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经》刺血法的探讨

2013-01-23李俊兰黎敬波

针灸临床杂志 2013年6期
关键词:脉象灵枢内经

李俊兰,黎敬波

(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 广州510405)

刺血法作为一个重要的针刺疗法,一直为历代医家所重视。它操作简便,疗效迅速,往往立起沉疴、顿消痼疾,收到意想不到的奇效。中医经典之作《黄帝内经》中,关于针刺治疗、针刺放血等占较大篇幅,其中对刺血法的名称、针具、取穴、主治范围、禁忌症和治病机理等都做了较为详尽的论述,奠定了刺血法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1 《内经》刺血法的理论基础及适应证

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经络作为气血运行的通道,和气血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当经络运行气血的功能发生障碍,就会导致一系列疾病的发生。《灵枢·小针解》[1]曰:“宛陈则除之者,去血脉也。”《素问·离合真邪论》[2]指出:“此攻邪也,疾出以去盛血,而复其真气。”《内经》认为,刺血络治病的机理就是通过祛除恶血,来调理气血、疏通经络,祛邪以复正。

《内经》应用刺血法治疗病证非常广泛,主要病种包括了:腰痛、疟疾、癫狂、热病、风痉、癃、厥、厥头痛、衄、喘、心疝暴痛、男子如蛊等邪客于经络或者脏腑的疾病。经络联系五脏六腑,输送气血,沟通上下,经络病与脏腑病也密切相关,所以当邪客于经络或者脏腑导致气血失运、功能失常时,就会表现为对应皮部上的络脉形态或颜色异常,《内经》称之为“血络”、“结络”,刺血法正适用于此。如《灵枢·经脉》篇曰:“诸络脉皆不能经大节之间,必行绝道而出入,复合于皮中,其会皆见于外。故诸刺络脉者,必刺其结上,甚血者虽无结,急取之以泻其邪而出其血。”此句解释了“结络”成因。《灵枢·夭寿刚柔》篇提到:“久痹不去身者,视其血络,尽出其血。”《灵枢·癫狂》篇曰:“脉癫疾者,暴仆,四肢之脉皆胀而纵。脉满,尽刺之出血。”《素问·三部九候论》云:“见血络,必刺之,无问其病,以平为期。”可见,有血络的经络病或者脏腑病均可“视其血络,尽出其血”。

2 《内经》记载的刺血工具和部位

砭石是最早出现的刺血工具,《素问·异法方宜论》中就有“东方之域……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的记载。《灵枢·九针十二原》载:“针各有所宜,各不同形,各任其所为”,说明治疗各种疾病所使用的针具各不相同,而其中适用于刺血的工具,就有锋针、铍针、鑱针和毫针。

锋针是最常用的刺血工具,《灵枢·九针十二原》云:“刃三隅,以发痼疾”,就是说其针身呈三角形,三 面有锋棱,《灵枢·九针论》曰:“主痈热出血”,针锋锐利以泻热除痈,适用于热毒痈疡。也是现代三棱针的前身。鑱针,《灵枢·九针十二原》曰:“头大末锐,去泻阳气”,因其头大末锐使针无法深入,达到祛泻阳气的目的,现代在此基础上演变成了皮肤针。铍针,《灵枢·九针十二原》曰:“末如剑锋,以取大脓”,用来切开皮肤,排脓放血。毫针,《灵枢·九针十二原》曰:“尖如蚊氓喙”,是目前针灸临床上常用的针具。

刺血法的常用部位包括:局部的结络或血络、经穴和井穴。(1)取局部的结络或者血络。《灵枢·皮部论》中岐伯曰:“皮者,脉之部也,邪之始入于皮也,溯然起毫毛,开腠理。其入于络也,则络脉盛,色变。其色多青则痛,多黑则痹,黄赤则热,多白则寒,五色皆见,则寒热也。”此文提出,外感虚邪贼风,腠理毫毛先受之,局部皮部络脉受邪,盛而色变,故可视其血络而刺之。正如《灵枢·血络论》所言:“血脉者,盛坚横以赤,上下无常处,小者如针,大者如筋,则而泻之万全也,故无失数矣。失数而反,各失其度。”可见,体表异于平常的血络或粗或细、或黑或赤,正是邪气聚集、气血瘀阻之处,泻之万全。(2)在脏腑经络辨证基础上取所属经穴。如《素问·刺疟》云:“心疟者,令人烦心甚……刺手少阳。”《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肾病者,取其经,……少阴、太阳血者。”说明除了本经穴位,也选取表里经来行刺血,和针灸的取穴方法相一致。《灵枢·杂病》曰:“厥挟脊而痛者,至顶,头沉沉然,目(目巟)(目巟)然,腰脊强。取足太阳腘中血络。”可见刺血所取部位也包括所病之经脉循行所过处。(3)点刺井穴。《素问·缪刺论》云:“邪客于五脏之间,其病也,脉引而痛,时发时止,视其病,缪刺之手足爪甲上,视其脉,出其血。”指出运用缪刺法治络病,可刺四肢末端的井穴及所属皮部的血络。《灵枢·动输》云:“夫四末阴阳之会者,此气之大络也”,所以正是由于四肢末端是阴阳交会的地方、营卫通行的径络,刺之能疏通经络、沟通阴阳。

3 《内经》刺血辨证及对出血量的认识

在运用刺血法时,应充分考虑到患者体质的强弱、气血盛衰以及疾病的虚实属性等因素来决定出血量的多少。《内经》还非常重视脉诊在针灸中的作用,因此,需要根据脉的虚实等来考虑刺血方法。

3.1 审查形神、气血

《灵枢·终始》指出:“凡刺之法,必察其形气。”提示在临床刺血时,必须根据患者的体质状态、气质特点及神气盛衰等情况,确定相应的治疗法则。《素问·刺疟》曰:“适肥瘦出其血也”,提示应根据人体的高矮、肥瘦、强弱来决定刺血的深浅手法及出血量的多少。

《灵枢·官能》指出:“用针之理,必须知形气之所在,左右上下,阴阳在里,血气多少。”因此,必须根据十二经气血的多少及运行情况来决定刺血及出血量的多少。

3.2 顺应时令、病程

《素问·诊要经终论》曰:“春夏秋冬,各有所刺,法其所在”,指出了人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序。

《素问·刺热》篇曰:“肺热病者,……刺手太阴阳,出血如豆大,立已。”《灵枢·夭寿刚柔》又说:“久痹不去身者,视其血络,尽出其血。”说明病程短、病情轻者放血宜少,病程久者放血宜多。

3.3 血变乃止

在《内经》中,《素问·刺腰痛》和《灵枢·癫狂》中的病证多用刺血法,并多次提到“血变则止”,如《素问·刺腰痛》载:“刺解脉在郄中结络如黍米,刺之血射以黑,见赤血而已”,具体描述了刺血由黑色转为赤色时停止,以“血变”作为放血的尺度。另外,在《灵枢·夭寿刚柔》提到:“久痹不去身者,视其血络,尽出其血”,此处“尽出其血”就是指针刺部位的血自然流尽,这也是出血量量变的一个过程。说明刺血时,血液的颜色、质地、流量都是“变”的体现,此时可停止刺血。

3.4 刺血与脉象

《灵枢》开篇《九针十二原》曰:“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视气之剧易,乃可以治也。”就是说,通过脉象了解病人气血盛衰,再根据补虚泻实的治疗原则治疗,避免犯“虚虚实实”的错误。《灵枢·邪气藏腑病形》就对不同脉象的针刺手法做了描述:“是故刺急者,深内而久留之。刺缓者,浅内而疾发针,以去其热。刺大者,微泻其气,无出其血。刺滑者,疾发针而浅内之,以泻其阳气而去其热。刺涩者,必中其脉,随其逆顺而久留之,必先按而循之,已发针,已按其疝,无令其血出,以和其脉。诸小者,阴阳形气俱不足,勿取以针而调以甘药也。”

刺血法的应用与人体气血密切相关,所以不单针刺需要诊脉,刺血作为泻法之一也须认真体察脉象。在出现小脉、虚脉等因气血衰少而表现出的一系列虚弱、不足的症候时,可运用针刺补法或“调之以甘药”,使虚损之气得到补益,脉象由虚弱转为坚实;当出现脉洪大、滑实因邪气亢盛而表现出有余、亢盛的症候时,可逆迎其势,泻热除瘀,使脉象由坚实变为和缓。所以,刺血同针刺一样,都需要从脉象来整体把握病情和疗效。

4 小结

《黄帝内经》中刺血疗法的论述,对之后的临床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而现代临床随着作用机理研究的 深入,扩大了治疗范围,更因其操作简便、疗效迅速而备受医者的重视。但随着刺血疗法的进一步发展和推广,人们对传统刺血理论的认识已渐渐模糊,并淡化脉诊在刺血疗法中对于病情和疗效的整体感知,把它视为简单的操作技术。本研究通过总结《内经》刺络的思路和特色,以期展现《内经》的原始内涵,即刺血疗法同样需要辨证施治,希望对针灸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限于笔者学识,谬误之处望各位前辈及同道不吝赐教。

[1] 田代华,刘更生整理.灵枢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159

[2] 何永,马君,何敬华整理.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41-198

猜你喜欢

脉象灵枢内经
《素问》《灵枢》引用、解说关系初探
基于时间序列和时序卷积网络的脉象信号识别研究
《内经》“脾(胃)-脑”神识系统的理论滥觞及内涵延伸
探索脉学的学习方法
瞬时波强技术对人迎、寸口脉象研究的意义探讨
览百年《内经》 集研究大成
——读《黄帝内经百年研究大成》
《黄帝内经》中“阴阳”的整理与分类
采采卷耳
浅谈“生病起于过用”与养生
谈《灵枢本输》针灸学术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