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骨盆骨折应用C形夹外固定架外固定的护理研究

2013-01-25谢红艳刘姗姗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36期
关键词:固定架骨盆医师

谢红艳 刘姗姗 李 潇 胡 梅

(深圳市宝安区福永人民医院外一科,广东 深圳 518103)

骨盆骨折应用C形夹外固定架外固定的护理研究

谢红艳 刘姗姗 李 潇 胡 梅

(深圳市宝安区福永人民医院外一科,广东 深圳 518103)

目的 探讨骨盆骨折应用C形夹外固定架外固定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收集2011年4月至2013年3月我科收治的骨盆骨折应用C形夹外固定架固定的病例,术前积极补充血容量,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并发症,做好C形夹外固定架的护理及康复指导。结果 所有病例顺利康复,外固定架固定稳固,无护理并发症。结论 C形夹外固定架应用于骨盆骨折可减少不稳定骨盆骨折断端的活动,有益于控制出血和预防严重并发症。对行C形夹外固定架外固定的骨盆骨折的患者,我们采取术前密切观察病情、积极补充血容量,术中密切配合医师实施手术,术后做好外固定架的护理及合并症的观察,所有患者顺利康复,护理方法切实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骨盆骨折;C形夹外固定架;外固定;护理

随着交通事故及工伤事故日益增多,骨盆骨折发病率逐年提升,目前已占全身骨折总数的3.5%~5%,骨盆骨折致残率高达50%~60%,病死率仍在5%~20%[1]。由于严重的骨盆不稳定性骨折常是多发性损伤,治疗首先是稳定血流动力学和处理内脏合并伤,但同时要尽快将骨折复位与固定,因为这是控制出血的必要措施。根据近年来的进展,在有大量出血和因患者全身情况尚不稳定而难以承受内固定手术时,应用外固定装置,可减少不稳定骨盆骨折断端的活动,有益于控制出血和预防严重并发症。2011年4月至2013年3月,我科对收治的15例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应用C形夹外固定架行外固定,其中车祸伤8例,高处坠落伤5例,重物压砸伤2例:女性6例,男性9例。诊断:单侧耻骨骨折、骶髂关节脱位3例;骨盆开放性骨折、骶髂关节脱位并失血性休克2例;骶骨骨折并骶髂关节脱位3例;双侧坐骨、耻骨支骨折伴耻骨联合分离3例;髂骨翼骨折伴骶骨、髂骨骨折2例。双侧耻骨上下支骨折并耻骨联合分离,双侧骶髂关节半脱位2例,其中有2例合并尿道损伤,1例合并肾脏损伤,2例合并腹膜后血肿,2例合并阴囊挫伤。

1 治疗与方法

1.1 术前护理

所有患者自接诊后均立即建立2条以上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因下肢常有血管损伤,严禁在下肢建立静脉通路[2];对周围血管条件较差的患者及时请麻醉医师行深静脉置管。持续心电监护及低流量吸氧:密切观察神志、生命体征、胸、腹部体征变化;留置尿管观察尿液颜色、量、性质的变化;行交叉配血及完善相关必要的辅助检查如B超、CT、X线检查,注意观察双下肢血运、感觉及足背动脉搏动情况,避免不必要的搬动。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请相关科室会诊,协同治疗。根据患者病情行骨盆兜带牵引或股骨髁上骨牵引,取平卧位休息。

1.2 手术方法及术中配合

患者取仰卧位,在髂前与髂后上棘之间画一连线,于股骨纵轴线交点处用尖刀片戳一小口,将钉端锤达髂骨翼,此时牵伸下肢将骨折复位,然后拧放螺纹管向后骨盆环加压和牢固固定。骨盆“C”形钳在病房或放射检查台上于局部麻醉下安放。手术时,我们要协助医师摆好患者体位,准备好手术需要的物品,术中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1.3 术后护理

1.3.1 一般护理

其中5例患者急诊行骨盆C形夹外固定架固定,其余患者在入院后12~24h内行C形夹外固定架固定,其中合并骶髂关节脱位的患者同时行股骨髁上骨牵引。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尿液颜色、量、性质变化,腹部体征变化。术后我们及时进行心理支持,各项护理操作动作轻柔,选择合适时机做好疾病相关健康知识宣教,指导患者正确使用便器,使患者主动参与到护理中,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做好基础护理,防止压疮、肺部并发症、DVT、便秘等并发症的发生。术后患者取平卧位或<30°侧卧位休息,侧卧位时背后垫软枕或翻身枕。

1.3.2 C形夹外固定架的护理

外固定加压固定可以有效减少骨盆容积,控制出血,防止搬动过程中已凝集的血栓脱落而再次出血,有利于复苏,同时为进一步诊断及相关损伤的处理提供可靠的帮助[3]。C形夹外固定架治疗骨盆骨折是临床上新开展的技术,对于第1例行C形夹外固定架固定的患者,我们护理人员感觉护理难度较大,患者及家属对于翻身活动也怀有惧怕心理。因此我们在患者术后第一时间请教科主任,与主管医师沟通,向患者及家属说明外固定架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告知患者行C形夹外固定架外固定后,将不稳定骨折变为稳定骨折,翻身活动不会加重损伤。保持外固定架的稳定,嘱患者及家属勿用手摇晃外固定架,不可自行调动外固定架;经常检查外固定架各部件及针道是否松动;定时巡视病房,注意观察针孔渗出情况,术后12~48h入针处通常渗血[4],发现入针处敷料渗湿要及时报告医师及时更换敷料。防止针道感染,每天用75%酒精消毒针道2次,告知患者若针孔处出现红肿、热、痛要告知护士。针道周围用棉垫或纱布包裹;C形夹与皮肤接触处垫厚棉垫,防止外固定架压伤皮肤。用支架支撑被子防止外固定架受压。

1.3.3 体位护理

在护理该类患者时,我们要注意观察患者的体位,要求躯干放直,骨盆要摆正,脊柱与骨盆要垂直,双下肢外展中立位,避免内收。在翻身时,我们首先要检查外固定架是否松动,针道是否有渗血;患者术后1~2周内翻身时可由护理人员直接提起外固定架,另一护士和家属平托髋部,如取侧卧位,则要在患者侧卧方向侧髋部下垫软枕,以起到支撑外固定架的作用,减轻患者的疼痛。

2 康复锻炼

术后当患者疼痛减轻时即可指导患者在床上做上肢伸展运动和下肢肌肉的舒缩功能锻炼和足踝关节运动。护理工作中保持与主管医师密切沟通,做好相应的功能锻炼指导。术后2周以后,可指导患者利用双脚支撑,双手拉住床架上的拉环将身体腾空进行锻炼;术后4周,根据X线检查结果指导其扶双拐行下床活动;术后6~8周经X线检查提示骨折达到临床愈合,可拆除外固定架。对带外固定架出院的患者,打印详细的出院指导并留患者的电话及科室的回访电话,确保患者有疑问时能得到及时解决,促使其顺利康复。

3 合并症的观察

骨盆骨折常伴有严重并发症,而且较骨折本身更为严重,应引起高度重视[5]。

3.1 腹膜后血肿及腹腔脏器损伤

骨盆各骨主要为松质骨,邻近有许多动静脉丛,骨折可引起广泛出血。骨盆骨折多由于高能量损伤所致,容易并发腹腔内脏器损伤。我们要注意观察患者有无腹痛、腹胀、呕吐、腹膜刺激征,必要时定时测量腹围,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做进一步处理。

3.2 排尿及肛门情况

注意有无血尿、尿道口滴血、尿管是否容易插入,肛门有无出血,触痛,必要时做肛门指诊。

3.3 神经损伤情况

注意观察双下肢肢端血运、感觉情况,有无会阴区、下肢麻木及运动障碍。如果臀肌、腘绳肌、小腿腓肠肌肌群的肌力减弱,足下垂、小腿后方及足外侧感觉丧失,必须立即报告医师。

4 结 果

所有患者治疗过程顺利,无护理并发症,外固定架针道无感染,其中3例外固定架松动,护理人员及时发现汇报医师调整,未造成不良后果。

5 讨 论

骨盆外固定架是一种简单、安全、创伤小、有效的固定技术。C形夹外固定架用于骨盆不稳定骨折,可早期固定骨盆环,便于搬动患者和进一步检查,防止二次损伤。我们通过对2011年4月至2013年3月我科收治的骨盆骨折应用C形夹外固定架固定的病例的严密的病情观察,带有预见性的做好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护理方法切实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1] 裴国庆.骨盆骨折的诊疗进展[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1,3(2): 81-82.

[2] 许蕊凤.实用骨科护理技术[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224.

[3] 刘利民,雍宜民,沈惠良.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外固定技术的应用[J].中华创伤杂志,2000,16(1):10-13.

[4] 高小雁.骨科临床护理思维与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117.

[5] 范卫民.骨科疾病诊断流程与治疗策略[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251.

R473.6

B

1671-8194(2013)36-0216-02

深圳市宝安区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10643)

猜你喜欢

固定架骨盆医师
中国医师节
韩医师的中医缘
常用胫骨骨折外固定架的力学性能测试
你的翘臀!可能是假的
墙壁开关插座固定架刚度研究
无天于上2035(一)
痛经,当心是骨盆歪
6岁儿童骨盆有限元模型的构建和验证
“翘臀”腰疼,警惕骨盆前倾
KD407:悬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