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贯》喘论解析

2013-01-25丁红生陆树萍

中国中医急症 2013年4期
关键词:八味水火李东垣

丁红生 刘 杰 陆树萍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嘉兴市中医院,浙江 嘉兴 314001)

赵献可,字养葵,自号医巫闾子,是明代研究“命门”学说卓有成就的医家。赵氏学说立意于先天水火而尤重于命门之火,在治疗上反对滥用苦寒克伐。他认为先天水火乃人生立命之本,养生、治病莫不以此理“一以贯之”,因撰书名曰《医贯》[1]。《医贯》是赵氏仅存于世的两部医著之一,较全面地阐述了作者的医学理论、治病原则及遣方用药,是一部集中反映其学术思想的最具价值之作[2]。《医贯·喘论》在继承张仲景、李东垣、朱丹溪等人学术观点的基础上加以发挥,着重点在于阐述虚喘致病的病机及治法。在喘论中,他首先辨别喘与短气之不同,对于朱丹溪所云“久病是气虚,宜补之;新病是气实,宜泻之”提出不同观点,认为“喘与短气分,则短气是虚,喘是实,然而喘多有不足者,短气间亦有有余者,新病亦有本虚者,不可执论”。对于外感致喘,认同张仲景的观点;对于内伤致喘,认同李东垣的观点,并有进一步的发挥。外感致喘的病机上,他认为“风寒暑湿所侵”,皆可致“肺气胀满而为喘”,治法上“真知其风寒也,则用仲景青龙汤;真知其暑也,则用白虎汤;真知其湿也,则用胜湿汤”。对于内伤致喘,分辨为阴虚致喘、阳虚致喘、七情郁结致喘。

1 阴虚致喘——壮水之主,则水升火降,而喘自定矣

前人论及喘证,一般认为属气有余之证。而赵氏认为“当属火之有余,水之不足;阳之有余,阴之不足也”。对于《内经》所云诸逆冲上之火,认为“皆下焦冲任相火,出于肝肾也,故曰冲逆。肾水虚衰,相火偏胜,壮火食气,销铄肺金,乌得而不喘焉?”力辨阴虚为肾中之真阴虚,非丹溪所谓阴血虚。因此治疗当用六味丸加麦门冬、五味子等,壮水之主,使水升火降,喘息自定,不宜使用四物汤类加减治喘。对于肾阴虚喘证夹痰者,他认为“阴水虚故有火,有火则有痰”。对于此类痰,赵氏在《医贯·痰论》中主张“不治痰之标,而治痰之本”,“先以六味壮水之主,复以四君或六君,补脾以制水,子母互相生克,而于治痰之道,其庶几矣”。

2 阳虚致喘——益火之源,助元返本

对于症见呼吸气促,其症似喘非喘,外见四肢厥逆,面赤烦躁,脉象两寸浮大而散,两尺微而无力。引《内经》曰“少阴所谓呕咳上气喘者,阴气在下,阳气在上,诸阳气浮,无所归依,故上气喘也”。认为此症病机为“真元亏耗,喘出于肾气上奔,气不归元”。治疗主张“善治者,能求其绪,而以助元接真镇坠之药,俾其返本归原,或可回生,然亦不可峻骤也。且先以八味丸、安肾丸、养正丹之类,煎人参生脉散送下,觉气苦稍定,然后以大剂参、芪补剂,加破故纸、阿胶、牛膝等,以镇于下;又以八味丸加河车为丸,日夜遇饥则吞服方可”。强调益火之源、助元返本。

3 郁证致喘——五郁皆能致喘,治之疏散,然不忘滋肾水

赵氏认为“木郁、火郁、土郁、金郁、水郁,皆能致喘,俱属有余之证”。郁证致喘病机在于“七情内伤,郁而生痰”。并在《医贯·郁病论》中认为“木郁则火亦郁,火郁则土自郁,土郁则金亦郁,金郁则水亦郁,五行相因,自然之理”。治之“予逍遥散治木郁,而诸郁皆因而愈”,可见郁证致喘治法以疏散为主。然“一服之后,继用六味地黄加柴胡、芍药服之,以滋肾水,俾水能生木”。并且在《医贯·喘论》中特别指出火郁致喘“为蓄郁已久,阳气拂遏,不能营运于表,以致身冷脉微而闷乱喘急。当此之时,不可以寒药下之,又不可热药投之,惟逍遥散加茱连之类,宣散蓄热,得汗而愈。愈后仍以六味地黄,养阴和阴方佳。”总之,赵氏郁证治疗立法疏散然不忘滋命门真水。

综观赵献可《医贯·喘论》对于喘证的认识,其继承了张仲景、李东垣等人治喘的观点。对于喘证属虚者,着重于从肾命水火治疗。认为郁证属实喘,疏散中仍不忘滋命门真水,可见其重视肾命的观点。《医贯·喘论》丰富了中医学对内伤致喘的认识,特别是虚喘的病机治法,影响了后世医家对于喘证的认识。其后清代叶天士提出“在肺为实,在肾为虚”,来说明喘证肺肾两脏的病机重点。林佩琴在《类证治裁·喘症》中提出“喘由外感者治肺,有内伤者治肾”的治疗原则。这些观点对于指导喘证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当然,赵氏为了纠正当时寒凉时弊,治疗上着意于命门水火,以六味、八味统治诸症,亦不无偏颇。今天临症时仍需详查喘之虚实新久、外感内伤,辨证论治,不可拘泥于一家之言。

[1]任应秋.中医各家学说[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16.

[2]刘玉玮.赵献可《医贯》医学理论特色辨析[J].中医文献杂志,2001,1(1):6.

猜你喜欢

八味水火李东垣
基于《内科摘要》探讨薛己对八味丸的应用*
水火大比拼
巧解心结换得“全福花”
喷火鱼VS射水鱼,水火较量谁更强
水火人生
柯子大 煮出人生“八味”
水火相容
浅析李东垣阴火理论
比色法测定肉豆蔻八味胶囊中总黄酮含量
基于数据挖掘金代名医李东垣治疗脾胃病用药思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