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钾型周期性瘫痪的治疗体会

2013-01-23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15期
关键词:补钾周期性口服

张 涛

(河南省西华县人民医院心内科,河南 周口 466600)

低钾型周期性瘫痪的治疗体会

张 涛

(河南省西华县人民医院心内科,河南 周口 466600)

目的探讨低钾型周期性瘫痪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自2011年8月至今收治的36例低血钾型周期性瘫痪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治疗经验。结果通过口服、静脉补钾等治疗后36例低血钾型周期性瘫痪患者全部痊愈出院。结论低钾型周期性瘫痪好发于青壮年(20~40岁),以男性多见,随年龄增长而发作次数减少,心电图常呈典型的低钾性改变,可继发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代谢性疾病和肾功能衰竭等疾病,多呈现急性发作,饱餐、酗酒、过劳、剧烈运动、寒冷、感染、创伤、情绪激动等是其诱发急性发作的因素。因此对于患者主要采取临床口服或静脉补钾治疗,并同时避免诱发因素,可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取得良好预后。

低血钾;周期性瘫痪;辅助检查;治疗

低钾型周期性瘫痪(hypokalemic periodic paralysis)是一种与钾离子代谢异常有关的钙通道疾病,我国散发者居多,临床表现主要为发作性肌无力、血清钾降低、补钾后能迅速缓解;为周期性瘫痪中最常见的类型,以骨骼肌弛缓性瘫痪的反复发作为特征,与钾代谢异常有关。我院对上述36例患者均采取口服、静脉补钾的治疗方法,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自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低钾型周期性瘫痪患者36例,其中男性22例,占61.1%,女性14例,占38.9%,年龄16~52岁,平均年龄31.6岁,经过对患者病史详细的询问后,首次发作者27例,再发者9例,首次发作平均年龄28.1岁,根据发作的不同诱因分类:饱餐后5例,酗酒后5例,过度劳累后7例,受凉感冒后9例,静滴葡萄糖注射液内加能量合剂(含胰岛素)4例,其余6例诱因不明,患者入院后均得到明确诊断,并得到及时治疗,控制发作。

1.2 临床表现

低钾型周期性瘫痪患者一般发病前可有肢体感觉异常、少尿、恶心、呕吐、嗜睡等前驱症状。常于夜间睡眠或清晨起床时发现肢体肌肉对称性不同程度的无力或完全瘫痪,下肢重于上肢、近段重于远端;也可从下肢逐渐累及上肢,瘫痪肢体肌张力低,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可伴有肢体酸胀、针刺感。少数严重病例可发生呼吸肌麻痹所致的呼衰、尿便潴留、心律失常、血压下降等危及生命的的情况。我院收治的36例患者均为急性起病,主要呈现为进行性加重的四肢肌无力。入院时多表现为肢体对称性软瘫,并常有以下典型发作特点:肢体对称性软瘫通常自腰背部和下肢近端开始,向下肢远端蔓延,并同时伴有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起病后多在24h内就可达肌无力高峰期[1]。1.3 辅助检查

患者入院后除详细询问有关病史外,均需做下列辅助检查以明确诊断:①生化检查:患者发作期间查血钾均低于3.5mmol/L,间歇期可正常,为可靠的诊断依据。②心电图:多数患者可有典型的心电图改变,常有U波出现,T波低平或倒置,ST段下降,P-R间期和Q-T间期延长,QRS波增宽等改变。③肌电图:部分患者.肌电图示运动电位时限短、波幅低,完全性瘫痪时运动单位电刺激无反应,电位消失,有一定的诊断意义。

1.4 治疗

低钾型周期性瘫痪的治疗主要有急性发作期的治疗、发作间期的预防治疗。①急性发作期的治疗:对于处在急性发作期的患者,首先给予10%氯化钾或10%枸橼酸钾40~50mL顿服,1日内再分次口服,总量为10g。如果无效可继续最后服用10%氯化钾或10%枸橼酸钾,直至正确好转;开的病情好转处理后逐渐减量,防止高血钾,也可静脉滴注氯化钾以纠正低血钾。同时避免各种发病诱因如过度劳累、受寒及情绪波动等,忌摄入过多高碳水化合物等。严重患者出现呼吸肌麻痹时应予辅助呼吸,严重心律失常者应积极纠正;若低钾型周期性瘫痪是继发于甲亢、代谢性疾病等,应积极身体治疗原发病,可有效预防发作。②发作间期的预防治疗:对发作频繁者,发作间期可有以下预防性永远治疗:首选碳酸酐酶抑制剂乙酰唑胺,若乙酰唑胺效果不佳,二氯磺酰胺也可以选用;部分患者需口服钾盐或螺内酯以防发作。花钱患者平时应少食多餐并采取高钾低钠饮食;但应注意发生高血钾,避免饱食、受寒、酗酒.、过度劳累等诱发因素[2]。

2 结 果

本组36例低钾型周期性瘫痪患者均为急性发作入院,经相关临床表现和有关辅助检查得以确诊,并及时予以口服或静脉滴注补钾缓解发作,后进行发作间期的预防性治疗并定期随访,患者均痊愈出院,预后良好。

3 讨 论

低钾型周期性瘫痪是一种与钾离子代谢异常有关的钙通道疾病,临床上比较多见,我国以散发者居多,部分病例可有家族遗传性,诊断主要依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和电解质、心电图等相关辅助检查,故并不困难,患者常呈急性发作,主要由饱餐、酗酒、过度劳累、剧烈运动、寒冷、感染、创伤、情绪激动等因素诱发,治疗常以口服补钾为主,有吞咽困难者可予以静脉滴注补钾缓解急性发作,但在补钾过程中应注意监测心电图及电解质变化,防止高血钾,部分患者低血钾周期性瘫痪由原发病引起,应同时进行原发病治疗。待患者症状控制后,应需低盐饮食、避免饱食、受寒、酗酒、过度劳累等诱发因素,必要时服用碳酸酐酶抑制剂乙酰唑胺、螺内酯等药物,可有效预防发作[3]。

[1] 王海,李威志,周英华,等.低钾型周期性瘫痪的临床及病理研究[J].中国医药学杂志,2009,5(6):16-17.

[2] 马强,梁庆波.周期性瘫痪治疗的几个问题[J].广州神经外科杂志,2010,11(2):51-53.

[3] 刘英.低钾型周期性瘫痪的临床治疗及分析[J].神经医学疾病杂志,2010,3(9):21-23.

R746.3

B

1671-8194(2013)15-0129-01

猜你喜欢

补钾周期性口服
基层医院206 例重度低钾患者超剂量口服补钾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口服避孕药谨防不良反应
数列中的周期性和模周期性
口服避孕药会致癌吗
为口服避孕药正名
一类整数递推数列的周期性
静脉补钾300例的合理性分析
基于扩频码周期性的单通道直扩通信半盲分离抗干扰算法
氧驱动雾化吸入补钾对呼吸系统安全性的影响
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致肌酶升高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