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个性化的城市细胞膜
2018-10-21毛正平
毛正平
摘 要 环城绿带在我国部分城市已进行了实践,作为抑制城市扩张的特殊绿地对城市的建设意义重大。每座城市的环城绿带都有着自身的特色,其中上海的环城绿带沿城市外环路建设,与城市发展紧密联系。文章通过对上海市环城绿带进行分析,提炼城市设计在上海环城绿带中的应用,探讨从城市设计的层面构建具有城市个性的环城绿带的思路。
关键词 城市设计;环城绿带
环城绿带可以形象地比喻成城市的细胞膜,进行互质交换,抵御外界干扰,同时限定了一定的生长范围,其形态又是不确定的。环城绿带的建设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当人们意识到建设环城绿带重要性和必要性时,构建具有城市个性的环城绿带也应该及早重视。环城绿带不是仅仅在城市外围画个绿圈,如果当每座城市都套上一个类似的绿环环时,城市之间或许又变得有些乏味。
1 环城绿带的概念及发展
环城绿带(Green belt)一般是指在城市周围建设的绿色植被带,是城市绿带廊道(生态廊道)的一种类型,即在一定规模的城镇或城镇密集区外围,安排较多的绿地或绿化比例较高的相关用地,形成环绕城市建成区的永久性开敞空间。
霍华德在1898年提出的“田园城市”理論里阐述了环城绿带的概念,其名著《明日的田园城市》中指出在城市周围应建立起永久性绿地。供农业生产使用,并防止城市的蔓延。1927年,霍华德的追随者恩温在编制大伦敦区域规划时建议用一圈绿带把现有的城市地区圈住,不让其向外发展,而把多余的人口和就业岗位疏散到一连串的“卫星城镇”中去。
1947年《英国城镇与乡村规划法》第一次明确的确定绿化带(Green Belt)的概念。英国也是最早建设环城绿带的国家。著名的伦敦环城绿化控制带即建于1938年,宽13—14km,面积达5780平方公里,形状为片、环状,包括林地、牧场、乡村、公园、果园、农田、室外娱乐用地、教育科研用地等。它既可以作为伦敦的农业与游憩地区,保持原有小城镇的乡野风光特色,又可以抑制城市过分扩张。
2 国外环城绿带的基本特点
国外的环城绿带一般具有着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国外的绿带较宽宽度多为10公里以上。比如莫斯科的环城绿带的平均宽度约为10公里,伦敦的环城绿带规定为4.8公里,巴黎的环城绿带最宽处也有数十公里。
第二、多样化的用地性质。采用果园、农田、林地、牧场、乡村、公园和室外娱乐等多种用地丰富绿带的形式。例如莫斯科制定了把森林引入城市的规划,营造了广阔的森林、水面和乡村风光,在莫斯科周围形成一个绿色的链环,使整个莫斯科被森林所环抱。渥太华市通过保护自然区、农田等资源,在市区周围构建绿化带,形成开敞空间。
第三、系统性强。通过道路连接绿带和市区内公园绿地,形成区域性的绿地系统。各国的环城绿带虽然有宽有窄但整体上的环形都是不间断的。
第四、管理严格。政府采取了严格限制开发行为的管理方式,达到防止城市蔓延和保护绿带的目的。许多国家通过制定法案并在政府的指导下严格按照规划法案逐步实施。
3 国内环城绿带的发展
国内的环城绿带建设起步较晚,到目前为止北京,上海,合肥,天津,广东等省市进行了环城绿带的实践。
北京是国内建设环城绿带最早的城市,1958年,北京提出在市中心地区与边缘集团之间以及各边缘集团之间设置环城绿带。绿地结构是以森林为主体,在自然环境适宜的地段布置有湿地、水体、草地、 水果、花卉、苗圃等特色农业,景观类型多样。在环城的各个方向均建设大面积森林景观,尤其在北部、东南与南部沙地。合肥环城公园是在原环城林带基础上建设形成的带状敞开式公园,绿树碧水宛如丝带,束在新城旧市之间,被人们誉为“翡翠项链”。广东省在 2003年颁布了环城绿带和区域绿地指引,这在国内尚属首例。
对这些现有的环城绿带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国内的环城绿带宽度相对较小,并且是在城市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开始重新规划与建设。面临了对原有资源的利用保护与对现状用地的拆迁与改造。用地性质也较为单一,林地、牧场、农田、果园所占的比重相对较少。相应的法律法规还比较缺乏,除广东颁布的绿地指引外,上海也颁布了环城绿带管理办法。
4 上海环城绿带的发展建设
4.1 总体情况
根据《上海市环城绿带管理办法》上海环城绿带是指城市规划确定的沿外环线道路两侧一定宽度的绿化用地。建设城市环城绿带是上海“着眼21世纪的长远发展趋势,创造清洁、优美、舒适的国际都市”的一个重大设想。在建的环城绿带紧贴上海外环线道路外侧,蜿蜒环绕整个上海市区一圈,总宽500米,全长97公里,总面积7241公顷。环城绿带要建设成为以生态为灵魂,以景观为特质,以生态防护、景观观赏、体育休闲、文化展示、社区服务、防灾避难等多重功能叠加为内核的城市景观林带和郊野公园体系。(见图1)
4.2 主要特点
上海市环城绿带较之国内其他城市的环城绿带有所不同。上海环城绿带离城区较近,并不完全是建设在城市外围,也不完全符合位于城乡边缘地带的特性。穿越城市主要区县,如徐汇,浦东,宝山,闵行等。绿带的宽度较窄,上海外围没有良好的森林资源可利用,500米宽的纯人工林地绿地对于上海已经是一个重大的突破。由此上海环城绿带规划形态为“长藤结瓜”式,即500米宽的环状绿带为“长藤”;沿线在用地条件较好的地方适度放宽,规划布置10个大型的主题公园,即为“瓜”。
上海环城绿带沿城市外环路建设,在空间结构上较完整,依托外环路的线性关系使绿带能够连续不间断。但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外环路周围已经大量开发成城市居住用地,环城绿带实际成为成为城市的绿色廊道。抑制城市蔓延扩张的功能并不明显,但生态环保功能,休闲游憩功能,景观美化功能成为主导。
在城市设计层面,环城绿带全程有多条城市主干道穿越,并与多条城市街道相邻,在地块中与道路相连的部分,通过城市设计的手法对塑造环城绿带街景效果的关键行景观要素进行规划引导和控制。在沿外环线一侧强调其道路景观功能,林缘线、林冠线、空间的开合和局部进退变化,遵循一定的模数有节奏的变化(一般来说以每200米为一变化单元)关系,形成季相变化绚烂、景观序列丰富的“环城彩带”。在游览空间上有序设计活动空间、自然空间、交通空间、亲水空间等。
上海环城绿带可以看做是上海的绿色生态屏障。总体定位为——充分发挥为城市送氧、引风、防燥、除尘等综合生态功能,改善上海城市整体大气候和区域生态环境;以森林、水洗、湿地、田园风光为主题的城市森林花园带。具有春景、夏绿、秋色、冬姿等高质量景观效果的“环城绿带”。最终成为广大市民乐于前往的休闲度假的市郊自然空间和文化场所。
4.3 规划原则
1)绿色生态原则——要发挥城市绿地系统的整体價值和生态作用,为城市提供绿色生态北京和绿量基底,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地。
2)功能复合性原则——环城绿地是一个,将生态防护、景观观赏、体育休闲、文化展示、社区服务、防灾避难等多重功能叠加于一体的城市生态片林。要做到为人服务,将人的活动引入绿带,最终的着眼是人。将原来的生产式苗圃与纯林结合为主的城市林带,整体提升转变为一个生态、景观和社会服务功能相融合的“活”的、有生命的城市基础设施。
3)可持续发展原则——做到各地块主题定位与市域范围内规划布局的均好性,做到与其绿带两厢城市用地的协调性。
4)系统整体性原则——作为上海绿地系统中的“环”与“楔—廊—园—道”有机融合,相互作用,进一步强化城市绿化体系的整体生态效用。环城绿带自成一体,内部通过功能分区、道路交通、水系和园林树种等专项形成各个相对独立却又统一的子系统体系。
4.4 景观结构
上海环城绿带经过上海的八个区,每个区又都具有自身的城市发展定位,规划时根据每个区的特征,将其绿带赋予了不同的特色——“林带风光生态浦东”;“艺术果韵魅力南汇”;“主题展示活力浦东”;“运动保健时尚徐汇”;“动感创新风采闵行”;“绚烂园林景观长宁”;“友好花园清新嘉定”;“社区服务人文普陀”;“郊游野趣园境宝山”;“社区服务人文普陀”。这也成为了上海环城绿带与其他城市的最大不同,蕴含了丰富的城市文化特色,也展现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图2)
如浦东新区环城绿带建设以生态为主体,融合生态防护、景观观赏、体育休闲、文化展示、社区服务、防灾避难等多重功能,充分考虑周边现状情况,建设成为具有春景、夏绿、秋色、冬姿的"彩带",在发挥基本生态防护功能的基础上,成为广大市民休闲度假的特色公共开放空间。再如徐汇区环城绿带以生态为核心,以景观为规划的特质,以功能为规划的内核,注重用地的多功能叠加性,体现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
5 总结
中国的环城绿带起步较晚,根据现有的情况,不可能完全照搬国外的建设模式,国内的环城绿带根据城市的特性也各不相同。上海环城绿带充分结合自身的特点,将城市内涵有机的融入绿带,与城市的整体空间格局相融合,环城绿带的各项功能。通过对上海环城绿带的分析对国内其他城市的环城绿带建设有所启发,因地制宜、以人文本创造富有个性的城市环城绿带是我们所期待的。
参考文献:
[1]王旭东 王鹏飞.国内外环城绿带规划案例比较及其展望.[J].规划广角,2014(12)
[2]王红兵 陈家宽.环城绿带格局与大城市规模的相关性.[J].科学通报,2015(15)
[3]张浪.上海市中心城周边地区生态空间系统构建重要措施研究.[J].上海建设科技,2013(6)
[4]李雪松. 城市环城绿带的生态建设与规划设计[D]. 同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5]龚兆先 周永章. 环城绿带对城乡边缘带景观的促进机制[J]. 城市问题,2005(4)
[6]上海市人民政府. 上海市环城绿带管理办法[J]. 新法规月刊,2002(04)
[7]管群飞等. 上海环城绿带规划开发初探[J]. 国土绿化,2004(9)
[8]张怀振 姜卫兵. 环城绿带在欧洲的发展与应用[J]. 城市发展研究12卷,2005(6)
[9]谢涤湘 宋健等. 我国环城绿带建设初探—以珠江三角洲为例[J]. 城市绿地,2004(4)
[10]汪永华 大城市环城绿带规划原则与理念[J]. 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2005
[11]上海市园林设计院. 上海市环城绿地控制性详细性规划.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