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肝郁气滞型心悸56例
2013-01-24李凤娥王清贤
李凤娥 王清贤
(河北省唐山市中医医院,河北 唐山 063000)
刘玉洁教授系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河北省首届名中医,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理论造诣深厚,特别是在心系疾病的治疗方面独具特色。笔者有幸侍诊,现将刘师应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对心悸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56例患者均为唐山市中医院2008年9月至2010年9月门诊患者,其中女性35例,男性20例;中位年龄52岁;病程3个月至5年。诊断标准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医辨证为肝郁气滞证。临床表现为心悸、心慌、胸闷、头晕、乏力、失眠,舌质淡红,苔白,脉弦、结代等。
1.2 治疗方法 均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柴胡10 g,生龙骨 30 g,生牡蛎 30 g,黄芩 10 g,党参 10 g,桂枝 10g,熟大黄 3 g,茯苓 15 g,炙甘草 10 g,清半夏 10 g。兼汗出烦热者加百合30 g,浮小麦30 g;兼胸闷气短易怒加丹参30 g,郁金10 g,合欢皮30 g;兼形体肥胖、痰湿内盛加石菖蒲10 g,炙远志10 g;兼头痛、头晕者加天麻15 g,钩藤18 g;兼身疲乏力者加黄芪20 g,当归10 g;兼双目干涩者加枸杞子15 g,菊花30 g;兼失眠较重者加入茯神30 g,夜交藤30 g,炒酸枣仁30 g。每日1剂,水煎取汁约200 mL,早晚分服。1个月为1个疗程。
1.3 疗效标准 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拟定。痊愈:临床症状、阳性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中医证候积分减少达95%以上。显效:临床症状、阳性体征明显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减少达70%以上,且在95%以下。有效:临床症状、阳性体征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减少达30%以上,且在70%以下。无效:临床症状、阳性体征未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减少在30%以下。
2 结果
本组56例,痊愈30例,显效12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43%。
3 病案举例
患某,男性,60岁,2009年3月16日初诊。心悸时作6年余,加重伴汗出、失眠1个月。近6年来心悸时作,伴汗出、心烦易怒、失眠,生气之后加重。近1个月来自觉心悸加重,伴汗出、心烦易怒、失眠、乏力、二便调,舌质淡红,苔白腻,脉弦、结代。证属肝郁气滞之心悸。治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柴胡10g,生龙骨30g,生牡蛎 30 g,黄芩 10 g,党参 10 g,茯苓 10 g,炙甘草10 g,清半夏 10 g,熟大黄 3 g,百合 30 g,炒酸枣仁 30 g,浮小麦 30 g,茯神 30 g,石菖蒲 10 g,远志 10 g,合欢皮30 g,夜交藤40 g。7剂后诸症减轻。又坚持服药月余症状消失,停药后未复发。
4 讨论
心悸是指患者自觉心中悸动不安,甚至不能自主的一种病症,临床一般多呈阵发性,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本病多见于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等多种疾病过程中,多与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并存。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中柴胡、黄芩疏肝清热;清半夏燥湿化痰;党参、茯苓益气健脾、培土抑木;桂枝、熟大黄相佐温通心脉止悸;龙骨、牡蛎潜阳镇逆,收敛心气,安神定志。诸药共成疏肝解郁、安神止悸之方。药理研究表明[3],该方具有镇静、抗心率失常、抗动脉粥样硬化及缓解肌肉痉挛的作用。
刘师认为,肝为气血之脏,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条达气机的功能,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经络以及各器官组织都赖血以养,血的运行又赖气的推动,赖肝气以调,才能使气血流畅,经络疏通,脏腑功能和调,四肢关节健利,诸窍开阖正常,从而使整体机能健壮,精力充沛情绪舒畅,耐受疲劳,抵御外邪,表明了肝能生养五脏六腑的特点。但如果肝的功能失常,发生肝气郁结、肝火过旺,肝风内动或肝寒凝滞,则影响了心脏的机能运作。“母不生子”,主要表现为心悸,可伴心神不宁,魂不守舍,潮热汗出,胸胁苦满,失眠,行动不定,坐卧不安,易怒易惊等,因此必须以调理心、肝两脏为主,在调理中使母子相生、机体失衡得以平和。刘师在临床上常用该方加百合30 g,炒酸枣仁30 g,浮小麦30 g,茯神 30 g,石菖蒲 10 g,远志 10 g,合欢皮 30 g,夜交藤40 g。其中百合清心安神,酸枣仁养肝宁心安神敛汗,浮小麦止汗退热除烦,茯神宁心安神离水,石菖蒲豁痰理气,远志祛痰安神益智,合欢皮解郁和血宁心,夜交藤养心安神,上药均具有养心开郁、安神定志的共同功效,与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用更增强其疏肝解郁、安神止悸之功效,用治肝郁气滞之心悸每每收到良效。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66.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68.
[3]李静,陈宝田.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现代应用和研究[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6,19(18):2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