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门诊退药原因分析及处理办法
2013-01-23汪震玲
汪震玲
(上海瑞金医院集团闵行区中心医院药剂科,上海 201199)
医院门诊退药原因分析及处理办法
汪震玲
(上海瑞金医院集团闵行区中心医院药剂科,上海 201199)
医院门诊;退药;处理
门诊退药是医院药房日常工作中比较常见的现象,尽管2002年颁布的《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第六章第二十七条规定,“为患者用药安全,药品一经发出,不得退换”,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因种种原因很难做到。如何减少患者退药,保障用药安全,笔者收集了本院门诊药房2011年1至6月门诊退药处方518例,对其退药原因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以供参考。
1 退药原因分析
经统计,518例退药处方中,药品不良反应198例次,占38.22%;患者拒用85例次,占16.41%;病情改变80例次,占15.44%;不合理用药65例次,占12.55%;药价因素50例次,9.65%;处方错误及其他40例次,占7.72%。
从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退药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药品不良反应。患者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是所有退药原因中最主要的因素。因药品的质量、患者个体差异、治疗过程中联合用药、给药途径等情况,引起药物的不良反应,或者是药品在治疗的同时伴随的不良反应,虽属正常现象,但患者因不了解情况而惊慌失措,进而对药品产生怀疑要求退药。②患者拒绝使用。患者在对医师所开药物的治疗目的、用途及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没有充分了解的情况下,仅依据药品说明书,认为药品的适应证不符或对所配药物的不良反应产生害怕心理而要求退药。③病情改变。某些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病情发生改变,或者门诊或急诊治疗的患者因病情需要转为住院治疗,剩余药品病房不再使用,患者住院后要求退药。④不合理用药。有些医师在诊断过程中,未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和用药史,且对部分药品的禁忌证不十分清楚,对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基本知识的认识不足,造成不合理用药。如:患者年龄小于16岁时,却开出左氧氟沙星(喹诺酮类药物),对青少年的骨骼发育有影响,有些孕妇到其他科室看病时开出孕妇禁用的药品,糖尿病患者未及时向医师说明,而在输液中却使用了葡萄糖输液等。此外,有些患者盲目相信进口药,总认为越贵越好,对医师开出的国产药有一种天然的抵触;相反,也有些医师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过于注重医院的经济利益,较少关注患者的病情需要和经济能力,致使药价过高无力承受,等等因药品价格因素而导致的退药也占了近一成。
2 退药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
首先,药品质量难保证。某些药品的保存有着特殊的要求,如,生物制药需在摄氏2~8℃的低温下存放,应放在冰箱冷藏,一般药品也应干燥通风存放,患者如末按要求贮存,就有可能被污染,甚至失去疗效[1,2];也有因药师把关不严让少数患者钻了空子,致使假冒伪劣药品流入药房。其次,医患矛盾易加剧。大部分患者无论在身体或心理上都属于弱势群体,希望在医院得到较好的治疗,而因为某些医师工作不够细致使患者家属往返于医师、药房、收费处之间,既增加患者思想负担,又消耗患者家属时间和精力,易使其产生不满情绪,甚至引发矛盾冲突,影响医院形象。第三,药师的工作受影响。处理退药是一项细致、繁琐的工作,在当前大部分医院药师人员少、任务重的情况下,无疑影响日常工作,浪费药师资源。
3 减少门诊退药的措施
一是加强退药危害的宣传。药品作为防病治病的特殊商品,必须确保质量。为此,医院要通过定期向患者发放宣传资料、以宣传栏及讲座的形式将较普遍的问题进行宣传解答等方式,普及用药知识,让患者真正认识到药品直接关系着自身的生命健康,从而自觉减少甚至杜绝退药现象发生。二是提高医师的职业素养。要把好处方关。开药前,医师应注重与患者交流沟通,仔细询问病史及药物过敏史;对用药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提前告知患者,让患者心中有数。对开出的药品,应主动询问患者家中是否有此药,既要考虑治疗效果,又要考虑患者经济承受能力,做到用药安全、有效又经济合理。三是强化药师的责任意识。要充分发挥业务优势,注重药品知识宣传,在门诊药房开设咨询窗口,直接为患者提供药学服务,解答患者用药疑问,增加患者的用药知识。要加强与临床医师的沟通,定期完善药品信息,给临床科室发放药讯;定期整理分析退药情况和患者意见,及时与临床医师沟通反馈;积极参与临床用药工作,以尽快提高医院合理用药的整体水平,减少退药的发生。
[1] 章凤君.退药现象分析及处理办法[J].中国药师,2003,6(3):185.
[2] 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S].卫药发〔2002〕年24号.
R197.3
:B
:1671-8194(2013)06-036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