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足口病脑炎96例临床分析

2013-01-23邹艳萍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年3期
关键词:肺水肿肠道病毒脑炎

邹艳萍

郑州市儿童医院 郑州 450053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组16型病毒(COXA16),肠道病毒 V71型(EV71)]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症状表现为发热,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少数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多由EV71感染引起,致死原因主要为脑干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1]。现对我院感染科2009-05—2011-10收治的96例手足口病脑炎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96例患儿,2009年42例,2010年30例,2011年24例。男62例,女34例,男女比例为1.82∶1.0。年龄1~6岁,其中<1岁3例(3.13%),1~3岁65例(67.70%),4~6岁28例(29.17%)。所有患者均符合我国卫生部制定的《手足口病诊疗方案指南(2008年版)》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断标准[2]。

1.2临床表现(1)发病时间:1~2d14例(14.58%),3~5 d 63例(65.63%),6~8d9例(9.38%)。(2)前驱表现:就诊前上呼吸道感染36例,口腔疱疹32例,腹泻12例,肺炎6例,皮疹42例。(3)主要表现:发热96例(100%),皮疹96例(100%),惊 颤 90 例 (93.75%),恶 心、呕 吐 68 例(70.83%),意 识 障 碍 45 例 (46.88%),头 (颈)痛 16 例(16.67%),抽搐 15 例(15.63%),肢体 抖动、无 力 36 例(37.50%),精神异常30例(31.25%)。体格检查脑膜刺激征、颈 强 直 65 例 (67.71%),巴 宾 斯 基 征 阳 性 45 例(46.88%)。

1.3辅助检查血常规 WBC正常50例(52.08%),(10~20)×109个/L 36 例(37.50%),>20×109个/L 10 例(10.42%);血糖升高(6~15.8mmol/L)43例(44.79%);粪便EV71及COXA16检出率分别为22例、18例。96例均行脑脊液检查,脑脊液外观微浊2例(2.08%),压力增高(2.0~3.4kPa)54例(56.25%);细胞数增高(11~360)×106个/L 70例(72.19%),且以淋巴细胞为主(>80%);蛋白增高(0.4~1.25g/L)30例(31.25%);糖异常3例(3.13%),2例升高(4.8~5.3mmol/L),1例下降(2.0mmol/L),结果正常12例(12.5%)。所有病例CSF墨汁染色均未找到隐球菌,PCR结核检测阴性,病毒抗体检测均为阴性。96例均行脑电图检查,异常62例(64.58%),表现为慢波、弥漫性慢波42例(43.75%),棘尖慢波20例(20.83%)。所有患儿行颅内CT检查,异常26例(27.08%),基底节区低密度灶13例(13.54%),丘脑低密度灶3例(3.13%),颞叶低密度灶2例(2.08%),小脑部位低密度灶2例(2.08%),白质脱髓鞘5例(5.21%),钙化灶13例(1.04%)。

1.4治疗及预后96例入院后均心电监护,对症治疗(降温、止惊、镇静、口腔护理等),同时抗病毒:利巴韦林10~15 mg/(kg·d)加入5%葡萄糖液100~250mL静滴5~7d;降颅压:20%甘露醇0.5~1.0g/(kg·d),4~6h1次,20~30min快速静脉注射;必要时加呋塞米1~2mg/kg,3~4d1次;糖皮质激素的应用:甲基泼尼松龙1~2mg/(kg·d)或地塞米松0.2~0.5mg/(kg·d),病情控制后减量至停药。持续高热、惊颤、精神差者分2~5d静滴丙种球蛋白2g/kg,合并细菌、支原体感染者予以抗菌药物治疗。治疗10d后痊愈70例(72.92%),肢体无力6例(6.25%),精神异常6例(6.25%),低热4例(4.17%)。转重症监护室10例(10.42%),其中脑干脑炎6例(6.25%),肺水肿4例(4.17%)。

2 讨论

手足口病脑炎为重症手足口病,常急性起病,发病年龄1~3岁。前驱症状有流涕、咳嗽、发热、腹泻、皮疹等,无特异性,主要表现发热、皮疹、惊颤、头(颈)痛、恶性、呕吐及意识障碍等,则提示有精神系统受累的可能;脑膜刺激征阳性,颈强直是脑炎特异性体征,外周血异常,血糖升高,提示患儿短期内病情进展可能。脑脊液变化符合病毒性脑炎特点,细胞计数增高,以淋巴细胞为主,压力稍增高,蛋白轻度增加,外观清晰或微浑。葡萄糖正常或稍高,氯化物正常[3]。脑脊液检查对手足口病脑炎诊断非常重要,可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流脑等相鉴别。头颅CT检查阳性率低,对抽搐或精神障碍者,脑电图阳性率较高,本组96例粪便中EV71及COXA16病毒检出率低,脑脊液病毒抗体检测阴性。

手足口病脑炎主要予以综合对症治疗。早期诊断,及时应用利巴韦林有一定效果,激素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稳定细胞膜及溶酶体膜,减少细胞内水钠潴留,减少肺水肿,一般主张早期短疗程。颅压高、惊颤时首选甘露醇,呋塞米可联合应用,需注意电解质平衡。出现呼吸不规则、X片肺部有渗出改变时常提示脑干脑炎、肺水肿,需及时转入重症监护室。

手足口病脑炎与年龄有一定关系,1~3岁占67.7%,此年龄组多发与其年龄特点有关,此期小儿对周围环境好奇,爱交流、游戏,有一定的活动能力,但有部分小儿仍未形成良好的手卫生习惯,从而增加感染机会。经口摄入是各种人类肠道病毒、手足口病的主要来源,接触传播是造成手足口病流行的主要方式,包括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包括口-口传播、粪-口传播和皮-口传播[4]。所以,加强手足口病健康教育,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切断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减少手足口病及手足口病脑炎的发生。综上所述,手足口病预防的同时,早期确诊手足口病脑炎,积极治疗,对减轻症状,降低致残率、病死率十分重要。

[1]林小田,周赤龙,孙剑主编.传染病诊断新概念[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10:80.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手足口病诊疗方案指南(2008年版)[J].医学导报,2009,28(3):404-496.

[3]陈文彬主编 .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68.

[4]巫善明,张志勇,张占卿主编 .新发性传染病与再发行传染病[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10:173-174.

猜你喜欢

肺水肿肠道病毒脑炎
羊肠道病毒的流行现状及防控
高原性肺水肿患者应用针对性护理模式的价值
肺部超声对肺水肿严重程度及治疗价值的评估
儿童自身免疫性脑炎的研究进展
更正:应重视无菌性脑膜炎及抗体阴性的自身免疫性脑炎的诊断
小儿患感冒家长绷紧脑炎这根弦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单纯右冠状动脉闭塞并发肺水肿的机制探讨
肺超声在心源性肺水肿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儿童手足口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