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外疝行腹横纹下小横切口微创治疗体会
2013-01-24曾劲业
曾劲业
广东省龙川县妇幼保健院,广东 龙川 517300
小儿腹外疝行腹横纹下小横切口微创治疗体会
曾劲业
广东省龙川县妇幼保健院,广东 龙川 517300
采用腹横纹下小横切口行小儿腹外疝疝囊高位结扎术行小儿腹外疝的外科微创治疗。576例患儿手术顺利,手术操作时间平均22分钟,术中出血少,术后均恢复良好,术后住院时间平均3天,无1例发生切口感染、阴囊血肿及医源性隐睾。术后随访428例,随访时间一年,均无复发。腹横纹下小横切口行小儿腹外疝疝囊高位结扎术适合小儿腹外疝患者,患儿切口小、疾苦少、恢复快,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腹横纹下小横切口;小儿;腹外疝
我院自2008年10月至2011年9月共收治小儿腹外疝576例,均采用腹横纹下小横切口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576例中,男497例,女69例,年龄4个月~6岁,平均2.7岁。右侧317例,左侧161例,双侧98例,其中嵌顿疝197例。
2 手术方法
氯胺酮全麻下,去枕仰卧位,取患侧腹横纹下1.5cm处(即耻骨上方相当于腹股沟管外环口在体表投影处)顺皮纹作横切口,长约1.5~2cm,切开皮肤、浅筋膜、深筋膜,显露腹外斜肌腱膜后,将切口向外下方牵拉,找到外环口腹外斜肌腱膜的内外两个脚,一般不切开外环,即可确认外环口的精索提睾肌筋膜,钝性分离提睾肌和固有鞘膜,即可见到白色疝囊,提起并切开疝囊,辨认清楚输精管和精索血管后钝性剥离疝囊至内环,至腹膜外脂肪处用4号丝线作贯穿缝扎,距结扎线0.5~1cm处切断多余疝囊。疝囊底如止于耻骨上方或仅进入阴囊上部,可将疝囊全部剥除,如进入阴囊较深,可横断疝囊,远端任其开放。如是嵌顿疝,需探查嵌顿肠管血循环情况,确认无坏死后还纳肠管,其他步骤相同。精索创面、疝囊横断处严密止血,牵拉同侧睾丸使精索复位,外环过大者应予缩窄,以能容指尖为宜,过紧则压迫精索,过松则易复发。用5个0可吸收线间断缝合皮下组织,皮肤切口行皮内缝合,不必拆线。围手术期常规应用抗生素2~4天。
3 结果
576例均手术顺利。手术时间18~31分钟,平均22分钟。术中出血少,约1~3m l,术后恢复顺利,住院天数2~4天,平均3天。无1例阴囊血肿及医源性隐睾发生。术后随访428例,随访时间12个月,均无复发。
4 讨论
4.1 最常见的小儿腹外疝是腹股沟斜疝,为先天性发育异常。胚胎发育过程中,腹膜在腹股沟内向外有一袋形突出,称为腹膜鞘状突,如发育异常,腹膜鞘状突未闭塞,仍然保持开放或部分开放,在某种诱因下,如哭吵、咳嗽、便秘等,腹腔内容物进入其中,即形成了先天性腹股沟斜疝。腹膜鞘状突未闭是其发病主要原因,加之哭吵、咳嗽、便秘等因素所致的腹压增大,导致疾病发生[1-2]。
4.2 近年来,微创技术在外科得到很好的发展和应用,腹腔镜下小儿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手术切口及损伤小,痛苦轻,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甚至有采用一孔法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报告[2],但腹腔镜操作在基层医院目前难以普及[3],因此手术治疗小儿腹外疝仍是首选方案。
4.3 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通常采用疝囊高位结扎术就可达到目的,腹股沟管壁修补术很少用于小儿,因为小儿腹股沟斜疝与成人斜疝发生原因不同,小儿斜疝发生除发育过程中遗留的疝囊外,腹股沟区多无肌肉薄弱因素,即使有暂时的腹壁薄弱区,通过以后的发育多能自行得到加强,故手术治疗时仅需作高位结扎即可,无须修补。
4.4 本手术的好处是:①于腹横纹下1.5cm处作横切口,切开的层次少,并且无须打开腹外斜肌腱膜及腹股沟管,避免了对周围神经、血管以及局部腹壁的损伤。切口下方即为精索,对精索的游离刺激轻,损伤小,操作简便,因而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②皮肤切口与皮纹一致,皮肤切开处无需缝合,愈合后几乎不显手术瘢痕,对患儿的心理无不利影响。③因为对患儿侵袭少,损伤小,患儿恢复较快,术后当天多可下床活动,缩短了住院时间。④由于婴幼儿腹股沟管短小(约1~2cm),在外环口就能容易地将疝囊、腹膜拉出,结扎疝囊颈,所以不打开腹股沟管,经外环口途径行疝囊高位结扎术在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治疗中是可行的。有利于疝囊的完全结扎,防止术后复发。⑤6岁以下小儿易复性斜疝最适合此术式,年龄大或发育较好的儿童,因表里环之间距离过大则不易使用此切口;复发疝再手术时,因局部瘢痕粘连重,尤其是外环口处粘连重,分离时易损伤精索,则不易使用此切口。
综上所述,此术式治疗小儿腹外疝疗效好、便于操作、手术时间短、患儿切口小、疾苦少、恢复快,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1]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908.
[2]刘玉祥,程峰,周坤,等.一孔法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1例[J].中华外科杂志,2002,40(1):12.
[3]刘明厚.要重视小儿腹外疝的保守治疗[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5,(06)75-76.
R656.2+4
A
1007-8517(2013)02-0049-01
2012.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