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背腧穴治疗风寒咳喘
2013-01-24黎健明
黎健明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 广州 510000)
艾灸,是我国传统医学的文化奇葩,是中医古老的医疗保健奇术之一。唐·王焘说:“火艾之功,过半于汤药。”艾灸最常用的施灸材料是艾草。艾草性温,味苦、辛,归肝、脾、肾经,具有通经活络、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生肌安胎、回阳救逆、养生保健的作用。内服可治疗宫寒、行经腹痛、崩漏带下等;外用可灸百病。适用于阳虚寒盛或风寒湿盛所致的疾病。如《医学入门》中曰:“凡病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临床观察发现艾灸背部肺俞、脾俞及肾俞治疗风寒咳喘具有良好的效果。
治疗方法
取穴:①肺俞:位于背部T3棘突下,旁开1.5寸。取穴时低头,颈后突出的椎骨是C7棘突,其下第3突起处即为T3棘突,肺俞穴(双侧)在其两侧旁开一横指处。②肾俞:位于腰部L2棘突下,旁开1.5寸。取穴时先从两侧髂后上嵴连线中点找到L4棘突下(即两侧腰部能摸到的最高的骨头),其上第2突起即为L2棘突下,肾俞穴(双侧)在其旁开一横指处。③脾俞:位于背部T11椎棘突下,旁开1.5寸。即L2棘突下往上数3个突起旁开1.5寸。可定准肾俞穴后再取此穴。
施灸方法:艾条旋灸,同时点燃2根艾条,在腰背部主要是膀胱经第一、二侧线往返灸,以激发阳气。然后在离上述3个穴位约2cm处进行施灸。每穴刚开始施灸时可靠近穴位1点,待有明显温热感后施灸距离可逐渐增大,施灸手法可用回旋灸、雀啄灸等,局部皮肤泛红后可换下一穴,每个穴位施灸时间约10min。完成6个穴位施灸后,再次重复腰背部膀胱经第一、二侧线往返灸以结束施灸。总体施灸时间不低于30min。
典型病例
患者,男,65岁。主诉:右肺癌术后反复出现咳喘3个月。3个月前患者因肺癌行手术切除右肺后反复出现咳喘,近1周症状加重不能平卧,在社区医院治疗后改善不明显,前来住院治疗。患者约1周前受寒后咳嗽明显,痰白黏稠难以咯出,动则气喘,不得平卧,恶寒无发热,舌淡苔白微腻,脉细。诊断:风寒咳嗽。治疗:取肺俞、脾俞、肾俞进行艾灸,施足灸量。当天晚上患者无气喘可安然入睡(坐位)。经4次治疗后夜间患者可平卧。
讨论
咳喘是肺脏疾病的主要症状之一,无论外感或内伤所致肺失清肃而痰壅阻络者,皆可产生咳喘。咳喘或许在人体正气尚足时可不治而愈,但在免疫力低下时,误治或失治后,咳喘常常会迁延不愈,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生活,应引起人们的重视。艾灸治疗风寒咳喘属于“寒者热之”的治则,加之人体背部属阳,因此选择艾灸背部腧穴驱风散寒效果事半功倍。艾灸背腧穴治疗风寒咳喘就是通过点燃艾草施灸于背部穴位从而激发人体阳气,达到祛风化痰、止咳平喘效果的一种治疗手段。传统中医认为,在人体中背属阳,为五脏六腑、精气之所注,经络气血之所归。艾灸背腧穴相当于调动人体双重阳气来驱邪外出。肺俞宣肃肺气,起解表散寒、宣肺平喘之功;脾俞健脾益气化痰;肾俞则可固本培元,纳气平喘。三穴配伍止咳平喘效果立竿见影。艾灸简便易行,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