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伏气温病
2013-01-24赵越洋
赵越洋
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广东 广州 510405
伏气温病是指感邪后未即时发病,邪气伏藏,逾时而发的温病,属于外感热病的一种[1]。
其特点是当邪气侵犯人体时,由于体质较弱,邪气不能被消灭或排除,也不能应期发病,而是在一定的条件下保持整体的平衡,使邪气伏藏待机,这种潜伏于体内的邪气叫“伏气”或“伏邪”,待内外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有利于毒邪时,或“伏气”自内而发,或“伏气”为时令之邪所诱发,毒邪暴涨,干扰或破坏了体内正常生理状态而发病。
1 伏气温病学说的产生与发展
“伏气”温病学说起源于《内经》,后经西晋·王叔和将《内经》中有关的伏气理论加以引申发挥,并首先阐述了温病的病机,且在《平脉篇》中首创伏气之名[2],他在《伤寒例》中指出: “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成杀厉之气也。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王氏以伏邪与否区分了伤寒与温病的不同病机,这是早期伏气温病学说的基本内容,即后世所说的“伏寒化温”论。这一理论是对《内经》伏气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但仍然承认感受寒邪是温病的病因,所以未能全部指导温病的治疗。后来,隋·巢元方在王氏之说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突破了“伏寒化温”论单一因素的局限。金元医家刘完素发前人之未发,认为伏气温病四时皆有,扩大了伏气温病的范围。明代以前,伏气温病学说理论较朴素,自明·汪石山提出了新感温病,把温病从病因上分为三型:伏气温病、新感引动伏气而以伏气为主者、新感温病,这一认识一直被后世医家所接受和采用。
综上所述,伏气温病学说源于《内经》、创于叔和,经历代医家补充和发展,至明清时期,形成了较完整的辨证论治理论体系。
2 对“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的理解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是有关伏气学说的最早记载,为后世伏气温病的提出奠定了理论基础。“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的病机是“冬不藏精”。主要是说正气不足的人,在冬令收藏季节,尚不能抵御寒邪而伤于寒,至春令天气温暖、阳气发泄时发病。像这样腠理不密的体质,更不适应气候的变化,容易感受温邪而发病。《内经》提示伏气温病,是内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内因是发病的基础,外因是发病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在温病的治疗上,不要只看邪的一面,更要注意本的一面,还要重视季节气候。总之“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之意甚广,一方面说明冬时伤寒可致伏气温病,若寒伤正气,冬不藏精,又可到春季,患新感温病和其它一些疾病,另一方面强调了养精防病的重要性。
3 伏气温病理论的运用
伏气温病理论在治疗许多传染性疾病上,取得了巨大成绩。早在1954年,石家庄地区就运用温病学理论和方法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取得了显著效果,为中医治疗急性传染病做出了良好的开端。此后有关温病学的理论和经验更广泛地应用于防治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麻疹、白喉、痢疾、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等疾病。2003年“非典”流行,广东省中医院收治的“非典”患者临床表现为:早期发热明显,相当比例的患者伴有恶寒、无汗或汗出不畅,在整个病程中,干咳、疲乏、身痛、气促症状表现明显,提示本病早期除了里热证外,多兼见有卫表证 (即新感诱发),并且也有部分挟湿的特点,这是因为珠三角地处湿气,导致人体多湿,乃应其疠气,这些特点与平日常见的无传染性的肺热病表现明显不同,亦与中医温病的“风温”表现不同,提示此次“非典”乃温病学的伏气六淫发病,即人体复感新邪 (即SARS病毒),触动伏邪所致,按广州地区季节,故应属四时伏气病里的春温。邓铁涛领导的中医团队按伏气温病理论,辨证论治,取得了明显疗效,在全国范围内,广东省中医院治愈率最高,死亡率最低,并且用中药治疗减少了许多并发症。总之伏气温病理论在防治传染性疾病 (温病)领域做出了很多贡献。
4 学好伏气温病理论,指导临床实践
随着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未来将会有许多新发传染病 (温病)流行,我们要学好温病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温病的各种病症特点,融会贯通。以指导我们将来的临床实践。目前,乙型肝炎等疾病还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属于中医的伏气温病,仔细研究温病学理论,更好的为传染病 (温病)防治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和中医的防治方法是中医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1]陆青媛,邱智.浅谈伏气温病的认识[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4,4(5):76.
[2]杨钦河,彭胜权.伏气温病学说源流初探[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14(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