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位难产的临床分析与处理
2013-01-25许静孟萍
许 静 孟 萍
(单县黄岗医院,山东 菏泽 274323)
头位难产的临床分析与处理
许 静 孟 萍
(单县黄岗医院,山东 菏泽 274323)
目的探讨头位难产的判别、处理、预防方式。方法对80例头位难产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胎头位置是引起头位难产的主要原因。结论头位难产易发生胎膜早破,正确处理头位难产,可以降低剖宫产率。经研究表明,对头位难产征象进行及时识别并查明现状发生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正确处理,将头位难产情况引导向顺产方向,将其对母婴的危害性降到最低。
头位难产;临床分析;处理;预防
开展围生期保健护理,可以将胎位性难产率有效降低,但依旧未能改善头位难产率居高不下的事实,并且还呈现出逐渐升高趋势。胎儿不能顺利从母体分娩出来的现行被称为难产。一般情况下,能否顺利分娩的决定因素有产力、产道及胎儿状况三方面因素。一旦三因素中有一项或是一项以上出现异常现象,就会造成分娩进程受阻,从而引发难产;顺产过程中如果不能实施有效、正确处理,也会引起难产。因此顺产和难产并非绝对的。为了将头位难产率降低,我院对其进行了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我院2009年3月至11月共收治产妇患者820例,产妇中有有795例头位病例,占总数的96.9%,头位难产病例80例,占9.7%。我院对80例头位难产病例进行回顾分析,包括产妇出现头位难产的原因,难产类型,如何进行识别、处理及预防等方面。
2 结 果
80例头位难产病例中共有60例头位定位异常状况病例,占难产比例75%,有1例骨盆异常引起的头盆不称,占1.6%;胎头俯屈不良的有12例,占20%;头位不正如持续性枕横位或枕后位47例,约占78%;产妇患者中枕前位20例,占25%。其他难产原因:13例产妇为原发性宫缩乏力,7例产妇为继发性宫缩乏力。80例头位难产产妇患者中,有57例患者应用剖宫产分娩方式,占71%;采用胎头吸引术15例,占难产比例18.7%;采用先实施徒手旋转胎头,然后进行引导分娩方式的病例为8例,占10%。阴道助产指征为胎儿宫内窘迫、产妇出现宫缩乏力以及第二产程延长等。
3 讨 论
3.1 头位难产现象及分娩四因素
分娩过程中胎儿胎头先露出来,但受到分娩四因素影响造成的难产即为头位难产。分娩四因素为产道、胎儿、产妇精神心理、产力异常。
3.2 头位难产发生的原因
①产道异常,产道异常可使胎儿娩出受阻,临床上以骨产道异常多见。骨盆狭窄异常可影响胎头衔接,容易引起胎位异常,造成头盆不称。所以在估计分娩难易时应首先考虑到骨盆这个重要因素,在妊娠期间应查清骨盆有无异常,有无头盆不称,及早做出诊断,以决定适当的分娩方式。若胎儿较大,有明显头盆不称,胎儿不能通过产道者,应尽早行剖宫产术。本组骨盆异常引起的头盆不称1例,占1.6%。②胎头位置异常和胎头俯屈不良,如持续性枕横位或枕后位,本组头位不正如持续性枕横位或枕后位47例,约占78%;胎头俯屈不良的有12例,占20%。另外20例为枕前位,占25%。③继发性和原发性宫缩乏力是主要的两种宫缩乏力现象。继发性宫缩乏力是指因胎头位置异常或头盆不称等因素导致产程延缓、停滞等难产现象,此时胎头将会在出口平面或中骨盆受阻;原发性宫缩压力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药物作用、头盆不对称现象较严重以及产妇出现紧张、担忧等精神心理因素引起宫缩乏力。一旦出现原发性宫缩乏力,将会在骨盆入口平面阻滞胎头,形成难产。本组原发性宫缩乏力13例,继发性宫缩乏力7例,共20例。通过分析我们发现,阻力增加是造成头位难产的最主要因素。而增加阻力的不变因素为胎儿过大及骨盆异常等现象,增加阻力的可变因素为产力、胎儿胎头位置等。产妇出现宫缩乏力会使阻力增加,出现胎头定位异常现象则会引发继发性宫缩乏力[1]。
3.3 诊断方法
3.3.1 病史及体检
在分娩之前需要先了解、掌握产妇年龄、身高、既往病史、孕产史、难产史、孕周等具体、详细情况,对产妇孕后情况进行检查,包括贡高、腹围、身高、体质量以及超声检查等,这样能够对产妇的详细情况有初步了解,依据检查情况可以判定产妇实施阴道分娩是否存在难产倾向。对孕妇骼前上棘、坐骨结节间径、骶耻外径、骼嵴间径等各值进行测量。当坐骨结节间径<8cm,要测量产妇的出口后矢状径,了解其盆骨是否存在狭窄、畸形状况,掌握盆骨类型及米氏菱形是否对称。
3.3.2 掌握胎儿宫内状况以及宫缩情况
对产妇的宫缩强弱、间歇时间、持续时间等进行密切观察。伴随着产程的进展,正常宫缩间歇时间会逐渐缩短为2~3min,宫缩持续时间会延长至50~60s,这时候会逐渐增强宫缩强度,在此期间应对产妇患者反应性、变异性以及胎心基线率等进行仔细观察;必要时应用连续电子胎心监护,可以及早发现胎儿窘迫现象,协助判断宫缩强度、频率等。
3.3.3 阴道检查
头位难产主要检查识别方式采用阴道检查的方法。阴道检查需掌握以下信息:①宫颈水肿现象:一旦发现产生宫颈水肿,需了解其并发程度、部位等;②胎膜破裂情况:如胎膜未破的情况下需要立刻实施人工破膜,并仔细观察羊水量和羊水形状特点;③宫口扩张程度;④胎头下降程度;⑤确定胎方位。如果活跃早期产程图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刻对产妇行阴道检查协助诊断,经过一段时间试产,如无进展或是进展依然缓慢,应实施二次阴道检查,并依据二次检查结果确定分娩应用方式。通常情况下胎儿的耳廓指向枕骨位置,这也可以作为一项胎方位确定的方式。通常情况下在阴道助产、工口全开情况下采用此种胎方位确定方式。但耳廓位置相对较高,检查者需要将手进入阴道才能查清;⑥骨盆内测量:阴道检查能准确了解骨盆内部情况。
3.3.4 肛门检查
了解并掌握胎头下降、产妇宫口扩张、宫颈厚薄与成熟等情况;观察是否出现颅骨重叠、宫颈水肿及胎膜破裂情况;还应了解产妇患者骨盆后半部分具体情况。
3.4 头位难产的处理
胎儿的头部先露出来不全属于正常分娩。头位难产需要进行综合分析,然后确定最佳方式结束分娩。若处理不当,顺产可转变成难产,处理得当,难产也可转变成顺产。主要体会:①临产潜伏期产妇宫缩规律,实施安定静脉注射,对产妇宫口扩张、胎头下降状况进行密切观察。试产失败应即刻考虑实施剖宫产;②活跃期出现停滞、延长状况需即刻进行胎头的检查确定,预测胎儿和骨盆关系,将头盆不称状况尽早发现解决,如确诊为持续性枕横位或枕后位而且无明显头盆不称,需采取侧卧位(向胎心的对侧),宫颈水肿者给以2%利多卡因5mL宫颈涂抹,宫缩乏力者静脉滴注缩宫素(5%葡萄糖500mL+缩宫素5U),加强宫缩,给以吸氧,必要时行徒手旋转胎头术来矫正持续性枕横位或枕后位,矫正前首先向产妇讲解胎头内旋转的机制和必要性,取得产妇及其家属的同意后,嘱其排空膀胱,医师或助产士常规消毒外阴皮肤,铺无菌巾,戴无菌手套,在严格无菌操作下行阴道检查,摸清胎方位,将胎头轻轻上推,示指和中指扪及胎儿顶骨部,于宫缩时向前旋转,嘱产妇向下屏气迫使胎头旋转下降。左枕后位是逆时针旋转90°,右枕后位是顺时针旋转90°转为枕前位后,宫缩间歇时,应继续扶住胎头,避免回到原来的位置,直到宫缩时感胎头有下降感,并不在回转时将手取出[2]。如徒手旋转胎头失败、胎儿宫内窘迫及产程无进展时均需要采取剖宫产术。
3.5 头位难产的预防
头位难产产生主要因素为胎头位置异常,预防主要措施为纠正胎头位置。孕期或分娩早期可以通过手法或利用体势转正胎头位置,或是宫口开达7~8cm后,采用阴道徒手转胎头措施,均能将头位难产率降低[3]。注意对产妇进行心理护理,要为产妇创造一个优良分娩环境;引导其采用正确的分娩体位,当宫口全开时引导产妇应用腹压方法。产妇患者应适量进食并注意休息,才能确保分娩精力、体力充盈;主张丈夫陪伴分娩及助产人员全程陪护等方式,能够有效缓解产妇紧张、害怕心理,促进产程进展、分娩过程能够更加顺利。引导孕妇合理补充营养,以防出现营养过度情况,指导孕妇进行适当活动,可以有效降低巨大儿发生率。因此及早发现,及时处理头位难产是非常重要的。如处理不当,围生儿病死率高,常发生新生儿并发症,导致严重后果,给患儿的家属带来极大的痛苦,并极易引起医患纠纷。
[1] 蔡汉钟.胎头位置异常的诊断与处理[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2,10(4):202-204.
[2] 黄秀丽,刘爱荣.徒手旋转胎头术矫正持续性枕后位[J]齐鲁护理杂志,2009,10(12):123-124.
[3] 曹瓒孙,苟文丽.围产医学[M].北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479.
R714.44
B
1671-8194(2013)12-014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