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球钝挫伤常见并发症的临床观察
2013-01-24李明华吴永常
李明华 朱 明 吴永常
(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五官科,云南 昆明 650204)
眼球钝挫伤常见并发症的临床观察
李明华 朱 明 吴永常
(昆明市第二人民医院五官科,云南 昆明 650204)
本文对 56 例(56 只眼)眼球钝挫伤患者常见并发症的致伤物、临床表现及造成后果进行观察分析,认为患者多为青少年和儿童男性占 75%,经及时治疗,82.1% 恢复正常。
钝挫伤;并发症
眼外伤中,眼球钝挫伤较为常见,因为眼球的结构极为精细、脆弱,受到挫伤后可造成眼球相应部位组织、结构的破坏而出现一系列并发症。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将导致不可逆转的视力下降,甚至视力丧失[1]。现将我院近2年来观察的56例(56只眼)眼球钝挫伤的病倒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56例(56只眼)患者,5~25岁44例,26~40岁10例,40岁以上2例,男性48例,女性8例,男性大于女性,占85.7%;25岁以下的青少年和儿童占总数的78.6%,右眼27例,左眼29例,左眼略多于右眼,但无明显差异,与患者受伤时对方出击右手有关。
1.2 致伤原因及受位部位的观察
致伤物10岁以下的儿童主要为玩具手枪、弹弓、碰撞共16例,其他为拳击、球场运动、棍棒、石块、踢伤各8例。角膜板层裂伤2例,角巩膜缘裂伤2例,虹膜根部断裂并前房出血4例,晶状体脱位1例,外伤性白内障1例,房角后退并前房出血及高眼压3例,玻璃体积血并前房出血3例,视网膜脱离2例(均为近视眼患者),视网膜脉络裂伤并前房出血3例,前房出血并视网膜水肿22例,前房出血并外伤性瞳孔散大1例,单纯性前房出血12例。其中前房出血占前房体积<1/3的26例,占1/3~1/2的14例,1/2接近全部前房体积的有6例,全前房出血2例。
1.3 治疗情况
除视网膜脱离、外伤性白内障、晶状体脱位、角巩膜裂伤手术治疗外,其他均对受伤部位采取保守治疗,除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后视力为4.4外,其余视力均恢复至4.8以上。
2 讨 论
2.1 本文56例病倒中,25岁以下的青少年和儿童占78.6%,男性为多数,占总数的87.5%。因眼球位置暴露,儿童和青少年活动范围广,受伤患者多为双方打闹或运动所致(如:踢足球、打篮球等)。对爱好打球的青年,他人右肘部撞伤患者,使左眼受钝伤的机会就更多些。
2.2 前房出血是眼球钝伤的主要并发症,而其他的并发症如:虹膜根部断裂、伤伤性瞳孔散大、房角后退、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脉络膜裂伤均同时还有前房出血,具以上统计共48例,占总数的85.7%,眼球钝挫伤时,前后径受压,赤道部扩张,瞳孔括约肌收缩,虹膜根部受牵拉,房水挤压周边,直接冲击虹膜根部,悬韧带张力增加,虹膜睫状体前表面撕裂或睫状体斜形肌和纵形肌收缩,环形肌与纵形肌分离,使组织坏死撕裂、移位导致血管破裂,引起前房出血。
前房出血的吸收多数学者认为是靠虹膜表面而不主张散瞳,以避免散瞳后虹膜堆积房角影响房水引流和虹膜对血液的吸收,我们在实际中观察到一些患者散瞳后前房积血吸收快,这是因为发生外伤性的前房出血后,有反应性的虹膜睫状体炎致睫状肌痉挛,用散瞳剂后减少睫状肌痉挛也可促进出血的吸收[2,3]。为了避免用散瞳剂所致的虹膜阻塞房角,我们根据情况使用短效散瞳剂托品卡胺点眼,并密切观察眼压,取得较好的疗效。
2.3 前房出血时溶解的红细胞、含血红蛋白的巨噬细胞等堵塞小梁网或变性的红细胞(又称血影细胞)由于弹性下降,小梁网不能有效排出,造成房水引流受阻发生高眼压的“溶血性青光眼”或“血影细胞性青光眼”。
因此,对眼球钝挫伤患者的眼压观察和预防治疗高眼压防止继发性青光眼是非常重要的。在治疗过程中,除阻止进行性出血和促进血液吸收外,还必须局部和全身使用降眼压药物。噻吗心安点眼和口服乙酰唑胺作为常规,根据眼压和角膜水肿的情况使用高渗糖(如:20%的甘露醇和50%的高渗糖),从而避免高眼压所致的视神经及视网膜损害。
2.4 当前房出血吸收后而患者视力无进步,则多有眼球后部的损伤,本文有3例患者均为前房出血并视网膜脉络膜裂伤,且受伤部位是在黄斑附近而严重影响视力。无视网膜脉络裂伤者,也有黄斑部视网膜水肿现象。
2.5 B超检查在不能窥见眼底时是了解玻璃体和有无视网膜脱离的主要检查方法,但在前房出血较多或出血还未停止时,最好不行B超检查。我们曾观察到2例由于B超检查间断压迫眼球,使出血较前增加。因继发性前房出血大多在受伤后2~5d,因此若经积极治疗后,角膜水肿,前房出血不吸收,眼压仍持续增高,提示有持续性的前房出血,应暂停B超检查。
2.6 玻璃体积血吸收较慢,我们所见的玻璃体积血有2例积血吸收都在半年以上。
2.7 眼球钝挫伤发生的视网膜脱离2例均为近视眼患者。
2.8 在治疗眼球钝挫伤中,双眼包扎卧床休息是减少并发症的重要措施,双眼包扎可减少眼球的运动,预防进行性的前房出血。
综上所述,眼球钝挫伤在眼外伤中较为常见,而青少年和儿童所占比例最大,是一个危险人群,因此应加强安全知识教育和自我保护意识。受伤后应及时就诊,诊断过程中注意高眼压及眼后部的损伤,正确及时的诊治,可避免视力丧失的发生。
[1]李凤鸣,刘家琪.实用眼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583-585.
[2]张效房,杨进献.眼外伤学[M].郑州: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1997: 298-305.
[3]魏建初.眼外伤继发青光眼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1999, 17(7):419-421.
R771
:B
:1671-8194(2013)07-015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