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皮穿刺活检冲洗置药术治疗椎间隙感染的疗效分析

2013-01-24张向征储朝明刘艺李钦亮陈金传陈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3期
关键词:型臂线机椎间隙

张向征* 储朝明刘 艺李钦亮陈金传陈 鸣

(1 徐州医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2;2 徐州医学院附属连云港医院骨科,江苏 连云港 222000)

经皮穿刺活检冲洗置药术治疗椎间隙感染的疗效分析

张向征1* 储朝明2刘 艺2李钦亮2陈金传2陈 鸣2

(1 徐州医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2;2 徐州医学院附属连云港医院骨科,江苏 连云港 222000)

目的 探讨 C 型臂 X 线机引导下经皮经椎弓根穿刺活检冲洗置药术是治疗椎间隙感染临床疗效。 方法 对我院 2005 年 2 月至 2011年 1 月在 C 型臂 X 线机引导下经皮经椎弓根穿刺活检冲洗置药术治疗的 11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用 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定期行实验室检查及 X 线检查对患者病情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顺利,随访 8~60 个月,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DI)术前评分为(74.21±22.62),终末随访时为(12.54±8.39),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常规、血沉及 C-反应蛋白逐渐降至正常,椎间隙基本融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C型臂X线机引导下经皮经椎弓根穿刺活检冲洗置药术是治疗椎间隙感染安全有效的方法。

椎间隙感染;微创手术;疗效

关于椎间隙感染的治疗目前有争议。从2005年2月至2011年1月我科共收治椎间隙感染患者11例,所有患者均行C型臂X线机引导下经皮经椎弓根穿刺活检冲洗置药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2月至2011年1月收治C型臂X线机引导下经皮经椎弓根穿刺活检冲洗置药术治疗的患者11例,其中原发性椎间隙感染2例,继发性椎间隙感染9例,男5例,女6例,年龄20~72岁,平均49岁;腰4/5椎间隙5例,腰5/骶1椎间隙4例,腰4/5、腰5/骶1椎间隙2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血常规、血沉及C-反应蛋白等实验室检查,并行X线、CT及MRI检查初步诊断,并经术后病理结果确诊。

1.2 方法

患者俯卧位于手术台上,腹部悬空。所有手术均在1%利多卡因局麻下进行。在C型臂X线机监视下根据病灶的位置确定皮肤进针点,并在相应皮肤上做标记。定位成功后,常规消毒铺巾,以进针点为中心在皮肤上做0.5cm横行切口。在C型臂X线机透视引导下穿刺,经椎弓根进入病灶,取出钻芯,更换直径4.5mm工作套管后缓慢置入骨钻钻至病灶,取出骨钻后,用活检钳取出病灶内部分组织送快速病理,将万古霉素0.5g与50%葡萄糖混合后经工作套管灌入病灶内,抽出工作通道,无菌敷料覆盖。术后送常规病理及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并根据回报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抗感染治疗。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定期行实验室检查及X检查对患者病情恢复情况进行评价。

1.3 统计学分析

所得数据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 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我科采用C型臂X线机引导下经皮经椎弓根穿刺活检冲洗置药术治疗椎间隙感染患者11例,所有患者手术顺利。随访8~60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术前评分为(74.21±22.62),终末随访时为(12.54±8.39),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常规、血沉及C-反应蛋白逐渐降至正常,椎间隙在2~4个月模糊、融合,1例治疗后1年复发,行开放手术治疗后治愈,随访21个月未再复发;交叉感染1例,经应用敏感抗生素后治愈;有1例患者留有慢性腰腿痛,不能久站。所有患者终末随访均恢复正常生活与工作,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3 讨 论

椎间隙感染是一种临床上比较少见且病情严重的疾病,其发生率为0.1%~4%[1-3],临床上多见的是继发性感染,原发性感染很十分罕见[4]。近年来,随着脊柱各种手术的广泛开展,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5-7]。

3.1 保守治疗的缺陷性

椎间隙感染的治疗存在争议,一般认为大部分患者经过保守治疗后能够获得痊愈[8]。保守治疗主要为严格卧床,支持营养,应用非甾体抗炎药消炎镇痛及大剂量的抗生素控制感染,因为椎间盘组织血供较差,加上生化和生物力学因素,抗生素难以渗透到病灶部位,达不到持久有效的杀菌浓度,导致感染症状难以有效控制,病程迁延,患者痛苦大,经济负担重,甚至形成经久不愈的骨髓炎、假关节形成及脊柱不稳定[7,9]。

3.2 开放手术的优缺点

根据病情的不同,开放手术治疗椎间隙感染可以选择后路或者前路手术。传统术式是前路病灶清除椎间融合[10]。Suess[11]等采用病灶清除内固定技术治疗24名患者,取得较好疗效。Efthimios[12]等分析163例椎间盘炎患者的诊治过程,发现单纯椎板切除减压术再手术率高,而减压内固定术取得较好疗效。开放手术可以有效清除感染病灶和残存的椎间盘组织,并行植骨融合内固定,维持脊柱高度和稳定性,矫正脊柱畸形,但是手术风险高,创伤大,费用高,继发于脊柱手术后的椎间隙感染患者,局部组织粘连,再次手术操作进入椎管进行病灶清除困难及风险性增加,且容易导致感染扩散,伤口不愈合。

3.3 CT引导下经皮穿刺病灶清除持续灌注冲洗术的优缺点

1993年西班牙Pombo[13]曾使用CT引导下置管给药的方法治疗腰大肌脓肿,经过平均7d的治疗,除1例因未规律服用抗结核药物脓肿复发外,其余皆治愈。Dinc[14]和Cantasdemir[15]报道在CT引导下PCD治疗腰大肌/髂腰肌脓肿亦取得良好的疗效。国内张西峰等[16]采用CT引导下经皮介入置管灌洗、局部持续化疗术治疗脊柱感染性疾病取得较好疗效,但其治疗中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①引流管堵塞;②出入液体量不相等;③引流管滑脱;④冲洗液由伤口渗出或漏出。所以必须保证引流管通畅,有时甚至需要反复置管。另外,持续引流及局部多次化疗导致住院时间长亦是其明显不足,限制了其应用。

综上考虑,我们采用C型臂X线机引导下经皮经椎弓根穿刺活检冲洗置药术治疗椎间隙感染属微创手术,无需引流及局部多次化疗,缩短了住院周期,避免了置管所引起的一系列问题;冲洗置药达到了稀释病原体、提高病灶内药物浓度的目的,并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在术后选用敏感抗生素治疗,大大提高了感染病灶的控制效率,且于术中取病灶组织行病理检查,可以确定诊断。随访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国内外学者多采用CT引导下经皮穿刺微创治疗椎间隙感染,我科采用C型臂X线机引导下穿刺虽术中在显示脓肿等方面不如CT,但结合术前影像学检查,仍能穿刺成功,不失为一种可以在影像设备比较落后、没有CT机的基层医院推广的治疗手段。

通过临床观察及参考相关文献总结经皮经椎弓根穿刺活检冲洗置药术治疗椎间隙感染的适应证为:①诊断不清,需要做经椎弓根穿刺活检;②无明显神经压迫症状;③全身情况差无法耐受根治手术。禁忌证为:①凝血功能障碍者;②合并椎管或脊椎其他病变,如:椎管内肿瘤、椎体转移瘤等;③患有严重神经压迫症状;④严重脊柱畸形、不稳;⑤孕妇。⑥体质极差不能耐受手术或严重贫血者等。

[1]Fernand R,Lee CK.Postlaminectomy disc space infection.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and a report in three cases[J].Clin Orthop,1986,10 (209):215-218.

[2]Iversen E,Nielsen VA,Hansen LG.Prognosis in postoperative discitis:a retrospective study 111 cases[J].Acts Orthop Scand,1992, 63(3):305-309.

[3]El-Gindi S,Aref S,Salama M,Andrew J.Infection of intervertebral discs after operation[J].J Bone Joint Surg(Br),1976;58(I):114-116.

[4]董彦,刘英杰,刘尚礼,等.原发性化脓性椎间隙感染发病机理及治疗方法的探讨[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4,12(13):983-984.

[5]Bavingki G,Schoeggl A,Trattnig S,et a1.Microsurgical management ofPostoperative disc space infection [J].Neurosurg Rev,2003,26(2): 102-107.

[6]Muller EJ,Russe OJ,Muhr G.Osteomyelitis of the spine[J].Orthopade,2004,33(3):305 -315.

[7]Cai HX,Liu C,Fan SW. Routinely using prophylactic antibiotic may not effectively prevent intervertebral disc infection:A new strategy to preventing postoperative intervertebral disc infection [J].Med Hypotheses,2011,76(4):464-466.

[8]王达义,温国宏,吴五洲,等.椎间隙感染的诊断及手术指征[J].脊柱外科杂志,2009,7(2):94-96.

[9]Weiss LE,Vaccaro AR,Scuderi G,et al.Pseudarthrosis after postoperative wound infection in the lumbar spine[J].J Spinal Disord, 1997,10(6):482-487.

[10]Denaro V,Di Martino A.Cervical spine surgery:an historical perspective[J].Clin Orthop Relat Res,2011,469(3):639-648.

[11]Suess O,Weise L,Brock M,et al.Debridement and Spinal Instrumentationas a Single-Stage Procedure in Bacterial Spondylitis / Spondylodiscitis[J].Zentralbl Neurochir,2007,68(3):123-132.

[12]Karadimas EJ,Bunger C,Lindblad BE,et al.Spondylodiscitis. A retrospective study of 163 patients[J].Acta Orthop,2008,79(5): 650-659.

[13]Pombo F,Martin-Egana R,Cela A,et al.Percutaneous catheterdrainage of tuberculous psoas abscesscs[J].Acta Radiol,1993,34 (4):366-368.

[14]Dinc H,Ahmetoglu A,Baykal S,el al.Image-guided percutaneous drainage of tuberculous iliopsoas and ondylodiskitic abscesses: midterm results[J].Radiology,2002,225(2):353-358.

[15]Cantasdemir M,Kara B,Cebi D,el al.Computed tomography-guided percutaneous catheter drainage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iliopsoas abscesses[J].Clin Radiol,2003,58(10):811-815.

[16]张西峰,王岩,刘玉杰,等.CT引导下脊柱微创手术技术在诊治脊柱疾病中的应用[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3,13(2):75-78.

R681.5

:B

:1671-8194(2013)03-0172-03

*通讯作者:E-mail:zhang19860801@163.com

猜你喜欢

型臂线机椎间隙
严重椎间隙狭窄颈椎病的影像学特征△
超声与传统体表标记定位孕产妇L3~4椎间隙用于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
肘内侧小切口C形臂X线机透视下治疗老年人肱骨髁上骨折的可行性
改良CT测量法在评估腰椎椎间隙高度中的应用分析
C型臂X光机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分析
移动式C型臂故障的分析研究与探讨
卫勤分队机动演练中野战便携式X线机应用体会
腰椎正中矢状面椎间隙的CT测量及临床意义
浅析医用X 线机的故障及论证
C型臂X线介导经皮克氏针闭合固定治疗指骨骨折1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