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术中患者低体温的研究进展及护理措施

2013-01-23杨丽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6期
关键词:环境温度体温液体

杨丽华

(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 450053)

术中患者低体温的研究进展及护理措施

杨丽华

(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 450053)

探讨患者手术中出现低体温的原因,危害,及相应的预防和护理措施。通过对术中 68例出现低体温患者的观察与分析,其中年龄最小的 6岁,最大 75岁。通过对低体温患者的观察与研究,并及时地采取预防与应对措施,有效的降低了低体温患者的发生率。

低体温;手术中;研究;措施

人体的正常体温在健康状态下一般波动在36.5~37.5℃之间,是一个相对恒定的值,它是靠人体下丘脑中的体温中枢担负着调节人体产生的热量与散发的热量保持平衡的任务。当热平衡时,人体体温保持稳定。若产热多于散热,则体温升高;若散热超过产热,则体温降低。而在手术中间由于各种原因破坏了这种平衡,而出现了低体温(34~36℃)。有研究显示[1]:大约50%的手术患者中心体温低于36℃,33.3%的患者体温低于35℃。

1 术中低体温的原因

1.1 个体因素

①患者术前要做一些术前准备,比如禁食禁饮,还有些手术需要灌肠,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患者对冷刺激敏感性增强;②老年人基础代谢率低,体温调节能力低,相对更容易出现术中低体温,而小儿体温发育中枢不健全,体温也容易随着环境下降而降低。③美国麻醉医师协会给手术患者分5级,级别越高,术中发生低体温的概率越大。

1.2 环境因素

手术室环境温度一般控制在22~24℃之间,研究显示,当手术室温度>32℃,则体温>38℃,当手术室温度<21℃,则体温低于36℃.有相关文献研究[2]:100例年龄>65岁、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下择期行上腹部手术的患者,根据手术室环境温度设置的不同,随机将患者分为四组:Ⅰ组18~20℃,Ⅱ组~22℃,Ⅲ组~24℃,Ⅳ组~26℃,术中持续监测并记录核心温度(食管温度),发现体温≤35℃发生率(%)分别为72.7%、61.9%、43.2%、22.7%,因此体温下降的幅度与手术室环境温度有关。

1.3 麻醉影响

麻醉剂有扩张血管、机制体温调节的作用,从而导致体温下降,另外麻醉时一般采用机械通气,吸入干冷气体等,都可导致体温下降。正常情况下,人体的体温是靠体温调节中枢即下丘脑来调节的,可以使人体的产热和散热保持相对的平衡,而麻醉剂对中枢用于维持正常体温的自我调节系统有抑制作用,使肌体很难随环境的变化而而调节体温,从而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出现体温下降。全麻患者体温在手术40min左右降到最低;硬膜外麻醉体温在手术80min左右降至最低[3]。麻醉后肌肉松弛,肌体产热减少,也可导致体温下降。

1.4 输血输液

手术过程中需要给患者输入大量的液体或血液,造成体液“冷稀释”作用,而导致体温下降。研究证实,成人每输入1L与环境温度相同的液体或每输入一个单位(200mL)4℃血液,中心体温约降低0.25℃,500mL库存血在5~10min输入会使体温降低0.5~1℃。

1.5 皮肤保暖性降低

皮肤具有体温调节功能,而完整的皮肤更是天然的保护屏障。手术中的皮肤消毒,需要大面积裸露皮肤,而消毒液本身又具有挥发作用,可以带走肌体大量的热量,体腔长时间的暴露,使水分从体腔中散失,大量未加温液体的冲洗引起外周血管收缩,导致体温下降。

2 术中低体温的危害性

2.1 增加伤口感染率

体温降低可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特别是抑制中性粒细胞的氧化杀伤力;而且低体温还可以减少皮肤血流量,抑制组织对氧的摄取,增加感染因素;研究还发现,术中低体温还与蛋白质的消耗和骨胶质合成减少有关。因此,术中低体温是导致切口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的一个重要因素[1]。

2.2 影响凝血功能

术中低体温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是双方面的,一方面,轻度低体温可以减缓血流速度,血小板功能降低,影响凝血因子活性,降低酶的活性,激活血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严重低体温者可发生DIC。另一方面,低体温可以导致周围血管收缩,静脉瘀滞和局部组织供氧减少,进一步引起深静脉血栓形成[4]。

2.3 影响机体代谢

体温每增加10℃,肌体代谢增加一倍,体温每降低10℃,机体代谢率降低50%,低温还可以使药物在肝脏代谢速度减慢,中枢神经系统延迟,延长麻药的作用时间,从而影响全麻患者的苏醒时间。

2.4 增加心血管并发症

低温下肺血管对氧的反应性降低,V/Q比例失调而导致缺氧加重,研究表明[1]:术中出现低体温患者术后出现心肌缺血的比例是术中体温正常者的3倍;低体温引起寒战增加了围手术气的氧耗和二氧化碳的生成,还可导心率增快,血压升高;低温可引起低钾,低钾是导致室速、室颤等心率失常的重要原因,严重可引起心衰,寒战还可增加伤口的疼痛,增加了患者的不适感,还增加了患者术后使用止疼剂的数量。

3 护理与预防措施

针对术中低体温的因素,如果术前能积极预防术中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那么就会减少低体温的发生,降低由于低体温而给患者带来的不良影响。

3.1 术前预防

①患者本身的保暖:接送患者去手术室途中要注意保暖,尽量不要暴露患者,避免寒冷空气刺激。②维持室温的恒定,使室温保持在22~24℃之间,新生儿和早产儿室温应保持在27~29℃之间。③手术床的准备:可以使用电热毯、循环水毯或充气式保温毯,根据术中患者需要随时调节适宜温度,一方面可以提高患者皮肤温度,另一方面也可防止体表体温向外中扩散。

3.2 相应护理措施

①“冷稀释”作用的护理:对患者输注的液体和血制品进行加温,输注预热(37~38℃)的液体可有效地预防体温降低、热量丢失,进行输液、输血前用加温器将液体、库血进行复温,在冬季,可先将准备输注的液体放在室温较高的手术间备用,如需输入库存血需要在室温下放置片刻在输入,如需大量输血,则要在37℃的水中适量加温,比较安全,且对药液成分无影响,但对维生素、代血浆类不能加温。②冲洗液的加温:术中在对体腔进行冲洗时,应先将液体加温至37℃左右,避免热量丧失。③皮肤保温护理:术中不需要消毒的部位加盖棉被,包布或穿棉脚套等,以减少散热,故保证皮肤温度可有效地预防体温过低,使体热丢失减少30%,此外,还要注意保持切口周围无菌单的干燥,减少散热和避免低温液体渗透入人体后吸收大量的热量而致血管收缩、寒战等不利情况的发生。

3.3 加强术中患者的体温检测

在术中密切观察患者体温变化,早发现,早处理,使体温维持在36℃以上,预防并发症的出现。

4 结 论

综上所述,术中低体温已引起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而通过手术前和手术过程中采取一系列安全而有效的护理措施来控制患者体表和体腔的散热,营造从体内到体外温暖舒适的内外环境 ,可有效的防止患者术中发生低体温。手术室护士除了积极配合医师手术外,还要严密观察体温变化,及时发现低体温现象,针对相关的因素,给予及时、有效的综合预防措施,以减少手术患者的低体温并发症,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

[1] 赵体玉.洁净手术室护理管理与实践[M].武汉:华中科技出版大学出版,2010.

[2] 寿红艳,徐旭仲.手术室环境温度对老年人手术期核心温度变化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05,21(6):555.

[3] 刘怀清,冉隆青,刘祥平.硬膜外和全麻期体温变化对氧摄入量影响[J].重庆医学,2006,35(8):681-682.

[4]Lindenblart N,Menger MD,Klar E,et al.sustained hy pother mia accelerates microvascular thrombus formation in mice[J].Am J Physiol Heart Cire Physiol,2005,28(6):2680-2687.

R473

:B

:1671-8194(2013)06-0343-03

猜你喜欢

环境温度体温液体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环境温度对汽车行驶阻力的影响
液体小“桥”
『液体的压强』知识巩固
Review of a new bone tumor therapy strategy based on bifunctional biomaterials
液体压强由谁定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层层叠叠的液体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