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冰片的商品种类及其历史源流

2013-01-23李建民胡世霞李华擎

中国现代中药 2013年6期
关键词:龙脑右旋冰片

李建民,胡世霞,李华擎

(1.北京卫生职业学院第一院区,北京 100053;2.北京安贞医院,北京 100029;3.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

中药冰片的商品种类及其历史源流

李建民1,胡世霞2,李华擎3

(1.北京卫生职业学院第一院区,北京 100053;2.北京安贞医院,北京 100029;3.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

通过对古今中药文献的查考,系统阐述了中药冰片的药用历史和品种发展情况,认为龙脑冰片最早以“龙脑”之名记载于《名医别录》。机制冰片在鸦片战争前后由德国、日本输入中国,国人1948年在香港研制成功并生产机制冰片,于1950年在广州生产,为目前商品冰片的主要来源。艾片是2010年版药典新增品种,我国在18世纪就有用艾纳香提炼成冰片的实践,艾片之名始见于《增订伪药条辨》。天然冰片是2005年版药典新增的品种,1987年首先在江西吉安发现由龙脑樟新鲜枝叶经蒸馏冷却可得到天然冰片。

冰片;龙脑冰片;机制冰片;艾片;天然冰片;应用历史

冰片为常用中药,有开窍醒神,清热止痛之功。冰片的商品种类有多种,在国家药品标准中有收载的共有4种,即:龙脑冰片(右旋龙脑)、机制冰片(合成龙脑)、艾片(左旋龙脑)、天然冰片(右旋龙脑)。其中龙脑冰片是《卫生部进口药材暂行质量标准》1977年版收载的“天然冰片”;后三种均收载于2010年版药典。冰片作为一个中药品种,从魏晋时期延续至今,但其商品种类则在发展变化,由古代的龙脑冰片一种,到近代增加了机制冰片和艾片,当代又出现了国产天然冰片(右旋龙脑)。下面简述这四种冰片商品的应用历史。

1 龙脑冰片

龙脑冰片为龙脑香科植物龙脑香DryobalanopsaromaticaGaertn.f.的树干经水蒸气蒸馏得到的结晶[1],又称龙脑香冰片、梅片、梅花冰片、天然冰片等。

龙脑冰片最早以“龙脑”之名记载于《名医别录》,《海药本草》引《别录》文:“龙脑治妇人难产,取龙脑研末少许,以新汲水调服,立差”[2]。《名医别录》是汉代至魏晋时期临床用药经验的总结,可见,龙脑冰片最晚从魏晋时期已开始应用。《新修本草》以“龙脑香”作为正名收载本品:“龙脑香及膏香,味辛、苦,微寒,一云温,平,无毒。主心腹邪气,风湿积聚,耳聋,明目,去目赤肤翳。”其后本草著作多以“龙脑香”为正名记载本品。明代开始出现“冰片”之名,陈嘉谟《本草蒙筌》中最早出现“冰片”二字:“龙脑香即冰片,味辛、苦,气温、微寒。无毒”[3]。其后,李时珍《本草纲目》也记有“冰片”之名:“龙脑者,因其状加贵重之称也。以白莹如冰,及作梅花片者为良,故俗呼为冰片脑或云梅花脑。番中又有米脑、速脑、金脚脑、苍龙脑等称,皆因形色命名,不及冰片、梅花者也”[4]。冰片作为正名出现,始见于约成书于万历末年(1619年)的《药性解》,著者李中梓,后经钱允治补订,于天启二年(1622年)刊刻问世,名《(镌补)雷公炮制药性解》,其卷之五:“冰片,味辛苦,性温,无毒,入肺、肝二经。主心腹邪气积聚、喉痹乳蛾、舌肿痔疮,通九窍,消风气,明目,杀诸虫,解蛊毒,又主小儿惊痫,大人痰迷”[5]。随后,“冰片”逐渐取代“龙脑香”作为本品的中药正名,沿用至今。

龙脑冰片主产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过去多从香港输入国内。输入香港时有原装冰片,亦称三甲冰片,糙米色是天然冰片,经香港洋药店加工,劈成页片,用筛子筛成大小片,分为大梅、二梅、三梅(三配一套称状元片),其粉粒细小者,叫小三梅、四梅,每包四两(老秤),四包合成一封,以百寿堂出品信誉较著,次之为百草堂[6]。

本品在《卫生部进口药材暂行质量标准》1977年版中名“天然冰片”,《中华本草》以“梅花冰片”为名记载本品[7]。龙脑冰片当今已少见,卫生部198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进口药材标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4年颁布的《进口药材质量标准》中均没有记载本品。

2 机制冰片

机制冰片为樟脑、松节油等经化学方法合成的结晶,又称“合成龙脑”。为目前商品冰片的主要来源[8]。

机制冰片在鸦片战争前后由德国、日本输入中国,当时较有名的是德国的马头牌、扇子牌及日本的火山牌、太阳牌等,香港商人又有将其染色加工,混充为天然梅片,规格质量很复杂[9]。1937年出版的《本草药品实地之观察》记载:“北平药肆之称为冰片者有二:①称旧式冰片(每两8元),乃污黄色半透明之结晶块片,即上述之龙脑(片脑)或艾片是也。②称新式冰片,乃洁白脆弱之透明结晶,并非由上列两种植物中所提出,乃以樟脑还元而制得之人造品,故其价甚廉也(每两仅数角)[10]。所谓“新式冰片”即应为机制冰片。樟脑还原法是最早应用的龙脑合成方法[20]。过去德国出品马头牌、扇子牌较优,日本出品火山牌、太阳牌较次,都用五磅圆筒装,经香港洋药店改为纸包装,仿老梅片式样,亦分为大梅、二梅、三梅规格[6]。

1950年香港商人陈新安、区其伟两人,在广州开设化工厂生产“白雪牌”冰片,采用松节油等为原料,生产出来的冰片比德国、日本的质优,畅销全国,从此舶来机制冰片很少进口。接着上海、天津、南京、湖南、贵州等地相继设厂生产[9]。(注:陈新安应为陈秋安,陈、区俩人1947年在香港创建其安化学工业社,1948年研制成功并生产机制冰片,1950年该社迁入广州,名私营其安化工厂,1956年公私合营,后改名为广州黄埔化工厂,现名广州黄埔化工有限公司)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63年版至2010年版均以“冰片”之名收载本品。

3 艾片

艾片为菊科植物艾纳香Blumeabalsamifera(L.)DC.的新鲜叶经提取加工制成的结晶[12]。艾纳香又名大风艾,国内外公认利用大风艾生产艾片系我国医药学家的发明。据hanbury考察,我国两广地区19世纪已大量提取艾片,用于医疗和制墨工业,当时售价2美元/0.5 kg[11]。而约在1711年成书的《生草药性备要》中的“大风艾”项下已有“药市中有其奸歹人用此伪造假冰片”[24]的记载,说明我国早在18世纪就已有用艾纳香提取加工制造冰片的实践。

“艾片”之名始见于1928年出版的《增订伪药条辨》,曹炳章按:“广西百色县蒸熬大枫叶,以炼液结晶成粉,为制冰片之原料,曰艾片,亦伪作冰片,惟治疥疮,能杀虫,避臭秽亦佳,只可作外治药用,凡合丸散内服药及眼药内,切不可充用,有毒,用之害人匪浅”[13]。曹炳章仍是将“艾片”当做“冰片”伪品记载的。1937年出版的《本草药品实地之观察》记载:“药市之所谓冰片者,其来源有二:“①为龙脑香科植物……。②为由菊科植物BlumeabalsamiferaDC.采得之天然艾片(Camphora Blumeae),主成分为l-Borneol,即前者之光学的同质异性体,此纲目芳草类之艾纳香是也,产于广东、福建、海南岛及台湾[10]。可见艾片作为商品冰片的一种,在当时已得到公认。1938年前后在贵州开始栽培艾纳香并提制艾粉,但质量差生产冰片少,解放后改进技术,质量提高产量大增,除供贵州省内使用外,还销往全国各地并出口[21]。

艾纳香主产于贵州罗甸、独山,广西天峨、河池、宜山、凌乐、百色等地[14]。在秋季采摘叶片进行水蒸气蒸馏,冷却得到灰白色粉状物,再经压榨去油,制成结晶状粉末,称为“艾粉”,在经提炼成块结晶,称为“结片”,加工劈削成片状,称为“艾片”。

本品以“冰片(艾片)”之名收载于《贵州省中药材标准规格》1965年版,以“冰片(天然冰片)”之名收载于《贵州省中药材质量标准》1988年版,以“艾片(左旋龙脑)”之名收载于《贵州省中药材、民族药材质量标准》2003年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1],[12]。

4 天然冰片

天然冰片为樟科植物樟Cinnamomumcamphora(L.)Presl的新鲜枝、叶经提取加工制成的结晶[15]。本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新增的品种。“天然冰片”是相对于机制冰片(合成龙脑)而得名的,龙脑冰片、艾片也属于天然冰片。龙脑冰片主要依靠进口,南洋龙脑香树过度砍伐,龙脑香产量日少。艾片产量也有限,每亩艾纳香叶产量只能制成艾粉8 kg左右[9]。龙脑冰片和艾片难以满足需求,机制冰片是商品冰片的主要来源。但机制冰片中含有大量异龙脑,质量次于天然冰片。因此我国科技工作者一直致力于国产天然冰片(右旋龙脑)的开发研究,1987年江西省吉安地区林科所等单位发现樟树中一种富含右旋龙脑的化学类型—龙脑樟[16],由龙脑樟新鲜枝叶经蒸馏冷却可得到与“梅片”相近的天然冰片[17]。并以“天然冰片(天然右旋龙脑)”之名收入1996年版《江西省中药材标准》[1]。湖南新晃1988年发现龙脑樟植物。2005年湖南怀化市第一个世界银行贷款农业综合开发科技项目——新晃龙脑樟项目正式启动。计划用4年时间在新晃建设原料基地466.67 hm2,达到年产右旋龙脑(天然冰片)35t的规模[18]。2007年湖南省新晃县龙脑开发有限公司利用新晃县独特的的龙脑樟天然植物资源,开发建成一条年产35t天然冰片的现代化工业生产基地[19]。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2010年版以“天然冰片(右旋龙脑)”之名收载本品。

地方标准收载的天然冰片尚有《广东省中药材标准》2010年版收载的“天然右旋龙脑”,为樟科植物梅片树Cinnamomumburmannii(C.G.et Th.Nees)Bl.新鲜枝叶经水蒸气蒸馏而制得;《山东省中药材标准》1995年版、2002年版收载的“冰片(天然冰片)”,为唇形科百里香属植物五脉地椒ThymusquinquecostatusCelak.全草提取得到的结晶[1]。

商品冰片除上述国家药品标准和地方药材标准收载的品种外,尚有合成梅片。20世纪90年代,广州市黄埔化工厂采用中国科学院广州化学研究所的一步法合成龙脑新工艺科研成果,选用高旋光度的优质松节油作原料,研制出了合成梅片(合成右旋龙脑),质量接近天然梅片,取得广东省卫生厅颁发的生产许可证,批文号:粤卫药准字(94)第100123号。已有深圳、梅州、广州、广西和香港等地的多家药厂使用本产品[22]。目前,该企业合成梅片年产量50 t。据玉溪日报报道:云南林缘香料有限公司正谋划建成150 t梅片产能,成为中国人工合成梅片之王[23]。

5 小结

综上所述,中药冰片在我国已有约1600年的应用历史。最早使用的是龙脑冰片,最晚从魏晋时期已开始应用。

我国早在18世纪就已有用艾纳香提取加工制造冰片的实践,两广地区19世纪已大量提取艾片,用于医疗和制墨工业,“艾片”之名始见于1928年出版的《增订伪药条辨》,20世纪30年代贵州开始栽培艾纳香并生产艾片,艾片从1965年版开始收载于贵州省地方药材标准,以“艾片(左旋龙脑)”之名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机制冰片在鸦片战争前后由德国、日本输入我国,国人1948年在香港研制成功并生产机制冰片,1950年开始在广州生产,接着上海、天津、南京等地相继设厂生产,成为商品冰片的主流品种。

1987~1988年江西省吉安和湖南新晃先后发现樟树中一种富含右旋龙脑的化学类型—龙脑樟,由龙脑樟新鲜枝叶经蒸馏冷却可得到与“梅片”相近的天然冰片,并以“天然冰片(天然右旋龙脑)”之名收入1996年版《江西省中药材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从2005年版起,以“天然冰片(右旋龙脑)”之名收载本品。

商品冰片的种类尚有尚有《广东省中药材标准》2010年版收载的“天然右旋龙脑”,为樟科植物梅片树Cinnamomumburmannii(C.G.et Th.Nees)Bl.新鲜枝叶经水蒸气蒸馏而制得;《山东省中药材标准》1995年版、2002年版收载的“冰片(天然冰片)”,为唇形科百里香属植物五脉地椒ThymusquinquecostatusCelak.全草提取得到的结晶。合成梅片(合成右旋龙脑)也有应用。

[1] 林瑞超主编.中国药材标准名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69,118,200,201.

[2] 梁·陶弘景集.尚志均辑校.名医别录(辑校本)[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160.

[3] 明·陈嘉谟撰.王淑民等点校.本草蒙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259.

[4] 明·李时珍著.本草纲目(校点本)第三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1965.

[5] 包来发主编.李中梓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615.

[6] 中国药学会上海分会,上海市药材公司.药材资料汇编[M].上集.上海:科技卫生出版社,1959:122.

[7]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精选本[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673.

[8] 康廷国.中药鉴定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472.

[9] 冯耀南,等.中药材商品规格质量鉴别.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5:375.

[10] 赵燏黄.樊菊芬点校.本草药品实地之观察[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64.

[11] 胡世林.中国地道药材[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557.

[12]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82,56.

[13] 曹炳章编著.刘德荣点校.增订伪药条辨[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82.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局等主编.中药材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747.

[15]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一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40.

[16] 肖培根主编.新编中药志.第三卷[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930.

[17] 陈建南,曾惠芳,李耿,等.龙脑樟挥发油及天然冰片成分分析[J].中药材,2005,28(9):781.

[18] 刘志伟,张晨.右旋龙脑的应用及生产方法[J].广州化工,2006,34(2):13.

[19] 何洪城,刘晓燕,程群生.从龙脑樟中提取天然冰片的工业化生产工艺试验[J].湖南林业科技,2007,34(6):41.

[20] 张麟华,陈庆之.龙脑的化学进展[J].有机化学,1984,(2):86.

[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管理局等.现代实用本草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35.

[22] 一步法合成龙脑——合成梅片简介[J].中成药,1998,20(5):36.

[23] 唐文霖.林缘香料:目标锁定梅片之王[N].玉溪日报.2011-05-24(4).

[24] 清·何克谏撰.生草药性备要[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9:39.

2012-11-22)

猜你喜欢

龙脑右旋冰片
不同采收月份龙脑樟叶挥发油的成分分析及含量测定
盐酸安妥沙星片中右旋安妥沙星的测定*
唐诗与龙脑香
冰片衍生物对血脑屏障通透性影响的研究
右旋氯胺酮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含冰片丹参制剂对胃黏膜损伤作用的影响
天然冰片(天然右旋龙脑)在眼科应用优于合成冰片
2种分析测定右旋苯醚菊酯原药中右旋体含量的方法比对研究
浅谈自然界的左右旋现象
色如冰雪的龙脑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