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达莫注射液与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比较
2013-01-24王开
王 开
辽宁省抚顺矿业集团总医院神经内科,辽宁 抚顺 113008
急性脑梗死是神经内科常见急危重症疾病,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1]。药物治疗仍然是治疗的主要手段。中药制剂近年来取得满意的疗效。为了比较银杏达莫注射液与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笔者进行此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我科收治的11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的诊断标准满足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中关于急性脑梗死的标准。并经CT或MRI检查明确诊断。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中男32例,女24例;年龄48~72岁,平均年龄 (56.4±9.2)岁;发病时间8~24h,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17.58±7.24)分。治疗组中男30例,女26例;年龄45~74岁,平均年龄 (58.8±10.5)岁;发病时间6~21h,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16.86±6.98)分。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发病时间和病情等方面具有可比性 (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常规使用营养脑细胞药物、降颅压等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使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日一次静滴;治疗组使用银杏达莫注射液20ml+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日一次静滴;疗程均为14d,所有患者均接受全疗程治疗,无退出病例。
1.3 疗效评定标准[2]根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程度评价:①治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91%~100%;②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46%~90%;③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18%~45%;④恶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18%或升高>18%;⑤死亡。(治愈+显著进步+进步)/总例数×100%=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应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率的比较使用X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使用 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比较 对照组患者治愈12例,显著进步20例,进步11例,总有效率为76.79%;治疗组患者治愈24例,显著进步18例,进步9例,总有效率为91.07%。两组比较,X2=4.236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程度比较 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12.56±3.14)分;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11.21±2.21)分。两组比较,t=2.6310,P<0.01,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和社会人口老年化的发展趋势,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血管内皮受损、血小板聚集和粘附功能增加和脂质代谢障导致的血液高凝状态是引起脑梗死的发生机制。因此,降低血小板的粘附和聚集、改善脂质代谢、改变机体的高凝状态是治疗脑梗死的关键。银杏达莫注射液是由银杏叶提取物和双嘧达莫复合制剂,其主要成分为银杏黄酮甙和双嘧达莫。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3],银杏黄酮甙具有氧自由基清除作用、减少损伤神经细胞;使红细胞的变形能力增强,显著的抑制血小板聚集,血液粘度降低,使微循环状态大大改善;激发内皮舒张因子及前列环素的作用,平衡细胞内钙离子,防止超载;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作用,降低血小板粘附;双嘧达莫则一方面通过抑制TXA2和二磷酸腺苷作用、另一方面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的第一、二相反应,起到双重阻断作用,具有抗血栓形成的显著作用。本组研究中,治疗组治疗的临床总有效率和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与冯磊[4]进行的研究报道结果符合,证明银杏达莫注射液在改善脑部血供和修复受损的脑细胞功能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综合上述分析,银杏达莫注射液可显著的改善脑部血液循环、促进脑梗死缺血区神经细胞功能恢复,疗效优于复方丹参注射液,临床应用价值高,可推广使用。
[1]杨明秀,陈红,邱小魔.急性脑梗死的治疗进展 [J].医学综述,2008,14(1):103-104.
[2]雷小峰.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8,15(3):187-188.
[3]陈娟,李淑君.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07,2(5):291-293.
[4]冯磊.银杏达莫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36):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