大量的绿地、大树甚至部分农田,充分体现重庆的地理和植被特色[1]。

2 规划设计理念与原则

校园规划秉持生态优先、可持续发展、因地制宜以及资源共享的原则,力求做到功能配套与社会资源共享、分区与功能相得益彰、借山与理水因地制宜、生态与人文有机共融,实现校园建筑与环境的共生。

2.1 尊重自然,结合地域特色

遵循因地就势的原则,尊重环境,尽可能地利用现有丰富的水系和植被资源,保护生态敏感区,保留原始地景,营造出青山绿水环绕的校园景色,同时满足校园规划中所需的功能要求。

2.2 人性设计,适宜空间尺度

强调适宜校园的人性尺度与空间,追求自然景观和生态风貌,以蜿蜒崎岖的小径、自然流畅的水系、移步易景的空间塑造人性化、适宜空间尺度下的校园风貌。

2.3 与时俱进,坚持文脉延续

建筑单体设计与空间环境塑造都讲究时代性与历史感并存。当代校园不仅要与时俱进,突显个性,还要体现丰富的人文气息,延续原有校园建筑的主体风格与历史文脉,孕育健康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2.4 整体规划,长远发展

实施分期建设,长远规划与发展,对整个校园规划进行整体考虑,以循序渐进的发展模式行成良性循环、滚动开发的机制[2]。

3 总体构思

3.1 功能分区及用地布局

该方案采用带状发展结构,有灵活的发展弹性,沿核心地带向两端伸展。园区大致呈南北向分布的梭型。中心条状的公共地带为园区级的共享地带,包含了教育、科技、医疗健康、学术文化设施等,通过景观大道及其两侧的公共地带和东部的科研发展用地连接组成完整的中部组团。大学园区和研发园区之间有大片的生态结合带。

根据基地现状和如上分析,将总体用地功能格局归纳如下:

1)四纵四横——道路。路网结构采用城市主干道和次干道相结合,基本为方格网形式,纵向为4条南北主干道,横向为4条主干道和次干道。

2)两河两山——生态廊道。利用本区内的主要河流虎溪河和梁滩河建立由多条生态廊道构成的生态绿地网络,通过公共地带以绿色为主的主题公园这一规划构思,把河流、城市公园以及其他孤立的生态要素连接起来,形成绿色的生态走廊,使整个新区与自然环境建立一种和谐与共生的关系。

3)一带——中央公共地带。在大学园区的中心部位设置公共地带,布置大学园区的共享资源,如学术交流中心、大型图书馆、展览馆等教育、文化、科技设施,并在每一个主题公园内布置特色的植物带,利用生态绿化带连接,使该区成为大学园区乃至整个规划区功能上、形态上、景观上和组织结构上的核心区域。

4)三个圈层——空间结构。在空间结构上形成以公共地带为中心的第一圈层、以各校园沿公共地带发展而成的第二圈层、以及部分预留发展用地为第三圈层的圈层式结构。由内至外,3个圈层的建筑密度呈逐渐降低的趋势。这一结构满足了中心公共地带辐射范围的限制条件,既有利于大学园区学术氛围的塑造与保持,又可满足大学园区与周边地区的融合,提高周边地区的文化品味,带动其发展[3]。

3.2 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1)路网结构。根据地形和各大学的用地规则性要求,为了与线形的规划结构相适应,大学园区的路网结构采取双重网格叠套的方格网形式,纵横相交的主次干道不强求笔直,在不同地段根据地形和景观要求略有转折,使之依山就势,随曲合方,与自然生态景观相融合。

2)步行与非机动车专用路。规划重视形成连续、便捷、安全、舒适的步行道和非机动车专用道系统。通过道路横断面设计以及道路与景观设计相结合,在中央公共地带、各大学校园和居住区内部形成步行系统和非机动车专用道系统。

3.3 绿地景观系统规划

3.3.1 绿地系统

规划采用了一个“环+廊+楔+点”的绿地系统,同时重视绿地的结构、质量和数量。

环:绿环由大学园区周边的防护林带和自然山地、河流及沿河绿带组成。东面是高压走廊下的生态防护绿地和梁滩河,北西南三面分别是遂渝高速公路、二环路的防护绿带,宽度均不低于150 m。

廊:廊是指中央绿带 (中央公共走廊)。该中央绿带作为绿地系统的主骨架,北起遂渝高速,南抵曾家,全长约9 km,是规划区内的主要公共绿地。中央公共走廊既是绿带,又是景观带、共享带、城市风道和生物迁移廊道。中央绿带以郊野自然景观和自然水系形态为主,规划应严格限制进入中央绿带的开发建设。

楔:各个绿楔既是分隔各个组团的天然边界,又是联系外围绿环和中央绿带的放射状廊道。规划绿楔由若干联系外围绿带和中央公共绿带和高压走廊下防护绿带构成。

点:散布在各个组团之内的公共绿地、街头绿地和专用绿地是整个绿地系统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在限制这些绿地的单块规模的同时着重解决均好性,使之分布均匀、便于使用。此外在各居住区、居住小区建设中应严格按照有关规范保证绿地率等指标的落实。

3.3.2 绿地生态性

规划在充分尊重大学园区原有水系的基础上,注重规划水系与绿地系统、公共空间、景观系统的同步构建。鉴于园区内的水面主要来自降水,加之用水面来组织各级公共空间,除利用一些水塘、鱼池之外,尽量不新增大片的人工水面,而是运用河道等线形水体,以尽可能少的水面获得尽可能长的滨水地带。

沿高速道路和河流设防护林带,高压走廊下亦设防护绿带。规划区内道路应普遍绿化,红线宽度大于50 m的道路绿地率不应小于30%,红线宽度小于50 m的道路绿地率不应小于25%。

为降低绿地建设的投资,南部的农业生态主题园内的山体保持原生态,作为林地存在,不计入公共绿地的范畴[4]。

3.3.3 整体景观风貌

景观类型包括自然景观 (绿地、水景及滨水景观)、城市群落景观 (主要以天际线和轮廓线形式出现)、街道景观 (主要表现为街道的连续性、街道轮廓的完整性、绿化配置与街头开放空间的设置、街区围合感等)、人文景观 (各种具有文化色彩的活动)。自然景观强化自然地形,结合山体、河流设置一定宽度的绿化带,不仅起到生态作用,同样提供部分开放空间。人工景观通过艺术品、特征植被、建筑群来渲染园区的特色。

3.3.4 生物多样性

为确保园区内的生态环境质量,规划要求尽可能保留自然生态环境的原生态,整个园区内的植物配置尽量采用具有乡土色彩的植被,注重物种的多样性。园区内植物种类不应少于500种[5]。

3.4 校园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应充分利用地形,创造高低错落、富有变化的天际轮廓线,使视觉空间形态呈现明显的立体化特征。对于大型的公共建筑,更应强化建筑第五立面的设计。大型建筑的屋顶可设计成屋顶广场、屋顶花园,成为学生休息、交往的场所,又可提高视觉品质。对于其他建筑屋顶形式、风格、色彩也要精心设计,整个校园建筑的风格、色彩也应精心设计,强调统一、丰富、有变化[6]。

4 共生思想的体现

在现今的校园规划中,应追求校园发展与城市环境共生,追求校园发展与时间、空间共生:既对校园各时期建设活动提出科学、有序的指导建议,又使校园空间环境的形成建立在对基地环境充分尊重与适应的基础之上,从而实现与校园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对话。追求校园发展与文化的共生:校园建设应本着尊重历史、尊重人文、尊重时代的规划设计理念,注重校园文脉的继承与发扬,并且积极顺应时代价值观念、审美需求的变化,从而创造出富于时代精神的创新文化性格。

在校园规划中,应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生态环境保护,坚持结合地形地域特色规划功能布局和道路景观,坚持校园文脉与城市文化的共生,坚持校园建设与城市建设的共生,将校园景观融入自然景观与城市景观之中,力求将校园空间塑造为城市整体景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1]蔡云楠,郭红雨.山地城镇景观规划设计探析[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0(1):65-70.

[2]费曦强,高冀生.中国高校校园规划新特征[J].城市规划,2002(5):32-36.

[3]黄光宇.山地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J].时代建筑,1998(1):70-71.

[4]王铎,王诗鸿.“山水城市”理论概念[J].华中建筑,2000(4):21 -23.

[5]成受明,李和平.论山地住区环境营建:以重庆市巴南区公务员小区规划为例[J].规划师,2002(10):34-36.

[6]姜辉,孙磊磊.大学校园群体[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绿带绿地园区
城市滨河绿带整治中的生态规划方法研究
北京不同道路绿带银杏土壤肥力综合评价
解析当代大都市区绿带规划、建设与治理
——以上海环城绿带为例
浅谈林地绿地养护精细化管理
老城区绿地更新策略——以北京西城区绿地提升为例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园区的开放样本
构建个性化的城市细胞膜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走进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