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设综合性实验“内毒素性休克”的体会

2013-01-25彭宜红田新霞祝世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13年10期
关键词:基础医学性休克内毒素

徐 海, 窦 豆, 彭宜红, 田新霞, 祝世功

(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生理与病理生理学系,微生物学系,病理学系,北京100000)

综合性实验是将多个相关学科的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形成连续性的实验,它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能够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综合应用知识来研究和解决问题。感染性休克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病症,主要见于严重感染,特别是革兰阴性菌感染,其中细菌内毒素起重要作用。为加强基础医学各学科以及与临床医学的融合,自2012年开始,我们联合3个学系的力量为八年制医学生开设综合性实验“内毒素性休克”,该实验内容涵盖微生物学、病理生理学和病理解剖学等学科。实验从培养革兰氏阴性细菌和制备粗制内毒素开始,通过静脉注射内毒素以复制感染性休克的动物模型,观察动物休克时功能和代谢(血压、微循环及肿瘤坏死因子)的变化,分析重要器官(肺、肝、肾)的病理变化。通过该实验使学生对感染性休克的病因、发病机制及休克时各器官系统功能、代谢及形态学变化有完整的认识,加强了对多学科知识的融合,为学生即将进入临床阶段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该实验的开设,我们深刻体会到,通过对传统实验内容进行必要的筛选补充,进而整合组成综合性实验,顺应了医学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是实现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也是培养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必备条件。

猜你喜欢

基础医学性休克内毒素
广西医科大学基础医学一流学科建设成效
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护理措施探讨
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急诊综合护理应用效果
内毒素对规模化猪场仔猪腹泻的危害
间甲酚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研究
院前急救对创伤性休克患者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影响分析
消退素E1对内毒素血症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基础医学背景下的“教”与“学”现状分析
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急诊护理风险分析及护理安全对策研究
重组人干扰素α1b层析工艺中内毒素的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