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加拔罐疗法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80例
2013-01-23尚秀葵
王 婕,尚秀葵
(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
急性乳腺炎多因乳头发育不良妨碍哺乳,或乳汁过多不能及时完全排空,或乳管欠通畅影响排乳,致使乳汁淤积,利于入侵细菌的繁殖而致病。按其临床表现分为郁滞期、成脓期和溃后期。急性乳腺炎多见于哺乳期妇女,具有发病急、变化快、易成脓的特点[1]。本次观察采用针刺加拔罐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8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80例均为本院门诊患者,年龄19~39岁,平均年龄为29岁。所有患者中20岁以下患者1例占1.25%,21~25岁患者6例占7.5%,26~30岁患者53例占66.25%,30岁以上患者20例占25%。按不同哺乳时间患病比较所有就诊患者中哺乳时间1个月内的患者10例占12.5%,1~2个月的患者26例占32.5%,2~3个月患者14例占17.5%,3~4个月患者15例占18.75%,4~5个月患者4例占5%,5个月以上患者11例占13.75%。按乳汁质量比较所有患者中乳汁稀薄者9例占11.25%,乳汁中等者33例占41.25%,乳汁浓稠者38例占47.5%。按不同患病部位比较所有患者中患病部位为左侧第一象限42例占52.5%,左侧第二象限33例占41.25%,左侧第三象限6例占7.5%,左侧第四象限23例占28.75%,左侧第五象限1例占1.25%;右侧第一象限44例占55%,右侧第二象限25例占31.25%,右侧第三象限10例占12.5%,右侧第四象限11例占13.75%。其中单侧发病25例,双侧发病47例。其中乳头内陷2例,乳头破损12例。按不同肿块形状发病概率比较在所有就诊患者中,肿块形状为球形的患者38例占23.75%,椭圆形的患者18例占11.25%,结节状的患者26例占16.25%,分叶形的患者1例占0.62%,不规则形的患者4例占2.5%,条索状的患者10例占6.25%,颗粒状的患者8例占5%,颗粒聚集状的患者5例占3.125%。
1.2 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2 -94)[2]。①初期乳房内有疼痛性肿块,皮肤不红或微红,排乳不畅,可有乳头破裂糜烂;化脓时乳房肿痛加重,肿块变软,溃破或切开引流后,肿痛减轻。如脓液流出不畅,肿痛不消,可有“传囊”之变。溃后不收口,渗流乳汁或脓液,可形成“乳漏”。②多有恶寒发热、头痛、周身不适等症。③患侧腋下可有核肿大疼痛。④患者多数为哺乳期妇女,尤以未满月的初产妇为多见。⑤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
B超超声诊断:炎症区乳房组织增厚,内部回声较正常低,分布欠均匀。当有脓肿形成时,可见数目不一、大小形态不等的无回声区,边缘欠清晰,如脓液较稠厚时,则可见分布不均低回声区,较大脓肿的深部回声较浅部稍高而密,两者之间可见液平面,内部有不均匀的光点或光团。
2 治疗方法
治法:疏肝和胃、清热散结。取穴以足阳明经和足厥阴经为主。
2.1 针刺
主穴:膻中、天池、膺窗、中脘、内关、丰隆、三阴交、阿是穴。配穴:肝郁加太冲;胃热加内庭;乳少加血海、足三里;乳多加光明、足临泣。操作: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后,采用0.25 mm×40 mm不锈钢毫针刺入,得气后行泻法,乳少行补法,留针20~30 min。成脓期患者在上述治疗基础上,需在已成脓部位做隔蒜灸治疗。方法为用独头蒜切成厚约0.2~0.3 cm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置于成脓部位,用温和灸对此部位进行熏烤,及时更换新鲜蒜片,每次灸30 min。
所有患者在上述治疗基础上还需做快针治疗。取患者背部双侧肩井、天宗、膈俞穴,持1.5寸针,肩井穴向上平刺0.5~0.8寸;天宗穴针尖对准乳房方向,斜刺1寸;膈俞穴向脊柱方向45°,斜刺0.5~0.8寸。透刺使局部得气,酸胀感明显后行提插手法,即刻取出。胃热者天宗做提插泻法;乳少者做提插补法。
2.2 拔罐
乳房皮肤潮红或舌质红舌尖红、体内有瘀热者采用膀胱经走罐治疗。患者取坐位,充分暴露背部,涂抹润滑剂,在脊柱两侧膀胱经肺俞至膈俞之间走罐,采用重吸快移的方法,反复操作数次,直至皮肤潮红甚至有瘀点为度。其他患者在做完快针后在针孔上拔罐,出血少许,留罐10 min。
3 疗效分析
3.1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治愈:全身症状消失,肿块消散,结合乳房彩超检查证实,疮口愈合;好转:全身症状消失,局部肿痛减轻,或疮口尚未愈合,肿块缩小50%以上,乳房彩超检查证实相比缩小[3],并与临床相符;无效:肿块基本无变化,治疗前后相同,反复“传囊”或形成乳漏。
3.2 治疗结果
80例患者中,痊愈58例,好转1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3.75%。
4 典型病例
王某,女,26岁,初产妇,哺乳4月余,2012年3月13日初诊。近两天来右侧乳房胀痛,伴恶寒发热1天,查体温 39℃,B超显示右乳外象限触及肿物4.8 cm×2.6 cm,低回声区。诊断为乳痈。取中脘、内关、丰隆、三阴交、膻中,右侧膺窗、天池、阿是穴,针刺法同上。出针后在肩井、天宗、膈俞做快针治疗,然后在相应的穴位做拔罐治疗。2次治疗后,胀痛大减,体温正常,做 B超显示右乳外象限一低回声区约3.15 cm×1.02 cm。继续治疗,上方加足三里,方法同上。共5次治愈,哺乳正常。
5 体会
本病近些年来呈多发趋势。主要的原因一方面是在哺乳期间,母乳成为新生儿所需营养的唯一途径,所以初产妇哺乳期容易盲目的补充一些高蛋白、高油脂的食物,造成胃经积热,乳房脉络不通,患得本病。另一方面,现代社会工作压力过大,竞争激烈,初产妇一边面对这样高压的工作环境,一边应付不适应且毫无经验的新生活,难免容易急躁,情绪不佳,忧思恼怒,造成肝经郁火,从而乳房结肿成痈。另外这些患者大多是第一次做母亲,哺乳喂养及孕期保健都相对缺乏经验,这也是本病发病的病因之一。因此在哺乳期间应注意:①保持心情舒畅,注意乳头卫生,哺乳宜净,积乳吸出。②乳房托起,保持乳房状态舒适,不要妄加挤压,避免外伤。③少食肥甘厚味,忌食辛辣、鱼腥等刺激物及发物,慎怒勿躁,宜静勿劳。
乳腺炎相当于中医学的乳痈,发于哺乳期的为外吹乳痈。足阳明胃经经过乳房,足厥阴肝经至乳下。本病多因过食厚味,胃经积热;或忧思恼怒,肝经郁火,或乳头皮肤破裂,外邪火毒侵入乳房等,导致乳房脉络不通,排乳不畅,郁热火毒与积乳互凝,从而结肿成痈。本病主要在胃、肝两经。胃热、肝郁为本病的基本病机。治疗不仅在乳房局部选穴,而且采用远端取穴方法,重在体现中医经络学中“经络所通,主治所及”的原理。故取胃之荥穴内庭以清泻阳明胃热,取肝之原穴太冲以清泻肝火、疏理肝气。天池为近穴;丰隆、三阴交为远穴,均能影响乳房之气血,具有宣通乳络、活血止痛之功。膻中为八会穴之气会,与内关相配可行气散结,开胸中郁滞。肩井、天宗为治疗乳痈的经验穴,肩井又为手足少阳、足阳明、阳维脉交会穴,这些经脉均经行胸廓及乳房,故用之可通调诸经之气,使少阳通则郁火散,阳明清则肿痛消,从而达“乳痈刺肩井而极效”之功。膈俞穴具有活血化瘀作用,为治疗乳痈的重要穴位。在背部相应的穴位做拔火罐治疗,一方面通过局部的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又通过腧穴、经络作用,而调节机体的功能,通畅气血,使火罐的作用和腧穴的功能相得益彰,以加强活血化瘀、行气消肿的作用,同时也能起到祛风、散寒、解表之功。《灵枢·刺节真邪》记载:“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调,弗能取之。”气为血帅,血随气行,气得温则行,气行则血亦行。灸能使气机通畅,营卫调和,故瘀结自散。隔蒜灸又有清热解毒、杀虫的作用,故对成脓期的乳痈有明显的疗效。
急性乳腺炎的治疗至关重要。在对本病众多的治疗方法上,特别是初期患者,针灸不仅简便易行,疗效
迅速,而且不用抗生素,亦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在成脓期,针灸治疗避免了手术切开排脓,减轻产妇痛苦,并对婴儿喂哺无影响。该法简单、经济、行之有效,尤应推广,且作为首选治疗方法[4]。
[1]林毅,唐汉钧.现代中医乳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36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3]周敏,徐浩娟,刘兴静,等.疏肝活血方治疗乳痈僵块随机对照临床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1,45(5):65 -66
[4]谢子娇.解表通络法治疗哺乳期淤积性乳腺炎60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10,42(1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