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尔兹海默病的形、气、神三位一体分析

2013-01-24朱可蓥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2期
关键词:海默病髓海阿尔兹

朱可蓥 余 瑾

1.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广东 广州 510405;2.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广东 广州 510405

阿尔兹海默症 (Alzheimer disease,AD)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也是老年痴呆最常见的病因。临床特征为隐袭起病、进行性智能衰退,多伴有人格改变,一般症状持续进展,通常病程约5~10年。其典型的临床表现有记忆障碍、认知障碍、精神异常以及失语、失认、计算不能等症状。现代医学认为,阿尔兹海默症的发病与遗传因素,社会、心理因素有较大关系。

1 阿尔兹海默病的中医认识

祖国医学认为此病属于中医学“呆证”、“痴证”、“虚劳”、“善忘”等范畴,并认为此病病位在脑,与心、肝、脾、肾功能的失调有较为密切的关系。《灵枢·本神》有云:“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之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这段话论述了人的正常意识思维过程。而阿尔兹海默病患者所出现的记忆障碍、认识障碍等临床表现,正是意识、思维、智力等不正常的表现。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与髓海失养、脾肾两亏有关,《灵枢·海论》中就曾提到“髓海不足,脑转耳鸣,胫酸眩晕,目无所视,懈怠安卧”,可知该病的发生与髓海不足有密切关系。因此在治疗上多以益精填髓、补益脾肾为主。

2 形、气、神三位一体的生命观

形、气、神三位一体[1],是古人对生命的认知和体验,是一种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精髓的生命观。中医观点认为人体是由形、气、神三个要素构成的,而这三者并非孤立,而是一种三位一体的相互关系,是一个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整体。中医辨证讲究和强调整体观念,结合形、气、神的角度对某一证或某一病进行分析是中医学的一大特色,它可以更全面客观的反映出某一特定疾病对人体形体、功能和心理的影响以及人体整体状态对疾病预后和转归的反馈性作用[2]。因此,认识和把握形、气、神三位一体的生命观,用形、气、神三位一体的生命观去分析疾病,对疾病的认识、预防、治疗以及康复都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3 阿尔兹海默病与形、气、神的变化

阿尔兹海默病会对患者的行为、运动、生活、思维智力以及心理都产生一定的影响,从中医形、气、神的角度可以更为全面的了解此病对患者整体机能的影响。

3.1 对“形”的影响 形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它不仅包括了人体外在的皮脉肉筋骨,同时也包括在内的五脏六腑,甚至人体正常生活功能的维持,这些都属于“形”的范畴。阿尔兹海默病患者早期“形”方面的表现并不十分显著。而晚期则可出现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如肌张力增高、运动徐缓、拖拽步态、姿势异常等,部分患者最终可以出现强直性或屈曲性四肢瘫痪。在阿尔兹海默病中,患者“形”的变化相比于“气”与“神”方面的改变要更晚出现,可知患者在“形”方面的改变是由于疾病到了后期,由于气机的失调与不畅、情志异常到了一定程度后逐渐出现的,这是疾病发展到了一定程度的表现。在治疗上,对于“形”方面已经发生实质性改变的患者,单纯的用药物治疗已难以使患者恢复正常的生活自理功能,许多情况下需结合康复医学中物理治疗、作业治疗等手段,帮助患者恢复日常生活功能[3]。

3.2 “气”的变化 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气运行不息,推动和调控着人体内的新陈代谢,维系人体的生命过程。总而言之,气是推动和调控脏腑生理机能的动力[4]。人体五脏六腑之气、经络之气正常运行则身体机能调畅,百病难生;若人体五脏六腑之气不协调,出现问题,则可表现为气虚、气滞、气逆、气闭、气脱等病理状态。阿尔兹海默病病位在脑,与心、肝、脾、肾功能失调关系密切,病理性质为本虚标实。其本虚主要在于肾气不足,髓海亏虚。肾为先天之本,肾气亏虚是老年痴呆的发病根本,而其余脏腑之气不足也与老年痴呆发病关系密切;其标实在于痰浊、瘀血蒙蔽脑窍,闭阻脑络,因患者脾胃之气虚弱,运化水液无力则易生痰生湿,气虚无力推动,气不行则血停,故瘀血停滞,痰瘀互结蒙蔽脑窍,髓海失养则发病。人体气机的异常变化是导致本病发生最为主导的因素,也是阿尔兹海默病患者出现记忆障碍、认识障碍等临床表现的最为重要的病理基础。而这种气的变化不仅会直接使患者的日常生活功能受到影响,并且逐渐会影响到患者的心神、情志以及整个人的意识思维状态。在治疗方面,目前中医的治疗都较好的做到了调畅患者气机这一点,针对阿尔兹海默病患者“气”的变化,主要采取补益脾肾之气的治法。

3.3 “神”的改变 精、气、血、津液是产生神的物质基础,神是不能脱离这些精微物质而存在的。脏腑形体官窍中充满了精气血津液等物质,在脏腑之气的推动和调控作用下,通过这些精微物质的新陈代谢,产生了生命活动,可以从形色、眼神、言谈、表情、应答、举止、精神、情志、声息、脉象等方面体现出来,这些生命活动外在体现的总称都可称之为神。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及其外在总体表现的统称。神的内涵是广泛的,广义上神是一切生命活动、心理活动的主宰,同时也是生命活动外在的体现;狭义上是指精神、意识、思维等精神活动的范畴[4]。而阿尔兹海默病的患者,无论是广义上的神还是狭义上的神,都表现出一种失神的表现。《内经》把人的心理活动称为“心”或“神”,神的活动是通过“五神”所传达出来的,所谓五神即神、魂、魄、意、志。它们分别属于中医的五脏,《素问·宣明五气篇》有云:“五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其中,“意”是指思维记忆功能;“志”即志向,指人的记忆力或意志。阿尔兹海默病的患者,主要由于脾肾不足,先天之本与后天之本均亏虚所致,故表现出“意”和“志”两方面的减退。

在治疗上,对于阿尔兹海默病的患者,需要重视对其“神”的调摄,重视心理治疗和心理护理。不少学者认为,阿尔兹海默病患者在早期如果能给予心理治疗和持续的康复训练,再结合中、西药物的调理等方法,甚至有恢复智能的可能[5]。因此,对于阿尔兹海默病的患者,一定要重视心理的调节和心理护理。另外,在进行心理治疗的过程中,根据阿尔兹海默病患者脾肾亏虚为主的特点,可以结合中医的情志相胜论进行调治[6]。

4 结语

对于阿尔兹海默病的患者,从形、气、神三个角度去分析,其核心是综合三方面的改变来抓准患者的整体状态,从而可以根据患者病情程度的不同,制定出个体化的治疗方案。目前临床上主要是针对阿尔兹海默病患者“形”、“气”的变化而制定相关的治疗方案,而对于其“神”的改变,给予的重视以及治疗相比之下略显不足。对于阿尔兹海默病的患者,不应忽视在发病中早期对患者精神、神智、情绪的调摄,应重视“神”的方面,形成形、气、神三位一体的分析与治疗思维,这样更有利于对于患者整体状态的调整。

[1]章文春.形气神三位一体的生命观与气功修炼[J].世界医学气功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世界医学气功学术交流会论文集.

[2]朱可蓥.浅谈高血压病的中医认识及具有中医特色的康复疗法[J].医药前沿,2012,2(24):149-150.

[3]高根德,腾佳林.康复疗法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4]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

[5]林德云,熊玉芳.老年痴呆症的心理治疗[J].中国全科医学,2009,12(30):60.

[6]李颖,李晶尧.情志相胜疗法浅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3):58.

猜你喜欢

海默病髓海阿尔兹
GSK3β参与阿尔兹海默病及学习记忆障碍发病机制的相关性探讨
基于多输出的3D卷积神经网络诊断阿尔兹海默病
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对髓海不足型阿尔茨海默病脑功能连接研究
韩碧英“调理髓海”治疗小脑性共济失调经验❋
每周1小时交流可提高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
立脑为脏的可行性分析
苯二氮卓或增阿尔兹海默病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