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文泰运用药对的临床经验

2013-01-25张武强刘荣娟张武标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24期
关键词:川牛膝诸药土茯苓

张武强 刘荣娟 龙 清 张武标

1.江西省吉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西 吉安 343000;2.上海电力医院,上海 200050

张文泰老中医,临证五十余年。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临证喜用经方治病,潜心研究中药药对,精确辨证施治,每每得心应手。现将其临证有效药对总结如下。

1 僵蚕配忍冬藤治疗老年小腿灼热症

刘某,男,72岁,农民。2012年12月18日来诊。自诉三个月前因脑梗塞致左下肢行走不便,症见:左小腿灼热如火燎,即使严寒季节,灼热感丝毫不减,彻夜难眠,腹胀满,尿短赤,口干,饮水不多,舌质紫色,舌苔薄黄,脉沉滑有力。西医诊断为脑梗塞后遗症,导致末端血管神经微循环障碍,神经感觉过敏。中医诊断为发热症,证属痰瘀互结,经络阻滞。治宜清热化痰,活血通络。方药:忍冬藤200g,柴胡24g,僵蚕30g,浙贝15g,海蛤粉30g,蝉蜕30g,全蝎10g,地龙20g,水蛭6g(分冲),薏苡仁30g,姜竹茹 30g,海藻 30g,玄参60g,赤芍 30g,甘草10g,川牛膝30g,木瓜18g,生石膏60g,地骨皮60g。一日1剂,分早晚2次,水煎服。上方连用7剂后,左小腿灼热减轻,为巩固疗效,守上方送服礞石滚痰丸一次9g,一天2次调理善后3周,诸症消失而愈。近半年来未复发。

按:方中忍冬藤清热解毒,凉血通络;柴胡疏肝清热;僵蚕、浙贝、海蛤粉、姜竹茹、海藻化痰软坚;蝉蜕、全蝎、地龙、水蛭清热化痰,通络;薏苡仁健脾利湿,消肿止痛;玄参、赤芍凉血化瘀;川牛膝活血化瘀止痛;木瓜舒筋活络;生石膏清热泻火;地骨皮养阴清热;甘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化痰,活血通络的良好功效。

2 僵蚕配薏苡仁治疗慢性阑尾炎反复发作

刘某,女,46岁,患慢性阑尾炎3年,经西医氨苄青霉素、甲硝唑治疗后,每每症状能缓解,但时有右下腹隐痛,尤以受寒、剧烈运动时为甚。因患者不愿手术治疗,要求中医治疗。2009年2月16日初诊,诊见:患者面色苍白、神疲体倦、发热、恶寒,脘腹胀满,恶心,纳差,右下腹持续性隐痛,大便干结,小便微黄,舌苔白厚腻、脉弦略数。血常规检查:白细胞 (WBC)17.9×109/L,中性粒细胞 (N)0.88。查体:右下腹压痛 (+),反跳痛(+)、肠鸣音正常。B超提示:肝、胆、脾、双肾均未见异常。胃镜检查未见异常。X线显示:阑尾充盈呈分节状。诊断为慢性阑尾炎。证属气血瘀滞、热毒内蕴。治宜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药用:红藤60g,紫花地丁30g,大黄12g(后下),当归15g,柴胡15g,白芍30g,枳实12g,僵蚕15g,蝉蜕12g,蜈蚣2条,老蜘蛛2只,薏苡仁60g,甘草10g。每日1剂,分早晚2次,水煎服。患者用药3剂后,自觉右下腹明显好转,剧烈运动时仍有右下腹牵拉痛感,腹不胀,胃纳改善,二便通畅。原方减去红藤、紫花地丁、大黄,再服3周后,上述症状消失而愈,随访未复发。

按:方中红藤、紫花地丁清热解毒;四逆 (柴、芍、枳、草)疏肝理气;薏苡仁健脾利湿,消肿排脓;大黄凉血化瘀,通腑泻热;当归活血化瘀;僵蚕、蝉蜕、蜈蚣、老蜘蛛化痰通络,软坚散结。诸药合用共达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良好功效。

3 土茯苓配忍冬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曹某,男,76岁。2010年12月20日初诊。自诉患痛风已二十余年,其症状表现为足趾疼痛,每因劳累,受寒,饮酒而复发,晚间痛甚。近半个月来因受寒,饮酒过量,食动物内脏及多种海鲜产品,当夜右侧大趾疼痛剧烈、肿胀,曾口服秋水仙碱、别嘌醇、布洛芬缓释胶囊,疼痛症状有所缓解,但肿胀难消,故求治于中医。症见患者神疲乏力,痛苦面容,右足不能下地行走,右大趾红肿热痛,压痛阳性,舌质红,苔黄厚腻,脉细数。实验室检查:血清尿酸 (UA)762umol/L。西医诊断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中医诊断为历节病 (浊瘀痹)。证属:浊瘀痹阻,湿热蕴结。治宜清热除湿,宣痹通络止痛。方药:土茯苓150g,忍冬藤90g,金银花30g,玄参30g,当归15g,葛根30g,车前子30g,薏苡仁60g,滑石30g,淡竹叶10g,苍术10g,黄柏10g,川牛膝20g,山慈菇15g,威灵仙30g,甘草10g。每天1剂,早晚各1次,水煎服。药渣煎汁熏洗患处。用药5剂后,右大趾肿胀明显消解,皮温正常。守上方再服7剂巩固疗效,患者脚趾红肿热痛完全消失,行走正常。为防复发加用补肾壮骨方药:土茯苓60g,忍冬藤30g,金银花30g,玄参30g,当归15g,葛根30g,薏苡仁30g,威灵仙30g,山慈菇15g,川牛膝20g,山茱萸15g,熟地黄15g,补骨脂15g,骨碎补15g,川断15g,杜仲15g,生黄芪15g,生甘草10g。每日1剂,分早晚各1次,水煎服,连用15剂后,患者诸症消失而愈 (UA 262umol/L)。

按: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慢性疾病。故选土茯苓,忍冬藤为君药,以清热利湿,通络除痹,凉血解毒散结;金银花、玄参、当归、牛膝、葛根、山慈菇共为臣药,金银花清热解毒,玄参、当归清热凉血化瘀,牛膝补肝肾,强筋骨,活血通脉,祛瘀止痛,引血下行,葛根祛风胜湿,通络止痛,山慈菇化痰解毒散结;滑石、车前子、薏苡仁、淡竹叶、黄柏、苍术共为佐药,以清热利湿,消肿止痛;甘草调和诸药,缓急止痛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热毒散、痰浊祛、瘀阻消、痛风愈的良好功效。

张文泰老中医的在临证时所使用的中药药对值得我们进一步加以总结和研究。

猜你喜欢

川牛膝诸药土茯苓
自制蜜膏治反流性食管炎
土茯苓的功能性分析及其在功能性食品中的应用进展
慢支咳嗽足浴有方
生地黄和大豆黄卷泡茶能退烧
土茯苓治急性尿路感染
识别真假川牛膝
电子舌技术在鉴别川牛膝中的应用Δ
治疗跟骨高压症验方
方草寻源——土茯苓
土茯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