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式护理干预在120例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13-06-23黄江宜
黄江宜
(广西宜州市中医院护理部,广西 宜州 546300)
激励式护理干预在120例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黄江宜
(广西宜州市中医院护理部,广西 宜州 546300)
目的 探讨激励式护理干预对初产妇自然分娩的影响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40 例自然分娩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各 12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激励式护理。观察两组产妇的精神状态、产程时间、产后出血情况及新生儿窒息率。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 SAS 及 SDS 评分、产程时间、产后 (2h)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实施激励式护理干预,有利于产妇在最佳心理状态下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激励式护理;初产妇;自然分娩
分娩是一种自然、正常而又特殊的生理过程,也是一种持久而强烈的应激源。分娩过程中剧烈的宫缩加上产妇缺乏对自然分娩过程的知识,易产生负性心理情绪的影响,导致产程延长,而产程延长又与新生儿窒息、感染等围生期并发症的发病有关。我院开展对初产妇实施激励式护理干预,在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降低新生儿窒息率方面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给予产妇舒适的心理和生活护理,使她们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顺利分娩,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我院2011年1至12月自然分娩的初产妇2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120例作为观察组,年龄22~33岁,孕周38.9~41.9周。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15例,高中和中专58例,初中以下47例。同期分娩的初产妇120例作为对照组,年龄21~34岁,孕周38.7~42.2周。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13例,高中和中专62例,初中以下45例。两组产妇产前检查、骨盆外测量正常,均无严重妊娠合并症、急慢性疾病及其他特殊病史。在年龄、文化程度、孕周及产科检查情况比较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产妇采用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激励式护理。内容包括:制定计划、健康宣教、心理护理、加强社会支持系统等等。
1.2.1 制定计划
护士首先全面的了解和收集产妇的一般资料,对其性格特征、心理及生理状态做出初步评估,并根据产妇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经济来源与情况等制定出有针对性的符合其需要的护理计划,实施过程中要不断的修改和完善舒适护理计划并伴随于产妇的住院期间。
1.2.2 健康宣教
在入院待产期间由助产士陪同孕妇熟悉产科环境以及管床医生、管床护士、科主任及护士长,消除其入院后的紧张感和陌生感,通过亲切交谈,详细询问孕妇本次妊娠经过、孕产史及体格检查。利用健康教育手册、宣传栏、录像、电视、个别教育等形式进行健康教育,对产妇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指导和情感支持,向产妇介绍分娩的过程,告知在分娩过程中可能出现问题及应该采取的应对措施,如孕妇宫缩的节律、疼痛强度及持续时间等,指导孕妇做深呼吸,放松身体,提高其对宫缩阵痛的耐受力。通过按摩、交谈,运用呼吸运动技巧和产前运动,让产妇在分娩时将注意力集中在对自己的呼吸控制上,转移产妇对疼痛注意力,以减轻或消除分娩疼痛,降低不舒适的感觉。指导产妇合理调节膳食结构,建立多样化的饮食方案。
1.2.3 心理护理
帮助孕妇正确对待分娩阵痛,讲解心理因素对分娩过程产生的影响,向产妇说明过度焦虑及长期抑郁易导致滞产、难产、胎儿窒息及产后出血。讲诉同等条件下自然分娩的孕妇案例和成功经验,介绍保持积极配合医护工作的心态对顺利分娩的重要性,消除产妇不安和恐惧的心理情绪。
1.2.4 加强社会支持系统
良好的社会支持可对应激状态下的产妇提供保护,鼓励产妇家属充分发挥家庭支持作用,对其进行有关的心理卫生宣教,鼓励家庭陪护,积极寻求社会支持系统对产妇精神上、情感上的支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1.3 评价标准
①应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产妇心理状态,SAS、SDS主要评定被调查者的主观感受,根据SAS、SDS评分判定情绪障碍程度:≤40分为无情绪障碍,41~50分提示有情绪障碍可能,51~60分轻度、61~70分中度、>70分为重度情绪障碍[1];②记录并统计产程时间: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总产程;③观察产后2h出血量、新生儿窒息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产妇SDS、SAS评分比较
观察组产妇在待产期间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说明实施激励式护理干预能改善产妇不良心理情绪。
表2 两组产妇产程时间比较(χ—±s)(min)
2.2 两组产妇产程时间比较
观察组产妇第一、第二产程及总产程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说明实施激励式护理干预能有效缩短产程时间。
2.3 两组产妇产后2h出血量、新生儿窒息情况比较
观察组产妇产后2h出血量、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说明实施激励式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产后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表3 两组产妇产后2小时出血量、新生儿窒息情况比较
3 讨 论
3.1 激励式护理干预对缓解不良心理的作用
初产妇由于缺乏分娩经验及害怕疼痛,在分娩期常产生明显的负性情绪,使产妇依赖性增强,进而引起身体内环境功能紊乱。负性心理情绪会导致宫缩乏力,不协调宫缩及宫颈的痉挛,使宫颈扩张缓慢,或宫颈水肿后停止扩张,从而造成精神心理性难产[2],致使产程延长,难产率提高。如焦虑与恐惧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也可致使内环境紊乱。影响宫缩导致继发性宫缩乏力、产程延长、胎儿宫内窘迫等,反过来又进一步加重焦虑与恐惧,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难产和围生期母婴患病率与病死率的增加[3]。激励是一种能激发动力、增强意志的过程,可使产妇处于兴奋状态。激励式护理是通过有的放矢地对产妇进行特殊的生理及心理指导和情感支持,将人性化关怀贯穿于在分娩过程中,在分娩全程密切关注产妇的各种心理变化,使产妇减轻心理压力,主观上缓解疼痛,使机体始终处于高度兴奋状态中,使其在充满信心、安全感及鼓励关怀的氛围中完成分娩。
3.2 激励式护理干预对缩短产程的作用
在产妇进入产程后,根据产妇的生理状况,采用激励式的心理护理,确定第一、第二产程合适的时限,充满信心地配合助产士的指导,顺利完成自然分娩,据文献报道,激励式护理可以激励产妇顺产这个信念,使产妇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整个身心都投入到自然分娩的过程[4],大大缩短了产程。本研究数据也表明实施激励式护理干预能有效缩短产程时间。
3.3 激励式护理干预对减少产后出血的影响
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5]。而引起子宫乏力的常见原因为产妇害怕分娩,以致精神太过于紧张,使之体力消耗过大,产程延长。本研究数据结果表明通过激励式护理可明显改善初产妇的负性心理情绪,从面减少产后出血,促进分娩平安、顺利。
3.4 激励式护理干预对降低新生儿窒息的作用
新生儿窒息会导致一系列并发症,也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胎儿宫内窘迫发病最主要原因是母体代谢性酸中毒及产程延长。激励式护理增加了自然分娩的机会,产妇的产程大大缩短,降低新生儿窒息的患病率[2],提高了母婴健康。
[1]张蓉.激励式护理干预在分娩镇痛中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杂志,2008,6(20):3-4.
[2]李仲廉.临床疼痛治疗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308-311.
[3]邢玲.自然分娩中激励式心理护理的临床效应[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3(11):1047.
[4]王新.对自然分娩后产妇进行系统性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08,22(5):l185-1186.
[5]李加加.人性化护理在自然分娩中的体现[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9,12(5):821.
R473.71
:B
:1671-8194(2013)03-034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