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结核咯血患者的护理与观察

2013-06-19李琼蕾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1期
关键词:肺结核显著性有效率

李琼蕾

(邵东县人民医院,湖南 邵阳 422800)

肺结核咯血患者的护理与观察

李琼蕾

(邵东县人民医院,湖南 邵阳 422800)

目的 探讨肺结核咯血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将150例肺结核咯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指导和心理干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生存质量。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0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肺结核咯血患者实施有效的健康指导和心理干预,有助于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肺结核;咯血;健康指导;心理干预

咯血是肺结核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轻者仅表现为痰中带血,重者可大口涌血,若不及时抢救可造成窒息,甚至引起严重的失血性休克[1]。给患者的身体、心理健康,以及学习、工作、生活都带来很大的不良影响。因此,认真细致的临床观察和及时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显得十分重要[2]。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对75例肺结核咯血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指导和心理干预,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150例,男68例,女82例;年龄17~68岁,平均42岁,均经胸部X线片、痰菌或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确诊为肺结核。其中咯血<100mL/d者32例,100~300mL/d者96例,>300ml/d者22例;浸润型结核90例,空洞型结核42例,粟粒型结核18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结核分型、咯血量等基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①治疗环境保持空气新鲜、安静、舒适,避免喧哗及其他不良刺激;②采用患侧卧位,以利于止血,并有利于排痰和咯出淤血;③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易消化饮食,避免辛辣等刺激性食物;④给予低流量吸氧以改善心肺功能;⑤使用药物通畅大便,以免因用力大便而诱发咯血;⑥发生咯血时,应迅速解除阻塞,可用开口器或压舌板撬开口腔,采用吸痰器吸出血块,解除窒息后给予氧气吸入,静脉滴注止血药物,注射呼吸兴奋剂;也可将患者双腿抬高,使头部处于最低位并向后仰,同时拍打患侧背部,以便积血得以引流;必要时可作气管切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随时注意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做好急救药物和抢救器械的各种准备。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指导和心理干预:①心理干预: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特点进行个体化的心理指导,以解除其心理障碍,达到机体、心理同步康复的目的[3]。对恐惧、紧张的患者,告知患者保持冷静的心态有助于自身止血,鼓励患者采用浅呼吸,连续轻咳将痰和血块咯出,不要屏气,以免血块阻塞支气管引起窒息;对焦虑、烦恼的患者,应反复告知肺结核病只要“坚持早期、联合、规则、全程、适量用药”,是完全能够治愈的,并耐心讲解各种化疗药物的作用、服药方法及可能出现的毒副作用,以消除患者的焦虑因素,同时采用发泄疗法,引导患者说出心中的烦恼、苦闷和担心,并认真倾听患者的倾诉;对抑郁悲观,甚至有濒死感的患者要多陪伴、多体贴、多关心、多安慰、多询问,要安排亲属密切配合,多亲近患者并给予悉心照料,以培养患者治愈疾病的信心和勇气,消除其无助感;对敏感多疑的患者,护士应表现得大方得体,态度要和蔼可亲,语言要温柔亲切,技术要娴熟精湛,遇到紧急情况要沉着冷静,以赢得患者的信赖,并经常与患者进行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耐心细致地解答患者的提问,以消除其疑虑;对依赖性太强的患者,应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鼓励患者做力所能及的事情。②健康指导:指导患者及家属了解结核病防治知识和呼吸道隔离技术。向患者介绍咯血的诱发因素及早期征象,并向患者说明咯血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的关系,使其了解病情的变化及转归,以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定期复查胸片和肝、肾功能,以了解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加强营养治疗和身体锻炼,以减少其复发机会。

1.3 效果评定

显效:临床症状消失,无咯血或偶见痰中带血;有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咯血明显减少;无效:临床症状及咯血现象无明显改善。生存质量评定参考《“中国心血管患者生活质量评定问卷”常模的测定》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质量测评表及应用》[5-6]共同制定。其内容主要包括抑郁症状、焦虑症状、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等4个方面,得分高者表明生存质量好。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使用SPSS12.0软件包处理,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显效58例,有效1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显效45例,有效12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为76.0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活动能力抑郁症状焦虑症状观察组2.61±0.52*2.67±0.48*2.83±0.43*2.90±0.52*对照组2.21±0.422.19±0.432.30±0.332.23±0.43

3 讨 论

咯血是肺结核患者的常见症状,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①情绪:过度激动、兴奋或悲伤均可引起咯血的发生。因为情绪急剧变化时可加快心率加速血液循环,引起血压和肺内压升高,导致受损血管破裂而出血;②剧烈运动或剧咳时可加大肺活量,引起肺内压升高,导致血管破裂而出血;③气候:当气候出现过冷过热或忽冷忽热的变化时,可能导致血管张力的改变及脆性的增加而引起咯血;④病型:咯血一般多见于活动性病灶及空洞型肺结核患者,而病灶已经钙化的患者极少发生咯血现象。

肺结核咯血尤其是大咯血,一般发病突然,来势凶猛患者缺乏心理准备,往往会出现紧张、恐惧、悲观、绝望等情绪,而高度的精神紧张又可反射性地引起喉头痉挛,导致窒息的发生引发生命危险。因此,在护理过程中,护士应随时注意患者的生命体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危重病情,并做好急救药物和抢救器械的各种准备,随时配合医师进行抢救。同时应加强心理护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疏导患者,使其消除恐惧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平时加强健康教育,加强营养指导和身体锻炼,以减少其复发机会。

本研究中,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指导和心理干预,其总有效率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P<0.05),且其生存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显示,对肺结核咯血患者实施有效的健康指导和心理干预,有助于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1] 张爱华,付筱华.肺结核大咯血病人的抢救及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07,4(36):111.

[2] 白霞.肺结核咯血病人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包头医学,2008, 32(3):174-175.

[3] 史彦青.肺结核咯血患者的心理护理[J].中外医疗,2008,28(19):1.

[4] 周晓荣.放松训练的应用研究及其对护理工作的启示[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2):129-130.

[5] 刘江生,马琛明,涂良珍,等.“中国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评定问卷”常模的测定[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9,18(4):305-309.

[6] 方宗君,蔡映云,王丽华,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质量测评表及应用[J].现代康复,2001,5(4):7-8.

R473.5

B

1671-8194(2013)01-0334-02

猜你喜欢

肺结核显著性有效率
基于显著性权重融合的图像拼接算法
基于视觉显著性的视频差错掩盖算法
很有效率
爱情是一场肺结核,热恋则是一场感冒
政治备考:如何背书最有效率
一种基于显著性边缘的运动模糊图像复原方法
论商标固有显著性的认定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疣状皮肤结核合并继发型肺结核1例
82例初治与复治肺结核患者HBsAg携带率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