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出血患者介入治疗术后的观察与护理

2013-01-23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1期
关键词:凝剂陈旧性性溃疡

华 树

(吉林省白城市医院,吉林 白城 137000)

脑出血患者介入治疗术后的观察与护理

华 树

(吉林省白城市医院,吉林 白城 137000)

脑出血;介入治疗;护理

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广泛开展,CT定向引导下介入治疗是近年来新兴的一项治疗技术,其具有定向定位准确、创伤小、疗效可靠、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愈率、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等优点,易于被患者接受,是适合介入治疗脑出血患者的首选方法。本院自1998年将此项技术应用于脑血管治疗,收到良好的效果。现将术后病情观察与护理措施及其体会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

我院从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CT扫描检查诊断为脑出血并接受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132例,其中男85例,女47例;年龄36~84岁,平均年龄53岁;平均出血量58mL。首次发病113例,复发19例。治愈出院达到自理生活者117例,占88.6%;不能自理者12例,占9.1%;死亡3例,占2.3%。

2 观察与护理

2.1 一般观察与护理

为患者准备好床单元,准备记录患者介入治疗后回病房时间,立即给予中流量吸氧,测量生命体征,严密观察血压变化,瞳孔大小是否两侧对称。患者要绝对卧床休息,四肢保持功能体位,尽量减少搬动,特别是头部少动,保持患者安静、温湿度适宜,观察患者意识状态、语言和肢体功能状况,保持大小便通畅。头置冰帽,保护脑细胞,降低体温。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如有气管切开者,按气管切开常规护理。患者术后48h内禁食;昏迷患者48h后给鼻饲要素营养液,注意水及电解质平衡,准确记录24h出入量,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和药物治疗的疗效观察。预防和观察并发症患者,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2.2 头部引流的观察和护理

脑出血介入治疗术中,抽吸出血量的1/2~2/3,防止一次大量抽吸引流后造成颅内压力降低而诱发再次出血。残余出血量通过头部留置引流管持续缓慢引出,通过引流管注入溶凝剂后,溶解引流出陈旧性血液。要注意固定引流管,防止脱落,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液的性质、数量和颜色,自觉遵守无菌操作技术,预防感染是治疗的关键。

2.2.1 观察引流是否通畅,防止引流管脱落

注意观察引流管有无扭曲、打折。根据出血量、出血部位、出血时间的不同,引流液的颜色性质不同,一般引流量在20~150mL不等,平均40mL,出血量大引流量也多。出血破入脑室,引流量也增多,引流物中混有不同量的脑脊液,引流液静止后相对分层,上层澄清称此淡黄色透明,下层有紫黑色凝血块,术后并发再出血的引流物呈新鲜的红色血液并且无凝血。患者一般状态差,血压不稳定,烦躁不安,立即通知医师进行紧急处理。

2.2.2 正确冲洗引流管,使用溶凝剂

介入治疗后,根据脑出血时间的长短,一般术后6~12h后冲洗引流管。方法是:用5mL注射器每次抽取3~5mL生理盐水注入引流管,冲洗抽吸残留陈旧性血液或小的凝血块,反复冲洗2~3次;同时使用溶凝剂溶解陈旧性血液。常用尿激酶10万U/支,用3mL生理盐水溶解后注入引流管,引流管末端用5mL注射器封闭并用胶布固定于头部,2h后打开注射器,引流管末端接无菌引流袋,根据出血量和陈旧性血液的多少,决定使用溶凝剂的次数。一般使用3~5次,每次冲洗使用溶凝剂后,准确记录引流量、颜色、性质,并注意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与头痛情况。

2.2.3 严格无菌操作技术,预防颅内感染

不进行头部引流冲洗注药操作中,要严格无菌技术操作。每次冲注药物封管后要更换新的无菌引流袋,注意引流管、引流袋连接固定无脱落,并防止污染。同时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颅内感染。保持室内温湿度适宜,谢绝探视。每日用紫外线灯照射空气消毒,预防交叉感染。

2.2.4 置管时间和拔管的指征

脑出血介入治疗后,头部引流管的置管时间为2~7d,平均3d。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引流管置管时间适当延长:①脑出血1周后做介入治疗者;②有再出血者;③有脑出血破入脑室者。拔管指征为:①CT检查血肿基本消除,脑中线无偏移,脑解剖结构基本恢复正常;②引流管无血性液体流出,只有少量引流液;③患者头痛明显减轻。拔管时应在无菌操作下拔出引流管,覆盖敷料并隔日换药。

2.3 介入治疗后主要并发症的观察分析与护理

脑出血介入治疗术后的主要并发症有应激性溃疡出血、再次脑出血、颅内感染等,以前者最为多见。本组病例中,11例术后72h内发生应激性溃疡出血,经临床抢救观察治疗均治愈出院。本组11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71岁,男7例,女4例,均有恶心、呕逆、胃区不适、腹胀、呕吐咖啡色胃内容物或排柏油样便,量不等。伴有面色苍白,额上冷汗浸出,表情淡漠,血压下降、休克等表现。应激性溃疡出血与手术刺激有直接关系,术后出现应激性溃疡出血是应激反应的一种表现,其原因是手术创伤刺激使体内儿茶酚胺浓度升高,血管收缩,胃肠道黏膜缺血;体内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使胃酸分泌增加,胃内H+浓度升高,抑制蛋白质合成,降低屏障功能,导致黏膜糜烂出血。只要密切观察病情,均能得到及时诊疗。观察抢救护理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①消化道出血患者活动出血的判断。判断有无活动性出血,要看呕血与黑便情况,还要观察血色素、脉搏、血压、脉压差、尿量以及有无口渴、晕厥、冷汗、肢冷与皮肤色泽、呼吸频率和幅度、酸碱平衡等指标。②药物治疗。一般出血后立即给冰盐水100mL加去甲肾上腺素8mg给患者分次口服,迅速建立两条静脉通路,静滴止血药物进行止血,在来不及配血时,应快速输入代血浆胶体溶液,然后配血输血或输入晶体液。③输液速度。开始补充血容量宜快,输血补液输入各种药物应注意老年人的心肺功能和原发病,注意调整输液速度,防止加重心脏负担和诱发肺水肿,注意药物配伍禁忌。④饮食护理。急性出血时,应短期禁食,出血停止24h后,可进流食,少量多餐,禁食过热及有刺激性食物,可用米汤、豆汁、牛奶等碱性饮料,以中和胃酸,收缩黏膜血管,有助于止血。不可禁食时间过长,以免引起胃饥饿性收缩,导致再出血。

2.4 心理护理

注意消除患者紧张、焦虑情绪,避免不良刺激引起情绪紧张。患者对治疗后生活能力能否恢复担忧,情绪波动大,护士要了解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状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关心体贴患者,取得患者信任,耐心向患者解释介入治疗的优点,安慰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在住院期间取得最佳疗效,早日康复出院。

3 分析观察与护理的体会

脑出血患者介入治疗术后的观察与护理是介入治疗成败的关键,认真观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非常重要。如引流量增多,有新鲜的凝血出血,说明有再度出血现象。患者有呕血或便血,血压下降,说明由应激性溃疡出血,应及时救治。若在护理过程中,无菌技术操作不严格或环境不清洁,都可能导致颅内感染或交叉感染,随时危及患者的生命,也直接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因此,做好脑出血患者介入治疗术后的观察与护理具有重要意义。

R473.74

B

1671-8194(2013)01-0316-02

猜你喜欢

凝剂陈旧性性溃疡
酸化用胶凝剂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探讨
掌长肌腱移植修复陈旧性拇长伸肌腱断裂30例
肌腱—骨复合组织移植治疗拇指陈旧性锤状指
陈旧性锤状指的手术治疗
HK-135柴油降凝剂的适用性实验
国内油田酸化用胶凝剂研究进展
中医康复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48例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的预防与治疗
ICU病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与应激性溃疡的预防及护理
丙烯酸酯类降凝剂的Monte Carlo模拟计算及分子结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