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48例临床分析

2013-01-23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1期
关键词:抗癫痫继发性蛛网膜

曾 姝

(祁东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湖南 衡阳 421600)

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48例临床分析

曾 姝

(祁东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湖南 衡阳 421600)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发作的发病机制及诊治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发作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显效33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83%。其中无效2例均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后1d出现癫痫持续状态,因治疗无效而死亡。结论 早发型癫痫可采取短程抗癫痫药物治疗,迟发型癫痫多由中风囊瘢痕机械刺激所致,需长期进行抗癫痫治疗。

癫痫;继发性;脑卒中;诊治特点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secondary epilepsy,SE)在临床并不少见,可以发生于脑卒中的急性期,也可发生于其恢复期的数月或数年之后,部分患者甚至以癫痫发作为脑卒中的首发症状[1]。癫痫发作后可引起慢性脑病、脑萎缩,局灶神经症状,导致脑卒中的致残率和病死率增加[2]。随着头颅CT和MRI等诊断技术的广泛应用,脑卒中与癫痫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3]。为探讨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发作的发病机制及诊治特点,笔者对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48例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发作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48例,占同期脑卒中患者的8.29%(48/579)。其中男28例,女20例,年龄38~79岁,平均61岁,脑卒中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疾病的相关诊断标准[4],并经头颅CT或MRI证实;继发性癫痫的诊断均符合1985年全国癫痫病学术会议制定的相关诊断标准[5]。其中脑梗死21例,脑出血1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9例;脑卒中部位:皮质35例,基底节7例,蛛网膜下腔6例,早发型癫痫发作(脑卒中2周内癫痫发作)19例,迟发型癫痫发作(脑卒中2周后癫痫发作)29例。

1.2 治疗方法

①积极治疗原发病:包括吸氧;采用20%甘露醇、辅以利尿剂进行脱水降颅内压;适度控制血压;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1次/d,进行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给予神经营养剂、脑细胞保护剂及营养支持:胞二磷胆碱0.75g+ATP40mg+辅酶A100U+0.9%氯化钠205mL静脉滴注;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0.9%氯化钠205mL静脉滴注;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积极防治感染和各种并发症。②根据癫痫的发作类型选择用药:癫痫部分发作者首选卡马西平600mg/d或苯妥英钠300mg/d,分3次口服或鼻饲;全身性发作者给予安定10mg,静脉注射,在控制症状后改为卡马西平或苯妥英钠口服。如1个月内无再次发作者,可以逐渐减量并停药。

1.3 疗效标准[2]

显效:停药半年内无癫痫发作,脑电图检查无异常发现;有效:有癫痫发作,需长期用药以维持控制症状;无效:癫痫反复发作、持续恶化甚至死亡。

2 结 果

本组显效33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83%。其中无效2例均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后1d出现癫痫持续状态,因治疗无效而死亡。

3 讨 论

癫痫(epilepsy)是由于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导致大脑出现短暂性功能障碍的一种慢性疾病。包括原发性癫痫和继发性癫痫两类,其中继发性癫痫(SE)的发生主要与多种脑部病变和代谢障碍有关。脑卒中是继发性癫痫的常见原因,其发生率在2%~17%之间[6-7]。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其病理基础主要是由于缺血、缺氧导致脑组织代谢障碍和脑水肿并引起脑组织坏死、软化、胶质细胞增生和囊腔形成,同时邻近脑组织受压,出现移位和细胞凋亡所引起。早发型癫痫的发作主要是由于动脉阻塞引起的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钠泵衰竭,神经细胞膜稳定性发生改变,出现过度极化而导致痫性放电;此外由于脑组织代谢障碍、电解质紊乱或合并感染使神经元的兴奋阈值降低也可引起痫性放电。迟发型癫痫的发作主要是因为卒中囊的机械刺激,逐步发生神经细胞变性、坏死,形成软化灶及其周围胶质细胞增生,神经元变性形成慢性癫痫病灶,在某些条件下引起痫性放电[8]。

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的发作可进一步加重脑组织的缺氧状态,导致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从而不利于脑卒中的恢复,甚至可因发生急性脑疝而导致患者死亡[9],因此应及时治疗。抗癫痫药物对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的治疗大多疗效满意,对于短期发作者应根据其发作的不同类型选择用药,在终止发作后可逐渐停药,不必长期使用[10]。但在停药前,应定期进行脑电图检查,如发现有阵发性放电的局灶高幅慢波或周期性单侧痫样放电时,则应继续常规服用抗癫痫药物,以防出现迟发型癫痫。迟发型癫痫发作者大多数是由中风囊瘢痕机械刺激所致,因此,应长期给予正规的抗癫痫药物治疗或终生用药,以减少发作的机会,达到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王思讯,宋春江,曾尚霞,等.出血性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32例临床分析[J].四川医学,2006,27(11):1150-1151.

[2] 乔桂花,李俭.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28例临床分析[J].实用临床医学,2009,10(2):34.

[3] 陈英石.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50例临床分析[J].广西医学,2009, 31(3):402-403.

[4] 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29(6):379-380.

[5] 中华医学会1985年中华医学会第一届全国癫痫学术会议.癫痫发作分类法[J].中华神经精神杂志,1986,19(4):256.

[6] CAO QD,PENG HB.Clinical analysis of epilepsy complicated by cerebral apoplexy in 69 cases [J].Modern Med Health,2007,23(20): 3067-3068.

[7] 梁新生.脑卒中继发癫痫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6,9(6):89.

[8] 吴逊,林庆.神经病学•癫痫和发作性疾病[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237.

[9] 张冬梅.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110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 2008,5(15):42.

[10] 马宗娟,王雯雯.中风后继发性癫痫126例临床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09,20(3):169-170.

R742.1

B

1671-8194(2013)01-0221-02

猜你喜欢

抗癫痫继发性蛛网膜
166例门诊癫痫患儿抗癫痫药超说明书使用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Δ
改良序贯法测定蛛网膜下腔注射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中的半数有效剂量
前列腺癌治疗与继发性糖代谢紊乱的相关性
基于“肝脾理论”探讨肠源性内毒素血症致继发性肝损伤
复合手术救治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体会
继发性青光眼应用玻璃体切除术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观察与护理
16排螺旋 CT 诊断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应用分析
头部外伤后药物预防癫痫可能有效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