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消化性溃疡病患者的治疗和护理
2013-01-23王力勤
王力勤
(北华大学东校区校医院,吉林 吉林 132000)
浅谈消化性溃疡病患者的治疗和护理
王力勤
(北华大学东校区校医院,吉林 吉林 132000)
消化性溃疡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全身性疾病,分为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可发生在胃、十二指肠,胃溃疡是位于贲门至幽门之间的慢性溃疡.消化性溃疡也可发生在食管下端、胃-空肠吻合口附近以及美克尔憩室内异位胃黏膜上[1]。这些溃疡的形成均与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在人群中约有10%的人在一生当中可能罹患此病。
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预防;治疗;护理
1 发病原因
①遗传因素:有家族胃溃疡史,尤其儿童溃疡患者,有25%~60%伴有家族史。②化学因素:长期服用皮质类固醇、阿司匹林以及长期饮酒等,都易引发该病;另外,与长期饮用浓茶或吸烟者也具不同程度影响。③生活因素:某些职业也会导致胃溃疡的发生。如从事医师和司机等类型职业的人当中,发病率更高一些。这极可能与其不规律饮食有关。另外,日常工作过于劳累、繁重也是诱发该病的因素之一。④精神因素:当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焦虑或情绪波动的人易患溃疡。人在应激状态时,可能促进胃的分泌和运动功能增强,由于长期的精神忧虑、紧张、抑郁、用脑力过度等因素也可诱发此病。可能因此类人群机体内迷走神经兴奋后,导致其体内胃酸分泌过多造成。胃酸分泌增多和加速胃的排空,同时由于交感神经兴奋使胃十二指肠血管收缩,黏膜血流量下降,削弱了黏膜自身防御功能。⑤感染因素:尤其胃上半部出现的溃疡,往往会合并感染严重的幽门螺杆菌。⑥其他因素:由于不同国家、地区,甚至于不同的季节胃溃疡发生率都不尽相同,这也就说明不同的地理环境及气候下也是诱发该病的重要因素。另外,如在烧伤、肺气肿、重度脑外伤、肝硬化、胃泌素瘤、甲旁亢以及肾衰等疾病基础上再度引发该病时,即为我们所说的“继发性溃疡”。其诱因大概与胃泌素、高钙血症及病患的迷走神经过度兴奋有一定的相关性。
2 病理分型
胃溃疡根据溃疡发生部位的不同,将溃疡分为4型:Ⅰ型:小弯溃疡,位于小弯侧胃切迹附近,尤多见于胃窦黏膜和胃体黏膜交界处。Ⅱ型:胃十二指肠复合性溃疡。常先发生十二指肠溃疡,继发胃溃疡。为高胃酸分泌,易合并出血,病情顽固。Ⅲ型:幽门前及幽门管溃疡,通常为高胃酸分泌。Ⅳ型:高位胃溃疡,位于胃上部1/3,距食管胃连接处4cm内,在2cm以内者称“近贲门溃疡”。低胃酸分泌,易发出血和穿孔。可见胃溃疡以小弯溃疡最为多见,尤其是胃窦小弯。有的较大溃疡可发生于小弯上部以至贲门区。在胃底和大弯侧十分罕见。
3 胃溃疡的临床表现与十二指肠溃疡有些类似
3.1 临床特征
胃溃疡的临床表现有3个特征:①慢性过程。②周期性。病程中常出现发作期与缓解期交替出现。③节律性:疼痛表现为餐后痛,餐后半小时疼痛开始,至下一次餐前消失,周而复始。胃溃疡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腹痛;伴或不伴呕吐、恶心、反酸、嗳气等症状。但也有不少患者以胃溃疡的各种并发症如穿孔、出血、幽门梗阻而为首发症状[2]。
3.2 临床症状与体征
①上腹部隐痛不适:胃溃疡的疼痛是一种内脏性质的疼痛,体表定位不确切,同时疼痛多不剧烈,可以忍受,表现为烧灼样痛,隐痛不适等。活动期具有节律性,表现为餐后痛,随着病理的发展具有周期性和季节性特点。贲门附近的溃疡还可表现为胸骨后烧灼感和左胸部疼痛。当溃疡发生穿透,表现为疼痛程度加重,向背部放射或背痛,同时有夜间痛等表现,当疼痛性质和节律性发生改变时,还应警惕恶变的可能[3]。②恶心、呕吐:无幽门梗阻而发生呕吐多提示溃疡处于活动期,呕吐为间歇性。频繁呕吐多提示幽门梗阻。③反酸、嗳气、腹泻:反酸亦提示溃疡可能处于活动期。④出血、穿孔:发生出血、穿孔后都有其特殊的临床表现,见并发症一节。⑤体征:缓解期一般无阳性体征。活动期只有上腹部轻压痛。应与胃癌相鉴别。
4 胃溃疡的预防
①吸烟:吸烟可以促使胃酸和胃蛋白酶原分泌增多,可抑制胰腺分泌,可影响幽门括约肌关闭功能而导致胆汁反流,破坏胃黏膜屏障;可使胃排空延缓和影响胃十二指肠运动功能。吸烟可影响胃十二指肠黏膜内前列腺素合成,减少黏液量和黏膜血流量,从而降低黏膜的防御功能。②饮食:酒、咖啡、浓茶、可口可乐等饮料能刺激胃酸分泌增多,易诱发溃疡病。吃精制低纤维素食物者比吃高纤维素者溃疡发病率高。③药物:长期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约有10%~25%患者发生溃疡病,其中以胃溃疡更为多见。除药物对胃十二指肠黏膜直接刺激作用外,主要是由于这类药物抑制体内的环氧化酶活性使黏膜内前列腺素合成减少,削弱了对黏膜的保护作用。阿司匹林是脂溶性的,能穿透上皮细胞膜破坏黏膜屏障。
5 溃疡病自我保健
5.1 坚持长期服药
胃溃疡属慢性病,具有易复发的特点,因此,必须坚持长期服药,才可使其痊愈。决不要因症状稍有好转或改善,便骤然停药。另外,也不要因服用某种药几天后,感觉症状未改善或无效,就马上更换另一种药。通常,服药4~6周为1个疗程,症状得以全面改善后,仍需继续巩固治疗 l~3个月或更长时间,这样才能达到痊愈的目的。
5.2 避免精神紧张
胃溃疡受心理因素影响极大。当患者长期处于精神高度紧张、情绪激动、波动过大等,都对大脑皮层产生强烈刺激,引发丘脑下中枢的调节作用逐渐地减弱,甚至丧失,从而引发患者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这样更不利于食物的消化,也会阻碍溃疡的愈合速度。因此,保持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降低心理压力、避免紧张情绪,这是胃溃疡得以治愈的关键因素之一。
5.3 讲究生活规律,注意气候变化
胃溃疡患者要保证日常生活起居的规律性,避免过分劳累。同时,溃疡患者还要对气候变化多加关注气候变化,并根据节气、天气的冷暖适时、适宜地添减衣被,避免因气候变化而使病情加重。
5.4 注意饮食卫生
溃疡患者要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卫生、饮食习惯,饮食定量定时为好。食物中纤维素不足也是引起溃疡病的原因之一。溃疡患者不能只吃细软食物,咀嚼可促进唾液分泌,中和胃酸、提高胃黏膜屏障作用。胃溃疡可以根据自己喜好来适当食用辣椒、大蒜等辛辣食物,会刺激胃黏膜合成和释放前列腺素,能有效阻止有害物质对胃黏膜的损伤,对胃有保护作用;大蒜能杀灭胃内的幽门螺旋杆菌,但注意不要过量。胃溃疡患者常饮牛奶并不利于胃溃疡愈合。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质,能促进胃酸分泌。茶、咖啡、盐,胃溃疡患者确实不宜多饮多食,它们会刺激胃酸分泌。
5.5 避免服用对胃黏膜有损害的药物
由于一些药物会加重胃溃疡患者的病情,因此在服用如阿司匹林、消炎痛、强的松、地塞米松等药物时,应向医师说明自己病情,或改用他药,或遵医嘱,将其他辅助药物进行配伍服用,或于饭后服用,这样则可以大大降低对胃的不良反应或是刺激。
5.6 消除细菌感染病因
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胃溃疡,应采用抗生素治疗。溃疡病属慢性病、多发病,且具有易复发。因此,要历经一个为期较长的治疗过程,才可将溃疡治愈。与此同时,患者还要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以及自我保健工作。
[1] 李军明.辣椒的营养保健价值[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0,16(2):68-71.
[2] 陈小冰.雷贝拉唑联合健胃愈疡片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0,10(2):226-227.
[3] 易宏辉,李富军.健胃愈疡片对消化性溃疡作用机制的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0,7(1):13-14.
R473.5
A
1671-8194(2013)01-029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