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镜在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2013-01-23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24期
关键词:萎缩性符合率胃炎

陈 宏

(重庆市铜梁县少云镇中心卫生院,重庆402563)

内镜在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陈 宏

(重庆市铜梁县少云镇中心卫生院,重庆402563)

目的 探究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内镜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接治的9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计算内镜检查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对内镜表现和病理学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对9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病理诊断证实有69例,临床诊断符合率70.4%;胃镜下见胃黏膜变薄和白相为主15例,经病理诊断后确定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有11例(73.3%);胃镜下见胃黏膜粗糙58例,经病理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有38例(65.5%);胃镜下见胃黏膜变薄、白相为主及黏膜粗糙者共49例,经病理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有46例(93.8%)。内镜下表现出的3种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诊断符合率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即(P<0.05)。结论 内镜检查与病理诊断相结合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病理诊断;应用价值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病症是出现胃黏膜腺体萎缩症状,在慢性胃炎疾病中占10%~20%。CAG已经被证实是胃癌癌前状态之一,且其癌变率达到2.55%~7.46%。因此,对CAG进行早期诊断对预防胃癌是具有重要意义的。近年来,在对胃部疾病进行诊断的过程中内镜检查是被广泛使用的一种诊断方式,目前关于内镜检查结果与病理诊断符合情况如何,国内存在的报道多有不同[1]。本文中,笔者就本院与2008年8月至2012年6月接治的9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对内镜检查与病理诊断符合率、内镜下表现与病理学结果的比较情况等做相关研究,现将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98例患者均是本院2008年8月至2012年6月接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共有男性患者59例,女性患者39例,年龄区间为[25,69],平均年龄为(63.6±5.9)岁,其中根据内镜下表现不同进行分类,表现为胃黏膜变薄和白相为主的有15例,表现为胃黏膜粗糙58例,表现为胃黏膜变薄、白相为主及黏膜粗糙49例。多有患者均排除了患有肿瘤、胃十二指肠溃疡以及其他消化道疾病等情况。对98例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病程等情况进行比较,发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方法:首先对患者进行内镜检查,采用电子内镜直视患者胃部,观察表现,具体表现分为:①黏膜皱襞变薄平则表示胃黏膜变薄;②血管暴露、透明可见,黏膜红白相间并以白相为主就是白相为主的表现;③黏膜壁粗糙,表面不平且成颗粒或结节状,则表示黏膜粗糙。之后通过对胃黏膜病变部位取样进行病理诊断,进行病理诊断时首先采用10%的福尔马林对内镜活检标本进行固定,并用石蜡包埋固定,对其常规HE染色,再交由镜下病理医师进行阅片诊断[2]。

1.3 观察指标

对所有患者进行检测,并计算出临床内镜检查结果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对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患者尾部内镜下表现与病理学的结果关系,加以研究。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对98例患者内镜下胃部外观表现与病理学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并将比较结果进行统计总结。对本组9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内镜检查和病理诊断比较,有69例经病理诊断证实,可见内镜检查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70.4%,其中伴有异型增生16例,伴有肠上皮化生42例。3种内镜下所见表现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诊断符合率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即P<0.05),其中以“黏膜变薄+白相为主+黏膜粗糙”这一内镜表现与病理诊断结果的符合率最高,由此可见,内镜诊断手段能够同时观察到多种胃黏膜表现,大大提高确定或排除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准确性。

3 结 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消化系统疾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之一,现代医学关于该病的发病机制即病因仍未完全阐明,其中Hp感染被认为是引起该病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慢性萎缩性胃炎在中医中属于胃脘痛、胃痞、痞胀等范畴,导致该病产生的因素有很多,比较常见为饮食不调、药物损害、情志失调以及素体脾胃虚弱等因素,这些因素导致人体脾失健运,升降失常。作为胃部常见的一种疾病,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引发因素很多,如动脉硬化、胃血流量不足、烟酒茶嗜好等。出现萎缩性胃炎时,胃粘膜出现萎缩并被肠的上皮细胞取代,即肠化生;当炎症继续发展,就会造成细胞生长不典型,即间变,最终甚至导致细胞增生而致癌变[3]。由于该病发病率较高,且在临床上具有常反复、不易治愈、与胃癌关系密切等特点,因此受到人们广泛的重视。

综上所述,本文的研究表现了内镜在检查胃黏膜变薄、白相为主及黏膜粗糙等表现与病理诊断密切的相关性,由此可以发现内镜检查在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将其与病理诊断相结合能够有效实现对临床诊断准确率的提高。

[1] 项建虎.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近况[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0,32(1):137-139.

[2] 李仲禧.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08,14(6):39-40.

[3] 曲爱华.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检查与病理诊断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0,14(20):255.

R573.3+2

B

1671-8194(2013)24-0208-02

猜你喜欢

萎缩性符合率胃炎
中药治疗猪慢性胃炎病的研究
补虚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随机对照试验
容易导致慢性胃炎的六件事要知道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症状、诊断和防治
Beta-blocker therapy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renal dysfunction and heart failure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CT、MRI在眼眶海绵状血管瘤与眼眶神经鞘瘤影像学鉴别诊断中的研究
慢性胃炎中医临床治疗之我见
萎胃汤治疗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68例
加味异功散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