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与脑表里配合关系之探讨

2013-01-24蔡向红申霖来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3年2期
关键词:表里心脑灵枢

蔡向红,梁 昕,申霖来

(1.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北京 100029;2.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北京 100102;3.中国中医科学院,北京 100700)

“心主血脉……有助于小肠的化物功能;小肠主化物……化血以养其心脉”[1]的“心与小肠表里配合”理论,体现了心“主血脉”,却未充分体现心的另一主要功能——“主神明”,对于指导临床解决“心病”(情志疾患)略显不足。而传统中医学和现代医学皆提示心与脑在生理、病理密切相关,更有学者力倡“心脑共主神明”。本文在此基础上探讨“脑与小肠共为心之腑”、“心与脑具有表里配合关系”等,为心、脑、小肠之关系提供一个可参考的理论模型,以期补充传统的“心与小肠表里配合”理论之不足,不求已臻化境,只为抛砖引玉,望前辈同仁斧正。兹不揣肤浅,管陈于下。

1 “心与脑表里配合”的依据

心与脑在生理、病理上密切相关,在结构上经络相联,阴阳五行属性相合,具备表里配合之条件。

1.1 心与脑“共主神明”

“心与脑表里配合”主要体现在“心脑共主神明”。“心脑共主神明”指心、脑各有专长,密切配合完成表现“神”的各项生命活动,包括心理之神明和生理之神明。

1.1.1 心与脑共主生理之神明 心和脑对于生理之神明都是至关重要的,二者不可或缺。脑中所藏“元神”主司先天固有的生命活动。如王清任于《医林改错》所云:“目视耳听,头转身摇,掌握足步,灵机使气之动转也。”脑中“元神”之所以对肢体和内脏具有广泛的调节作用,是通过经络实现的。脑与诸经络联系密切。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言:“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中,脑可通过足太阳内连五脏六腑之俞,以协调统帅五脏六腑的功能活动;通过督脉统领全身其他经脉,以维持躯体各部功能包括视听言行躯体运动的协调发挥[2,3]。心对于生理的调节作用主要是通过“心主血脉”实现的。血是各项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所谓“血者,神气也”(《灵枢·营卫生会》),心可以通过调节人体各受血部位的血量和成分,维持并调节各脏腑生理活动以及肢体运动,所谓“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灵枢·邪客》),“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素问·六节藏象论》)。

1.1.2 心与脑共主心理之神明 “精神意识”属于心理之神明,“谁主神明”之“神明”多指于此,其核心为“思”,是先天本能和后天意识的统一。

脑藏先天“无思无虑”之“元神”,挟官受物,主司感觉、记忆。《医学原始》说:“五官居身上,为知觉之具。耳目口鼻聚于首,最显最高,便于接物。耳目口鼻之所导人,最近于脑,必以脑先受其象觉之、而寄之、而存之也”,即脑操控五官以搜集信息并存于脑中。

心藏后天“有思有虑”之“识神”,主思考,具有担当认识和处理事物的能力,故信息虽暂存于脑,却要经心神之初步筛选、整合方能转化为“经验”,以“记忆”的形式存于脑腑,并在需要时再现。心神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将确定的“经验”(意)转化为“观念”(志),藏于心中以构建“观念”系统,作为思考之依据。故《灵枢·本神》言:“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

心与体内、外信息得以沟通是通过脑作为调节中枢,心神接受外界信息以及将其思考后得出的命令进行传达的功能都离不开脑;脑通过耳目所搜集的信息如果没有心神的作用也无意义。正如《素问·八正神明论》所云:“神乎神,耳不闻,目明,心开而志先”,可见心脑配合之密切。

1.1.3 心与脑在“共主心理之神明”的过程中所体现的“藏泻互用” 心藏“观念”,脑藏泻“记忆”。脑腑对“记忆”有藏有泻,脑本为奇恒之腑,犹如胆腑,藏精汁,且可泻之以助消化。“经验”以“记忆”的形式存于脑腑并在需要时再现,心神参考所“忆”之“经验”去认识事物,并将确定的“经验”转化为“观念”藏于心中,构建“观念”系统。

对于“观念”的形成,脑是相对“泻而不藏”的,心是相对“藏而不泻”的。脑具有受盛和传化物(盛“记忆”并传化为“观念”)的生理特点,心具有化生和贮藏(化生和贮藏“观念”)的生理特点。

1.1.4 心与脑“髓血互化,共济于神” 《灵枢·营卫生会》曰:“血者神气也。”心所主之血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又是维持脑功能正常的必要条件。心血充盈既能使肝有所藏,以防子盗母气,又能使肾精得充、髓海得养、脑神得用。故而,脑神的不断充养,有赖于“心主血脉”的正常发挥。反之,髓海充足亦有助于生血。心主血脉,脑藏精髓,血与髓互生互化,共养心脑。

1.1.5 “心脑共主神明”的现代研究 2005年,认知神经科学家S.Begley于美国《科学》杂志发表的“镜像神经元如何帮助我们表达同情、体验他人的情感思想与动作意图”中指出:“人脑的镜像神经元是一种对内外信息进行双元解码并将之整合的复杂型特殊细胞。[4]”

此外,国内学者许国振认为“心从系统上控制和调节神明活动,脑在心的控制之下,具体产生和完成一切神明活动”[5]。李今庸教授指出,心脏移植引起的性格行为之改变是心气上入于脑,而大脑果受心气支配的有力证据[11]。以上研究为心神可以调控脑神提供了一定依据。

综上所述,国内外研究皆从现代医学角度印证了“心与脑共主心理之神明”。笔者希望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心与脑表里配合”可以得到更充分的证明。

1.2 心与脑阴阳五行属性相合

根据《灵枢·九针论》:“左足应立春,其日戊寅己丑;左胁应春分,其日乙卯;左手应立夏,其日戊辰己巳;膺喉首头应夏至,其日丙午……腰尻下窍应冬至,其曰壬子”,人与天地相应的体位是俯卧位,头首朝南,腰尻朝北。按取类比象法,脑居南方,与夏至、丙午相应,夏为阳极之时,五行属火,丙午为阳火,故脑之阴阳属性为阳,五行属性为火,即脑属阳火。《素问·脏气法时论》:“心主夏,手少阴、太阳主治,其日丙丁。”夏属火,丙属阳火,丁属阴火,故小肠属阳火,心属阴火,可见脑与小肠阴阳五行属性相同,皆与心表里相合。

1.3 心与脑通过经脉联系加强表里配合关系

膀胱经“属脑”、“络心”,可将肾之精气、心之气血以及其他脏腑之精微上输于脑,以奉元神,而且是治疗“脑”相关疾病的主要经脉。笔者和其他学者都曾有足太阳膀胱经即为脑经的相关论述,不再赘述。对心与脑表里配合的经络基础详述如下。

1.3.1 心经“属心络脑”加强了心与脑表里配合的关系 《灵枢·经脉》曰:“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而目系上属于脑,如《灵枢·大惑论》记载:“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因此心经在经脉循行上“属心络脑”是有一定依据的。

1.3.2 脑经“属脑络心”加强了心与脑表里配合的关系 《灵枢·经脉》曰:“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从巅入络脑。”;《素问·骨空论》:“督脉者……与太阳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上贯心”,可见督脉与膀胱经在经脉循行上有高度相合的循行通路,且督脉通过此循行通路“上贯心”,故脑经(膀胱经)很可能通过与督脉相合的循行通路“络心”,即脑经在经脉循行上“属脑络心”是有一定依据的。

1.3.3 心、脑经经别加强了心与脑表里配合的经脉联系 《灵枢》记载:“手少阴之正……属于心……合目内眦”,且“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而“足太阳之正……当心入散……复属于太阳”。心、脑经(膀胱经)经别很可能从原经脉分“离”后,“入”胸腹腔中在心“合”而同行,至头项部而“出”,心经(为阴经)经别在目内眦“合”于与之表里配合的脑经,脑经(为阳经)经别“合”于原经脉脑经。即心、脑经经别通过“离”“入”“出”“合”的经别分布特点,加强了心、脑表里配合的经脉联系是有一定依据的。

1.4 心脑病理相关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心脑损伤可互相累及,可征之于“脑心综合征”、“心脑综合征”等。心脑综合征是指因心脏血管器质性病变或功能失常导致脑循环障碍或脑实质损害的1组综合征。临床常见的如心脏瓣膜病变和心内膜病变并发的脑栓塞;严重心律失常和心功能失代偿引起的弥漫性脑损害等[12]。脑心综合征是指各种颅内疾患导致的颅内压增高累及丘脑下部和脑干的植物神经中枢所引起继发性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和心功能不全,主要表现为脑源性ECG异常、急性心肌梗死及急性非Q波梗死、心肌酶谱的改变等[8]。

研究表明,缺血性卒中死亡患者中约75%伴有1种或几种心脏疾病。还有些无症状的心脏异常,仅在体检时发现心脏扩大、心脏杂音等体征或心电图检查有左心室肥大、传导阻滞、非特异性的S-T段和T波不正常。据统计,其中风的发生率是心功能正常者的5.44倍[9],可见心与脑在病理上密切相关。

2 “脑与小肠同为心之腑”的现代研究依据

综上所述,笔者提出脑为心之腑,现代研究提示脑与小肠在起源与功能上是密切相联的:脑与小肠共同起源于神经外胚层,ENS(肠神经系统)的神经元成分和功能都与大脑极为相似,故有第二脑、肠微型脑之称。外源性信息(如视觉、嗅觉等)或内感性信息(如情感、思维等)通过CNS传出神经冲动影响胃肠道感知、运动及分泌功能,而内脏感应(如伤害感受等)也通过ENS影响CNS感知、情绪和行为,形成脑-肠互动[10]。

试验发现大脑中动脉栓塞后,大鼠出现小肠绒毛变短变粗、杯状细胞增多及大量炎细胞浸润等病理形态学改变,提示大脑中动脉栓塞后可引起小肠的相应病理学改变。且有相关临床报道,如“小肠出血并左大脑后动脉缺如”[11]、“心房附壁血栓致脑梗死并小肠坏死”[12],皆提示脑与小肠病理密切相关。

“心与小肠表里配合”主要体现了心“主血脉”,“心与脑表里配合”主要体现了心“主神明”,而现代研究表明脑与小肠在起源、生理、病理密切相关,这些无疑为“脑与小肠共为心之腑”提供了重要依据。

3 展望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倡的现代医学模式是“身”、“心”兼顾的,这与几千年来中医对于人体和疾病的认识不谋而合。《黄帝内经》早已提出了七情致病学说,宋·陈无择的“三因学说”亦将五脏情志所伤列为患病的惟一内因,并被中医界广泛认可使用。但由于未明确心、脑、小肠之间的关系,以往的“心与小肠表里配合”的模型很难为治疗情志疾病的深入研究提供更多依据,中医界并没有针对这惟一内因提出行之有效的系统诊疗方案。而中医学和西医学对“心脑相关”的认识高度一致,笔者在重新阐述“心脑共主神明”的基础上,提出“脑与小肠共为心之腑”、“心与脑表里配合”学说,以期弥补“心与小肠表里配合”对于解决“心病”(情志疾患)之不足,并据此开发出行之有效的重建人格以及治疗情志疾患的新技术。英国著名科学家哲学家卡尔·波普尔曾说:“人们尽可以把科学的历史看作发现理论、摒弃错了的理论并以更好的理论取而代之的历史。”本学说的提出可以表现出中医药学实现自我扬弃、自我完善的生命力。笔者希望,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此学说将为中医理论体系的发展和临床疗效的提高做出积极贡献。

[1]孙广仁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15.

[2]曾鹏飞.论大脑经脉与其功能的协调[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8,4(3):10-12、14.

[3]贾耿.督脉、足太阳、任脉、肾精实质试探[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0,20(4):47.

[4]R Saxe,S Carey,N Kanwisher.Understand other minds:linking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and functional neuroimaging[J].Annual Review Psychology,2004,55:87-124.

[5]许国振.心脑共主神明论[J].新中医,1991,23(10):6-7.

[6]李今庸.我国古代对”脑”的认识[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1999,1(1):2-4.

[7]章薇,严洁.对心脑内在关系的再认识[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4,10(4):2-3.

[8]章薇,严洁.对心脑内在关系的再认识[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4,10(4):2-3.

[9]秦亚刚,韩育民.中风病诊疗与保健[M].北京:蓝天出版社,2002:25.

[10]王敬东.脑-肠互动在肠易激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6(34):3299-3301.

[11]高立学.小肠出血并左大脑后动脉缺如1例[J].河北医药,2003,25(10):740.

[12]葛建文,叶俊超,何荆贵.心房附壁血栓致脑梗死并小肠坏死[J].临床误诊误治,2007,20(12):89.

猜你喜欢

表里心脑灵枢
《素问》《灵枢》引用、解说关系初探
从“心脑同治,腹背双调”探析焦虑症的推拿选穴思路
山河“表里”——潼关,岂止是一个地理的“关”
制度框架:培育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新维度
曹永华
《黄帝内经》中“阴阳”的整理与分类
一测多评法测定心脑健胶囊(片)中6种儿茶素
采采卷耳
谈《灵枢本输》针灸学术思想
心脑同病急重症从风瘀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