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和”中医文化之魂探析
2013-01-24金丽
金 丽
(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福州 350122)
《周易·贲·彖》云:“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此可谓“文化”一词的语源,亦反映了文化的主要语境,即指人类思想精神的相互影响、教化。中医文化之于中国传统文化及至世界文化,一如胡道静先生云:“中医学这一生命文化的胚胎,是中国整个传统文化和社会历史推进的舵桨,是中国传统文化区别于世界文化的分水岭。[1]”研究中医文化之品格与核心价值观,对中西医学比较研究,对中医学自身发展,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构建均有重要意义。
1 阴阳和——中华人文底蕴的核心
“和”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2]。“和”在文化发展史上具有“和谐”之意境、“和生”之存在论内涵,还有“融合”、“契合”、“合构”等意味[2]。自春秋以来,“和”常与“合”互文,“和合”或“合和”。自张立文教授[3]提出“和合文化”以来,“和合”便被赋予了中华文化核心价值的韵味,其实“和合”偏重在“和”,“和”包含了“合”,“合”只有被赋予了“和”的内涵后才能成为与“和”相近的哲学范畴[4]。“和”——张艺谋2008奥运会开幕式的主旋律,是对人文与艺术美的完美诠释。
“阴阳和”之于传统文化,如文字、诗词、书画、音乐等,可谓其人文、艺术之魂。音乐,中国古代音乐十二律分为阴阳两类。《礼记·郊特牲》:“乐由阳来者也,礼由阴作者也,阴阳和而万物得。”书画,邵冬波[5]认为“墨白”、“整体与局部”、“虚实变化”、“刚柔”、“工笔与写意对比”等方面,均可昭示书画要“阴阳和(合)”才有生气、神韵——“阴阳和”堪称中华文化之魂。
中医学兼具人文与科学的双重属性,中医学的理论架构以阴阳五行学说为主要认知模型,较之西方医学“概念思维”,以“象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6],且主要运用了象思维中的阴阳思维(“象思维模型”包括“阴阳模型、五行模型、易数模型、卦爻模型、干支模型”[7]。象是介乎气和形体之间的存在,象的实质是气,是气的流动。北宋·张载《正蒙·乾称》:“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8]”气分阴阳,《慎子·外》:“气之揫敛而有质者为阴,舒散而有气者为阳。[9]”因之,阴阳思维是象思维中的主要思维)——“阴阳和”以其恰如其分的语境,彰显了中医学的独特意境(医者,意也。意指意境、意象等)、韵味(整体性、最优化[10])、韵律(阴阳五行构架的层次性与动态性)之艺术美,一如音乐之“和声”(房晓敏[11]从易学研究和声)。
2 中医阴阳文化内涵
阴阳之概念,上古早已有之。阴,古作“侌”;阳,古作“昜”。“侌”意为“正在旋转团聚的雾气”,“昜”意为“发散气体”。云雾中的轻扬物质上升而形成“天”,浊重物质下降而形成“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积阳为天,积阴为地”)。天、地、万物组成了世界(《老子·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地球之万物皆“沐浴”在地球之阴阳二气及其产生的磁场中。“阳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2.1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
《易传·说卦》:“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刚柔,故《易》六位而成章。”天地人三才皆禀阴阳之道,且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古人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通人事,逐步摸索出来“天人合一”的自然之理。天人合一实指“整体全息性”[12],包括天人相应与天人互感等。
天人相应,一指“同气相求”,一指“天人同数”(人与天之气运相应)。地球之万物处在同一阴阳之气中,一如物理学之相近频率的电磁波会产生共振,从而传导讯号。同气的外现是同象,“同气相求”藉之象思维在中医学广泛应用,如春夏秋冬四季变化,实为阳气的释放、收藏之交替与循环之象[13]。
象用数表示,即为“象数思维”。从河洛(《周易·系辞上》:“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至阴阳五行(《尚书大传·五行传》:“天一生水,地二生火,天三生木,地四生金。地六成水,天七成火,地八成木,天九成金,天五生土”),皆充满了宇宙之常数。《四库全书总目》:“物生有象,象生有数,乘除推阐,务究造化之源者,是为数学。”《素问·上古天真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各种数,如六十四卦之“九、六、三、二、一”等,实与一阴一阳爻排列组合有关,意在反映阳气的变化与多少。无论数与象,皆是“一阴一阳之谓道”(《周易·系辞上》)。
天人互感,“五藏之气的升降潜藏与五时之气的阴阳最消长互通”[12]。
由之,阴阳的相摩、相推,为立天地、万物之道。如地震:“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国语·周语》)。[14]”
2.2 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
《素问·阴阳离合论》:“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知其要者,一自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阴阳无限可分,实质是一阴一阳。
万物中凡有形质之生物,皆由“分化”而非“合成”产生。《老子·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周易·系辞上》:“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易》以卦爻诠释了《老子》的生成论。生命起于太极(混沌),阴阳的交感(冲气以为和)产生生物。天数“三”,既含天数一,又含地数二,体现出天道的阳中有阴[15]。傅景华[16]则云:在《易》指天、地、人三才,在人则指形、气、神三元。李曙华[17]则认为,人体是自组织系统,属非线性科学之语境,系统科学“周期蕴含混沌”思想与老子“三生万物”的思想相通。
《易》以六十四卦之阴阳的变幻往复阐释了生命的规律,与系统科学之“混沌、分形、超循环”[17]异曲同工,无外乎一阴一阳。
2.3 生杀之本始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阳生阴长,阳杀阴藏。”刘力红[13]认为,阳气的释放(生)与收藏(杀)产生了春夏秋冬的交替与循环往复。阴阳关系中阳气占主导地位,如自然环境下,相似温度的春夏之交与秋冬之交,前者有生机,后者却是趋向于肃杀,皆因阳气的出与入相反。
董仲舒《春秋繁露》亦云:“物随阳而出入,数随阳而终始……阳者岁之主也,天下之昆虫,随阳而出入。天下之草木随阳而生落。天下之三王随阳而改正。”反映了其贵阳的阴阳观。
2.4 神明之府也
傅景华[16]云:人有形、气、神三元。现代信息论认为,物质、能量、信息三位一体。尽管形、气、神与物质、能量、信息并不对应,即气也包括信息,神也不能简单称为信息,但形承载了能量与信息,精神是人身最高层次的功能[8]当是不谬的,精神是阴阳和的集中体现。如针刺,针刺穴位与非穴位时脑电波差异明显,且产生疗效(“气至”)的最佳境界是患者的脑电波处于和缓状态[18]。
又如,脉诊与辨证论治。脉诊——有胃、有神、有根。后二者当是在有胃(从容和缓,不快不慢,节律一致)的基础上,表现为“柔和有力”(有神)与“尺部有力”(有根)的。有神是阴阳精气充沛且协调一致的高层次体现。
“证”属于“象”的范畴,为人身病理变化不同阶段的整体表现。中医诊疗的最高层次是调神调神以治形,治形以调神,或形神兼治。在身心与心身医学诊治方面,中医学较之西医学有时会略胜一筹,如古有张子和,现代医家如王洪图[19]等治精神类疾病,调治阴阳,疗效及预后较佳。
2.5 治病必求于本
中医学之理、法、方、药体系皆为阴阳之语境。“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为总纲。扶正祛邪的治则亦体现了“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素问·至真要大论》)之理[20]。
“标本兼顾”,自医学可延伸至文化层面:医工与患者同禀天地间阴阳之气,医工应调息、调气、调神,使自身频率与患者基本一致,从而诊脉、针刺易取得良好的“得神”效果。
中医学治病配方时,特别重视药物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与人体病证及药味间的阴阳相配。“升降相因”(如麻黄配杏仁,桔梗配枳实,升麻配枳实),“动静结合”(如桂枝与生姜辛甘化阳,配芍药与甘草酸甘化阴;六味地黄丸中有“三补配三泻”)。全“阴”或全“阳”的汤液当是“一潭死水,了无生机”。《素问·阴阳别论》:“谨熟阴阳,无与众谋。”
2.6 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
人与自然,“人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易·乾卦·文言》)。
人身藏象系统,为人身之功能子系统,与自然界相通,具有时序性,即“四时五藏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养生(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与疾病的调治(如子午流注针法)均应顺应此节律,使人身之阴阳与自然之阴阳共“沉浮”。
“逆之则灾害生”,如刘力红[13]的师父诊秋冬见夏脉(洪脉)例,患者来年夏天果发病而亡。
四时指时序,刘长林[8]认为:中国的象科学,以空间统摄时间。在中医学中,笔者则认同刘力红的观点[13],认为三维内是以时间统摄空间为主。如冬季在海南热带,位移至北方严寒地带,空间的变化,实为类似春夏秋冬的变化,皆是阳气的释放与收藏多少的不同。《易》之卦画亦类此。
而且就中国古人思维论,一如中国古代数学(机械化算法体系,简言解方程)与古希腊数学(公理化演绎体系,简言证明定理)相较,中国古代人偏重三维内时间的变化。现今,西方物理、数学尤重视四维以上空间[21]。当然,以空间统摄时间在中医学外自有立足处,符合相对论。在四维以上阴阳非为同一阴阳,如太阳之阴阳与地球之阴阳不能交感(尽管地球普照着太阳之阳)。三维内,地球之同一阴阳之气下,不同物种亦因具差异之阴阳较难生物(如自然环境下,植物可以杂交,但高级动物间难以杂交,杂交亦仅限一至两代,如虎狮兽)。
阴阳产生万物的关键是交感,“冲气以为和”,“和则生,不和则不生”(《管子·内业》)。“和生”是中医学“阴阳和”的主要内涵。
3 和、和生之文化内涵与阴阳的特点
“和”(古亦作“咊”)字最早见于金文[2],为形声字,是为“唱和”之“和”(hè)。从词源学角度考察,“和”,据修海林先生[3]、王振国教授[22]、王国维先生[3]考证,与“龢(hé)”、“盉(hé)”二字有着深厚的渊源。由之,“和”具有和谐、和顺、谐调、调配之本义。儒家的“中和”[23]对中医学之“和”影响深远。在中医学中,“和”主要具有的存在论内涵是“阴阳”之“和生”。
3.1 交感、相吸相依为和生之要
中医学之“阴阳和”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24]。《素问·上古天真论》:“丈夫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此指男女合阴阳繁育后代。《素问·生气通天论》:“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此阴阳和,指阴阳在四时五行中皆需“和”,即人及自然生物与时序皆和谐。
人体内阴阳和包括形与神2种境界。《庄子·则阳》:“交通而成和。[25]”《老子·四十二章》:“冲气以为和。”六十四卦(泰卦与既济卦,阴阳水火交感则有吉祥之意)。交感是和的前提。如葡萄胎的产生有两种情形:一是受精时卵原核缺失,完全由父系遗传物质组成;另一则是多一套父系或母系染色体成分。阴阳不均衡,则不能正常交感,不能“和生”。
阴阳相吸相依为和生之要。《类经·运气》:“唯阳中有阴,故天气得以下降;阴中有阳,故地气得以上升。”《素灵微蕴·藏象解》:“盖阴以吸阳,故神不上脱;阳以煦阴,故精不下流。故阳自至阴之位而升之,使阴不下走;阴自至阳之位而降之,使阳不上越。上下相包,阴平阳秘,是以难老。”《管子·内业》:“凡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和乃生,不和不生。”“阴阳和者生”(《素问·四气调神论》)。
3.2 和而不同
《国语·郑语》:“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是以和五味以调口,刚四肢以卫体,和六律以聪耳。”《左传·昭公二十年》齐国晏子云:“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26]”临床如葡萄胎一型,仅有父系两套遗传物质,“专同”不等于“和同”,不能生物。
中医学汤液的产生,方剂的配伍,用药如用兵——君臣佐使,在药性“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的基础上,配伍精当,和而不同,即可产生统一力。
3.3 阴阳和双向调节、以平为期、尚中和
中医学治病关键在于调和阴阳,协调气机之升降出入。刘力红[13]认为,三阴三阳开阖枢之枢对于整个机体来说,真可谓触一发而动万机。许多医家善用此法,用小柴胡调阳枢,用四逆散调阴枢,双向调节人体内环境,通治临床各科疾病。
以平为期。“和者,天之正也,阴阳之平也,其气最良,物之所生也,诚择其和者,以为大得天地之奉也。[27]”阴阳具有自和平秘的属性。《论衡·自然》:“黄老之操,身中恬澹,其治无为,正身共己而阴阳自和,无心于为而物自化,无意于生而物自成。”此与《素问·生气通天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高度一致。《素问·调经论》:“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阴阳双方维持动态常阈平衡,标志着生命活动稳定、有序、协调、中和。《素问·至真要大论》:“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尚中和。中医学之阴阳和尚“中和”[28]。儒家之《中庸》:“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4 阴阳和理念治疑难杂病
刘渡舟先生曾用桂枝汤调和营卫阴阳,治愈高热不退及半身偏沮病例(左半身汗,右半身无汗,界限分明)[29]。姜良铎先生亦曾调和阴阳治:一半身冷一半身热,类似“暖气片气不通致热不及半”病例及肌肉持续骨化的“珊瑚病”病例(姜良铎讲座)。
廖品正教授治疗内障眼病例[30]。《灵枢·大惑论》:“五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阴阳和抟而精明”。遣方用药即攻不伤正,补不滞涩,行不耗气,止不留瘀,寒不凝敛,热不伤阴动血,用药剂量、疗程均要得当,才能达到“阴阳和抟而精明”的目的。
5 结语
阴阳和是中医文化之核心。阴阳和使中医学扎根于传统文化,对外来文化亦具有开放性、包容性、同化力。阴阳和是人类早熟的文化之一(梁漱溟语:中国文化是人类早熟的文化[31]),中西医学的通约,必在双方共同发展后,在现代系统科学层面上对立与互补,一如阴阳关系。
对中医学阴阳文化的研究,应“扎根历史,永不过时”。一如2012年获普利兹克建筑奖的中国“最具人文气质的”建筑设计师王澍,他的设计不追随西方潮流,注重建筑和环境、与传统技艺、与自然和人文的关系,同样赢得了西方的尊重。中医文化亦应立足自身,走向世界。
[1]王新陆.中医文化论丛[M].济南:齐鲁书社,2005:1.
[2]王育平,吴志杰.中国传统“和合”文化探源[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1):86-89.
[3]陈宗宁,陈慧群,张氢,等.传统和合思想本质探析[J].宜春学院学报,2010,32(2):4-5.
[4]左亚文.和合思想的当代阐释[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59.
[5]邵冬波.谈中国书画中的“阴阳和合”[J].艺术界,2009,(2):143.
[6]李曙华.2种思维方式下的中西文化与科学[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0(3):10-17.
[7]张其成.“象”模型:易医会通的交点——兼论中医学的本质及其未来发展[J].周易研究,2002,(2):71-80.
[8]刘长林.中医学——象科学的代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4,10(3):1-4.
[9]国学整理社.诸子集成(第五册)[M].北京:中华书局,1964:13.
[10]曹俊,王俊兴,王宗铁.中医理论体系中的系统科学方法考略[J].中医药学刊,2001,(19)2:122-123.
[11]房晓敏.四象和声语言(上)[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0,(2):11-14.
[12]张其成.中医理论模型的特征、意义与不足[J].医学与哲学,2000,21(2):45-47.
[13]刘力红.思考中医[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70-176.
[14]韦昭.国语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63.
[15]刘大钧,林忠军注译.周易传文白话解[M].济南:齐鲁书社,1993:51.
[16]傅景华.《黄帝内经素问译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221.
[17]李曙华.从系统论到混沌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17-321.
[18]赖新生,童钟.针刺“得气”分类与捕获的设想[J].中医杂志,2008,49(5):392-394.
[19]翟双庆,王长宇.王洪图《内经临证发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0-26.
[20]李俊莲.“扶正祛邪”治则理论探讨[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5,20(5):275-276.
[21]刘洁民.中国传统数学中的平行线[J].自然科学史研究,1992,11(1):3-10.
[22]王振国.《伤寒论》“和”字析义[J].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1,15(3):13-14.
[23]孟庆雷.不同历史境遇下的中西和谐美学话语——儒家的“中和美”与古希腊的“和谐美”比较[J].孔子研究,2007,(1):81-87.
[24]吴心立.试论“阴阳和”的实质是阳主阴从[J].甘肃中医,2009,22(8):22-23.
[25]施炎平.《周易》和中国古代阴阳矛盾学说[J].周易研究,2001,(3):46-56.
[26]作者不详.新刊四书五经春秋三传[M].北京:中国书店,1994:274-275.
[27]刘国民.董仲舒的经学诠释及天的哲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316-321.
[28]刘玉平.论周易的阴阳和谐思维[J].周易研究,2004,(5):65-71.
[29]陈明,张印生.伤寒名医验案精选[M].北京:学苑出版社,1998:5.
[30]李翔,潘学会,周春阳,等.廖品正教授论“阴阳和抟而精明”理论在内障眼病治疗中的指导意义[J].四川中医,2010,28(8):6.
[31]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M].2版.上海:商务印书馆,1999: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