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病监测的样品采集及处理技术

2013-01-25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3年2期
关键词:病料针头注射器

马 娜

(云南省普洱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普洱 665000)

疫病监测的样品采集及处理技术

马 娜

(云南省普洱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普洱 665000)

动物传染病的发生以混合感染和非典型感染居多,增加了临床诊断难度,因此实验室诊断至关重要,而整个动物的送检又存在诸多不便,采集合适的血样或病料既可满足诊断需要,又便于运输和防止疫情扩散。当怀疑动物发生传染病时,除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理剖检进行确诊外,有些传染病还需及时采集血样或病料送兽医化验室进行细菌学化验,以便了解和掌握动物疫病的动态,为防范动物疫病的发生提供强有力的措施。笔者通过多年来对兽医实验室工作的认识了解,深深体会到采集动物样品进行兽医临床诊断是动物免疫抗体监测和疫病监测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本文介绍了样品采集、处理、送检等技术。

1 采样准备

在采血前应备好保温箱或保温瓶、平皿、指形管、自封袋、胶布、封口膜、封条、冰袋、镊子、剪刀、酒精(75%)、酒精棉球、干棉球、口罩、乳胶手套、防护服、防护帽、一次性注射器(采血针)和注射器、保定棍、绳子若干、记号笔、采样记录单及相关表格等,还要准备采集后的用具等消毒、清洗用的消毒液及容器等用品。

2 动物血样采集方法

根据动物种类、所需血样或血清的数量确定采血部位、器械及采血量。禽类采翅静脉、猪采前腔静脉或耳静脉、牛采颈静脉或耳静脉、羊采颈静脉;禽类用5 ml,一次性医用注射器,猪、牛、羊用10~20 ml,一次性医用注射器;禽类采血量不得少于2 ml,猪、牛、羊不得少于5 ml。

2.1 动物耳静脉采血法

2.1.1 耳静脉采血条件 猪与兔常采用耳静脉采血。一般在早上或午后进行。采血场所有充足的光线;室温夏季最好在25℃~28℃,冬季l5℃~20℃为宜。猪血液以无菌采取10 ml血液置于灭菌试管,析出血清供血清学检查。供血常规检查的血液加入3.8%柠檬酸钠1 ml置于灭菌试管轻摇混合。

2.1.2 操作步骤 将猪、兔站立或横卧保定,或用保定器具保定;耳静脉局部常规消毒处理,助手用力在耳根捏压静脉近心端或用胶带在耳根部结扎,或用酒精反复涂擦耳静脉,使血管怒张。术者左手平拉猪耳并使部位稍高,右手持连续针头的采血器,沿静脉管使针头与皮肤呈30°~45°角沿血管刺入,随即轻抽针芯,如见回血即为已刺入血管,进而压低采血器,再顺血管向内送入1 cm,然后去除捏压血管的手指或胶带,左手将采血器与耳一起固定,右手缓缓地将血液抽出。采血完毕,以酒精棉球按压针部并拔出针头。黑色皮肤猪耳静脉看不清,可用手电筒在耳、腹面照射利于采血。

2.2 动物颈静脉采血法

2.2.1 颈静脉采血 常用于牛、羊、马、驴等大家畜,采血最好是空腹,在早上(放牧前进行)。采血场所有充足的光线;室温夏季最好在25℃~28℃,冬季15℃~20℃为宜。

2.2.2 保定 使动物头部稍前伸并稍偏向对侧,对颈静脉局部进行剪毛、消毒,看清颈静脉后,采血者用左手拇指(或食指与中指)在采血部位稍下方(近心端)压迫静脉血管,使之充盈、怒张,右手持采血针头,沿颈静脉沟与皮肤呈45°角,迅速刺入皮肤及血管内,如见回血,即证明已刺入,使针头后端靠近皮肤,以减小其间的角度,近似平行地将针头再伸入血管内1~2 cm。放开压迫脉管的左手,收集血液。采完后,以干棉球压迫局部并拔出针头,再以5%碘酊进行局部消毒。采血完毕,做好止血工作,即用兽医脱脂棉球压迫采血部位止血,防止血流过多。

2.3 动物心脏采血法

心脏采血常用于家兔、禽类等个体比较小的动物,采血时间最好是喂料前(早上或下午)进行。采血场所有充足的光线;室温夏季最好在25℃~28℃,冬季15℃~20℃为宜。

2.3.1 家兔 确定心脏的生理部位。家兔的心脏部位约在胸前由下向上数第3与第4肋骨间。选择用手触摸心脏搏动最强的部位,去毛消毒。将稍微后拉栓塞的注射器针头由剑状软骨左侧呈30℃~45°刺入心脏,当家兔略有颤动时,表明针头已穿入心脏,然后轻轻地抽取,如有回血,表明已插入心腔内,即可抽血;如无回血,可将针头退回一些,重新插入心腔内,若有回血,则顺心脏压力缓慢抽取所需血量。

2.3.2 家禽 分为雏鸡和成年禽的心脏采血。①雏鸡心脏采血法,左手抓鸡,右手手持采血针,平行颈椎从胸腔前口插入,回抽见有血回血时,即把针芯向外拉使血液流入采血针。②成年家禽心脏采血法,成年家禽采血可侧卧或仰卧保定:a.侧卧保定采血,助手抓住禽两翅及两腿,右侧卧保定,在触及心搏动明显处,或胸骨脊前端至背部下凹处连线的1/2处消毒,垂直或稍向前方刺入2~3 cm,回抽见有回血时,即把针芯向外拉使血液流入采血针。b.仰卧保定采血,胸骨朝上,用手指压离嗉囊,露出胸前口,用装有长针头的注射器,将针头沿其锁骨俯角刺入,顺着体中线方向水平穿行,直到刺入心脏。但必须注意切忌将针头刺入肺脏和抽血过快。

2.4 翅内静脉采血法

在采集家禽少量血液时可采用翅内静脉采血法,术者左手拨开左侧翅内侧静脉上的羽毛使静脉暴露,消毒后右手持采血针与皮肤呈45°角方向进针,持针时手要稳,进针不宜过深,如刺穿血管,则很快引起皮下血肿,导致采血失败。一旦刺入皮肤,即可回抽活塞,使管内形成负压,这样能够准确判定是否进入血管,采血完毕后压迫止血30s后放回鸡舍。采血完毕及时压迫采血处止血,避免形成淤血块。

采血完毕,做好血液样品的编号和填写好采样表。

2.5 血清分离与保存

2.5.1 分离血清 ①采集的血液样品可保存于1次性5 ml真空管中,在常温下静置1~2 h可自然析出血清。也可将装入血液的真空管置于37℃温箱中1 h,待其析出血清。分离好的血清加盖编号,造册登记。②利用离心机分离血清,首先将采集的血液样品置室温30 min,待血液凝固后2 000~3 000 r/min离心5~10 min,试管上层清液即为血清,如离心后有轻微的溶血,用牙签将血凝块挑出,将混有红细胞碎片的血清再次离心,用干净吸管收集于干燥的指型管中,贴上标签备用,如血清溶血严重,应剔出样品。

2.5.2 保存血清 合格的血清应无溶血、浑浊、变质等现象。所采集分离出的血清若不能及时送检,应冷冻或冷藏保存在2℃~8℃的冰箱中血清可保存15 d,-15℃以下血清可保存2年。

2.6 运送血清

如果血清能在24 h内送往实验室的,运送时把血清放在装有冰块且保存于4℃的保温瓶内送检;如果24 h内不能抵达或送往外地实验室时,血清必须冷冻处理,并在低温下运送。运送途中防止血清泄漏,密闭封装并加冰袋运送,也不能剧烈震荡。

3 病料采集

3.1 采集方法

3.1.1 内脏 淋巴结、肺、肝、脾、肾等部位的采集,以1~2 cm3大小的组织块合适,置灭菌容器中。采集动物的内脏,如死亡动物应尽快采集,夏季不应超过2 h,冬季不超过6 h(还要视具体温度)。采集猪的病料必须新鲜,尽可能减少污染。用于微生物学检验的内脏组织块不必太大,有1~2 cm大小即可(如有少量污染或不能保证无污染,组织块取大些,切割后用),存放在消毒过的容器内,若用于病理组织学检查,则要采集病灶及临近正常组织,并存放于10%福尔马林溶液中(如做冷冻切片用,应将组织放在冷藏容器中,并尽快送实验室检测)。

3.1.2 呼吸道 用灭菌的棉拭子采集鼻腔、咽喉内的分泌物,蘸后立即放入特定的保存液中(如灭菌肉汤、磷酸相加缓冲液等)每支拭子需加保存液5 ml。

3.1.3 皮肤 直接采集病变部位组织,如病变部位的水泡液、水泡皮。水泡性疾病要采取水泡皮并将水泡液放入50%甘油缓冲盐水中。

3.1.4 肠内容物 选病变明显肠道的内容物,用吸管吸取内容物,放入30%甘油盐水缓冲液保存送检,或将一段有内容物的肠管两端扎紧,剪下送检。

3.1.5 尿 用导尿管无菌取20~30 ml或在猪排尿时,用一次性塑料杯接取。

3.1.6 粪 用棉式子从直肠采集。

3.1.7 脓汁 用灭菌棉签取样或用注射器吸取放入灭菌试管中。

3.1.8 胆汁 烧烙胆囊表面,用灭菌注射器吸取胆汁,放入灭菌试管中。

3.2 病料送检

3.2.1 病料容器 必须是结实严密,不可因容器破损污染环境。最好使用双重容器,将盛有病料的器皿封口后置内容器中,内容器中衬垫废纸。当气候温暖时,需加冰块,但避免病料标本直接与冰块接触,以免冻结。将内容器置外容器中,外容器内应以废纸等衬垫,外容器密封好。

3.2.2 病料附加说明 送检尸体剖检记录、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发病后治疗措施等,注明送检目的要求,病料名称数量。

3.2.3 速度要求 越快越好,避免病料接触高温和阳光,以免病料腐败或病原体死亡。

3.3 送检样品记录

送检样品记录至少要有一份备案,一份随样品送往化验室。记录含有所采病料的畜禽品种、用途、年龄、发病情况、流行病学特点、采集时间、采集地点、畜主、送检目的、病料名称、保存液等详细资料。

猜你喜欢

病料针头注射器
具有喇叭口结构的防刺伤针头帽的设计与评价
小小针头不迷路
胰岛素针头可以重复使用吗
用错注射器,西班牙浪费上万剂疫苗
基层兽医猪病料常用采集操作技术
行动吧, 液压挖掘机!
毛皮动物病料采集及送检注意事项
微生物学检验材料采集、保存和运送
从“手枪注射器”说起
拆除眼科美容缝线中7号注射器针头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